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研發導入期,就沒有機會了!」憑一台醫療AI伺服器,華碩孫公司搶下科技大廠吃不到的訂單
走進全台任何一間醫院,從護理師巡房的推車、病床旁邊的資訊面板,到手術室中精密的醫療電腦、斷層掃描儀器等,背後都藏著同一家台灣企業的技術「醫揚科技」。
這家從華碩子公司研揚科技獨立出來的公司,已是西門子、奇異(GE)等全球醫療設備大廠的合作夥伴,不只做嵌入式醫療電腦,更在近年AI爆發之際,開發出符合「醫療安規的AI伺服器」(安全與性能標準符合規定的醫療器材,國際上普遍認可的標準是IEC 60601-1),成功切入連商用伺服器大廠也難以跨足的藍海,成為AI醫療領域的隱形冠軍。
從醫療電腦代工到全設備代工,「彎道超車」打入歐美市場
近十年來,台灣電子大廠紛紛投入生技醫藥領域。醫揚科技創立之初,先是從為醫療設備廠商客製化嵌入式電腦起步,隨後發展自有品牌,推廣醫療安規電腦至醫院護理站與病床旁。
然而,他們很快發現代工模式的困境。「過去做醫療電腦代工,永遠都在等客戶開發新產品。」醫揚科技總經理莊富鈞接受專訪時表示,一個醫療儀器的生命周期長達8到10年,錯過研發導入期,就沒有任何機會,正是因為這份焦慮,成為轉型的催化劑。
2016年後,全球醫療大廠開始將重心從硬體轉向軟體與「療程」開發,並尋求硬體外包。莊富鈞敏銳觀察到並抓住這個趨勢「我們在2017年導入GMP(醫療器材優良製造規範)。」莊富鈞強調,這張門票至關重要,「這讓我們能從『醫療電腦代工』,升級到『醫療設備全代工』。」
這意味著不再只提供儀器內的「大腦」(電腦),而是能幫客戶打造小至呼吸器、檢測儀,大到複雜的手術設備,整機都可以生產。「等於是成功彎道超車,徹底擴大打擊範圍。」莊富鈞強調,不再需要苦等客戶10年一次的開發周期,而是能夠在醫療產品「任何生命周期」切入,化被動等待為主動出擊。
延伸閱讀:華碩奪OLED顯示器市佔第一!從可攜式、電競到眼鏡,怎麼用20年打贏三星跟LG?
站上輝達肩膀!搶占AI醫療安規「第二張銷售單」
當AI浪潮席捲醫療產業時,許多新創公司興奮地拿著商用伺服器就想衝進醫院,卻立刻碰壁。「醫院的護理站或影像中心,怎麼可能放一台巨大又吵雜的商用伺服器?」莊富鈞笑著說。
憑藉多年在醫療場域的深耕,他們熟知醫院的「語言」。「我們專注開發『符合醫療安規』的AI伺服器。」莊富鈞解釋,這些伺服器必須具備無風扇、易消毒、抗電磁波干擾等特性,才能穩定運行。
也就是這樣的優勢,許多AI軟體商在客戶端測試失敗後,才回頭找到醫揚科技,「我們等於撈了很多『第二張單』。」
與巨人的合作,也成為醫揚勝出的關鍵之一。「我們是輝達醫療應用上的技術夥伴!」莊富鈞笑說,醫揚近期陸續採用英特爾(Intel)、輝達(NVIDIA)技術,開發專為醫療場域設計的AI伺服器與邊緣運算平台。
他指出,AI之所以在醫療領域快速被接受,關鍵在於它不談「取代」,而是談「輔助」,在全球醫護人力緊繃的當下,AI正成為醫師的「數位助理」。
舉例來說,像是手術影像分析,將2D影像重建為3D模型,協助醫生在規劃手術的最佳路徑;到內視鏡檢查時,AI可以即時將醫師的口述轉為結構化病歷;再到長照中心或居家遠距醫療,AI能24小時監測生理數據或影像,即時判斷病人跌倒、心率異常等風險,讓護理人員的時間花在刀口上。
以台灣為概念驗證基地,撬動全世界醫療市場
目前,醫揚科技高達95%營收來自海外。在歐洲,嚴格的醫療安規是天然的護城河;而在美國,則改變「推銷產品」的模式,醫揚反過來主動詢問GE、西門子等大廠:「你未來需要什麼技術?」
「當我們從需求面反推,把我們的技術藍圖和他們的趨勢綁在一起,客戶才知道醫揚科技是唯一和他們一樣100%專注醫療的科技公司。」莊富鈞表示。
