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古道爾去世 她曾告訴DW:「最大的問題是貪婪」
(德國之聲中文網)1960年,26歲的珍·古道爾(Jane Goodall)前往坦桑尼亞貢貝河國家公園研究黑猩猩。她的發現和野外工作方法都具有革命性。她全身心地投入到黑猩猩的生活中,並為它們取了名字。
珍·古道爾不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靈長類動物學家之一,也是一位孜孜不倦的自然保護倡導者。1977年,她創立了珍·古道爾研究所,該研究所致力於在世界各地保護野生動物和環境,同時也致力於改善人們的生活,從而進一步推動自然保護工作。
2025年10月1日,珍·古道爾在美國巡回演講期間去世,享年91歲。2019年,她接受了德國之聲英文頻道采訪,講述了她的工作和信條。我們現在將這次采訪整理為中文重新發表。
德國之聲:在您看來,為什麼現在有些人看不到希望,或者說不願采取行動保護環境?
珍·古道爾:最大的問題是貪婪。人們想要的越來越多,超過了他們所需要的。企業想要越來越大,吞噬競爭對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理所當然地引發了怨恨和憤怒。
德國之聲:說到這一點,您的許多環保工作都致力於幫助人們擺脫貧困。是什麼促使您將脫貧工作與傳統環保工作聯系起來的?
珍·古道爾:那是在1986年,當時我意識到非洲黑猩猩的數量正在減少,棲息地正在遭到破壞。我決定去不同的國家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我也做到了。與此同時,我也了解到生活在黑猩猩棲息地及其周邊的許多人的困境:極度貧困、缺乏良好的健康和教育,以及環境的破壞。
事情是這樣的:當你非常貧窮時,你會砍掉最後一棵樹,拼命種更多農作物或制作木炭。在1960年我飛越那個小小的貢貝國家公園時,我看到了曾經從東非延伸到西非的巨大的赤道森林帶的一部分。到了1990年,當我飛越它時,它只是一片被光禿禿的山丘包圍的小島森林,人們在掙扎求生。
那時我就意識到,如果我們不幫助人們找到除了破壞環境之外的其他生活方式,那麼我們就無法幫助黑猩猩。
於是,我們啟動了珍·古道爾研究所的TACARE項目(關愛項目)。當時有一些非政府組織在向當地社區提供一些零碎的援助,但我們的做法截然不同。我們選了七位坦桑尼亞當地居民,深入村莊,詢問當地居民“珍·古道爾研究所能提供什麼幫助?”,這就是我們的起點。
德國之聲:您的很多工作和項目,例如“根與芽”(Roots & Shoots)項目,都關注兒童和青少年。您能否給我們舉一些學生多年來所做項目的例子,一些讓您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例子嗎?
珍·古道爾:這個項目(“根與芽”)最初由12名高中生發起,如今已覆蓋約60個國家,擁有約15萬個活躍小組。我們的成員涵蓋幼兒園、大學以及各個年齡段。
學生們自己選擇三個項目:一個幫助人類,一個幫助動物,一個幫助環境。我們盡可能地把他們聚集在一起。即使通常只是線上交流,他們也會理解:我們可能膚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但內心深處,我們都是人。我們都是一家人。
還有一些項目……他們在世界各地植樹,這是他們決定做的。他們中的許多人在努力消除塑料,並教授回收利用的知識——中國正在進行類似的大型項目。他們有時會以非常富有想象力的方式籌款,這些方式可能是幫助流浪狗收容所,可能是幫助難民,也可能是幫助地震災民。
就像年輕人本身一樣,他們的選擇也多種多樣。他們會根據自己所在的國家選擇不同的項目。有時,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具有政治敏感性的。這取決於他們的貧富,也取決於年齡。
德國之聲:您希望更多人了解動物的哪些方面?
