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暫脫離流行期!疾管署曝「不能大意」原因:應盡早接種疫苗
疾管署今(11)日宣布,門急診類流就診人次為10萬1100人,較上週又下降了7.5%,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連續兩周低於流行閾期,正式脫離流行期;但疾管署也提醒,雖流感降溫,仍不免有併發重症甚至死亡的案例發生,加上鄰近國家流感持續上升、秋冬溫度下降,預估12月初流感疫情會再度上升,民眾不可大意,應盡早接種疫苗,因接種後14天才能發揮保護效用。疾管署說明,近期流感疫苗打氣旺盛,共計接種545多萬劑,明日還有22.5萬劑的Novavax蛋白質次單元開打,年滿12歲即可能接種,必要時不排除再採購流感疫苗供民眾施打。
疾管署預防辦公室主任林詠青醫師說明,上周中部一名40多歲的女性有癌症病史,且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10月下旬開始發燒、咳嗽,呼吸急促,緊急送往急診,又高燒39度C,且血氧偏低,經醫師進行流感快篩,確認是A型流感陽性;此外肺炎黴漿菌檢驗也顯示為陽性,後來被收住加護病房,醫師給予抗生素及抗流感藥物,但肺炎症狀還是持續惡化,且併發肺水腫及呼吸衰竭,10月底不幸過世,距離發病約1周,主要死因為流感併發肺炎及呼吸衰竭。
另一名中部年僅1歲的男童,10月底曾接種本季流感疫苗,但接種疫苗6天後(即疫苗保護效果尚未發揮)就出現高燒、乾咳、呼吸急促、流鼻水等症狀,至診所就醫時,醫師也沒發現男童發病前2天曾經接觸A型流感個案;男童就醫次日出現呼吸困難等症狀,前往醫院急診時發現雙側肺已有浸潤現象,且有哮喘及呼吸衰竭,所以收住加護病房,並給予流感抗病毒藥物,之後症狀漸漸好轉,11月初康復出院,總計住院5天。
曾淑慧強調,雖然目前國內流感暫時脫離流感期,但鄰近國家日、韓、中國的流感都在上升中,且主要流行的病毒都跟台灣一樣是A型流感H3N2,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者仍屬高危群;且事實證明,目前流感併發重症或死亡者,高達9成未接種本流感季疫苗。
《風傳媒》讀者調查▸「護國群山」如何助台灣守住「矽島」地位?
我們不只站在科技革命的浪頭,更處在地緣政治的風口。
讓你最關心的產業議題,成為我們持續追蹤的動向!
☛立即填問卷,分享你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看法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路邊野餐》巡演啟動 白安明開賣台北、高雄門票
「創作才女」白安推出第五張個人唱作專輯《星期八》,並於上週在台中揭開《路邊野餐》新專輯巡迴演唱會序幕。這次演出融合電子音樂與DJ現場操作,讓歌迷看見她截然不同的舞台樣貌,現場氣氛熱烈、讚聲不斷。白安同時宣布《路邊野餐》巡演將於2026年1月25日登上台北Zepp New Taipei、3月7日於高雄後台Backstage Live舉行,消息一出引發樂迷搶票熱潮,門票將於明(12日)中午12點在拓元售票系統開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水公司第7區管理處因應鳳凰颱風完成整備
[NOWnews今日新聞]經濟部台灣自來水公司第7區管理處於今(11)日,針對鳳凰颱風逼近,避免受颱風影響供水,已完成整備工作,並請受到影響的民眾,提前儲水備用。台灣自來水公司第7區管理處處長林家煌表...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預防三高慢性病! 國健署推健康醫院網絡守護民眾健康
國民健康署今(11)日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辦「健康促進機構成果發表會」,表揚128家醫院、診所及衛生所,在防治糖尿病、腎臟病與戒菸服務的貢獻。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是慢性病主要危險因子,民眾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健康生活習慣改善,在醫療院所協助下,共創健康的台灣。
NOW健康 ・ 1 天前
張博洋嗆藍營想讓防災會議開天窗
[NOWnews今日新聞]因為國民惡意杯葛把局長們都綁在議會,市長今天的防災會議只能跟一群副局長開這些只顧作秀不顧防災的國民議員,高雄市議員張博洋今(11)日晚間在臉書表示,高雄市議會國民團利用...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網紅莫莉遭前助理背叛!「冒名律師」借卡又勒索 經紀人認已報警
時尚網紅莫莉(Molly)近日捲入與前助理的爭議,她的經紀人Henry發出聲明,指出該名前助理在任職期間,多次以「莫莉私人助理」身分向工作人員借信用卡、請人代墊匯款,這些行為未經團隊同意,也不符合工作室的請款流程,甚至讓工作室遭遇詐騙,造成高額金錢損失,目前已報案處理。
鏡報 ・ 1 天前

