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現場》產業減碳卡關?不只要積極開發綠電,更要落實節能!5年減少15%碳排,AI是最好的淨零解方?
COP30台灣》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十屆締約方大會(COP30)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展開,而台灣氣候聯盟今年第五度前進大會,以【數位賦能三部曲:共同・共創・共好(Digital Empowerment Trilogy: Together, Create, Prosper)】為題,在藍區(官方談判區)主辦三場論壇,盼讓世界看見台灣科技業的淨零決心。
今周刊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 30) 現場直擊及報導
聯盟在11月11日在COP30藍區主辦第一場論壇,以「共同篇Together:國際合作.公私協力(Together for Global Impact Fostering Public-Private Collaboration)」為題,邀請產官學各界分享淨零觀點。
喊話政府開發新綠能 氫能、核能、地熱為多元選項
「不只是政府,科技業也正在制定減碳策略,來減緩氣候衝擊。這帶動了整個供應鏈必須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台灣氣候聯盟理事長彭双浪在「台灣ICT產業的集體行動」開幕專題時透過視訊連線指出,隨著2050淨零碳排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目前已經有將近140個國家提出淨零目標,另外歐盟也將啟動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都在加速各個產業低碳轉型。
台灣氣候聯盟在2022年正式成立,召集將近100家台灣ICT企業及供應鏈共同加入減碳行列,聯盟企業也積極參與RE100與SBTi等淨零標準。聯盟除了與日本、菲律賓、歐盟等國際組織深化合作,從聯盟籌備期至今,更已經五度參與COP大會,每年密切關注談判結果及政策趨勢。
不過回頭檢視台灣狀況,彭双浪也點出產業當前的減碳困境。
他首先指出,台灣是人口密度集中的小島嶼,太陽能發展受限,而雖然海峽極具風力發電潛力,但發電成本遠高於傳統電力,導致售價高昂,對產業形成負擔。
「但不論是國家或企業,對於綠電的需求仍持續增加。」彭双浪說,台灣的再生能源開發速度必須加快,否則將無法讓企業達成RE100的目標。而政府也應該積極開發地熱、海洋能、氫能、核能等多種綠能選項。
「不只是發電,我們更要思考以『節能』來落實減碳。」彭双浪表示,近年政府鼓勵汰換高耗能設備,確實讓企業培養強烈的節能意識,這應是持續強化的方向。許多製造業也開始運用AI工具,朝智慧低碳製程的方向邁進。他建議,接下來政府也應該帶頭,與民間一起投入碳捕捉技術。
▲歐盟學者比約恩強調,數位化是綠色轉型的重要工具。
數位化+低碳化雙軸結合 加速達成淨零目標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署長蔡玲儀則在論壇中指出,台灣積極實現全球的淨零目標。
她透過視訊連線表示,隨著COP30到來,根據《巴黎協定》各個締約國需提交第三版的國家自主減量目標(NDC 3.0),台灣也在今年自主提出了NDC 3.0:目標在2035 年(相較2005年)減少 36%到40%的溫室氣體排放。
蔡玲儀分析,台灣有九成的碳排來自燃料燃燒,能源及製造部門的減碳成為重點。「而我們相信『數位化』和『低碳化』的雙軸結合,是最有力的轉型。」她舉例,在產業方面,透過智慧低碳的製程,能有效落實減碳;在能源方面,智慧電網和需量反應,則能有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而在運輸方面,AI交通系統、電動公車等則重要工具。
此外,台灣也將在明年正式徵收碳費。「碳定價不只是政策工具,更是驅動綠色成長的新引擎。」蔡玲儀強調,包括碳費及另外由國發基金挹注的「綠色成長基金」,將用於投資新興減碳技術。
肯定台灣數位綠色的淨零「潛力」 盼推廣至世界
歐盟執委會數位及綠色轉型學者比約恩・吉格勒(Bjorn-Soren Gigler)也認同,數位及綠色轉型是同步並進,「尤其《巴黎協定》也在第10條明確指出,我們需要科技與數位創新,才能達成全球氣候目標。」
