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警告:「起床後這4個動作」恐害你中風與心梗! 排便最好控制在10分鐘內
早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啟動時段」。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你的第一個指令。重症醫師黃軒指出,這30分鐘,就像按下健康程式的「開機鍵」,選對步驟,能讓血管年輕、腦袋清醒、腸胃順暢;選錯動作,則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等慢病風險。今天的你,起床時的每一個小動作,是真的在為健康加分嗎?
1、起床第一杯水:不是喝「越快越好」
.最佳劑量:300 ml溫開水,小口慢喝
夜間你沒喝水,血液變黏,早晨補水可稀釋血液、降低血栓風險。研究指出,攝入300-500 ml水能在15-20分鐘內提升血壓、降低心率,幫助預防體位性低血壓。
美國 NHANES 長期追蹤顯示,每日喝水不足1400 ml者,中風風險顯著升高。
▲這是陷阱:蜂蜜水、淡鹽水當第一杯,糖和鈉都會給血糖、血壓加負擔。
2、排便黃金時段:放下手機才有效
起床後「起立反射」+腸道蠕動最活躍,是身體天生的「排便指令」。專注排便、控制在10分鐘內,可減少痔瘡與肛門靜脈壓力。邊滑手機邊蹲廁所,不只延長時間,還會讓下半身血流停滯,加重腸道與血管負擔。
3、早餐早點吃:延遲≠會影響
.黃金時間:早上8點前完成早餐
2023 年的西班牙前瞻研究發現,早餐<8:00、晚餐<20:00,心血管疾病風險最低;延後至9:00後吃早餐,風險顯著上升。另一項研究指出,9點後吃早餐,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59%。
▲這是陷阱:不吃早餐,不會讓你變瘦,反而讓血糖波動更大,還可能影響腦力。
4、慢慢起床:才能救血管
睡醒時交感神經還沒完全啟動,若猛然起身,易因血壓驟降而頭暈、跌倒,甚至引發腦中風。建議採用「333 安全起床法」,再下床行動,讓循環系統有時間反應。
.醒來先躺30秒
.坐起再30秒
.坐在床邊30秒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鬧鐘響按貪睡鍵再睡5分鐘? 精神科醫示警「4大隱藏危害」:記憶、自信心都受影響
·睡覺常高舉雙手舉過頭? 醫示警「小心釀2種病」:常左躺也NG
其他人也在看
拔牙3天內 別用吸管、泡熱水澡
不少人都有拔智齒的經驗,對於傷口滲血、疼痛、腫脹等情形都不陌生。牙醫師提醒,拔牙傷口癒合需要6到8周,尤其前3天是關鍵修復期,建議適度冰敷,但避免使用吸管、大力漱口,更不能劇烈運動、泡熱水澡。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婦人鼻塞又吐黃痰!2個月治不好 醫一照驚見「惡性腫瘤」
鼻腔若出現異常症狀,可能與鼻咽癌有關。耳鼻喉科陳亮宇醫師曾分享一起案例,有名約50多歲的婦人,長期受到鼻塞與黃鼻涕倒流所苦,但治療後,症狀不僅沒改善,甚至逐漸惡化,且打呼聲也越來越大,後來找他求救,經過檢查後,才發現該名婦人的鼻咽部竟然長了一顆鼻咽癌的腫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只需3分鐘!日常小動作也能顧心臟健康
擔心心臟健康,但又沒時間進行長時間運動嗎?最新研究帶來好消息: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進行三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整體心臟健康。 許多人隨著年齡增長,做家務、快速走動或園藝等偶然性體力活動的頻率會減少,而這些日常動作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研究發表在《循環》雜誌上,強調即使小規模活動也能對老年人心臟健康產生顯著益處。 研究發現研究追蹤超過24,000名平均年齡62歲、平時不常運動的成年人,使用腕戴式加速度計記錄至少七天的體力活動。 經常進行中等強度偶然性活動的人,心臟病發生率及死亡率顯著降低。 健康益處呈L形:從低強度活動開始就能獲益,達到一定強度後效益趨於平穩。 活動強度與心臟健康對比1分鐘高強度活動(跑步、騎自行車) ≈ 2.8–3.4分鐘中等強度活動(劇烈家務、吸塵、擦地或園藝) ≈ 35–48分鐘低強度活動(悠閒散步、輕鬆家務)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結果支持將中高強度體力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作為可持續、實用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策略。換句話說,即使沒時間健身房,只要善用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也能守護心臟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吃冷飯能防大腸癌?醫師澄清:尚無科學證據,預防關鍵在「這幾招」
