流感季老是中鏢、感冒好不了?中醫:不是病毒太兇,是你的「正氣」太弱
今年流感來得又快又猛,在同一個辦公室裡,有些人三不五時就感冒「中鏢」,有人卻能整季平安無事,這往往歸因於「免疫力不足」,但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其實是體內「正氣」不足。面對流感季節,民眾該如何補足正氣,築起防禦牆,預防病毒侵襲?
今年北半球的流感季明顯提前升溫,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陸續進入大流行,A型H3N2傳播快速,加上疫情後的「免疫負債」,多國病例明顯上升。台灣也不例外。根據疾管署監測,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持續攀升,顯示這波疫情的確不容輕忽。
60歲的李小姐感冒3天,初期症狀是流鼻水,鼻咽部微熱感,接著發燒、頭痛、咽喉腫脹疼痛、聲音沙啞、全身肌肉痠痛無力。她原以為休息、多喝水就能好,但症狀愈拖愈重,最後到醫院就診,評估為類流感。
打了疫苗還是得?關鍵在於「正氣」
「我才打過流感疫苗,怎麼還會得?」李小姐百思不解。馬偕醫院中醫部內科主治醫師李炎東解釋,問題不是疫苗失效,而是身體的「正氣」不足,擋不住外來的風寒與病毒。
然而,「正氣」究竟是什麼?李炎東說,中醫所指的正氣,是人體抗病能力、自我修復與防禦機能的總和,概念上接近西醫所說的免疫力。正氣由肺、脾、腎等臟腑共同維持:肺主氣、司呼吸,是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脾負責飲食轉化,是正氣的來源;腎則藏精納氣,與元氣與體力密切相關。
在中醫理論中,「邪」指的是致病因素,包括季節性的風、寒、濕等外在邪氣,也涵蓋病毒、細菌等病原體。當正氣不足時,身體的防禦力下降,外邪便容易「乘虛而入」。因此,中醫並不單純把感冒原因歸為「免疫力差」,而是更看重體內的正氣是否足以抵禦外邪。
中醫認為感冒與流行性感冒,多半和「風邪、寒邪」入侵有關。外在的風寒與人體對抗時,會不會生病,取決於兩者之間的平衡是否被打破,而影響平衡除了外在環境,更關鍵是體內的「正氣」夠不夠強。
為何同樣感染,症狀差這麼多?
當正氣較虛時,風寒就容易趁虛而入;相反地,體質壯、正氣足的人,外邪就比較難攻進來。也因此,同樣感染流感,有人流鼻水兩三天就好,有人卻高燒不退、全身痠痛、四肢無力。差別往往在於正氣強弱不同,外邪入侵的深淺也不一樣。
李炎東說,中醫在判斷感冒或流感時,不只看症狀,也會依照患者的體質處理。若體質較強,外邪多半只停留在身體表層,症狀相對較輕,把表邪祛除後,通常很快恢復;但若體質偏弱,外邪容易深入,症狀也會拖得久,除了祛邪之外,還得同時把正氣扶起來,身體才撐得住。
或許因為如此,很多人在急性期接受西醫治療後,會再回到中醫做調理。李炎東表示,通常情況較重、想讓身體快點恢復的人,會選擇中醫與西醫並行治療。兩種藥物只要間隔時間服用,彼此並不衝突。
中醫治流感:先祛外邪,再扶正氣
中醫治療大致從2個方向著手:1是把外邪從表層祛除,2是扶正體內的正氣,讓身體重新回到平衡。若是風寒侵犯表層為主,臨床會依照舌脈與症狀,選用《傷寒論》中的方劑,如桂枝湯、葛根湯等,以達到「去表邪」的效果。
至於扶正氣,則需視患者當下狀態調整。不少人罹病後,覺得身體虛弱,可以藉由中醫調理恢復元氣。他指出,通常中醫會在藥方裡加入補氣、強身的藥材,讓正氣慢慢回來,預防再度受到外邪的入侵。
另一種常見情況,有些人看完西醫後症狀改善,但仍留下「尾巴」,最典型的是咳嗽三不五時冒出來、拖上好一陣子。這時可以透過中醫調理體質、收斂餘邪,將這個惱人的症狀徹底解決。
正氣不足最怕反覆感染!中醫提供3調理方法
感冒痊癒後,很多人覺得身體沒完全恢復,或擔心下一波又感染。李炎東建議,從日常保養、症狀舒緩與飲食作息等3方面下手,讓身體漸漸回到最佳狀態。
1.多喝補氣茶:
平常可以多喝薑茶,只要切幾片老薑煮水當茶水喝,就能讓身體暖起來、促進氣血循環。或用黃耆、參等補氣藥材泡茶,做為日常保養,幫助體力提升。
2.穴位緩解症狀:
感冒初期可以搭配穴位按壓緩解症狀。最常用的是位於手背虎口的合谷穴,對多數呼吸道不適都有幫助;喉嚨不舒服時,則可按壓列缺穴(位於手腕橈骨莖突上方)或大拇指指甲根旁的少商穴,可幫助舒緩喉嚨刺激。
3.避免愈補愈糟:
感冒時避免亂補,是中醫非常重視的一點。像薑母鴨、麻油雞等燥熱性的大補食物,可能造成喉嚨痛、發炎等症狀更嚴重。李炎東提醒,這時更應該維持規律作息、充足睡眠與均衡飲食,才是強健正氣的根本。
正氣足夠,病毒就攻不進來
流感季節年年都會來,但真正決定「會不會中鏢」,是身體能不能撐住外來的風寒與壓力。李炎東提醒,調整體質不是等生病才開始,日常的作息、飲食與適度運動,都是撐住正氣、避免重複感染的關鍵。
無論是透過西醫治療急性症狀,或由中醫調理體質,都有其角色與分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才是真正能安心度過整個冬天。
延伸閱讀:
MBTI馬年飆好運指南!命理師揭「破財」禁忌:雜物千萬別放1方位
流感季老是中鏢、感冒好不了?中醫:不是病毒太兇,是你的「正氣」太弱
其他人也在看

