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四中全會」面臨兩難——選擇短期刺激經濟,還是堅持長期經濟規劃?
房地產不景氣長期化,中國經濟減速的疑慮升高。在第15個5年規劃中,政府將「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列為核心目標。筆者指出,中國政府部門持續介入企業經濟活動並推行經濟管制的情況「本身就是問題所在」,認為唯有推動自由化並進一步開放市場,才能讓經濟重新回到成長軌道。
中國共中央委員會的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 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討論並決定將於2026年啟動的「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同時,面對當前經濟大幅放緩的局勢,會議也針對如何振興經濟展開討論。 在會議開幕當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三季宏觀經濟數據。實質GDP成長率為4.8%,較第二季的5.2%明顯下滑。9月青年失業率為17.7%,雖較8月的18.9%略有下降,仍處於偏高水準。
原本,四中全會是為了解決長期結構性問題而召開的會議,其核心任務在於審議與討論5年計畫。現行的第14個5年規劃預計將於今年結束,因此必須進行總結。國家統計局於10月20日發布的宏觀經濟統計資料中,也納入了一份針對第14個5年規劃的總結報告。
這份總結文件歸納出8項成果:(1)中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科技自立自強的水準有所提高;(3)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有所推進;(4)城鄉發展更加均衡;(5)市場開放持續深化;(6)綠色經濟轉型有所進展;(7)社會保障體系強化、生活水準提升;(8)糧食與能源等經濟安全保障能力增強。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第1點「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原因在於,習近平政權一直向人民倡導「讓中國成為強國」的願景。然而,這種定性式總結往往難以引起人民的共鳴,因為民眾難以實際感受到具體成果。
中國經濟真的還在成長嗎?
中國官方公布的宏觀經濟統計數據的可信度一直備受質疑。 然而,至少從整體趨勢來看,經濟正在減速一事幾乎是不爭的事實。具體而言,實質GDP成長率從第一季的5.4%、第二季的5.2%,下降至第三季的4.8%,明顯下降。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經濟在第二季至第三季之間出現如此明顯的下滑呢?
整體而言,中國經濟目前仍處於低迷狀態,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後遺症與房地產不景氣長期化這兩項因素的影響。此外,從第二季開始,「川普關稅」的影響也逐漸浮現。疫情後遺症與房地產不景氣壓抑了中國的內需,而川普關稅則削弱了外需。中國對美出口的年增率(與去年同月相比)在8月下降33%,9月下滑27%,跌幅明顯。表面上看來,對非洲與東南亞國家的出口有所增加,似乎能彌補對美出口的減少,但實際上,出口至全球南方國家與地區的多為低附加價值產品,對中國出口企業而言利潤率偏低,難以彌補對美出口的下滑。
習近平政權正全力試圖擴大內需,透過具體的財政政策來刺激投資。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雖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已啟動量化寬鬆政策。然而,即使採取這些經濟措施,仍難以有效帶動景氣回升。其實從中國經濟的現況即可看出,供給已遠遠超過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若再進一步刺激投資,只會進一步擴大供需落差。雖然人民銀行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但在整體信用收縮的環境下,金融機構普遍放貸意願低落,增加市場流動性仍難以轉化為實際需求的成長。
這樣的基本邏輯,其實檢驗經濟數據便一目了然。但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往往刻意營造出「經濟正在穩步復甦」的表象。在這種情況下,將難以制定並執行正確的經濟政策。
究竟希望透過第15個5年規劃達成什麼目標?