近來網路盛傳「吃冷飯、隔夜飯能預防大腸癌」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討論。不過,醫學界目前並無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項論點,醫師呼籲,預防大腸癌仍應以醫界認可、具實證效果的方法為主。醫師指出,「冷飯」之所以受到討論,主因在於其含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當熱飯冷卻後,部分澱粉會轉化為抗性澱粉,此類澱粉不易被小腸吸收,進入大腸後可發酵生成短鏈脂肪酸,有助於輕微促進腸道蠕動。不過,目前尚無研究證實抗性澱粉能直接降低大腸癌風險。反而需要注意的是,冷飯或隔夜飯若保存不當,容易滋生細菌或受污染,吃下肚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建議民眾若要食用冷飯,應確保保存環境乾淨、溫度適當,以免適得其反。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1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台灣每10萬人中約有45人罹患大腸癌,居全球之冠。消化內科醫師簡錫淵提醒,大腸癌的預防與早期發現至關重要。日常生活中應多攝取蔬果與膳食纖維、減少加工肉類攝取,並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內視鏡檢查;若發現腺瘤型息肉,及早切除即可降低癌變風險。簡錫淵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治療效果佳,也能減少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別以為瘦就安全!素食者也可能膽固醇超標 醫揭「降壞膽固醇」關鍵與治療新趨勢
膽固醇過高的人,不一定都是肥胖體型,高膽固醇與飲食、運動、遺傳關係密切。通常40歲後新陳代謝降低,比較容易出現高膽固醇,也有患者長期茹素、體型偏瘦仍然驗出膽固醇過高。 控制LDL對高血脂很重要一名診間的患者張先生不到40歲就心肌梗塞,檢查後發現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即使吃藥治療LDL仍大於135 mg/dL,因此建議患者自費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治療兩年當中可將LDL控制小於55 mg/dL,後因個人經濟因素未持續施打,不料,發生第二次心肌梗塞。日後健保署通過用藥,患者持續治療後,膽固醇降低到跟正常人一樣,未曾再因心肌梗塞或者心絞痛住院。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提醒,三高、家族史、吸菸、愛吃重鹹,若出現異常體力衰退、胸悶喘不過氣,要趕緊就醫進行靜態或運動心電圖等功能性檢查,確認血管健康狀態。除了可以驗LDL之外,頸動脈超音波、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或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分析,也能提早了解是否有動脈粥狀硬化及其風險程度。若檢查出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別只是消極什麼都不做,而是積極透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或是藥物控制,來降低LDL的數值,並穩定動脈粥狀硬化斑塊。 史他汀類藥物
常春月刊 ・ 3 小時前
「邪不勝正」掀波瀾!Andy老師同志遊行挺愛與誠實 炎亞綸1舉動引熱議
百萬YouTuber「眾量級CROWD」拆夥後因財務糾紛對簿公堂,近日Andy老師爆出張家寧及其家人設立「公關危機群組」,並牽扯出一名「副業很多的知名男藝人」參與其中後,讓風暴再度升級。雖然張家寧選擇視而不見,繼續發她的「正能量片」,但今(25日)適逢台灣同志遊行,Andy老師再度於社群平台發出耐人尋味的聲明,以「愛與真相」為核心,引發網友熱烈猜測,他是否正暗指這場風波中的不誠實行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信義區豪宅傳雙屍命案 年輕情侶陳屍客廳|#鏡新聞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上一處豪宅社區,昨天(10/25)發生雙屍命案。一名37歲男子和他25歲的女友被家人發現雙雙陳屍在客廳。警方到場蒐證後,發現沒有入侵痕跡,也無打鬥跡象,但查獲不明白色粉末以及喪屍煙彈,因此不排除兩人的死因和毒品有關。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58 分鐘前