毒化粧品+2!致癌蘇丹紅擦上臉 食藥署重罰原料廠商500萬
食藥署今(11/25)日公布第二波檢出使用蘇丹4號化粧品,共有20項產品,新增2項,包含辣木酵母煥顏緊緻面膜(羽絲縷)、Dr.future 長泰健康超微導法拉力膜2入/盒之超微導水凝膜,同時針對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開罰新臺幣500萬元罰鍰。
太報 ・ 9 小時前
羅一鈞:疾管署再增購15萬劑公費疫苗
[NOWnews今日新聞]疾管署今(25)日說明,流感疫情近一週門急診就診總計8萬5千多人次,相較前一週下降10.1%。而鄰近國家疫情,包括日本、中國及韓國等都有快速上升趨勢,提醒民眾接種疫苗。其中因...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孩子換尿布有咔嗒怪聲?醫:恐是髖部問題 及早發現避免終生跛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現代人孩子生得少,每個孩子能健健康康長大是家長最大的願望,但千萬不要忽略在幫寶貝換尿布時,髖關節處發出的小小「咔嗒」聲響,有可能是小寶貝的髖關節脫臼了。振興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鄭士豪提醒,如果能儘早發現及治療,就不必面臨到手術治療,甚至造成終生跛行的遺憾。 嬰幼兒髖關節發育不良 可能出現脫臼、跛行症狀 鄭士豪醫師表示,嬰兒剛出生時,髖關節異常往往不容易察覺,但隨著年齡增長,大多在一歲後逐漸會出現脫臼、雙腿長短不一、跛行等症狀,即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為嬰兒或兒童的髖關節非因受傷、感染併發症、各種肌肉麻痺或其他神經病變引起的問題。發生率約為千分之1.5,患者以女性居多,且有半數以上的患者為兩側性發生,約有二至三成的患者為單側發生,而左側髖關節比右側的發生率來得高。 脫臼不一定會發生 視情況以徒手復位或手術治療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因程度不同可能造成關節不穩定、半脫位、甚至完全脫臼;脫臼程度輕重不同,有些可以徒手復位,若是無法徒手復位者,則建議接受手術治療。幼兒的髖關節脫臼可分為輕微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阿嬤回魂敲棺材」嚇翻全場!只差一步被火化 真相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泰國彭世洛府一名65歲婦人被家屬認為已經斷氣,遺體依照習俗放入棺木、準備運往寺廟火化,沒想到在儀式即將開始前,棺材裡...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思覺失調症也能有效控制!醫籲:要勇於求助與求診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近來民眾在社區通報時常提到:「我家鄰居常在半夜大吼大叫,而且常懷疑別人在背後講他,有事沒事跑去狂敲別人家門,大家對他的行為都覺得很害怕……」。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這類行為有可能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俗稱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徵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社區精神科陳柏妤主任表示,若能在發病初期就介入治療,病情多半能獲得控制,日常生活也不受影響。 思覺失調症是慢性化腦部疾病 及早介入治療有助減少惡化 思覺失調症的盛行率約4‰至1%,以臺北市114年10月244萬人口數推估,約有9,700~2,4000人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不僅病人痛苦、家屬負擔重、也造成社會經濟重大的影響。陳柏妤主任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需要持續醫療介入的慢性化腦部疾病,發病年齡通常於青年期(20~30歲之間),初期症狀可能有情緒起伏大、言談詞不達意、突發的強迫症狀、間歇的聽幻覺、不明究理的恐懼感、對外界變得敏感多疑等,若能及時察覺並及早介入治療,將有助於降低病情惡化風險。 北市聯醫松德院區介入合作團隊 提供初次發病關懷服務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8年即首創「身心失調發病早期介入
健康醫療網 ・ 8 小時前
中國官方批評「境外遊戲」分割西藏領土扭曲歷史,當地網友:吃飽沒事做