前面整理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14個5年規劃的總結文件,下表則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布的「第14個5年規劃目標」與「第15個規劃目標」的比較。表中所附的評價為筆者加註,其中○代表達成目標、△代表不完全達成目標、×則代表未能達成目標。
「第14個5年規劃目標」與「第15個規劃目標」的比較
第14個 評價 △ (1)維持經濟成長目標 △ (2)科技的自立自強 ○ (3)環境與能源政策 × (4)就業穩定等社會政策 △ (5)地方發展與城市化 × (6)對外戰略 第15個 (1)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 (2)推動技術創新與研發 (3)擴大消費與內需 (4)強化環境與減碳行動 (5)兼顧安全保障與發展 (6)振興農村、縮小地方差距、提升所得
註:評價出自筆者
資料:筆者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內容整理而成
在第14個規劃期間,中國經歷了長達3年的新冠疫情,導致經濟成長下降,這點可說情有可原。但問題在於,疫情期間強硬推行的封城政策,以及疫情結束後景氣刺激措施不足,因此評為△。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同樣給予△的評價。環境與能源政策則因環境狀況未出現明顯惡化,評為○。就業對策明顯不足,因此評為×。地方發展與城市化推動不夠充分,評為△。對外戰略方面,因「戰狼外交」的失敗導致中美關係緊張,故評為×。
從第15個規劃的目標來看,將「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以及「推動技術創新與研發」列為重點,這點值得肯定。對於「擴大消費與內需」的問題意識是正確的方向,但關鍵在於能否提出具體措施。強化減碳行動原本應是中國的強項。「兼顧安全保障與發展」固然是重要課題,但目前尚未見具體對策。至於最後一項「振興農村、縮小地方差距、提升所得」,可視為與習近平政權過去提出的「共同富裕」同義,但依目前情勢來看,實現的可能性不高。
打造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環境
雖然無須刻意比較第14與第15個規劃的目標,但可以明顯看出,習近平政權正試圖推動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過去的中國經濟主要仰賴「量的擴張」來實現高速成長,然而這種模式的經濟效率低,持續現狀,恐難以為繼。
特別是第15個5年規劃,比以往更加強調「習近平思想」,並以實現「強大中國」的願景為核心目標。對習近平政權而言,在達成長期目標之前,首要任務是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成長軌道。為此,必須建立能讓市場機制正常運作的環境,然而這次的5年規劃中並未納入相關內容。更令人在意的是,目前仍未見到任何進一步推動市場開放的論述。
中國經濟效率下滑的原因之一,在於市場機制未能正常運作,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落。尤其是政府部門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干預與管制,仍被視為正面作法,這正是當前的問題所在。即使在第十五個五年規劃中,也未見放鬆經濟管制的政策取向。因此,照目前情勢發展下去,中國經濟能否恢復,充滿不確定性。
若習近平政權選擇無視當前的景氣減速,仍一味追求長期經濟目標,中國經濟恐將更加低迷。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成長軌道的解方其實相當簡單。首先,推動自由化;其次,進一步開放市場。同時,對國際社會則應承諾遵守現有的國際規則。
最後想提出的是,第15個5年規劃的落實,對鞏固習近平政權第4任期的權力基礎至關重要。 若仍如以往的5年規劃,只停留在表面、以華麗辭藻堆砌的描述,將可能加劇社會不公平感、引爆不滿,進而嚴重惡化治安。此刻更應拋開表面的光鮮,深究實質內涵,才是制定五年規劃的本意。必須具體檢視中國經濟哪個環節不合理,並深入問題核心,動刀改革。
高市政權上台恐拉遠日中距離
談到與日本的關係,目前保守色彩強烈的高市政權誕生。中國政府理應希望持續推動與日本的經濟合作,卻也對高市政權的動向愈加警戒。問題在於,過去一直扮演中日溝通窗口角色的公明,已退出執政聯盟。展望未來的日中關係,風險回避的人脈與對話管道已不復存在。在與美國對立日益激化的情勢下,與日本的距離也極可能進一步拉遠。可以說,中國如今正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
標題圖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位於上海的人工智慧(AI)開發創新基地,2025年4月29日(新華社/共同通信Images)
柯隆 [作者簡介]
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1963年生於中國南京市,19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技大學日語系,1988年赴日。1992年畢業於愛知大學法經系。1994年獲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長銀綜合研究所國際調查部研究員,1998年任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7年起任現職。財務省外匯審議會委員(2000~2009年)、財務政策綜合研究所中國研究會委員(2001~2002年)。主要著作有:《暴走的中國經濟》(Business社,2014年)、《中國成為普通大國之日(日本實業出版社、2012年)》等。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要求高市撤回「台灣有事」發言 4艘海警船闖釣魚台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日相高市日前針對「台灣有事」的言論,令北京當局大為光火,除了透過官媒大肆批判,以及呼籲民眾避免赴日,昨天(11月16日)更派遣海警船,入侵中日爭議領土釣魚台一帶海域,對此日本政府除了表達強烈抗議,也呼籲中國應有所節制。
