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情報揭阿聯提供中國技術「改善飛彈飛行」強化共機侵犯台灣優勢
[Newtalk新聞] 中國持續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堅稱不放棄以軍事暴力手段侵吞台灣,不斷發動對台軍演並頻繁派出軍機、軍艦擾台,引起國際社會警戒。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披露,美國情報單位2022年獲得情資顯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曾提供技術給華為,而該技術被中國用於升級空對空飛彈射程,讓共機在潛在的台海戰爭中面對美國戰機時握有優勢。
金融時報報導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揭露,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政府任內蒐集到的情資顯示,據悉阿聯人工智慧(AI)集團G42將技術轉移給中國,而這項技術被用於升級戰機發射的長程飛彈。該技術是交給華為,而中國獲得升級的飛彈為「霹靂-15」(PL-15)和「霹靂-17」(PL-17)。
知情人士指出,上述情資出現之際,美國情報單位也注意到阿聯這個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盟友,似乎與中國走得愈來愈近。一名前美國官員說:「G42和阿聯正逐漸進入中國的軌道。」阿聯境內有美軍基地,亦為美國重要投資國,兩國數十年來保持密切關係。
然而,拜登政府時期雙邊關係趨於緊張,阿聯因美國對葉門叛軍「青年運動」(Houthi)攻擊阿聯首都時的消極反應而感到不滿。G42的業務跨足地理空間、航空及衛星技術,其與中國分享的技術確切性質為何,目前尚不明朗。知情人士指稱,該技術涉及改善飛彈飛行的軟體。
根據金融時報,美方官員認為,G42與華為分享的這項技術可能具有軍民兩用特性,若中美因台灣爆發戰事,將使中國戰機有更多時間來瞄準美國戰鬥機。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轉移這項技術違反任何法規,也無法證實G42是否知悉該技術日後用途。對於G42知不知道該技術會被用於協助中國人民解放軍,美方官員也是莫衷一是。
知情人士提到,白宮2023年初還考慮過將G42納入所謂的「實體清單」,屆時美國企業將難以向G42出口技術。美國政府曾派高官赴阿聯,向G42董事長、阿聯國家安全顧問塔赫農(Sheikh Tahnoon bin Zayed al-Nahyan)強調,阿聯發展AI產業時,必須在美中之間擇一。
數名前美國官員及熟悉阿聯思維的人士透露,阿聯最終處理了拜登政府提出的相關疑慮,但部分鷹派官員仍不相信阿聯對華府全然透明。阿聯選擇全力擁抱美國科技,以實現自身AI目標。阿聯已同意移除資料中心內的華為技術。2023年底,G42宣布與中國集團切斷關係,好讓G42聚焦與美方在AI領域的合作。
G42集團的股東包括微軟(Microsoft)、銀湖(Silver Lake)以及阿聯主權投資基金穆巴達拉(Mubadala),該集團駁斥美方情資,堅決否認這些「不實且具誹謗性質的指控」,並反批消息人士「動機且意圖可議」。華為也堅稱這類說法「全然不實」。時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拒絕評論這些關於G42與中國的情資。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與阿聯關係更緊密,阿聯同意加入OpenAI主導的5000億美元「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這將允許美國企業對阿聯供應先進晶片。然而美方至今尚未核發多數必需的許可證,令阿聯不滿。知情人士表示,川普政府知悉美國技術恐外流至中國,但相信已設下充分防護措施,部分美國安全官員和國會議員仍心存疑慮。
美國聯邦眾議院「美國與中國共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提醒:「阿聯與中國維持緊密的技術夥伴關係,今年春天阿聯官員又赴中國深化彼此關係。」他說:「我樂見未來美國與阿聯技術合作更密切,但前提是阿聯必須可驗證且不可逆地選擇美國這一邊。」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美國關稅仍未果 賴清德:爭取20%再調降、《232條款》最惠國待遇
揭中國混合式脅迫手段 蕭美琴:台灣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防止戰爭
其他人也在看
維多集團:中國船舶費對液化天然氣影響漸消退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維多集團(Vitol)方面表示,中國船舶費對液化天然氣(LNG)的影響正在消退。維多集團液化天然氣交易主管Claudio Ribeiro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天然氣市場會議上表示,此前為規避針對與美國關聯油輪的港口費而曾要求在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之間交換目的地的企業請求,如今正在「消退」。他補充稱,受影響的美國公司擁有足夠大的投資組合來吸收這一影響。
財訊快報 ・ 1 天前UniSuper投資長示警,中國AI產業對美科技股估值威脅「迫在眉睫」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澳洲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UniSuper的投資主管表示,來自中國的更廉價人工智慧(AI)工具可能會引發美國科技巨頭股票的突然拋售,這些美國公司正押注於生成式AI。管理著1,040億美元資產的UniSuper首席投資長John Pearce週三在雪梨舉行的一場投資管理論壇上表示,DeepSeek的崛起表明,中國公司有能力打造輸出效果類似的大型語言模型,而其成本更低。Pearce發出上述警告之際,美國科技股正在創新高,微軟、輝達和蘋果三家公司的市值均已突破4兆美元大關。Pearce指出,出現更多類似「DeepSeek時刻」的風險是「一個迫在眉睫、但未得到廣泛討論的威脅」。
