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年輕化 7成易酮酸中毒
全台約1.2萬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過半為兒童青少年,需終生仰賴胰島素注射與血糖監測。醫師指出,第一型糖尿病7成可能併發酮酸中毒或嚴重低血糖,年紀愈小愈嚴重,長期下來憂鬱症風險也提高,呼籲健保給付要更長期、社會也應給予更多支持。
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說明,第一型糖尿病是自體免疫疾病,可能由環境因素誘發。發病特徵與第二型糖尿病相同,並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症狀。
童怡靖指出,全台約有1.2萬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有6成為兒童及青少年,發病高峰集中在10~14歲,0~9歲上升明顯,有年輕化趨勢。其中,約7成初診即併發酮酸中毒,嚴重恐導致腦水腫致死;3成以上曾發生嚴重低血糖,長期可能造成腦損傷、學習障礙,且年齡愈小愈嚴重,家長應提高警覺心。由於第一型糖尿病無法痊癒,患者終生需仰賴胰島素注射與血糖監測。
今年8歲的偉偉,3歲在澎湖旅行時突然昏倒,緊急送醫確診第一型糖尿病、併發急性酮酸中毒,轉入加護病房;將升小學時,學校更曾以「照顧困難」為由拒收。現在,偉偉已能自主測血糖、打胰島素管理病情,還主動向同學分享糖尿病知識,老師、同學都很溫暖。
童怡靖表示,患者一年內平均要進行1460~3650次血糖監測、胰島素注射約1460次,等於一天至少要挨4次針,平均患者一天要花192分鐘處理血糖相關問題,久了可能疲倦、有壓力,患者憂鬱症比例較高,青少年情緒問題盛行率為一般人3倍。
治療部分,童怡靖指出,健保目前給付胰島素、一天4次血糖監測及一年最多2次連續血糖監測,至於胰島素幫浦、胰島素輸注系統,健保則未給付,期望給付更長期全面。大多家庭需自費每月4千元以上耗材費用,胰島素幫浦自費更要超過20萬,對一般家庭是沉重負擔,期望政府給予更多協助,減輕病友負擔。
其他人也在看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T1D發病早、治療輔具花費多 形成家庭沉重負擔
第1型糖尿病(T1D)多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發病,據資料顯示,全台約有一‧二萬位T1D患者,新發病患者有六成為兒童及青少年,患者發病高峰集中在十至十四歲,其中約七成初診即併發酮酸中毒,三成以上曾發生嚴重低血糖。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指出,患者一年內平均要進行血糖監測一四六○至三六五○次、胰島素注射約一四六○次,同時憂鬱症比例較高,青少年情緒問題的盛行率為一般青少年的三倍,在醫療之外,更需要讓這些孩子與家長,從家庭、校園到社會,都能獲得理解與支持。T1D是一種由免疫系統、基因與環境交互作用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終身需依賴胰島素注射。童怡靖醫師指出,由於T1D無法痊癒,患者終生需仰賴胰島素注射與血糖監測,若控制不當,恐縮短壽命十至十六年。五年前的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第1型糖友發病早 醫籲將CGM、胰島素幫浦納健保
全台約有1.2萬位第一型糖尿病(T1D)患者,患者多為青春期前階段罹病;醫師表示,由於患者終身需依賴胰島素注射,呼籲政府將連續血糖監測(CGM)與胰島素幫浦等納入健保,提升照護效率與成本效益。今年8歲的偉偉,在3歲時與家人至澎湖旅行時,在搭船後出現上吐下瀉、發燒,甚至昏迷症狀;經緊急送進加護病房後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冬日湯品藏「水腫陷阱」 營養師4大妙招告別腫臉!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立冬過後,天氣轉涼,最需要一碗熱熱的湯來暖身。但營養師提醒,許多湯品內都是重油、重鹹,當中蘊含太多看不見的「鈉」,像是一碗拉麵湯就約含鈉 2500~3500mg,幾乎為人體一天上限!火鍋湯底若喝完一碗,等於喝下 4~5 公克鹽,體內的鈉累積太多就會引發水腫。
民視健康長照網 ・ 20 小時前
世界糖尿病日 彰濱秀傳糖友回娘家經驗分享
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也是胰島素發明人班廷醫師一三四歲的冥誕。班廷醫師在一0四年研發出人類史上第一個糖尿病藥物胰島素,這一百多年來,救人無數,當時也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糖尿病聯盟為表彰這個偉大的發明,把班廷醫師的生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彰濱秀傳醫院在今(十四)日-世界糖尿病日邀請糖友回娘家共度這個特別的日子。回顧近四年來,已有一三0多位糖友從胰島素大學畢業,不需再使用胰島素治療,有五十三位從糖尿病研究所畢業,不再使用藥物治療。糖友們齊聚一堂,宣導正確的糖尿病觀念,鼓勵大家積極面對醫療,早期治療、早日恢復健康。彰濱秀傳班廷俱樂部蕭立偉主任表示,糖尿病,這個常被稱為「甜蜜殺手」的慢性疾病,正以驚人的速度蔓延。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台灣每十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且有數百 ...
