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3分鐘!日常小動作也能顧心臟健康
擔心心臟健康,但又沒時間進行長時間運動嗎?最新研究帶來好消息:只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進行三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就能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整體心臟健康。
許多人隨著年齡增長,做家務、快速走動或園藝等偶然性體力活動的頻率會減少,而這些日常動作對維持健康至關重要。研究發表在《循環》雜誌上,強調即使小規模活動也能對老年人心臟健康產生顯著益處。
研究發現
研究追蹤超過24,000名平均年齡62歲、平時不常運動的成年人,使用腕戴式加速度計記錄至少七天的體力活動。
經常進行中等強度偶然性活動的人,心臟病發生率及死亡率顯著降低。
健康益處呈L形:從低強度活動開始就能獲益,達到一定強度後效益趨於平穩。
活動強度與心臟健康對比
1分鐘高強度活動(跑步、騎自行車) ≈ 2.8–3.4分鐘中等強度活動(劇烈家務、吸塵、擦地或園藝) ≈ 35–48分鐘低強度活動(悠閒散步、輕鬆家務)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結果支持將中高強度體力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作為可持續、實用的心血管疾病預防策略。換句話說,即使沒時間健身房,只要善用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也能守護心臟健康。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臉上3條紋路」恐是心臟病警訊!耳垂出現皺摺注意 1圖自測風險
.醫示警「做不到這個動作」恐是心臟病前兆! 死亡率也比常人高6倍
其他人也在看


氣溫驟降當心「無痛心肌梗塞」每延遲1分鐘存活率降1成,4步驟救命全攻略
近期氣溫驟降、早晚溫差大,天氣變冷會讓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容易對心臟造成額外負擔,尤其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的族群,更要提高警覺。根據衛福部2024年國人十...
早安健康 ・ 1 天前找到小紅莓化療造成心肌損傷之新解方 陽明交大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全球約有30萬至120萬名「小紅莓(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化療的康復者,在治癒癌症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臟衰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與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傅淑玲、國家衛生研究院、林口長庚醫院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找到了新解方「柑橘萃取物─橙皮素(Hesp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破曉的眼淚:曾雅妮沉潛4291天終奪冠! 致所有未曾放棄的妳
當最後一記推桿應聲入洞,揚昇高爾夫鄉村俱樂部的果嶺上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然而,對主角曾雅妮而言,世界彷彿瞬間靜止,只剩下奪眶而出的淚水,止不住地滑落。這不是普通的勝利之淚,這是歷經4291個日夜,相當於整整11年漫長等待後,終於再次觸碰到冠軍滋味的,百感交集的淚。
姊妹淘 ・ 1 天前
議長張峻帶人鬧場動粗狠踹桌!傅崐萁轟:花蓮民主之恥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受災區重建特別條例座談會今(27)日下午在大華活動中心登場,未料現場爆發激烈衝突。無籍議長張峻怒氣沖沖闖入會場,當場踹桌開嗆國民立委傅崐萁,傅崐萁也隨即反嗆,雙方在眾目睽睽下爆發口角,場面一度陷入混亂。對此,傅崐萁也透過辦公室發出聲明,怒轟身為議長的張峻竟然帶頭鬧場動粗,實在是花蓮民主之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曬「年輕人合照」曝心聲 近4萬人讚翻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11月1日將就職,而她選後第一場團結大會昨(26日)在花蓮縣舉行,會後她在臉書發文,曬出在火車上和支持者們的合照,並說「每次在路上遇到支持者加油打氣,都讓麗文感覺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又加重了一分」;該篇貼文不到一天時間已有近4萬人按讚、超過1500則留言討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失智症是否找上門?AI可以早知道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阿茲海默症患者腦部八向表面投影影像,藉由多角度分析可突顯異常血流分布區域,輔助醫師精準判讀/亞東醫院提供 高齡化社會到來,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海關3天連假查獲6.7公斤違規豬肉製品 肉粽、月餅樣樣有
為加大防堵非洲豬瘟查緝力道,財政部莊部長翠雲於今日(114年10月27日)下午抵達關務署臺北關,視察入境旅客及快遞貨物通關查緝業務,瞭解海關執行邊境防疫部署情形,要求關員針對外界關注的電商平臺等高風險貨品嚴格查緝,以高標準、高規格、高警戒嚴謹態度把守國門,嚴查嚴罰,不可鬆懈。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4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20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6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公費疫苗第二階段11月起開打!50歲以上就可接種 全聯、家樂福將成疫苗施打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8)日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她不愛吃甜食卻30歲就得糖尿病?醫師揭驚人真相:「這些東西」比糖更可怕!
原來她中午習慣吃勾芡便當,晚上則是白粥或炒米粉快速解決,加上缺乏運動、長期作息忙碌,導致內臟脂肪累積與胰島素阻抗。醫師指出,真正讓血糖升高的,不是糖果甜點,而是這些「不甜、吸收又快」的主食:白飯、白粥、吐司、米粉、糯米、勾芡湯等,這些高GI食物進入體內後,...
styletc ・ 1 天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1 天前
冷藏也沒用?黴菌最快5天就長出來,這些食物最危險
看見麵包長黴,你會怎麼做?台灣濕熱氣候讓黴菌無孔不入,不只影響食物保存,更可能悄悄傷害健康。專家提醒,食物發霉不只是浪費,嚴重時還會對肝腎造成致命威脅。 麵包發霉只切一角?小心黴菌已深入核心
健康2.0 ・ 1 天前
55歲巡佐主動脈剝離猝逝!醫曝「7大前兆」:高血壓小心了
高雄一名55歲陳姓巡佐,2天前在家休假疑「主動脈剝離」身體不適,緊急送醫仍不治。醫師表示,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條的血管,一旦剝離就會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率以每小時1%的速率增加,48小時內致死率高達50%!主動脈剝離有7大前兆,包括突發性嚴重胸痛、背部疼痛、呼吸困難、心悸、頭暈、噁心、嘔吐等,而長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危險因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沒有胸悶痛!60歲男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急性心梗了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心臟科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出頭的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等症狀,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