財訊快報 ・ 1 天前Thermo Fisher傳以約100億美元估值收購Clario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引述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指出,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生物技術和醫療器械公司Thermo Fisher接近收購醫療研究和技術公司Clario,這項交易對Clario的估值可能約為100億美元。消息人士表示,這項全現金交易最快有可能會在週三宣佈。對於上述消息,Thermo Fisher和Clario尚未立即回應置評請求。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政府關門救濟失能 美24州+DC告白宮!參院表決又失敗 停擺遙遙無期
[Newtalk新聞] 因為政府關門導致救濟措施失能,超過 4 千萬美國人恐在本周末面臨缺糧危機,目前美國已有超過 24 州和華盛頓 DC ( District of Columbia ) 告上川普政府。 可是,美國政府繼續停擺的狀況仍然持續中,當地時間 28 日,美國參議院以 54 票對 45 票的結果,再次未能通過程式性表決,推進旨在結束政府停擺的《2025 財政年度持續撥款與延長期限法案》。 該法案由眾議院通過,擬以當前資金水準臨時恢復政府運作,在參議院需獲得 60 票方能推進。此次為該法案第 13 次表決,仍未達到所需門檻,意味著政府停擺將繼續。 由於美國共和、民主兩在醫保相關福利支出等核心議題上分歧巨大,國會參議院未能在 9 月 30 日上一財年結束前通過新的臨時撥款法案,導致聯邦政府維持正常運轉的資金耗盡,於 10 月 1 日起關門。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相隔僅30分鐘! 超級大黃蜂、海鷹直升機接連在南海墜毀 美軍急調查 新國民主席鄭麗文將上任出現「黃金交叉」! 藍綠支持結構明顯調整
新頭殼 ・ 1 天前比爾·蓋茲:核能將成AI數據中心關鍵電源,中國投入領先全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表示,在下一代核反應爐的研發競賽中,中國正日益挑戰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領先地位。蓋茲評論中國的核能創新努力時表示,中國在核聚變和核裂變研究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在核聚變領域中國的投資「是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兩倍」。從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到電池,中國已在一系列綠色解決方案的研發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同時在稀土礦物等能源轉型關鍵材料領域同樣占據優勢。先進核反應爐是中國少數尚未形成同等優勢的領域之一。隨著各國爭相開發新型電源來滿足數據中心不斷成長的需求,小型模塊化反應爐和核聚變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金融媒體行業研究一份報告認為,科技公司需要為AI數據中心供電,可能透過購電協議(PPA)、表後購電合約和戰略股權投資,到2050年釋放高達3,500億美元的新核能建設資金。蓋茲認為,核能既能滿足數據中心用電需求,又能降低電力成本。他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推高公用事業帳單,熱泵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將加劇這一趨勢。他指出,儘管美國天然氣資源興趣,2023年天然氣占全美發電量近半,但天然氣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蓋茲補充稱,從長遠來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川普指示國防部 立即展開核武測試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30日)表示,他已經指示國防部立即展開核武測試。 在即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南韓會面前,川普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由於其他國家的試驗計畫,我已經指示戰爭部在對等的基礎上開始測試我們的核武。」 川普接著表示,美國擁有的核武數量比任何其他國家多。他也宣稱這項成就是在他的第一屆任期內達成的,包含對現有武器的全面升級與更新。 川普說,由於核武的巨大破壞力,他討厭這麼做,但別無選擇。並表示俄羅斯擁有的核武排名第二,中國遠遠落後,位居第三,但將在5年內追上。 此舉也正值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9日表示,莫斯科已經成功測試了一架具備核能力的核動力水下無人機,無視了華盛頓的警告。(編輯:鍾錦隆)
中央廣播電台 ・ 2 小時前
黃仁勳現身華府力挺「美國優先」 但警告:切斷中國將嚴重自傷
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黃仁勳宣布,輝達將為美國能源部建造七台AI超級電腦,協助核武與替代能源研究,並透露公司已獲得高達5,000億美元的先進晶片預訂。消息發布後,輝達股價於28日收盤上漲5%,報201.03美元。黃仁勳在輝達首屆華盛頓開發者大會(GTC Washington)...