中國國家安全部在最近上傳影片示警,指出「境外遊戲」已經成為國家安全的潛在風險,並特別點名某款「境外二戰模擬遊戲」嚴重扭曲歷史。文中指稱該遊戲將「西藏」列為「英屬印度」的「核心領土」,被當局認定是意圖抹黑中國形象、植入錯誤歷史觀念,進而威脅文化安全。雖然官方完全沒有提到遊戲名稱,但根據描述內容,網友也推測所謂的「境外遊戲」就是知名戰略遊戲《鋼鐵雄心IV》(Hearts of Iron IV)及其相關 DLC 擴充內容,也被一些中國網友吐槽:「吃飽沒事做」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8 小時前
驚喜合作!《刺客教條:暗影者》與《進擊的巨人》推出聯動內容!_電玩宅速配20251125
今天育碧官方公開了《刺客教條:暗影者》的最新宣傳影片,竟然是與人氣動漫《進擊的巨人》進行聯動。故事描述一個神祕組織綁架了一名巨人之力的持有者,並將其作為武器,潛入日本戰國時代,試圖征服天下。但在一次營救巨人之力持有者的行動失敗後,唯一的倖存者找上了奈緒江與彌助,請求他們幫忙阻止該組織在日本釋放巨人的恐怖力量。這次聯動是一個限時任務,開放時間將從11月25日至12月22日。除此之外,還將推出《進擊的巨人》組合包。組合包以《進擊的巨人》世界觀為靈感,包含服裝、武器、飾品和全新坐騎。這次聯動將在台灣時間25日晚上10點開放更新,《進擊的巨人》粉絲千萬不要錯過這個誠意滿滿的合作內容唷。 © 2025 Ubisoft Entertainment. All Rights Reserved.
電玩宅速配 ・ 13 小時前


22機關競爭!透明晶質獎6單位獲獎 法務部長親自頒獎
第3屆「透明晶質獎」頒獎典禮25日於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舉行,總統賴清德透過賀電向獲獎機關表達祝賀,期許透過獎項推動公部門精進廉能創新。法務部長鄭銘謙親自頒獎,廉政署長馮成則頒發感謝狀予評選委員。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馬克宏談俄烏終戰方案 稱不應逼烏克蘭投降
(中央社巴黎25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法國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提出結束烏俄戰爭的方案中,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內容,但他也警告不應逼基輔當局投降。專訪內容於今天播出。
中央社 ・ 7 小時前(影)烏克蘭25日發布全境導彈空襲警報 基輔通報至少6死
[Newtalk新聞] 美國川普政府近期時續推動烏克蘭戰爭的全面停火,試圖終結俄烏雙方的衝突局勢,甚至推出「 28 點和平協議」,準備利用烏克蘭的領土、主權達成推動全面停火的目標。近期有消息稱,俄羅斯再次針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起大規模空襲,造成至少 6 名烏克蘭民眾死亡,並重挫了烏克蘭的電力與供暖系統設施。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路透社》等外媒報導,當地時間 25 日凌晨,俄羅斯再次發射大量無人機、導彈,對基輔發動新一輪的空襲,多棟建築與民用基礎設施遭到破壞,造成至少 6 人死亡、 13 人受傷,基輔民眾的電力與供暖系統也因此受到影響。 針對此次的打擊行動,基輔軍事管理局局長季穆爾.特卡琴科( Tymur Tkachenko )發布聲明表示,基輔市的第聶伯羅夫斯基區以及斯維亞托申斯基區分別回報有 2 人、 4 人喪生的消息,指責俄羅斯透過相關打擊行動「蓄意攻擊民用基礎設施與住房」。隨後,當地時間上午 5 點 30 分,俄羅斯再次向基輔發起第二波空襲,警報聲再次響徹基輔全市。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透過 Telegram 發布貼文指出,俄軍此次出動超過 460 架無人機以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中山醫大世界愛滋病日活動 羅一鈞:HIV感染數今年可望低於900例
為打破HIV的迷思與標籤、提升校園對公共衛生的友善與理解,台中中山醫大25日舉辦「圖書館週暨世界愛滋病日系列活動」,衛福部疾管署署長羅一鈞出席活動,並表示,今年台灣新增HIV感染人數,可望低於900例
中廣新聞網 ・ 6 小時前
偏頭痛天一冷就發作?醫揭「雙重誘因」引爆:3方法揪出身體健康警訊
15歲的林姓少女平時愛吃巧克力與各式甜食,常不按時用餐、長時間空腹,長期飽受偏頭痛困擾,發作時就像有電鑽在腦中鑽,伴隨噁心、畏光與怕吵,痛到完全無法思考,爸媽以為它只是課業壓力大。就醫後確診為青少年偏頭痛,以急性期止痛藥與預防性藥物雙軌治療,透過多重整合照護,患者終於重返校園,正常學習及參與社團互動。
優活健康網 ・ 18 小時前
52歲老闆天天做一事竟提前失智!醫:不只傷肝,更傷害大腦快速退化
一年又到了年底聚會、餐敘最密集的季節,不少人一週喝上好幾攤,覺得「小酌助興沒關係」。但醫師提醒,酒精不只傷肝,更會傷腦。長期飲酒甚至加速大腦退化,讓人比實際年齡...