子宮腺肌症不再是阻礙!海扶刀助她圓孕夢
30多歲周小姐其先前於外院被初判為「子宮腺肌症」,因被告知不影響胚胎著床而未積極處置;此次轉至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陳穎中醫師門診,經陰道超音波與 CA-125檢驗綜合評估,確認為肌壁間約6公分的子宮肌瘤,當日隨即採取「海扶刀消融治療」,並在術後三個月內順利懷孕。「海扶刀消融治療」 不需切開子宮、消融肌瘤陳穎中醫師提到,患者在備孕期間生理期出現出血量驟增、痛經劇烈至無法起身才就醫,病灶雖非著床關鍵位置,仍存在持續增大與症狀惡化風險,為兼顧生活品質與生育規劃,患者當日即採取「海扶刀消融治療」。陳穎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症雖可能出現相似症狀,但因病理機轉與影像表現不同,治療必須個別化規劃。前者為子宮肌層的良性結節,常見經血增多與壓迫不適;後者為內膜長入肌層,經痛多更劇烈,且子宮常呈均勻腫大。臨床以經陰道超音波為基礎,必要時合併MRI與血液指標(CA–125)輔助鑑別。陳穎中醫師表示,傳統處理肌瘤的方式需要切開子宮拿掉肌瘤,海扶刀在影像導引下,不需切開子宮就可以消融肌瘤,能最大程度保留子宮完整性。對仍有生育規劃且條件合適者,是兼顧療效與未來分娩選擇的治療選項。孕期肌瘤未處理 羊膜穿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台積電熊本二廠將動工 主攻6奈米!預計2027年底營運
財經中心/楊思敏、戴亞倫 台北報導台積電熊本二廠,多次傳出興建延期的消息,終於在週五與當地政府簽署合約,即將正式動工,預計2027年12月營運,未來主攻6奈米製程。不過,社長對於量產時間相對保守,不過專家分析,目前一廠6、7奈米產能利用率偏低,二廠完工後,訂單能否增加還是未知數。員工穿上無塵衣在廠內走動,台積電熊本一廠2024年底量產,如今快滿周年,但二廠興建時程多次傳出變動消息。週五有了新進展,台積電日本子公司JASM與當地菊陽町政府,簽署熊本二廠的建廠合約協定,代表即將正式動工,未來推進到先進製程,主攻六奈米。雲報政經產業研究院副社長柴煥欣:「台積電在台灣本島的7奈米製程,它的產能利用率,也才不過是7成左右,(日本半導體業)其實也都沒有,採用到6、7奈米,訂單能見度,其實會是一個令人堪憂的地方,二廠的興建,在台積電的立場,其實是能夠拖,就盡量的去將它拖延下去,約已經簽下去了,那麼它就會實現它的承諾。」台積電熊本二廠預計未來會有1700人。(圖/民視新聞)台積電在日本共砸了225億美元,約3.4兆日圓,興建兩座晶圓廠,日本經濟產業省補助1.2兆日圓,近1/3金額。熊本二廠投資139億美元,約2.1兆日圓,建築面積約6萬9000平方公尺,員工數1700人,預計2027年12月開始營運。不過,量產時間公司相對保守,JASM社長堀田祐一就表示,由於這是一項巨額投資,量產時機會依照市場需求的動向,謹慎判斷。JASM與菊陽町政府簽署二廠的建廠合約協定。(圖/民視新聞)柴煥欣:「在缺乏日本客戶,有效支援的情況之下,很可能就會變成,以國際客戶接單為主,而並不是就近的,去照顧日本的客戶。」專家分析,熊本一廠目前仍在虧損狀態,二廠未來可能也面臨,如何提高產能利用率的課題。原文出處:台積電熊本二廠將動工 主攻6奈米!預計2027年底營運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積電熊本二廠合約敲定 擬2027年底開始運作中國釋善意? 高市早苗首場施政演說"中國是重要鄰國"首位日本女首相!駐日代表恭賀高市早苗當選 「盼台日友好進一步發展」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 天前
東北季風發威!北台灣持續濕涼 回溫少雨時間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劉沛滕今(26)日上午說明,今天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這一波預計會持續至下週三(29日),且宜蘭地區在下週二(28日)、下週三會有局部大雨,甚至大台北山區、基隆北海岸在下週二也會有局部大雨;直到下週四(30日)、下週五(31日)東北季風會減弱,水氣也會減少,但在少部分東半部地區、基隆北海岸還是會有雨勢。未來降雨趨勢,劉沛滕指出,明天(27日)至下週三(29日)是這一波東北季風相對較溼的時間,其中,宜蘭地區在下週二(28日)、下週三(29日)可能會有局部大雨,而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下週二(28日)也是會有局部大雨;整天來說這三天,包含北部、東半部還是會有局部降雨,以及中南部山區部分會有午後降雨,至於中南部平地大致相對還是多雲的天氣型態。