CTWANT ・ 1 天前
偵查實際是「黑熊人性考驗」?張競示警內鬼危機:事情不會像沈伯洋想的單純
中國重慶市公安對民進立委沈伯洋發布警情通報,聲稱他與黑熊學院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發起立案偵查。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分析,儘管當事者沈伯洋以「無所謂,台灣人沒在怕」回應,並判斷中國司法機關後續將採取通緝與缺席審判手段,對其繼續進行相關制裁作為,但平心而論,此事後續發展,「很可能不會像沈伯洋所想像那樣單純」。張競在臉書發文表示,特別的是中國司法制......
風傳媒 ・ 1 天前勾結退潮與紅色接管 香港立法會選舉與殖民結構的終局
香港2025年立法會選舉前夕,隨著多位建制派重量級議員因介入而宣布退選,標誌著一個時代結構的轉變,可視為「勾結式殖民主義的終結」。 香港學者羅永生提出一個香港本地化的殖民主義理論----勾結式殖民主義(Collaborative Colonialism),是一種描述殖民政權和被統治本地精英之間權力分配及管理模式的理論。它並非僅僅局限於外來政權的單向壓制,而是強調殖民政權與當地既得利益階層(地方精英、官僚、資本勢力)相互勾結、相互依賴的統治特性,其作用以鞏固權力、管控地方,並在表面維持「自治」或「制度化」的合法性,同時實質上維持對殖民核心或外部權力的依附。 在香港,這模式可見於英國時期對華人高等階層的拉攏與任用,而回歸後中國中央政權亦延續這種結構,將部分港人納入治理體系。它有二元對立思維,例如英殖時代的「華洋合謀」,「勾結者」既是施政助手也是統治工具,既效忠殖民權力也守護自身利益。 若將這框架運用於香港現時的政治情境,我們可看到:從英治時期「殖民架構+地方建制精英」的運作,到回歸後「一國兩制」下的制度設計,再到近年主導的「愛國者治港」選舉制度改革——這一整個過程可視為一條從殖民依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2025胡潤百富榜,鍾睒睒重登中國首富,雷軍財富大增1.5倍躍升前10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最新《2025胡潤百富榜》出爐,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以財富人民幣5,300億元(下同),第4次登頂,今年增幅達1,900億元,並刷新歷來榜首財富紀錄。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以4,700億元居次,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以4,650億元名列第三。前十名第4至第10名依序為:寧德時代曾毓群、小米創辦人雷軍、網易丁磊、拼多多黃崢、美的何享健家族、長和系李嘉誠與李澤鉅、吉利李書福家族。其中,雷軍成為年度「增長王」,財富年增1,960億元、年增幅約1.51倍,主因小米汽車放量與手機高端化帶動盈利躍升。去年擠進前十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今年退居第11,恆基兆業創辦人李兆基離世,其子李家傑、李家誠接班,二人並列第44位。71歲的鐘睒睒財富比去年增加1900億元(+56%),以5300億元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富。整體規模方面,今年共有1,434位企業家財富達50億元以上,較去年增加31%;總財富接近30萬億元、年增42%。千億級企業家增至41位;資產逾10億美元級別者達1,021位。新上榜者有376位,規模為去年的7倍。亮點方面,泡泡瑪特創辦人王寧受Labubu熱潮推動,財富增至1,
財訊快報 ・ 1 天前川習會前先送禮?《路透》:中國採購了三批美國大豆