最心酸報平安 弟視訊車主表哥「你車被沖走,但找到了」
鳳凰颱風帶來暴雨,導致花蓮萬榮鄉再度遭遇嚴重水患!馬太鞍溪水位暴漲,明利村居民在洪水來襲時面臨財物損失的窘境。一名黃姓居民優先搶救價值較高的挖土機,卻眼睜睜看著賓士轎車被洪水沖走,場面令人不忍卒睹。另有小貨車被卡在果園樹叢中,車主根本無法靠近搶救。儘管光復那側堤防已修復,災情仍然嚴重,居民只能攜帶重要物品緊急撤離,再次凸顯自然災害的威脅與無情。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最新/「鳳凰」襲台撞上初選登記 陳亭妃宣布留守台南:相關程序委託代辦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輕颱「鳳凰」預計明(12)日傍晚左右登陸高雄或屏東,後(13)日清晨從台東附近出海,台南市已宣布明日停止上班上課。對此,原本預計將在明日親赴中央部登記參加台南市長初選的立委陳亭妃,今(11)日稍早宣布將「留守台南」,關心各區防颱狀況,相關手續由國會辦公室主任與副主任代為辦理;至於她的對手,綠委林俊憲則已於10日下午完成初選登記程序。
民視 ・ 1 天前
幼童遭誤打A肝疫苗 疾管署:未落實三讀五對 (圖)
一名幼童在金門醫院接種流感疫苗,遭誤打A肝疫苗。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左)11日表示,經檢討,是因醫護人員未落實疫苗接種程序的「三讀五對」。
中央社 ・ 1 天前
登革熱疫情擴大!新增4例 高屏爆發「元泰街市場」群聚
登革熱疫情擴大!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4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高屏爆發一起群聚感染,包括高雄鳳山一名39歲男性,及屏東萬丹50多歲及20多歲女性,3人皆有元泰街攤集場活動史,初步判定為群聚事件,正在進行病毒基因定序;另一例則為新北汐止60歲女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吃甜食好紓壓?研究:憂鬱症風險反增3成!醫推1飲食法更快樂
你覺得吃甜食可以紓壓嗎?新研究卻發現,過量攝取糖分更容易引發憂鬱症。甜食帶來的快樂只是短暫的,長期下來反而影響心理健康。 英國薩里大學(University of Surrey)發表的研究指出,愛吃甜食的人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1%。 這項研究發表在《轉化醫學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分析了英國生物銀行中18萬參與者的數據,包括血糖、膽固醇和發炎標記物等生物標記,並對他們進行食物偏好調查,根據問卷結果將這些人分為3組:注重健康組(喜歡水果和蔬菜)、雜食組(喜歡各類食物)及愛吃甜食組(喜歡甜食和含糖飲料,不愛蔬果)。 愛吃甜不只發炎指數高,憂鬱症風險還增31% 研究結果顯示,飲食偏好和健康有高度相關。愛吃甜食的人發炎指數、血糖和血脂都較高,出現代謝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也較高;而注重健康組攝取充足膳食纖維,罹患心臟病、慢性腎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較低。 「如果你最喜歡的食物是蛋糕、糖果和含糖飲料,可能會對你的健康產生負面影響。我們發現愛吃甜食的人發炎指數較高,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增加了31%,得到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更高,」研究資深作者、薩
康健雜誌 ・ 1 天前懸缺逾1年 衛福部社家署代理署長周道君真除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衛福部社家署長懸缺逾1年,確定現任副署長兼代理署長周道君真除,成首名「非社政」署長。衛福部次長呂建德今天說,盼借重周道君法律專業與長照相關歷練,讓社福政策更完備。
中央社 ・ 1 天前

日職》續留日職?前往韓職?王彥程對未來動態不設限
旅日東北樂天金鷲選手王彥程,按日職規章,今年是生涯第3度自動轉為自由球員,目前動向未定。由於韓國職棒開始開放亞洲外援名額,王彥程動向多了選項。今天出席台彩威力盃記者會,王彥程被問及動向,說:「其實還在討論當中,都有可能性,就看經紀公司怎麼幫我安排。其實都不排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體壇》信義安和新健康據點「拾壹物理治療所」開幕 從治痛走向更好的生活狀態
位於信義安和捷運站附近的「拾壹物理治療所」於即日起溫暖開幕。這個由業界知名的講師暨資深物理治療師黃博靖 (現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
WOWSight ・ 1 天前

《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第十五週特典是小卡!超帥善逸登場 14日起開領
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在台灣上映已經超過 3 個月,代理商Muse木棉花持續推出新特典吸引粉絲入場拉高票房,除了上週宣布舉辦「破 8 億感謝回饋場」有日本進口副讀本手冊外,昨(10)日第十五週特典也出爐,依舊是「劇照光柵小卡」,第三彈角色輪到善逸啦!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流感脫離流行期估12月初再升溫 40歲女癌友染疫逝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流感疫情再降,已脫離流行期,但預估12月上旬會再增溫。新增死亡個案中,40歲女癌友染流感、肺炎黴漿菌併發肺炎及呼吸衰竭,發病1週不治。
中央社 ・ 1 天前
流感才剛脫離流行期!疾管署:11月底恐回升「就診人數會更多」
雖然秋季流感疫情已經脫離流行期,但疾管署今(11)日預估,隨著氣溫下降及冬季活動增加,國內流感疫情可能自11月底起再度回升。疾管署表示,下一波疫情的就診人數預計將超過秋季高峰,因疫苗接種約需2週的時間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並提醒符合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速完成接種,以及早獲得免疫保護力。
太報 ・ 1 天前
運動後的血清在體外具抑制癌細胞潛力,但不代表在人體內有同樣效果
網傳「流汗是在製造抗癌血清,運動後的血液讓癌細胞不敢長」? 運動有益健康,但不等於運動後流汗可以抗癌,傳言過度詮釋研究結果。 發佈:2025-11-11 更新:2025-11-11 報告編號:3894 查核記者:曾慧雯 責任編輯:陳偉婷 發佈:2025-11-11 報告編號:3894 記者:曾慧雯、責任編輯:陳偉婷 近期網路熱傳「流汗能製造抗癌血清、運動後的血液讓癌細胞不敢長」等說法;經查證,傳言引用的澳洲研究為體外實驗,不代表在人體內能有同樣效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