比約恩指出,台灣有大約30%的經濟市場來自數位科技產業,這在世界是名列前茅,像在肯亞可能只約有8%左右,因此台灣作為數位科技領域的先鋒,可以將數位淨零轉型的經驗向全球分享。
不過比約恩也觀察,目前多數的「氣候金融」,包括台灣的綠色成長基金,通常都沒有將「數位」納入其投資範圍。例如,綠色數位的科技新創,通常不受到這類資金的關注,因為它們需要更多的「耐心資本」,需要長期投資、且風險相對高。
但他期盼,公私部門的相關資金,能更重視數位綠色的淨零「潛力」,「因為在目前全球NDC進度嚴重落後的情況下,我們或許更需要善用『根本性的創新科技』,才能達到目標。」
比約恩強調,各界必須把「數位」作為一種淨零解方,根據預估,AI有潛力在2030年前,幫助減少15%的碳排放,這可以應用在農業、建築、交通、能源、城市等各個領域。
更多今周刊文章
0050 KD值20、外資砍158萬張…破60元能買?或選0056?施昇輝拆解價位:先問自己這問題
回收舊鞋、舊衣舊包包「全家超商咖啡、茶葉蛋免費一整年」!活動日期、參加方法、寄送步驟教學一次看
好市多黑五Day1優惠商品!三星85吋省27000…黑鑽卡黑五回饋、營業時間、7天必買攻略手冊(不斷更新)
其他人也在看

憂新版財劃法影響高雄捷運建設進度 賴瑞隆力挺政院版
有意爭取2026民進高雄市長初選提名的立委賴瑞隆24日辦理「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高雄考察」,邀集中央、地方相關單位針對高雄經濟發展及交通建設計畫進度進行討論,賴瑞隆特別強調支持政院提出的《財劃法》版本,避免讓高雄交通建設及經濟發展被迫延宕、受影響。
中時新聞網 ・ 5 小時前
馬年禮盒出爐!Rivon瓷器禮盒、Pinkoi金馬聯名開運款,打造馬年最強祝福!
Rivon禮坊禮盒系列以「花舞悅禮」為主軸概念,將品牌代表「心花」作為情感核心,象徵喜悅綻放、希望與豐沛的生命力。Rivon禮坊今年特別結合「藝術收藏」與「新春寓意」兩大亮點,隆重推出與台灣新銳藝術家吳騏(57) 聯名的限量「旺福馬瓷器禮盒」,瓷器上的浮雕乘載著豐盛祝...
styletc ・ 1 天前歐洲祭出烏克蘭和平「反建議」,強化美國安全承諾與戰後重建藍圖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英國、法國與德國聯手提出針對美方烏克蘭和平計畫的「反建議文本」,在沿用原有28點框架的前提下逐條修訂,核心放在強化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淡化被視為向俄方過度讓步的內容。文本重申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並主張俄羅斯、烏克蘭及北約之間簽署全面互不侵略協議,隨後啟動新一輪俄羅斯-北約對話,以降低安全風險與誤判。在安全安排上,歐洲版本提出烏軍平時兵力上限定為80萬人、北約不在烏境內永久駐軍,但會在波蘭等前線國家加強戰機部署,並由美國提供類似「第五條」的安全保證:若俄羅斯再度入侵,除協調軍事反應外,所有制裁將恢復,並撤回協議下給予俄羅斯的任何領土與經濟利益;若烏方主動攻擊俄本土,則喪失保障,藉此同時約束雙方升級衝突的誘因。經濟與重建層面上,反建議擬設立烏克蘭發展基金,鎖定科技、數據中心與AI等高成長產業,並由美國與烏克蘭合作修復、營運天然氣管線與儲氣設施,同步推進受戰爭重創城市與基建的重建工程。文本明訂,烏克蘭將獲得優先進入歐洲市場的待遇,俄羅斯主權資產則維持凍結,直至對烏克蘭的戰損賠償安排落地,重建資金預料結合多邊開發機構專案融資。對俄方的長期定位則採「壓制中保留再整
財訊快報 ・ 5 小時前《韓股》韓股連2黑 韓元走貶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韓股24日雖然開高,但在人工智慧AI概念股走跌的拖累下,大盤最後還是小跌7.2點或0.19%,收3846.06點,連續兩個交易日走低。另外,韓元走貶,外資賣超4,271億韓元。 分析師指出,韓股一開盤就開在3900整數關卡以上,主要是外資的買盤所推動,但中午過後,外資態度改變,轉買為賣使得韓股最後下跌。根據統計,外資買進科技類股,尤其是三星電子,但整個大盤並未從中受益。 因此,三星大漲2%,但記憶體對手SK海力士卻下跌0.19%。同時,現代汽車下跌0.77%,起亞大跌2.5%。電池製造業者普遍下挫,像是LGES大跌3.17%,三星SDI也大跌2.6%。 韓元兌一美元匯價在1477.1左右,韓元貶值1.5韓元。 韓國智庫KIET預測,受惠於國內消費復甦,明年GDP可望達1.9%,不過,出口在2025年創下歷史新高後,預計將減少0.5%。2025整年韓國出口金額可望首次突破7,000億美元大關,估年增2.5%,主要是人工智慧AI熱潮所引發對半導體產品需求強勁。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
