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開挖 光復實兵演練1/立霧溪堰塞湖溪水持續外流 橋面一度變成瀑布
今天「風神」颱風生成了,預計北台灣,宜蘭、花蓮、台東從今晚開始要下雨了。但面對花蓮,除了馬太鞍堰塞湖,昨天還形成另一個全新的堰塞湖。面對大雨將來襲,是否有危險,確實這個新的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水位不停上升,大水外流 。成功大學堰塞湖防災團隊,今(18日)上午抵達現場,重新評估對沿線道路設施跟聚落的影響範圍,現場也調派怪手到場,進行土石局部降挖作業。
大量溪水從橋面傾瀉而下,就像瀑布一般,原本是人車要走的橋,卻滿滿都是水。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為坍方出現堰塞湖,工作人員冒險挺進,要勘查最新狀況,不過隧道內岌岌可危,因為溪水不斷往隧道灌。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它是從台八線溢流下來之後,再轉個彎又回到河道去,我們現在要去思考把這個壩體用工程的方式把它挖,然後讓正常的水從河道流出去,因為現在都已經採取疏散撤離,所以下流地區的的民眾已經疏散了,沒有任何危險。」
位於花蓮的立霧溪原本有一個90度左右的夾角,17號發生邊坡坍塌,阻斷河道,形成立霧溪堰塞湖,水位上漲後,從台8線靳珩隧道溢流而出,如今正在評估壩體降挖減災工程,要讓湖水流回原本河道。能夠開挖關鍵就是,對比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位處深山,徒步需要5天才能到達立霧溪的堰塞湖,交通方便、人車可到,蓄水量也只有馬太鞍溪堰塞湖的百分之二。
地震又坍方,屋漏偏逢連夜雨,18日早上六分鐘內連續兩起地震,也讓燕子口一帶坍方更為嚴重。大型機具新台8線移動到舊路上,試圖接近堰塞處,但坍方範圍比想像中更嚴重。林保署:「我們有一個新的路的地方可以做一條便道,到達那個舊的救的路上會到達他的壩頂,那我們希望在安全的狀況下,能夠把壩頂能夠降挖,讓他產生溢流口。」林保署估計工程時間可能還要進行一到兩週,但如果下雨就無法作業,好在下游居民已經及時撤離,但在堰塞湖危機還沒解除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鏡新聞已上架86台,若無法收看,請洽詢當地系統台。
更多《鏡新聞》報導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擬評估壩體降挖」 農業部揭與馬太鞍3差異
太魯閣堰塞湖危機1/太魯閣堰塞湖溪水持續外流 靳珩隧道一度滅頂
太魯閣堰塞湖危機2/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 下游村莊急撤近千人
其他人也在看


太魯閣為堰塞湖封園挨批昏庸蠻橫 內政部:考量地震頻繁及交通動線不穩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溪水漲至與路面齊高,太魯閣國家公園為安全起見,決定封園。不過,登山部落客雪羊批評內政部高層昏庸蠻橫,為了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就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完全不符比例原則。對此,內政部今(19)日在中央前進協調所回應,太管處考量近期地震頻繁及相關交通動線不穩的情況,才做出封園的決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要滿了「水位離壩頂不到5公尺」 4地區危險快撤離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發生後,自昨(17)日晚上起湖水已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內再回流立霧溪,但由於今(18)日觀察壩底滲流量加大,水位持續緩慢上升,壩體呈不穩定狀態,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燕子口堰塞湖「非首次」早有前例 1地標沒入水中看不到了
太魯閣燕子口近日因山壁崩坍,大量土石阻斷立霧溪河道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透露,該地並非首次形成堰塞湖,先前也曾因地震及風災形成過堰塞湖,所幸現今有科技監測之助,讓相關人員能迅速應變,及早進行撤離動作。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危機仍在!水淹靳珩隧道 太魯閣園區暫不開放
台8線中橫公路靳珩隧道西口附近昨(17)日發生崩塌,土石阻塞立霧溪形成堰塞湖,隨時仍有溢流危險,對此粉專「太魯閣國家公園」呼籲,由於明、後天山區可能降雨,太魯閣國家公園園區各景點也將持續封閉中。根據粉專分享的照片,今(18)日上午湖水已溢流到中橫公路靳珩隧道,呼籲民眾暫時不要進入園區,也切勿靠近警戒區域。
太報 ・ 1 天前
花蓮堰塞湖洪災泡水車暫置大農大富園區停車場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除釀人命傷亡外,也導致大量泡水車產生,透過花蓮縣政府調度,洪災中毀損車輛暫時先拖吊至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停車場集中安置,現場宛如是汽車墳場。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澳洲遊客喝醉入住西門町旅館 開錯門還強吻韓籍遊客
1名韓國籍男遊客日前來台旅遊,入住台北市西門町1家旅館,但他在昨天凌晨5時許於房間內睡覺時,忽然發現被人強吻;他睜開眼一看,赫然發現1名喝醉酒的澳洲籍陌生男子在他房間內,他氣得報警。轄區警方趕到旅館處理後續,由於侵入住宅與性騷擾都是告訴乃論之罪,韓籍遊客尚未提告,後續若他提出告訴,警方將依法辦理。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便道開挖(2) (圖)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及公路局18日嘗試從舊台8線施作80公尺便道,將銜接至燕子口步道,讓重機械進入對壩頂進行降挖作業,預估還有3天才能開通。
中央社 ・ 1 天前立霧溪堰塞湖可降挖引流 農業部揭與馬太鞍溪差異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18日電)花蓮立霧溪堰塞湖擬壩體開挖引流,農業部今天表示,與馬太鞍溪堰塞湖不同,立霧溪堰塞湖體積較小、人車可直接到達、施工機具能快速接近壩體施設減災工程,因此可以工程降挖。