如今醫揚正瞄準下一個爆發性成長的市場東南亞。「像是泰國、馬來西亞,正由政府主導打造全新的智慧醫院,一次到位就導入AI,商機龐大。」至於台灣,莊富鈞將其定位為「全球最佳的POC(概念驗證)場域」,「台灣的醫院願意創新,很多AI醫療流程,都是在台灣先落地驗證,我們再推廣到全世界。」
展望未來,他們的目光不僅止於亞洲新興市場的快速增長,「2030年以前,醫揚要成為一家全方位的『醫療科技公司』,而不只是一家醫療電腦公司。」意味著醫揚將從硬體製造商,進化為「解決方案整合者」。
未來,醫揚要提供的不是單一產品,而是以場景為核心的生態系,例如「智慧手術規劃方案」或「智慧居家照護方案」,打包所有必要的軟體、硬體與顧問服務。
從初始的一台電腦,到一台呼吸器,再到一套智慧手術系統。醫揚科技走出代工思維,憑藉著對醫療場域的深刻洞察與轉型策略,在AI浪潮之際,築起一道難以跨越的醫療級伺服器護城河。
延伸閱讀:
一個月600元,我該升級ChatGPT Plus嗎?付費功能多了什麼?差異一表看懂
更多報導
Cloudflare是什麼?為什麼一當機,全世界AI服務大受影響?他沒有替代品嗎?
台灣軟體為什麼發展不順?趨勢科技、玩美移動、訊連CEO第一線實戰告白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樂團登上世界舞台!血肉果汁機如何「殺翻釜山」?
台灣的音樂,如何站上世界的舞台?曾獲金曲獎最佳樂團的「血肉果汁機」,在2025年9月登上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搖滾音樂盛事「釜山國際搖滾音樂節」,用充滿台灣風格的重金屬音樂High翻全場,既是難忘的經驗,也是樂團的一次重要里程。在血肉果汁機團員眼裡,此次表演最難忘的是什麼呢?國際演出經驗,為團員帶來什麼樣
遠見雜誌 ・ 11 小時前
COP30警鐘響!趙家緯:新減碳目標不足,全球升溫恐達2.6°C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於巴西貝倫舉行第二週,《遠見ON AIR》持續推出越洋連線系列,由《遠見》總編輯林讓均專訪親赴巴西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本集探討各國最新的2035年減碳目標(NDC 3.0)、化石燃料淘汰的政治僵局,以及台灣在其中的角色與挑戰。前進雨林門戶,主辦城市貝倫的挑戰
遠見雜誌 ・ 10 小時前
千問恐慌!阿里巴巴的AI野心如何撼動矽谷
最近矽谷吹起了「千問恐慌」(Qwen Panic)。 中國阿里巴巴推出的AI語言模型——Qwen系列/千問App,據傳性能可與ChatGPT匹敵,使得矽谷漸漸有些坐立難安。大語言模型:應用和成本之戰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不僅推出了Qwen大型語言模型系列,還發布了一款與ChatGPT直接競爭的消費級Ap...
商業周刊 ・ 9 小時前
36歲台灣人操盤!嘉實多搭AI基建商機,從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
全球瘋AI資料中心,英國石油旗下的知名潤滑油品牌嘉實多,也要搶攻相關商機!負責操盤嘉實多「熱管理」解決方案的,竟是去年才加入集團、現年36歲的台灣人黃建棠。他如何替嘉實多從汽車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甚至做起系統整合生意,躋身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巨頭供應鏈要角?「很多人會問我說,你確定要冒這個險嗎?