民視 ・ 7 小時前
遭中國指涉嫌分裂國家犯罪並放話全球抓捕 沈伯洋:持續出國反擊威脅
民主進步籍立法委員沈伯洋,近日被中國重慶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指控沈為「台獨頑固份子」,並聲稱其行為涉嫌分裂國家犯罪,更傳出中國揚言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在全球對沈伯洋進行抓捕。對此,沈伯洋今(17)日於民進發言人吳崢主持的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中國恐嚇的對象不只是立委,而是全體台灣人民,必須加以防備。不過藍營立委卻對此出言嘲諷,甚至說「自作自受」。沈伯洋反問,難道得罪中國就該被威脅嗎?尤其身為立法院長的韓國瑜,更應該對此表態,而不是迴避。沈伯洋指出,已要求陸委會加強宣導中國的危險性,包括李明哲僅因社群發言就被判刑的案例。沈伯洋強調,中國對台心戰向來從政治人物、國軍開始,沈伯洋堅定表示,除了自己不害怕,也要把這份不害怕散播給大家,自己的責任就是把勇氣帶給更多台灣人。沈伯洋表示,中國越打壓,台灣人越不應屈服;因此這次臨時決定不以視訊,親赴德國國會,盡100%努力,這也是國會外交的突破,現在國際友台力量正在累積,自己也將會繼續出國行程,反擊中國威脅。吳崢則痛批,中國所謂的緝捕只是政治恐嚇,真正目的在殺雞儆猴、製造台灣社會不安。賴清德總統今早受訪時也再度對韓國瑜院長喊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房貸族卡錢關 5大行庫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年增2成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17日電)台灣房屋今天表示,限貸令導致購屋的自備款壓力比預期更大,銀行週轉金放款也明顯上升,購屋與週轉金貸款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5大行庫9月新承做週轉金貸款金額年增近2成。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德一面與中談稀土、一面邀沈伯洋挺台獨? 北京恐以「這武器」作報復
[Newtalk新聞] 德國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貝爾的訪中行程還沒啟程,就恐怕已籠上陰影。德國聯邦議院最近的一場聽證會,邀請了被中國公安機關公開立案偵查、明確定性為「台獨」頑固分子的沈伯洋請上台,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 中國此前已因類似問題向德方發出明確警告,直言台灣問題是瓦德富爾外長訪華行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在,德方一邊安排財長訪華談合作,一邊又讓議會邀請沈伯洋,對此,中國專欄作家《曉瑩博士》今 ( 17 ) 日指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策矛盾」可以解釋,它深刻揭示了當前德國執政聯盟在對中國政策上的混亂與戰略短視。 民進立委沈伯洋。 圖:金大鈞/攝 《曉瑩博士》稱,德國外交部想著維持基本的外交對話管道,財政部和經濟部則冀求中國的市場和供應鏈,尤其是關乎德國工業命脈的稀土等關鍵資源。但德國議會和一些部門則遵從普世「價值觀」挺台,不斷的碰觸中國的「底線」。 德國經濟,特別是其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而資源有很大一部分握在中國手裡。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更是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核心地帶,從電池到電機,從軟體到稀土永磁材料,中國供應鏈的優勢短期內很難取代。 安世半導
新頭殼 ・ 8 小時前CEOWORLD全球最富裕城市排行榜:東京奪冠 台北第25
(中央社紐約15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商業雜誌CEOWORLD近期公布2025年全球最富裕城市排行榜,日本東京以2.55兆美元GDP奪得第一。台北以8.67億美元GDP在300座城市中位居第25名,是台灣唯一進入前100名的城市。
中央社 ・ 1 天前中國經濟低迷 紐時:絕望情緒洶湧 愛國主義教育已無號召力
初次上稿11-16 23:59 更新時間11-17 06:52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經濟低迷,社會的絕望情緒暗潮洶湧,人們在社群媒體和私下交談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是對失業、降薪和生計艱難的擔憂,一貫鼓吹的愛國主義教育如今已經無法引起共鳴,習近平高喊的「中國夢」已經褪色。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中國推動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強調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研究深入實施「兩重」建設相關工作,並部署進一步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藉此更好釋放內需潛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會議指出,要把「兩重」建設放在「十五五」全域中統籌謀劃和推進,牢牢把握戰略性、前瞻性、全域性要求,推動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穩步提升重點領域的安全能力與保障水平,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底座。會議強調,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暢通經濟循環的有效抓手。