珍·古道爾:動物像我們一樣,也有感情,也有個性,也能感受到快樂或悲傷,能感受到痛苦、恐懼和絕望。而且它們比我們過去認為的要聰明得多。
老鼠被訓練來探測地雷。這些是巨型森林鼠,它們被認為幫助莫桑比克擺脫了地雷。我曾遇到過很多莫桑比克人,他們在內戰後因為踩到地雷而失去了一只腳、一條腿。老鼠真是太聰明了。
章魚可以用空蚌殼為自己建造房屋。它們就會把蚌殼帶到它們想去的地方,因為它們需要石頭來藏身。而如果那裡沒有石頭,它們就用兩個空蚌殼,然後鑽進一半,把另一半蓋在頭上。
鳥類可以制造工具。你知道,所有這些我們正在探索的東西——這是一個非常激動人心的時刻。
德國之聲:您認為我們人類如何才能重新與自然世界建立聯系,並更好地理解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珍·古道爾:這正是我們希望通過“根與芽”項目實現的目標——讓孩子們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一旦接觸到大自然,他們就會愛上它,尤其是小孩子。
為了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我們需要自然世界。我們實際上需要綠色,需要親近自然。
德國之聲:您認為人們為了保護地球能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
珍·古道爾:我認為人們每天都必須明白,他們的生活正在改變世界,他們應該開始思考自己所做的每一個小選擇所帶來的後果。
比如,買什麼?它來自哪裡?它是否危害了環境?它是否導致了像工廠化農場那樣的虐待動物行為?它是否因為使用童工而售價很低?你開始做出合乎道德的選擇——讓我們試著不使用塑料,回收利用,重復使用,不隨意丟棄物品,不浪費食物。
大公司和政府確實可以帶來巨大的改變,但至少在民主國家,人民要對誰當選掌權負責。如果你不喜歡一家企業的運作方式,消費者也負有重大責任,因為如果你不喜歡這家企業的生產方式,就不要買它的產品。
這也是要消除貧困的另一個原因,因為如果你真的很窮,你就別無選擇。你只能買最便宜的。
所以,最重要的信息是:你每天做什麼?你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時間?你是否在入睡時會這樣想“我今天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了一點”?人們以不同的方式做到這一點。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今天飛越貢貝,你不會看到光禿禿的山丘了,因為人們已經明白,保護環境不僅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未來,也是為了野生動物的未來。樹木已經恢復了。
德國之聲:看到這些充滿希望的景象真是太好了。
珍·古道爾:這是我堅持下去的唯一原因。我結識了許多傑出人士,也在各地見證了眾多令人贊嘆的項目。
為了清晰起見,采訪內容經過精簡和編輯。英文原文最初發表於2019年7月12日,並在古道爾去世後重新發表。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調查中立的新聞報道,以及進行多個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Sam Baker
其他人也在看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9 小時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1 天前
越晚雨越大!氣象粉專:11/1冷高壓到「低溫剩18度」
今(27)日受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桃園以北及基宜地區有短暫陣雨,午後各山區易有降雨情形。臉書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指出,11/1晚間起一波冷高壓南壓,全台都有明顯降溫訊號,北部、東北部低溫降至18度,中南部早晚也會明顯轉涼,提醒民眾做好防寒準備。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北台灣暴雨一週「下到發霉」 平地雨王出爐!竟不是宜蘭或汐止
受東北季風與颱風「風神」外圍水氣影響,北部連日風雨不斷,根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統計,共伴效應接力已讓北台灣整整下了近7天的雨。驚人的是,平地雨量最高的地點並非宜蘭或汐止,而是新北石碇與台北士林,雙雙突破1,000毫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入秋最冷要來了!2地區炸雨低溫20度「入夜雨擴大又猛」 本週降雨熱區曝
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27)日臺北市山區及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汐止、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山區請慎防坍方及落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下班、放學注意!氣象署警示「入夜後雨量增多」 恐降豪雨地區曝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受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多處迎風面地區天氣不穩,氣象署預報科長劉宇其今(27)早說明,從今晚起至明天,位處迎風面的基隆、台北、宜蘭皆會出現明顯降雨,甚至可能局部豪雨,民眾應特別注意。西部地區今早雲層較薄、甚至可透光,但晚上之後水氣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劉宇其表示,各地降雨從今晚以後,均會出現增加的趨勢。溫度方面,今日至後天北部、宜蘭全天氣溫都偏低,可能僅22至23度,清晨甚至更涼。
民視 ・ 11 小時前
快逃!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上午9點起開挖引流 民眾速遠離河道
即時中心/謝宛錚、林耿郁報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表示,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已完成大部分上邊坡刷坡與壩體施工便道開闢,昨(25)日已針對堰塞湖壩體降挖近2公尺。今(26)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可能造成下游水位升高,因此已發布通報單,提醒民眾切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