[Newtalk新聞] 根據《路透社》引述兩名貿易消息人士稱,中國國營企業中糧集團採購了 3批美國大豆,這是中國在國家主席習近平本週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前,今年來首度買進美國大豆。 由於中、美兩國在芬太尼關稅、稀土貿易等問題上爭執不下,中國減少採購美國大豆,導致美國農民損失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進口量佔全球約 60%之上。但該國因與美國發生貿易衝突,拒絕進口美方秋季收穫的大豆,轉而向南美洲採購大豆。此次中糧集團透過太平洋西北港口碼頭採購了約 18萬噸大豆,用於 12月、1月的運輸。 一名出貨粉碎機給中國的國際貿易公司貿易員表示,「中糧集團甚至在兩國領導人達成貿易協議前,就開始購買美國大豆了」;但也表示「中糧集團預訂的貨量並不大,目前只有三船貨」,預計在南美近期大量採購後,對美國大豆的需求不會大幅恢復。 受中美貿易協定預期提振,芝加哥大豆期貨基準價格本週飆升至 15個月來的最高水平,從近五年來的低點反彈。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APEC川習會將臨! 習掌大權語言風格轉變明顯《經濟學人》警告川普談判不易中國立案調查沈伯洋 民進轟沒管轄權:紅色恐怖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大陸下單了! 川習會前一天重新購買美國大豆
川習會即將在30日登場,登場前夕傳來不尋常的消息,就是中國大陸已經決定,恢復採購美國大豆,被視為中美貿易緊張出現緩和跡象的最新訊號。 據彭博資訊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導,中方已經購買至少兩船美國大豆
中廣新聞網 ・ 20 小時前

AEPC慶州現場! 直擊川普、習近平下榻飯店美中維安進駐|#鏡新聞
APE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週,美中領導人、川普和習近平分別在29日和30日抵達南韓釜再起往峰會主辦城市慶州。鏡電視團隊已經在慶州現場,直擊川普和習近平各自的下榻飯店,相關維安工作,中美團隊和韓方人員都已經加緊腳步做最後確認!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林佳龍表態挺涉貪遭起訴「不貪不取的林岱樺」 臉書慘遭灌爆
民進下屆高雄市長初選競爭激烈,民進正國會出身的立委林岱樺雖深陷助理費官司,甚至遭爆料與寺廟住持關係曖昧,但仍強硬表態「絕不退選」。同屬同派系的外交部長林佳龍表態力挺林岱樺,還稱讚林岱樺「有為有守,
中廣新聞網 ・ 4 小時前
美政府持續關門!航管員無薪靠兼差苦撐 沒食物補助各州聯手告川普
美國政府關門自10月1日至今,受影響的不只航空業安全系統,也波及全國上千萬貧困家庭。數以百計的空中交通管制員因連續錯過薪資,只能兼職打工維生;同時,全美有半數州對川普政府提告,指控其拒發「營養補充援助計畫」補助,恐讓數千萬人陷入飢餓危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徐新洋下田體驗插秧 余祥銓挑米挑到滿身汗哀喊「太煩了」
第一關是挑出異形米、碎米與雜米,才開工沒多久,余祥銓就在冷氣房裡滿身大汗,宛如進了蒸氣室,「汗如雨下」這形容一點也不誇大,余祥銓邊擦汗邊苦笑地說:「挑米這工作需要很細心,我真的很討厭這種重複動作的事情,重複不難,但要一直重複就超煩!」反觀徐新洋,整個人十...
CTWANT ・ 1 天前
專家籲全面禁廚餘養豬 豬農盼有配套
國內首現非洲豬瘟確診案例,台中梧棲養豬場遭指控沒有做好管理,尤其是廚餘是否落實高溫蒸煮遭到質疑。對此,越來越多聲音都認為接下來應該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建議應朝向肥料化與能源化;而廚餘養豬業者表示自己都遵照規定蒸煮,若要全禁改由集中蒸煮,他則憂心運送與價格問題。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