要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引導企業加快供給側結構調整,以更多優質、多樣化產品與服務滿足居民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在具體舉措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與應用,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開發新產品與增值服務,持續拓展新的消費增量空間。同時,要積極支持企業擴大特色、高品質消費品供給,培育更多消費新場景、新業態,豐富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並持續營造安全、便捷、放心的消費環境。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國父紀念館特區「德運元鼎」開工!全球AI巨頭輝達工程師也按讚
台北市國父紀念館特區指標都更大案「德運元鼎」今(17)日舉辦開工動工典禮,由德運建設董事長林財于主持。在大安區蛋黃區精華地段地段的稀缺產品,在9月中正式公開,總銷逾40多億元,迄今2個月已售六成,已購客戶不乏來自全球AI龍頭輝達的工程師等,躍居北台灣最夯人氣和買氣指標案之一。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

法學者杜懋之談台灣半導體產業戰略角色 (圖)
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Institut Montaigne)國際研究主任杜懋之(Mathieu Duchâtel)15日在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年會座談中,談到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的戰略角色。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台大雞排之亂!他疑被台大女友戴綠帽 為報復發祭品文放鳥400人
昨(16)日不少民眾到台大校園,為了就是要領取,一名自稱台大大氣系學生網友發放的雞排和珍奶,但現場超過400人都被放鴿子,讓台大大氣系名聲蒙上一層陰影。對此,有台大地理系校友看不下去,為了挽回學校名聲
台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挺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美駐日大使狂酸中國:萬聖節已過、聖誕節提早來了
北京政府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有事」等同日本「生存危機事態」的發言,極為暴怒,除了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揚言要斬首高市早苗,中國官方更是連日猛轟揚言對日本「迎頭痛擊」。美國駐日本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發文嘲諷說,中方的不理性行為大力鞏固了日美同盟,「就像聖誕節提前降臨」。
太報 ・ 1 天前
龍捲風重創巴西 巴拉圭慈濟人送物資
愛的腳步來到美洲,這個月初,南美洲巴西的巴拉那州,一座靠近河邊的小鎮,遭到龍捲風肆虐,九成房屋還有公共建設都被強風摧毀,鄰近國家,巴拉圭東方市的慈濟人,跟巴西消防局合作,捐贈了6噸的物資,送把愛送...
大愛電視 ・ 19 小時前
主動式ETF+AI新經濟!元大00990A鎖定2大投資主軸 11/24開募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國內首檔以AI主題為核心的主動式ETF「主動元大AI新經濟(00990A)」將於11月24日至28日募集,發行價10元,採不配息設計,引導資金長期參與。產品聚焦AI「基礎建設」與「技術應用」兩大領域強勢股,期望掌握AI新經濟成長動能。
壹蘋新聞網 ・ 6 小時前陳其邁耍壞?餵食安芝儇到一半「急煞撤回」 調皮畫面曝光
高雄鹹酥雞嘉年華15日熱鬧登場,值得注意的是,高雄市長陳其邁與網紅「最強外掛」安芝儇在台上的一段互動,意外成為全場焦點。原本看似甜蜜的「互餵鹹酥雞」橋段,陳其邁卻突然上演「撤回餵食」神操作,直接把鹹酥雞塞回自己嘴裡,此舉讓現場觀眾瞬間爆笑。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房市賣壓直線飆升!全台預售屋買氣崩剩3成 開工量卻暴增11萬戶
今年開工量高、預售量卻急凍!統計顯示,預售揭露前三季僅3萬戶,全年估只剩去年3成,但開工量卻預估達11萬戶,新建餘屋持續攀升下,房市賣壓也直線飆升。(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全球最富城市排行曝光!《CEOWORLD》公布全球富裕城市排行 東京稱王「台北名列第25」
《CEOWORLD》指出,這300座「都會巨人」,從巴黎、首爾到上海、新加坡,代表了全球商業的核心,掌握著全球GDP相當的份額。這些城市不僅是地理區域,更是重塑資金流向、技術革新與政策影響的經濟生態系統。雖然GDP仍是衡量城市富裕度最常用的指標,但報告強調,城市財富的關鍵...
CTWANT ・ 1 天前
台大大氣系網友發雞排沒來 學生慘被放鳥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自稱台大大氣系學生的網友,日前因預測台北市會放颱風假的預言失準,宣布今(16)日在台大校園內發放雞排,還沒到中午12時,現場聚集超多學生,更有人上午8時就來了。怎料,中午...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新店2死車禍「男自行就醫仍亡」…院方說明:短時間內突昏迷
新北市新店區15日發生一起嚴重死亡車禍。一名徐姓男子(34歲)騎機車行經民族路往中正路方向,靠近大豐國小時,與另名騎單車的劉姓老翁 (86歲)發生碰撞。徐男送醫前一度意識清醒,不但自行報案外,還向警方表示要自行就醫,沒想到,看診過程中,徐男突然昏迷,緊接就病情急轉直下搶救不治,至於劉姓老翁送醫搶救後也宣告身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