民視 ・ 1 天前

雨什麼時候停?專家預測「這2天」機會大 下一波冷空氣恐跌破20度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北台灣近日溼冷天氣綿延不絕,民眾期盼的好天氣恐只出現2天,就會隨著新一波冷空氣來臨而轉涼!氣象粉專指出,未來幾天台灣...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北部雨彈狂炸!北北基宜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入夜
中央氣象署今(26)日下午4點發布大雨特報,指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可能性,提醒民眾需留意坍方及落石等災害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中「露天曬廚餘」畫面太驚人!彭啟明:台中挖一個洞造成環境污染
台中市梧棲區一家廚餘養豬場近日爆發全台首例本土豬隻非洲豬瘟(ASF)確診案例,食安危機震撼全台。農業部立刻宣布,目前暫時全面禁止用廚餘養豬15天,防堵疫情擴散。大量的廚餘該何去何從?近日民進台中市議員何文海就爆出,市府將廚餘載到文山掩埋場曝曬,環境部長彭啓明26日派員前往文山掩埋場查看發現是「是掩埋場堆肥」,坦言「台中挖一個洞造成環境污染」,建議不堆肥、直接餘掩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週末又一波東北季風!「氣溫暴跌下降1字頭」 降雨熱區曝光
今(27)日東北季風影響,各地雲量偏多。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明日中高層短波槽通過台灣以北,配合較強東北季風與水氣,北台灣、基隆北海岸以及宜蘭地區會出現明顯降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北部雨還要下3天!週末東北風再增強「2地變天」 低溫下探1字頭
氣象署指出,明天(27日)東北季風影響,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週二、週三(28、29日)水氣增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東北部地區降雨較廣泛,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新竹以...
CTWANT ・ 1 天前
快訊/雨區擴大!5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明天
雨區擴大!中央氣象署今(26)日發布大雨特報,指出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及東北季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屏東縣地區、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坍方及落石。影響時間為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週天氣3變!把握2天放晴回溫 週末再轉雨「氣溫下探1字頭」
下週天氣變變變!氣象粉專天氣風險指出,今(26)日起北部及東部仍有短暫陣雨機會,中南部則是晴時多雲。到了下週日至週五(30日至31日)天氣將好轉,氣溫也將回升2至3度。不過到了週末(9月1日至2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部至東部氣溫有機會下探至1字頭,中南部晴到多雲,要留意日夜溫差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還沒下完!4縣市慎防大雨 氣象家專提醒:「這兩區」為本週降雨熱區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台灣各地天氣持續陰冷,中央氣象署今(27)日清晨對臺北市山區、基隆北海岸、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放晴僅1天」熱飆33度!下週迎入秋最冷 一圖看一週天氣
未來一週天氣出爐!中央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連受到東北季風接連影響,週二(28日)同時有華南雲系東移,水氣增加;到了週四東北季風減弱,有望放晴,各地高溫飆到33度,不過低溫僅21度,要留意日夜溫差。週五開始東北季風再增強,全台早晚偏涼,低溫掉到剩20度,桃園以北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東本週前半有望停雨 週末低溫下探1字頭
東北季風持續為北部、東部帶來降雨,加上華南雲系東移,北部山區、基隆北海岸與宜蘭均要留意局部大雨發生,之後新1波東北季風進入,低溫可能下探1字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死117隻豬才知要送驗」胡采蘋:對不起 盧媽沒資格競爭總統大位
[Newtalk新聞] 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外界質疑台中市政府拖延採檢,使台灣嚴守7年的防線破功,財經網美胡采蘋直言:「台中市動保局要死了117隻豬才知道要送驗,還是下班了去超商寄宅配,環保局看起來是三個月都沒在查資料。國家的納稅人花錢養你們,你們是這樣回報國家。」並感嘆,這樣的政務能力,如果Covid-19是發生在台中市長盧秀燕手上,台灣已經完了,胡采蘋並強調:「處理緊急事務的能力僅有如此,對不起,我認為盧媽沒有資格競爭總統大位」。 胡采蘋在臉書發文寫道:「10月10日梧棲養豬場開始出現豬隻死亡,動物醫師認為是桿菌肺炎,到了10月14日,是農業部的化製監控系統發現豬隻死亡數量異常,農業部防檢局通知台中市動保處訪查,但當天未採樣。直到10月20日,一個300頭豬的養殖場死了117隻豬,動物醫師打電話給台中市動保局,動保局才採樣,下午五點下班以後去超商寄宅配,農業部獸醫所在10月21日中午11:44收到宅配,下午18:06檢驗呈陽性。』 胡采蘋提到:「環境部長彭啟明說,養豬場需要上傳廚餘蒸煮資料給地方環保局,因為廚餘必須以90度以上高溫蒸煮一小時才能殺菌,環保單位每個月都應該
新頭殼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