台灣新生報 ・ 17 小時前
一直運動、吃蛋白質卻沒長肌肉?營養師大推「8種增肌食物」 全麥麵包入列
明明有運動、也努力吃蛋白質,卻總覺得肌肉量上不去?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其實除了訓練強度,飲食內容更是關鍵!想讓肌肉長得結實又不發胖,就要從天然增肌食物下手!對此,他整理出8種天然食物,讓你吃得聰明,吃出線條。 1、乳製品像牛奶、優格、起司都含有優質蛋白與鈣質,能幫助肌肉生成、維持骨骼強健。運動後喝一杯低脂牛奶,也是很棒的修復策略。2、牛肉富含白胺酸與肌酸,是增肌的兩大關鍵營養。能幫助肌肉合成、提升力量與訓練表現,是增肌族的黃金蛋白質來源之一。3、堅果含有好油脂與熱量,適合當健康零食,能幫助增肌、增重又不怕吃進太多空熱量;選擇無調味原味堅果最加分。 4、全穀物像糙米、燕麥、全麥麵包等,這些優質的碳水來源,能穩定釋放能量、幫助訓練更持久,還能避免脂肪囤積。5、澱粉類植物南瓜、玉米、紅豆、綠豆等,富含膳食纖維,可補充能量又不怕多餘負擔,是天然又安全的增肌好幫手。6、鮭魚高蛋白低熱量,含豐富Omega-3,能幫助肌肉修復與抗發炎,也是提升代謝的健康脂肪來源。 7、酪梨含好油脂、維生素與礦物質,能促進肌肉生長,也守護心血管健康,可搭配沙拉或全麥吐司一起吃。8、黑巧克力70%以上的黑巧克力富含表兒茶
常春月刊 ・ 1 天前成大校友傑出成就獎 彭信坤、馬大康、陳淑姿、盧鏡來獲殊榮
成功大學114年度校友傑出成就獎,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彭信坤、Google ChromeOS研發總經理馬大康、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以及萬潤科技董事長盧鏡來獲得殊榮。他們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公共政策與產業發展各領域都有傑出表現,也積極回饋母校與社會。
自由時報 ・ 1 天前以為喝微糖就安全?5個年輕人就有1人糖尿病,專家警告:減糖是國安級預防
40歲以下族群糖尿病發生率5年間激增25%,不再是中高齡的專屬疾病。專家警告,年輕化恐帶來更長期的併發症風險,呼籲政府比照國際,針對高糖飲料課稅、強制標示警語或限制廣告,防堵糖尿病持續年輕化。 提到糖尿病,多數人直覺認為,它是中老年常見的代謝疾病,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發表的《台灣糖尿病年鑑》已推翻這個印象。 這份年鑑以健保資料與全國數據分析發現,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256萬人,除了呈現高齡化,也出現明顯「年輕化」趨勢。20~39歲的青壯年族群,糖尿病發生率在2016~2020年間,從15.4%升至19.2%,增幅約25%。 換言之,每5位年輕人,就可能有1人罹患糖尿病。至於推升年輕族群罹病的主因,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與高糖高熱量飲食、外食頻繁、與運動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更值得警惕的是,罹病時愈年輕,病程就拉得愈長,視網膜病變、腎病變與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也可能更早出現,不僅重擊生活品質,也是國家醫療資源的長期負擔。 《台灣糖尿病年鑑》召集人、國衛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執行長許志成補充,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疾病、中風與心衰竭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2~
康健雜誌 ・ 1 天前屢強調吃不死人 食藥署長挨批
國內雞蛋驗出芬普尼超標,食藥署長姜至剛10日指出,過去例行抽驗4000多件都沒問題,若要改成100%,「不是對得起科學」。因數年前國際出現芬普尼蛋,食藥署抽驗10件超商雞蛋就說安全無虞,但農委會全台大抽驗卻驗出1451件不合格,多名朝野立委都希望食藥署全面稽查,食藥署則回應,將調高籠飼蛋的抽驗比率。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治療迎曙光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約占所有白血病1成,台灣每年新增約270例,發病年齡9成為55歲以上、9成合併慢性病。醫師指出,過去CLL只能化療,療效有限、副作用大;近年出現新一代標靶藥,健保署10月起擴大給付第1、2、3線患者都能受惠,並可透過固定療程,縮短用藥時間。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東北季風影響 迎風面局部雨
(中央社台北14日電)中央氣象署說,今天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花東地區及新竹以南山區雲多偶有零星降雨,中部地區清晨仍有零星降雨機率。
