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護病比達標獎勵拿來買制服、修設備?衛福部啟動調查
為推動「三班護病比」,衛福部提供達標獎勵,鼓勵醫院增聘留任護理人力,今年6月首度發放5.47億元。但台灣護理產業工會追蹤發現,目前仍有上百間醫院未說明獎勵發放方式,還有醫院拿來修繕硬體設備、買制服、買飲料點心,或變成三節禮金。衛福部今天(22)強調,該獎勵應「專款專用」,針對部分醫院用於購買制服、修繕等用途,本部已啟動調查,倘有違反指定用途,將追回已核發款項並公告,且追究法律責任。
衛福部去年3月起推動醫院急性一般病床三班護病比制度,今年6月首度撥付共5.47億元,並明確規定獎勵應「專款專用」,限用於護理人員指定用途,醫院應統籌運用於醫院護理人員,依各院護理人力流失的影響因素做差異性留任措施,醫院並應於院內主動公開獎勵金分配方式,向護理人員說明使用原則。
不過,台灣護理產業工會近日發文指出,至今已經3個月,仍有上百間醫院未說明獎勵金發放方式,包括台大醫院、台北榮總、亞東醫院、雙和醫院、高雄榮總、花蓮慈濟等。
但台北榮總強調,獎勵金絕無挪作他用,更不會取代醫院本應核予的薪資或其他獎勵金,均依規定專款專用。。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指出,有公開的醫院也不代表有認真發錢,有醫院拿來修繕硬體設備、買制服買飲料、變成留任獎金或三節禮金,也有不少醫院直接寫說要發給護理長、督導和護理部長官。
衛福部今天說明,114年達標獎勵金至今已發放7.08億元(達標期間為113年3至114年6月),限用於護理人員指定用途,針對部分醫院用於購買制服、修繕等用途,本部已啟動調查,並將依公告規定從嚴辦理。
衛福部表示,「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計畫於5月6日公告時,已明確規定獎勵應「專款專用」,限用於護理人員的指定用途,不得替代醫院原應核予的薪資及獎勵金;今年6月25日、7月25日兩度發布新聞稿說明款項應「專款專用」。
衛福部強調,訂有稽核及罰則機制,獎勵款項應依規定專款專用,用於本部指定用途,倘經查證有違反規定使用情事,將追回已核發之款項並公告,相關人員應負之法律責任。若以不實或偽造資料申請獎勵,經查證屬實者,相關人員除將依偽造文書、使公務員登載不實、詐欺與背信等罪追究法律責任外,並將追回已核發之款項。
衛福部健保署網站持續公開各醫院填報三班護病比資料,亦於「護助e起來」平台公開各醫院達標獎勵等資訊,並請醫院落實回報達標獎勵金運用方式,強化資訊透明與社會監督,以及辦理不定期稽核,確保款項運用符合計畫規定。如護理人員有獎勵相關爭議,可透過「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申訴通報。
其他人也在看

曝醫療界「請假有罪」有毒體制!台大工會籲立院修法改善
長榮航空空服員抱病執勤離世,引發外界對公司「請假制度」全面檢討。台大、成大等數個醫院工會今赴立院召開「請假懲處氾濫成災 莫任有毒職場殘害社會」記者會揭露,各醫療院所在規章制度上對勞工請假所設下的不利待遇、呼籲勞動部、衛福部及各立委採取具體對策,莫再放任「請假有罪」的有毒體制持續殘害醫療業及各業勞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醫護也不敢請假?台大遭轟「事病假14天不得甲等」 院方曝考量
長榮航空空服員抱病執行離世,掀起全台對「請假文化」反思。台大等數個醫院工會今(23)日召開「請假懲處氾濫成災,莫任有毒職場殘害社會」記者會,其中台大被點名1年內事、病假合計超過14天,就無法列入甲等考核;有單位甚至連特休、婚喪假都算「缺勤」,直接影響紅利與年終獎金。對此,台大醫院今日回應,若員工請假時間長,主管在評估時會考量該員缺勤對團隊造成的負擔,並酌情給予其他分擔工作的同仁適當補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被閃兵案燒到 北榮院長大嘆悲哀!「詐騙猖獗、看個病都要防詐騙」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藝人「閃兵」被逮一波接著一波,連帶負責複檢的相關醫院也被懷疑有沒有不肖醫師配合作假,衛福部已要求衛生局針對三軍總醫院、台北榮總、台大醫院等醫院進行調查,對此,台大、北榮今(23)日都發聲,強調複檢每關都相當嚴,弊端的可能性極低。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甚至放話,建議兵役體檢回歸給更專業的軍方醫院處理,或訂定更嚴格的規範,「...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 天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1 天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1 週前