遠見雜誌 ・ 10 小時前
COP30現場》產業減碳卡關?不只要積極開發綠電,更要落實節能!5年減少15%碳排,AI是最好的淨零解方?
COP30台灣》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十屆締約方大會(COP30)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展開,而台灣氣候聯盟今年第五度前進大會,以【數位賦能三部曲:共同・共創・共好(Digital Empowerment Trilogy: Together, Create, Prosper)】為題,在藍區(官方談判區)主辦三場論壇,盼讓世界看見台灣科技業的淨零決心。
今周刊 ・ 7 小時前
輝達的超狂財報藏隱憂?黃仁勳駁AI泡沫,但市場疑慮未解
輝達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營收達570億美元、獲利年增65%,再創新高!其中,資料中心業務以512億美元領漲,亮眼的財報數字,激勵美股期貨與台股走升。執行長黃仁勳駁斥「AI泡沫」說法,指 Blackwell 晶片需求強勁。然而,分析師提醒,中國市場競爭與出口限制,以及客戶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遠見雜誌 ・ 1 天前
不甩AI泡沫,華爾街喊衝!標普500明年再漲15%,6大投資策略曝光
牛市結束了嗎?華爾街巨頭摩根士丹利給出的答案是:還早得很。 這家投資銀行最新預測,標普500指數到2026年底將攀升至7,800點,較週一(17日)收盤水準約上漲17%。儘管市場擔憂AI泡沫,股市已連年雙位數上漲,摩根士丹利首席美股策略師威爾森(Mike Wilson)團隊仍堅信:「我們正處於新一輪...
商業周刊 ・ 9 小時前
【時間軸】高市早苗發言到中國反制全紀錄,中日外交連環爆雷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發中方連環反制,風波持續兩週後仍未平息,這場地緣政治危機正在衝擊亞洲政經格局。自2025年11月7日起,一場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中針對台灣問題的發言所引發的外交風暴,迅速席捲中日兩國政壇與輿論場。短短兩週內,從國會質詢、外交抗議、領事激烈言論到多部門聯動反制,事
遠見雜誌 ・ 4 小時前
福島食品輸入台灣全面解禁,27萬批次輻射查驗不合格率0!311後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同步引發關注
衛福部食藥署先前預告草案,日本福島5縣食品最快在今年底解禁、回歸正常管理措施。在60天預告期滿後,食藥署周五(11/21)公告,即起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 食藥署說明,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回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預告期間未接獲反對意見,因此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食品管理一致,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抽驗機制把關。 食藥署也重申,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含港澳)、俄羅斯及韓國。
今周刊 ・ 7 小時前
Gemini 3 Pro提示詞怎麼下?拆解Google官方教學:從4個實用prompt,掌握黃金技巧
Gemini 3 Pro Image登場!其「思考模式」可生成資訊圖表、標誌、菜單與行銷素材,問題是,Prompt要怎麼下?