學生用餐「鍋底全焦黑」遭留洗!網一面倒力挺「這方」
社會中心/于士宸報導桃園某知名火鍋店近日爆出爭議,兩名女高中生用餐後未關火,任由鍋子持續乾燒至鍋底焦黑、冒煙,經店員發現後要求留下清洗鍋具。兩名學生事後在網路投訴稱被迫刷鍋約20分鐘、手洗到破皮,質疑店家做法不合理。然而,事件曝光後網友卻一面倒力挺店家,痛批學生「活該」;不過也有律師出面提醒業者,若在無提前告知消費者規定的情況下,此作法恐有觸法疑慮。
民視 ・ 9 小時前
永和大陳都更6動土!看好明年遞延買盤 「漢皇RiverSky」開價破百萬
新北市永和區「漢皇RiverSky」(大陳都更6)於24日正式舉辦動土典禮,該案開價落在98萬至118萬元。漢皇建設副董事長孫鼎翔表示,目前預約看屋已破千組,其中約半數來自台北市,他指出「剛性需求一直都在」,並期望政策適度放寬限制,為市場注入活水,同時看好年底降息及遞延買盤,相信明年房市表現會更好。(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温貞菱首次領跑、賽前飲食曝光超意外?輕盈不挨餓的跑者飲控菜單一次看
温貞菱:跑步是我和自己對話的方式擔任領跑大隊長的温貞菱分享:「個人練跑時對我來說是一段與自己相處的旅程,會專注在呼吸與步伐,在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團體跑時則能在共同節奏裡互相激勵,多了陪伴與責任感!希望能透過穩定配速帶大家跑得更開心、也更有信心。」...
styletc ・ 11 小時前
「錯過研發導入期,就沒有機會了!」憑一台醫療AI伺服器,華碩孫公司搶下科技大廠吃不到的訂單
醫揚科技不只做嵌入式醫療電腦,更在近年AI爆發之際,開發出「醫療安規的AI伺服器」,成功切入連商用伺服器大廠也難以跨足的藍海。
數位時代 ・ 9 小時前
COP30警鐘響!趙家緯:新減碳目標不足,全球升溫恐達2.6°C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於巴西貝倫舉行第二週,《遠見ON AIR》持續推出越洋連線系列,由《遠見》總編輯林讓均專訪親赴巴西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本集探討各國最新的2035年減碳目標(NDC 3.0)、化石燃料淘汰的政治僵局,以及台灣在其中的角色與挑戰。前進雨林門戶,主辦城市貝倫的挑戰
遠見雜誌 ・ 10 小時前三大法人賣超291億!MSCI調整股波動加劇 台股噴7130億大量彈升0.26%
台積電(2330)24日震出7.9萬餘張大量,股價殺尾收在最低價1,375元,台股則整場於高檔震盪,盤中最多漲329.1...
聯合新聞網 ・ 5 小時前
輝達的超狂財報藏隱憂?黃仁勳駁AI泡沫,但市場疑慮未解
輝達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營收達570億美元、獲利年增65%,再創新高!其中,資料中心業務以512億美元領漲,亮眼的財報數字,激勵美股期貨與台股走升。執行長黃仁勳駁斥「AI泡沫」說法,指 Blackwell 晶片需求強勁。然而,分析師提醒,中國市場競爭與出口限制,以及客戶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千問恐慌!阿里巴巴的AI野心如何撼動矽谷
最近矽谷吹起了「千問恐慌」(Qwen Panic)。 中國阿里巴巴推出的AI語言模型——Qwen系列/千問App,據傳性能可與ChatGPT匹敵,使得矽谷漸漸有些坐立難安。大語言模型:應用和成本之戰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不僅推出了Qwen大型語言模型系列,還發布了一款與ChatGPT直接競爭的消費級Ap...
商業周刊 ・ 9 小時前
「日本馬上沒有大熊貓了!」解碼北京如何用心理戰逼日本首相低頭
高市早苗一場答詢,竟引爆中國罕見的外交反擊?從熊貓回家、水產禁令到旅遊降溫,北京這套「非軍事組合拳」看似針對日本,實則是瞄準全球大國地位的終極測試。美國態度曖昧、日本發生內訌,地緣政治裡面的水之深、之渾、之險,遠超出你的想像。「日本,馬上要沒有大熊貓了」「資生堂股價大跌」「中國事實上停止日本水產品進
遠見雜誌 ・ 3 小時前
台灣樂團登上世界舞台!血肉果汁機如何「殺翻釜山」?