早安健康 ・ 1 天前痛風不是只痛腳!他腰痛一年才知「痛風石」長進脊椎,醫:愛吃●●要特別小心
49歲居住於臺東的張先生,過去一年多飽受腰痛與右腳麻痛困擾,尤其夜晚常痛到睡不著,隨著疼痛逐漸加劇,就診檢查發現第五節腰椎椎弓骨折合併脊椎解離的問題,在進行脊椎微創手術治療過程中,發現張先生的脊椎關節內竟布滿「痛風石」,這正是造成異常劇痛的原因。張先生回憶,一年多前開始出現腰痛與腳麻情形,「有時痛、......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20 小時前世界盃男籃/中華隊12人名單出爐 蔡宸綱等4人遭割愛
2027卡達世界盃男籃賽亞太區資格賽本周將展開第一階段,其中中華男籃即將在明天一早啟程日本備戰客場賽事,而今天晚間12人名單也正式揭曉,其中16人名單中的阿提諾、譚傑龍、蔡宸綱以及關達祐遭到割愛...
聯合新聞網(運動) ・ 9 小時前
頭暈、拉肚子、睡不好...可能都是自律神經失調!能不吃藥改善?醫師曝4件事比吃藥更重要
🎧 通勤、做家事,【下載】Podcast 《健康問良醫》,讓您健康輕鬆聽 ❗胃不舒服先找腸胃科、胸悶去心臟科、胸腔內科,做了一輪檢查都「還好」,醫師說吃點藥、休息就好,你卻還是頭暈、心悸、拉肚子、睡不好…最後被貼上一句:「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到底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和焦慮、憂鬱有什麼關係?需要吃......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20 小時前
父子血型不相容仍闖關移植 肝癌復發患者迎來重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53 歲李先生從事倉儲管理,平時重視健康,卻在例行追蹤時意外被診斷肝癌。腫瘤反覆復發、體積偏大,他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尋求治療,經評估後醫療團隊認為唯有肝臟移植才能根治。兒子阿烊願意捐肝救父,但父親為 O 型、兒子為 A 型,屬血型不相容,加上血管重建複雜,使手術難度極高。高醫移植中心在張文燦主任帶領下,啟動跨科整合照護,憑藉豐富的肝癌降階治療與血型不相容移植經驗,順利完成手術。父子術後恢復良好,李先生重獲新生。 父子情深支撐決定 「以生命為筆」的勇氣 李先生與兒子的情感深厚。阿烊自國中起熱愛繪畫並投入動畫領域,李先生始終全力支持,鼓勵孩子追夢。如今臨近大學畢業,他不只用畫筆築夢,更以捐肝救父的行動寫下最動人的親情。 高醫陳芳銘副院長表示,活體捐贈象徵深刻情感連結,捐贈者願意承擔手術風險與疼痛,是源自家人間無條件的愛。 李先生分享,這段跨越血型與器官體積限制的移植歷程,從恐懼到堅定、從掙扎到康復,充滿感激。家屬表示,是醫療團隊的專業照護讓一家人走過難關,也讓生命延續的價值更深刻。同時,這起案例也展現了高醫在跨血型活體肝臟移植的臨床成果。
健康醫療網 ・ 16 小時前天冷就手腳冰冷?其實是身體在求救!中醫師教你分辨虛實體質差異,5招自救改善手腳冰冷
許多人一到冬天就被「手腳冰冷」纏身,手像冰棒、腳像冰塊,晚上得在被窩「預熱」半天才勉強睡得著。事實上,手腳冰冷不一定是單純的天氣低溫所致。亞灣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藍涵鐘指出,在中醫觀點中,手腳冰冷不單是外在環境造成,而是體內陰陽氣血失衡的表現。造成常常腳冰冷的狀況有兩種。第一,陽氣不足,不管衣服怎麼穿......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