中央社 ・ 1 天前
雨彈升級「3縣市豪雨轟到明天」 新北汐止雨量達注意值
東北季風、颱風外圍環流持續影響,中央氣象署發布7縣市豪雨特報,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地區和新北市山區在19日晚間至20日將有局部大雨或豪雨,新北、桃園、東半部地區為局部大雨。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網看傻!小S復出神韻太像「冒出大S疊影」起雞皮疙瘩:姊妹合體
小S在姊姊大S離世後,昨(17日)終於因入圍第60屆金鐘獎主持人獎而復出,與蔡康永驚喜合體擔任頒獎人,最終不負眾望奪獎,在台上緬懷大S,過程有笑有淚感染力十足。有網友發現,小S出席典禮的樣貌,讓人彷彿看到大S的影子,是史上姊妹倆最像的一次如同疊影般,引發現場與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快訊/失聯10天家中還飄惡臭!房東「冒冷汗開門」…男子陳屍屋內
台中市西區西屯路一處民宅19日中午傳出陣陣惡臭,獲報趕到的房東向警方報案,表示薛姓房客(61歲)最少已經10天以上沒有出門,也無法聯繫,警方獲報進入內部後,發現薛男明顯死亡,封鎖現場調查後初步發現門窗未被破壞,也沒有打鬥痕跡,排除外力介入,目前初步調查薛男有慢性病史,詳細案情正由警方釐清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女大生租屋遇內衣大盜! 警上門他秒掏3件內褲自首
台北市文山區發生離譜租屋安全事件,一名就讀私立大學的20歲許姓女大生近期搬進當地民宅後,9月份陸續發現家中內褲無故短缺。警方獲報後與房東調閱監視器,赫然發現竊賊竟是隔壁的32歲劉姓男房客,他趁女大生不在家時翻牆入侵住處,總共偷走3件內褲。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馬太鞍溪卻不行」?農業部揭3大關鍵差異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區燕子口發生崩塌,造成立霧溪形成堰塞湖,目前已開始壩體降挖減災工程,工期預計2、3天,不過這也讓不少人好奇,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但馬太鞍堰塞湖不行,對此,農業部指出3因素,分別壩體規模小、附近交通相對便利、處理程度相對簡單。 中央協調所副指揮官李孟諺下午回到光復參加撤離演習時表示,燕子口土石壩特性都是大理石、花崗岩碎片,不像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土方是泥及黏土,要造成大量流失的泥流機率不大;由於颱風快到了,目前施工單位審慎評估中,機具今天已從舊台8線明隧道進去做降挖,但要接觸到壩體需要時間,估計怪手要從便道開抵到壩體進行降挖,需要3天左右,機具有到壩體上,才有辦法進行降挖。 而不少人也相當好奇為何燕子口堰塞湖可以降挖,但馬太鞍堰塞湖不行,對此,農業部今日也在臉書上解釋,主要有3點差別,首先是壩體規模,燕子口堰塞湖壩體體積,僅馬太鞍溪堰塞湖的0.2%。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體高度200公尺,壩體土石體積2億立方公尺,蓄水量9100萬噸;燕子口堰塞湖壩高54公尺,壩體土砂體積40萬立方公尺,蓄水量270萬噸。 第二點是環境與可到達性,馬太鞍溪堰塞湖在海
新頭殼 ・ 1 天前
婁峻碩鬆口「斷開12年經紀人導火線」認了:誠信很重要
婁峻碩日前大動作宣布跟合作10年經紀人劉小姐解約,事件之後他未在社群做太多說明,僅有焦凡凡表示,結束合作是因為「溝通、尊重、珍惜、誠實與信任,缺一不可」,以及「如果沒有共識或信任破裂,就好聚好散」,18日婁峻碩首度面對媒體,被問是不是跟錢有關係,他說「我們就不多說了!誠信對我來說是很大的地雷。」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離婚不離家 華人新移民婚姻新型態 原因不只一種
華人新移民遠渡重洋,語言隔閡、文化差異與生活方式衝突,讓許多人感受到強烈落差。當現實壓力襲來,一些夫妻關係出現裂痕,最終...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1 小時前
太魯閣堰塞湖驚見「夢幻Tiffany藍」!內行曝:美麗卻致命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上個月溢流、大量洪水湧入花蓮光復鄉造成嚴重災情,至今過了3週仍在修復中;沒想到花蓮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附近近日也驚現「堰塞湖」。而且水位已經淹至道路邊,引發人心惶惶,擔心悲劇再度上演。不過畫面曝光後,水面湛藍如「蒂芬妮藍」景象,一度令民眾也忍不住讚嘆「真的好美」,直到聽完內行解釋構成這種夢幻場面的過程後,才不禁感嘆「終於知道最迷人的,往往也是最危險。」
民視 ・ 20 小時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回穩 可降挖引流!農業部曝與馬太鞍溪3大差異
花蓮太魯閣地區因邊坡崩塌形成的「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農業部今(10/18)日表示,最新監測顯示湖水已從台8線靳珩隧道東口溢流,並順利回流至立霧溪主河道,整體水勢趨於穩定,研判無下游潰壩威脅,將於今日展開壩體降挖及安全評估作業。
太報 ・ 1 天前
「馬太鞍堰塞湖左邊坡不穩」 李鴻源:已給予建議,但政府至今未展開討論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9月下旬發生潰堤,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表示,堰塞湖一旦崩塌,洪峰到村子僅半小時,發現要逃時已來不及。現在擔心的是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在專業上已經給予政府建議,問題是政府至今沒有對此展開討論。李鴻源說明,堰塞湖壩垮,洪峰到達村子僅半小時,等發現要逃跑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洪水速度非常快......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