數位時代 ・ 4 小時前台法安全指引有共識 準備應急包也慎防假資訊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巴黎24日專電)面對區域情勢變化與多重威脅,台灣與法國近期均公布面對天災或衝突等危機時的行動指南,強調未雨綢繆的重要性,也都提醒全民慎防假資訊干擾人心。
中央社 ・ 13 小時前全球最大主權基金警告 AI恐加劇各國貧富差距
(中央社紐約23日綜合外電報導)全球最大主權財富基金負責人坦根(Nicolai Tangen)警告,人工智慧(AI)的加速部署,恐加劇全球社會和地緣政治不平等。
中央社 ・ 11 小時前消防e點通APP明年增離線下載 斷網仍可獲關鍵資訊
「台灣全民安全指引」19日起展開家戶普發作業,內政部長劉世芳今天(24日)表示,「安全指引」針對地震、颱風等災害提供應變資訊與緊急避難包準備清單,內政部也規劃在明年於「消防防災e點通」APP新增離線下載功能,確保民眾在沒有網路的情況下仍能獲取關鍵資訊。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4日邀請內政部長劉世芳、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柏鴻輝就「普發新版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如何提升全民安全意識的政策效益評估」進行專案報告並備質詢。 劉世芳口頭報告時表示,強化社會整體韌性、提升全民面對危機的應變能力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國防部原本就有編製「全民國防手冊」,今年改版為「台灣全民安全指引」,目的在於讓民眾認識天災、疫病、極端氣候及敵人侵略等各種可能的危機,且在平時便準備,以利災時應變,達到「有準備,更安全」的政策目的。 劉世芳說,國防部參考近年捷克、瑞典等國家發布新版民防手冊或生存指南,普遍採行紙本與電子檔併行方式,並考量國內部分高齡民眾對線上下載不熟悉,加上災時可能出現斷網、停電等極端情況,普發實體紙本具有必要性,可有效降低數位落差,確保民眾於關鍵時刻能即時獲取所需資訊,全面提升全民災害應變知能。有鑑於此,內政部也規劃明年
中央廣播電台 ・ 10 小時前
人道醫療展X故事音樂節 無國界醫生邀大家12/12到華山近距離感受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透過音樂演出與展覽座談,無國界醫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 MSF)「痛,我願同行」人道醫療展X故事音樂節將在2025年12月12日至12月21日重返華山1914文創產業園區,攜手四組音樂人,包括怕胖團(PAPUN BAND)、凹與山、張淦勛(Giyu Tjuljaviya)、?te壞特,...
匯流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四梯次活動大爆滿 山海圳烏山嶺水利古道健行活動圓滿閉幕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台北報導 宣傳山海圳國家綠道並振興楠西地方觀光,台南市政府農業局主辦烏山嶺水利古道健行活動,20至22日連續三天在曾文水庫溪畔遊樂區舉辦四梯次的「初冬,出動!」活動採報名制,每梯次接受一百名的民眾報名,最後還因太受歡迎報名踴躍而爆滿。活動在最後一批來自關廟及自善化火車站接駁而來的民眾,登頂折返出發點溪畔遊樂區畫上完美的句點,活...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WithSecure™唯思安全®榮登2025年Gartner®《魔力象限:端點防護平台》評選 蟬聯15年獲此殊榮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全球資安領導品牌WithSecure™唯思安全®(前身為 F-Secure 芬安全企
台灣好報 ・ 9 小時前
台灣的驕傲!成大、淡江火箭接力升空 太空能量更進一階
台灣學生火箭又往前推一格,而且是連兩天「大學接力發射」。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先在22日天清晨迎來國立成功大學的AfterLight1飛試,23日一早則由淡江大學航太系團隊發射「淡江二型」探空火箭。兩所大學前後升空,從近千公尺的驗證型飛行到挑戰7公里以上的高空探測,直接把台灣校園火箭研發的能量攤在陽光下,也讓外界看到本土太空人才正在用實際發射累積下一步的底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美中太空競賽 北極圈搭建衛星天線 兵家必爭
隨著美國和中國等世界各國之間的太空競賽開打,催生出在北極附近的低軌衛星,建立快速而頻繁通訊連結的需求,掀起在北極圈搭建地...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2 小時前
影/女學生吃火鍋「乾燒鍋子」,店家要求洗焦黑鍋底20分鐘...怒控手洗到破皮,律師:1前提恐變強制罪
桃園龍潭發生一起火鍋餐廳糾紛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事件主角是兩名女高中生,11月21日在一家火烤兩吃的火鍋店用餐後,因讓鍋子乾燒至焦黑,店家要求她們自行清洗鍋底,否則不准離開,導致雙方發生爭議。 這起事件不僅涉及餐廳設備使用責任問題,也牽涉到消費者權益與業者權利的界限,律師、消保官也做出回應。
今周刊 ・ 7 小時前澳16歲以下社媒禁令12月上路 Snapchat啟動年齡驗證
(中央社雪梨24日綜合外電報導)Snapchat一名發言人今天表示,公司已開始要求澳洲青少年驗證年齡,此舉距澳洲政府實施禁止16歲以下兒童使用社群媒體的全面性法律生效僅剩幾週。
中央社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