台灣的音樂,如何站上世界的舞台?曾獲金曲獎最佳樂團的「血肉果汁機」,在2025年9月登上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搖滾音樂盛事「釜山國際搖滾音樂節」,用充滿台灣風格的重金屬音樂High翻全場,既是難忘的經驗,也是樂團的一次重要里程。在血肉果汁機團員眼裡,此次表演最難忘的是什麼呢?國際演出經驗,為團員帶來什麼樣
遠見雜誌 ・ 10 小時前
36歲台灣人操盤!嘉實多搭AI基建商機,從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
全球瘋AI資料中心,英國石油旗下的知名潤滑油品牌嘉實多,也要搶攻相關商機!負責操盤嘉實多「熱管理」解決方案的,竟是去年才加入集團、現年36歲的台灣人黃建棠。他如何替嘉實多從汽車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甚至做起系統整合生意,躋身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巨頭供應鏈要角?「很多人會問我說,你確定要冒這個險嗎?
遠見雜誌 ・ 10 小時前
福島食品輸入台灣全面解禁,27萬批次輻射查驗不合格率0!311後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同步引發關注
衛福部食藥署先前預告草案,日本福島5縣食品最快在今年底解禁、回歸正常管理措施。在60天預告期滿後,食藥署周五(11/21)公告,即起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 食藥署說明,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回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預告期間未接獲反對意見,因此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食品管理一致,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抽驗機制把關。 食藥署也重申,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含港澳)、俄羅斯及韓國。
今周刊 ・ 7 小時前
影/女學生吃火鍋「乾燒鍋子」,店家要求洗焦黑鍋底20分鐘...怒控手洗到破皮,律師:1前提恐變強制罪
桃園龍潭發生一起火鍋餐廳糾紛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事件主角是兩名女高中生,11月21日在一家火烤兩吃的火鍋店用餐後,因讓鍋子乾燒至焦黑,店家要求她們自行清洗鍋底,否則不准離開,導致雙方發生爭議。 這起事件不僅涉及餐廳設備使用責任問題,也牽涉到消費者權益與業者權利的界限,律師、消保官也做出回應。
今周刊 ・ 7 小時前
林安可加盟西武獅 年薪估1.5億日圓
西武獅隊22日正式公告與統一獅明星野手林安可簽下球員合約,背號改披73號。根據日本媒體報導,林安可與西武獅簽訂的是2年合約加上第3年球團選擇權的協議,包含入札金在內,總額推估高達400萬美元(約1.2億台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張忠謀也曾批評匯率 學者:現在台灣競爭力已非當年可比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5年11月23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文探討「台灣病」,認為央行長期壓低台灣匯率引發諸多問題。2012年時因競爭對手韓元貶值,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公開批評央行匯率政策,但學者認為,匯率非經濟發展單一問題,乘著AI大浪,如今台灣競爭力非同日而語,對產業界而言,地緣政治、關稅等問題,可能比匯率更嚴峻。經濟學人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民眾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經濟學人以「台灣病」批評台灣經濟現況,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認為,經濟學人觀點可能沒有考慮台灣出口結構已經與30、40年前完全不一樣,用當時的論點看待現狀不太合適。葉俊顯解釋,30、40年前台灣產業集中傳產,近年來半導體產業比重提升,即便傳產,紡織等業別也開始轉型升級,只要有獨特產品、技術,相對而言就不會因匯率因素而影響出口。不僅葉俊顯提出質疑,經濟部長龔明鑫話說得更直白,強調台灣經濟發展不錯,應該是模範生,並沒有生病;近年台灣出口好是因為AI,匯率不是主導出口好壞的單一因素。他直白批評經濟學人的報導說,「我們沒有病,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時間軸】高市早苗發言到中國反制全紀錄,中日外交連環爆雷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發中方連環反制,風波持續兩週後仍未平息,這場地緣政治危機正在衝擊亞洲政經格局。自2025年11月7日起,一場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中針對台灣問題的發言所引發的外交風暴,迅速席捲中日兩國政壇與輿論場。短短兩週內,從國會質詢、外交抗議、領事激烈言論到多部門聯動反制,事
遠見雜誌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