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巴金森病友會登場 勇腳棍健走課助病友穩健每一步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於二零二一年成立巴金森病友會,致力於建立互相支持和分享經驗的平台,為巴金森病友及其家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資源。(記者劉春生攝)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於二零二一年成立巴金森病友會,為巴金森病友及其家人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資源,透過病友團體的課程活動,讓病人可以維持正常的社交,產生人際良性互動,並交換自身經驗、互相鼓勵持續接受治療,致力於建立互相支持和分享經驗的平台,幫助病友應對這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帶來的挑戰。十三日於斗六院區舉辦第十次巴金森病友會活動,以健走杖為主題,源於不倒翁健走杖,邀請不倒翁運動學校專業健走杖運動指導員許婷淯,告訴病友如何啟動健走杖的活力密碼,穩健行走每一步。
不倒翁學校是郭健中醫師於 二零一八年 六 月創辦,宗旨是推廣不倒翁健走杖運動,打敗肌少症。與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馬惠明院長同為救人無數的急診出身,郭健中醫師斜槓為運動教練,將健走杖帶入樂齡運動課程中,希望能幫助高齡朋友戰勝肌少症、巴金森病等高齡疾病造成的行動困難。
神經部張楷杰主任表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常因肌肉僵硬、平衡失調、走路困難等症狀而面臨移動挑戰。傳統拐杖在支撐與穩定性上常有不足,而「不倒翁健走杖」可有效分散身體負重,增加行走時的安全與信心,幫助病友維持活動力。
陳信水副院長表示,巴金森病友會自成立以來,已成為病友與家屬的重要交流平台,不僅能獲得醫療團隊的專業指導,也能在活動中彼此交流、共同成長。面對巴金森氏症的挑戰,除了藥物治療外,規律且安全的運動同樣是維持身心健康的重要關鍵。「健走杖活動,不只是運動課,更是一次找回自信與活力的練習。
不倒翁運動學校專業健走杖運動指導員許婷淯則分享,透過不倒翁健走杖對長者來用是勇腳棍,透過健走杖運動是巴金森的健康的「活力密碼」,能夠安全又有效的強肌訓練,適合長者的下肢與平衡訓練,透過課程讓長者打造專屬自己的勇腳棍,學習日常生活中的小技巧,從運動中找到力量與自信。
神經部張楷杰主任表示透過病友會的經驗分享環節,讓病友及家人分享彼此的照顧經驗與生活點滴,不但進一步增進病友之間的聯繫同時也加深了相互間的支持跟信任感。未來,臺大醫院雲林分院將持續推動病友會與健康促進活動,深耕社區、守護鄉親,成為嘉南平原最閃耀的醫療燈塔。
其他人也在看
三成糖友視網膜病變 醫籲穩糖、眼底定檢
每年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除了提倡血糖與飲食管理外,許多人不知道其實「糖尿病」也會默默侵蝕視力。依據二○一九至二○二三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的統計,二十歲以上國人盛行率為十二‧八%,等於每八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根據二○一九年資料糖尿病患者約有三成有視網膜病變。然而,糖尿病患者有做眼底檢查者卻不到三分之一,許多病人已置身失明危機而不自知。陳怡豪醫師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等到發現視力模糊才就醫,不但錯過治療黃金期,更可能演變成永久性失明。糖尿病對全身血管都有慢性傷害,其中又以眼底微血管的影響最為顯著,因此糖尿病患者相較一般人,更容易出現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與白內障等疾病,其中又以視網膜病變最為常見,也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因。根據臨床觀察,許多患者雖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少女初學跆拳道遭學長打到險失聰 家長申訴屢遭校方施壓
詹琬蓁說,受害女學生就讀體育班,是學跆拳道才幾個月的初學者,訓練過程被要求和紅黑帶學長對打,一直打到頭盔掉落,仍被旁人繼續拱著上場,下場才哭出來,隔幾天,受害學生發現耳朵聽不太清楚,告訴媽媽,媽媽才知道孩子受到不平等待遇,立即向老師和教練反映。結果家長向...
CTWANT ・ 1 天前


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爆食物中毒? 多人吐瀉高燒 衛生局稽查揪2缺失
有民眾到北市某米其林指南推薦餐廳慶生用餐,隔天卻和同行的朋友先後掛急診,他PO文表示,他們一連兩三天「不是在馬桶上,就是在床上」。北市衛生局獲報,派員前往餐廳稽查,發現現場冰箱門邊不潔、冷藏食材未覆蓋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基隆調和街驚現「內陸湖」 溢流導致街道積水
連基隆也出現堰塞湖?連續多日降下大雨,調和街路面出現淹水災情,市府這下才發現,山坡上的私人土地,出現一個面積約700平方公尺的內陸湖,因為雨量過多導致湖水溢流到山下路面。市府工務處13日下午緊急會勘,強調沒有安全疑慮,暫時不需以工程手段介入,但會持續觀察。 #基隆#調和街#街道積水#內陸湖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北市「鳴森苑」工地晚間火警 中工:無人傷亡 待調查原因
台北市松山區都更大案「鳴森苑」工地,今(13)日晚間傳出失火。對此中華工程晚間指出,民生社區「鳴森苑」工地地下室火警現場無人員傷亡,財物損失有限,目前火警現場已全面封鎖,並配合消防及相關主管機關進行進一步調查,以釐清詳細原因;後續將強化工安管理與預防機制。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霞喀羅步道紅葉變色約4成 要賞楓可及早規劃行程
隨著天氣逐漸轉冷,北台灣最知名賞楓景點霞喀羅國家步道,即將迎來紅葉盛宴。林保署新竹分署表示,霞喀羅古道沿線的青楓、楓香、槭樹等,目前已轉色約4成。尖石鄉公所表示,前往霞喀羅養老登山口的聯外道路全線暢通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1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 天前
45歲女從69kg減到60kg!多吃一餐反而變更瘦,秘訣在於「早上選這4樣食物」
一位45歲女性透過調整早餐習慣,在短時間內從69公斤降到60公斤,成功減掉9公斤。她身高165公分,過去雖有減重意識,但效果不佳。經過分析發現,問題關鍵在於「不吃早餐」。
姊妹淘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8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1 小時前
喝咖啡害心律不整?最新研究曝「驚人發現」:風險降39%
心律不整的人不要喝咖啡?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中發布貼文,表示很多心律不整(AF,心房顫動)的患者都被提醒說要少喝咖啡,但最新刊登的研究竟發現,喝咖啡會降低復發心律不整的機率。
鏡報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 天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