66歲男輕忽三高慘洗腎 醫嘆:多數人「撐著」的縮影
66歲的王先生(化名)是一名退休公務員,長期患有高血壓與血糖偏高,但他總覺得自己「應該還好吧!只是老了,正常啦!」最近一年,他陸續出現體重減輕、下肢水腫、容易疲倦等情形仍未就醫。直到有天因全身水腫、喘不過氣,被家人緊急送至恩主公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嚴重惡化,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12 mL/min/1.73 m²,已進展至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末期腎病變)。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預防「肌少症」注意「衰弱」4警訊 醫建議從日常飲食、運動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台灣高齡社會的多數長輩因營養攝取不足或運動量不夠,導致骨質流失與肌力下降,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蔡森蔚指出,常感覺疲憊、體能與體重下降、行走變慢、肌力不足,都是「衰弱」的警訊。男性握力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可視為肌力不足;若符合以上三項,即表示身體已出現衰弱現象,並可能伴隨「肌少症」發生。 肌肉質量隨年齡減少 每日應攝取蛋白質並曬太陽、運動 蔡森蔚醫師提醒,肌肉質量會隨年齡逐年減少,蛋白質合成能力也會下降,建議每日應攝取每公斤體重1至1.5克蛋白質,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同時進行阻力訓練,搭配健走或騎單車等的有氧運動,才能預防甚至逆轉肌少症。他強調:「防止跌倒要從肌力做起」,較衰弱的長輩,可從「站立運動」開始訓練,若能搭配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成效更明顯。 物理治療師推深蹲運動 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 物理治療師陳義豪醫師指出,深蹲可強化股四頭肌,幫助穩定下肢與維持身體平衡。「不用複雜器材,只要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搭配彈力帶還能啟動背部與手臂等上半身肌群。」陳義豪醫師提醒,運動時應注意呼吸與姿勢,每天可進行兩次,若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上廁所別急著沖水!「直腸出血」大腸癌風險飆8.5倍
最新研究顯示,50歲以下成年人若出現直腸出血症狀,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無此症狀者高出8.5倍。醫師提醒,如廁後若發現衛生紙上有鮮紅色血液、解黑便或肛門流出血液,即使沒有家族病史或未達建議篩檢年齡,都應儘早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37 分鐘前非洲豬瘟「冷凍能存活1000天」 他揭台灣失守代價
台中梧棲區某家牧場豬隻被驗出非洲豬瘟,全台豬隻禁運禁宰可能延長至15天,並禁止廚餘養豬。外界關注非洲豬瘟到底多嚴重?對此毒理專家招名威表示,非洲豬瘟是一種DNA病毒,生存能力驚人,在冷凍環境下能存活1000天,不怕酸也不怕鹼,對豬隻來說就像「沒有解藥的流感」,傳染速度快、死亡率高;他直言,台灣若失守,後果不堪設想。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逾65歲近兩成人骨質疏鬆 「三大狀況」出現就是警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國人近兩成自述罹患骨質疏鬆,比例不低,骨折風險高且會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一旦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三大情況,就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訊,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國健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國人當中自述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8.2%。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