同時,劉沛滕說,這一波東北季風預計有機會下週四(30日)到下週五(31日)會減弱,且風向會轉向偏東風,因此,包含基隆北海岸、東北角至大台北東側山區可能還是有降雨,不過,北部及大部分西半部地區在這兩天溫度會回升、降雨也會緩解。只是,下週六(11月1日)有另一波東北季風會報到,包含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等迎風面還是比較有機會降雨。未來降雨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未來一週溫度趨勢,劉沛滕表示,北台灣今日開始仍受東北季風影響,因此,下週一(27日)清晨到下週二(28日)清晨相對溫度略低1度,整天來說是偏涼的天氣型態,要一直到下週四(30日)東北季風稍微減弱,白天高溫才會略為回升,但在下週四(30日)、下週五(31日)回溫後,下週六(11月1日)就會受到下一波東北季風影響;中南部地區則是以日夜溫差大的天氣型態為主,恐會有8至10度的溫度落差。另,劉沛滕補充,北部地區低溫落在約22度左右,而北部包含北海岸與近山區的平地則會出現20度上下低溫,甚至稍微溫度再低的情況。他也說,由於下一波東北季風影響強度還不確定,尤其下週六(11月1日)氣溫才往下降,預計到11月東北季風會讓整天氣溫調降,但詳細是否會降到19度以下還要再觀察。未來一週溫度趨勢。(圖/氣象署提供)最後,劉沛滕更說明,下週四(30日)到下週五(31日)風向偏東風,但在大台北東側雨量還是偏多,而在大台北西側至桃園一帶則有望轉成多雲,甚至偶爾還可以看到陽光露臉的天氣型態。原文出處:快新聞/東北季風發威!北台灣持續濕涼 回溫少雨時間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光復節連假收假了! 國道11大地雷路段曝光收假囉! 省道、快速道路12處易壅塞路段曝光冷空氣報到!東北季風將增強 專家估低溫下探20度:入秋以來最冷
民視影音 ・ 2 小時前
【誤導】網傳流汗能製造抗癌血清?澳洲最新研究?曲解原始研究內容!醫師詳解
網傳「流汗,竟然是在製造抗癌血清」的貼文,提到「澳洲最新研究證實,乳癌病患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或重量訓練後,血液中的肌肉分泌因子飆升」、「運動後的血液,居然能讓抑制 29% 乳癌細胞生長」。專家表示,運動能抗癌並非新知,只是看科學研究做到哪、證實到哪而已,鼓勵癌症病患多運動是好事,但不能提供錯誤訊息、拉高期待值,造成病患誤解、甚至抗拒正規醫療走向自然療法等,或以為烤箱、蒸氣有效而不運動。
MyGoPen ・ 16 小時前「靈犬萊西」女星瓊洛克哈特辭世 享壽100歲
(中央社洛杉磯25日綜合外電報導)以影集「靈犬萊西」(Lassie)中母親角色深植人心的美國女星瓊洛克哈特(June Lockhart)23日辭世,享壽100歲。
中央社 ・ 3 小時前川普將會日相高市早苗 華郵社論:台灣是最重要議題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5日專電)美國總統川普出訪亞洲,預計28日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舉行雙邊會談。華郵社論指出,針對這場會面,外界大多聚焦於貿易及日本國防支出等爭議上,不過,最重要的議題仍未浮上檯面,也就是台灣。
中央社 ・ 4 小時前
桃客司機遭嗆竟當街毆打高中生!486先生爆粗口怒轟
生活中心/張予柔報導桃園市日前發生一起公車司機毆打乘客事件,引發社會譁然。41歲劉姓司機疑因有學生投幣金額不足與人發生口角,竟從車內一路追打到車外,甚至當街將高中生壓制在地猛揍,導致對方口鼻滲血。整段過程遭乘客拍下上傳網路,掀起網友撻伐。對此,團購電商名人「486先生」也發文表示自己的看法。
民視 ・ 2 小時前


你放心救人!台大名醫「信機構保證」卻吞百萬呆帳…最新進度曝光「很多醫生都遇過」
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先前替一名嚴重植入性胎盤的在逃移工孕婦進行手術,成功救回孕婦與嬰兒,然而原本承諾協助募款的收容機構事後突然失聯,最後還表示只願支付8萬元,也讓施景中醫師無奈直呼:「我被騙了」。消息曝光後引起熱議,而施景中醫師今(25)日也公佈最新進度,並稱原來他所提到的失聯移工個案所造成的呆帳,還不算最多的金額。
鏡報 ・ 21 小時前

日本流感疫情升溫 「沖繩縣最慘」 出國前先打疫苗
天氣越來越冷,日本旅遊達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分享最新數據指出,日本的流感病毒逐漸流行,至10月19日為止,一周內患者數超過1萬人,病毒株以A型H3為主,與台灣相似;其中沖繩縣每間醫療機構的平均患者達到15人,為全日本最嚴重的地區,剛好也是台灣人出國的熱門地點,提醒有出國需求的民眾提前接種流感疫苗,以免遭到感染。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