中央社 ・ 1 天前亞洲期油盤初技術性反彈,布蘭特、紐約油漲逾2%重返64和60美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兩大期油在前一日止瀉微彈後,週五亞洲電子盤初出現明顯技術反彈,空單回補與逢低買盤同步進場,帶動油價早段急漲逾2%,布蘭特和紐約期油各重返64和60美元關口,扳回本週部分跌幅。截至最新報價,布蘭特1月期油報每桶64.31美元,大漲1.30美元或2.1%,前一日曾僅小升0.5%;紐約12月期油報60.07美元,跳升1.38美元或2.4%,上日也只是微漲0.3%。交易員指出,本輪反彈主要屬技術性買盤主導,短線仍屬「跌深修正」性質。市場人士表示,前幾個交易日油價在需求疑慮、庫存高企與風險資產全面回調壓力下,在11月12日這一天,兩大期油收盤各重挫3.8%和4.2%,技術指標快速陷入超賣區,吸引部分資金進場撈底。與此同時,投資人開始押注產油國後續可能釋出更多穩價訊號,亦為油價提供一定支撐。不過,基本面隱憂並未完全消除。分析師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放緩、部分地區成品油需求疲弱,加上主要消費國原油與汽油庫存仍處偏高水準,都可能限制油價反彈高度。只要需求端未見明確好轉,油市供過於求的壓力仍時時牽制多頭情緒。
財訊快報 ・ 22 小時前
關門43天 美政府重啟 被裁公務員復職 航空亂象待解
美國政府關門43天,終於在12日落幕,總統川普簽署撥款法案生效,政府即刻重啟。眾議院表決讓政府重開的「延長撥款」法案,在6名民主議員倒戈下通過,政府支出可以延長到明年1月,關門期間被開除的公務員也可以重回崗位,無薪假員工將追回薪水,食物券補助也恢復發放。不過美國大亂的航空交通,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FAA仍持續取消航班。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直指中國廉價電商 歐盟計劃對小額包裹征稅
未來,類似Shein、Temu、AliExpress 這樣的電商平台向歐盟出口時預計將面臨更高關稅。本周四在布魯塞爾,各國財長通過決議,取消目前150歐元的進口免稅額度。荷蘭財長表示,現在是時候「控制」湧入歐洲市場的廉價中國包裹了。
德國之聲 ・ 1 天前
「不只擅長鬼片」 陳雪甄再叩關女配
陳雪甄主演電影《人生海海》入圍今年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這是她繼2020年票房佳作、恐怖片《馗降:粽邪2》後,再度問鼎金馬女配,對於不同類型的表演均獲得肯定,她笑喊:「我最一開始就是拍攝劇情片,但是被關注的是類型片,這次入圍,表示自然寫實的類型也是我擅長的,我的表演生涯不是只有鬼片!」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安世半導體客戶尋求繞道中荷糾紛 傳洽談代替方案
中國和荷蘭的安世半導體(Nexperia)爭端未解,路透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安世半導體的客戶正與安世合作,尋求解決方案,以繞過歐洲業務部門與中國封裝廠之間的糾紛。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呼聲中斷、睡再久都累 恐是OSA上身
睡眠呼吸中止症(OSA)已是現代人常見的疾病,然而,除非有枕邊人示警,否則難以自我察覺,且多數人以為只是太累而不在意。不只影響日常精神與體力,研究也證實,重度OSA患者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2.6倍、交通事故發生率是一般人2.5倍、高血壓風險則有1.5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看懂CGM報告不難!CGM黃金應用公式 醫師解析控糖新方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隨著健康意識提升,愈來愈多人更加關注自身血糖狀況,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近年也逐漸被更多人所認識與使用。透過 CGM,我們能即時掌握血糖波動與變化,經由觀察日常飲食、運動、作息等行為對血糖的影響,為血糖管理提供更具參考性的數據依據。不過,CGM 報告上常見的專業名詞,對不少使用者來說仍稍嫌陌生。柏羽診所院長陳柏勳醫師 整理以下幾個重要指標,幫助讀者更快看懂 CGM 報告,提升血糖管理的信心。 CGM是什麼?它可以怎麼幫助控糖? CGM 是透過一個微型感測器,持續偵測皮下組織液中的葡萄糖濃度,並藉由發射器將數值即時同步至手機應用程式。CGM 每分鐘連續紀錄血糖變化,全天 24 小時不間斷,連續監測可達 10-14 天。相較傳統指尖血糖量測,CGM 能呈現血糖波動趨勢,若搭配飲食、運動等日誌紀錄,更能協助個人了解行為與血糖變化之間的關聯。 教你看懂幾個CGM報告的重要指標 CGM 的報告有幾個重要指標,今天就用簡單的方式來解釋這幾個重要指標是什麼意思吧! • TIR(Time in Range 目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台中娃娃車司機突發腦溢血自撞安全島 6童與老師驚魂未傷
台中市豐原區今傍晚發生一起娃娃車自撞事故,59歲張姓司機行經圓環南路往中正路方向時,疑似身體突感不適,撞上中央安全島。車上6名幼童與1名隨車老師受到驚嚇但均未受傷,部分幼童嚇得哭泣。警方初步調查,張男疑因腦溢血導致失控,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警方已報請檢察官進行抽血檢驗,確切事故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蕭敬騰台中跨年晚會陪倒數 私房美食清單曝光
「金曲歌王」蕭敬騰睽違5年在台跨年,將「獨家」在台中水湳跨年晚會陪大家倒數,他12月27日結束澳門演出後,隔天就返台投入練團,他說:「很興奮,唱完想多留2天,我有一串台中美食名單要吃。」工作人員更透露,他與導演組開跨年會議第1句話就問:「唱完要吃什麼?」
太報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