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團登上世界舞台!血肉果汁機如何「殺翻釜山」?
台灣的音樂,如何站上世界的舞台?曾獲金曲獎最佳樂團的「血肉果汁機」,在2025年9月登上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搖滾音樂盛事「釜山國際搖滾音樂節」,用充滿台灣風格的重金屬音樂High翻全場,既是難忘的經驗,也是樂團的一次重要里程。在血肉果汁機團員眼裡,此次表演最難忘的是什麼呢?國際演出經驗,為團員帶來什麼樣的感受與衝擊?他們又對台灣音樂未來的發展有哪些想法呢?
血肉果汁機主唱GIGO和吉他手阿霖接受《遠見》專訪,談起這趟釜山之旅,對觀眾熱烈的現場反應、還有後續社群迴響,依然感到印象深刻。這趟旅程其實並非血肉果汁機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不過GIGO更表示,過去出國表演時,樂團團隊未及現在完備,這次去釜山則是在團隊齊全、經驗更加成熟的情況下,自認有了100%最好的狀態,在韓國「殺翻全場」,不只台下的觀眾被吸引駐足、情緒被帶動,連其他表演的歌手和樂團也被血肉果汁機的表演深深吸引。
「等下我們演唱完,你就知道你今天沒得玩了!」
「我們在外面(指國外)就是零,所以很多樂團一開始都不認識我們,但我心裡想,等下我們演唱完,你就知道你今天沒得玩了!」GIGO回憶著當時登台表演之前,在後台等待的景象。
果然,表演之後,有其他的樂手過來詢問血肉果汁機的Instagram想追蹤、音樂節之後更有大量第一次聽見血肉果汁機音樂的聽眾湧進社群,網頁上不斷冒出演出評論和回應。阿霖還開心表示,當時樂團在台上向聽眾喊話宣傳血肉果汁機年底有演唱會,後來真的有韓國聽眾來留言說,因為看了他們在釜山的演出,特別買票要飛來台灣看演唱會。
對血肉果汁機來說,走出台灣、登上國際舞台,一直是成團以來重要的目標,如同阿霖所說,這場在釜山的演出,一個巨大的成就感來源是:「我們有做到一些事,讓國外的朋友多理解台灣。」
來自台中的血肉果汁機,其強烈的金屬硬核音樂當中始終不脫台灣元素,廟會、鬼神、人情世故,都是血肉果汁機寫歌的題材。當樂團帶著這些歌曲,登上國際舞台演出,就能讓音樂突破語言、地域的隔閡,去感染不熟悉、不知道台灣的人們。當被音樂衝擊的外國聽眾開始詢問「你們這些歌在講什麼?」,血肉果汁機就或多或少地,讓外國人多了解一點台灣的文化、台灣的背景。
從台灣風土裡,長出來的音樂
GIGO相信,音樂可以將台灣的風景人情傳遞出去,給全世界聽。「就像Oasis(知名英國搖滾樂團),你沒有去過曼徹斯特,但是你聽他們的音樂,你就會覺得這個音樂是來自曼徹斯特。你只需要看到一張照片,你就會覺得這個音樂是從照片裡的地方出來的,我也希望血肉做的音樂,可以讓人家只需要在電視上、或是照片上看到台灣的風景,就會發現這個音樂、這個旋律,就是從這裡長出來的。」他說。
「血肉不管音樂做得再兇、再爆炸,我們一直都在混種,做Remix,加入台灣在地文化。」阿霖也如此說道。
釜山國際搖滾音樂節演出的成功,大大激勵血肉果汁機,而這次登台的機會,背後助力來自臺北流行音樂中心自2023年起啟動的「國際音樂人交換計畫」,此前也陸續讓雷擎、康士坦的變化球等音樂人到韓國演出。血肉果汁機也十分感激北流的努力,阿霖直言,「如果沒有北流幫忙,我們根本不會被釜山音樂節看到!」
血肉果汁機之外,還有更多獨立樂團,渴望繼續堅持音樂夢想,但是需要強烈的意志;至於出國表演,又是一個關卡,資金就是一大問題。阿霖表示,除了團員的出國機票之外,由於航空公司的托運規定,要帶去表演的樂器、設備動輒尺寸超規、重量超重,因此樂團光是要帶齊人和樂器,以100%的狀態在國外登台,就要先燒掉一大筆錢,若沒有獲得其他協助,單靠獨立樂團本身根本難以承受。
血肉果汁機和北流都希望,這場釜山的演出,不只是一場演出。血肉果汁機在這次的機會裡,被國際看見、和來自美國、英國、日本、韓國等地的音樂人交流,也透過媒體、透過社群,讓演出之後的餘波持續蕩漾,而GIGO說,更重要的,是血肉果汁機的音樂被聽眾記住了,融入台灣人文風景的音樂被更多人知道。
「我蠻自豪的就是,在大家都在說We are from Japan、We are from USA或是哪邊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在台上說We are from Taiwan。」GIGO表示。
寄語更多音樂人:一定要喜歡自己的作品
可以帶著自己引以為豪的音樂粉墨登場,背後是不斷的堅持與嘗試,而血肉果汁機從2006年成立至今,長久堅持的能量就來自於對自己作品的喜愛。GIGO說,「我們玩樂團,就是不喜歡被束縛。要玩自己喜歡的音樂,總有一天會在你喜歡的東西裡,找到跟你同樣頻率的人。」
當前的台灣流行音樂產業,面臨著市場萎縮的挑戰,但仍有許許多多懷抱音樂夢想的人,想要投身這個產業,阿霖也給與提醒,「如果要進產業,第一個要點:必須要先喜歡你自己的東西,感動你自己才能感動別人。只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好,你只要喜歡就會去做很多很多。」
血肉果汁機,還有其他更多台灣的獨立樂團,都在這片土地上,創作著屬於這裡的音樂,透過更多交流的機會、學習的機會,也許有一天,無數喜歡音樂的人們會帶給台灣一片,各種音樂風格百花齊放的風景,並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都能從這片風景裡看見台灣。
其他人也在看

COP30現場》產業減碳卡關?不只要積極開發綠電,更要落實節能!5年減少15%碳排,AI是最好的淨零解方?
COP30台灣》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十屆締約方大會(COP30)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貝倫展開,而台灣氣候聯盟今年第五度前進大會,以【數位賦能三部曲:共同・共創・共好(Digital Empowerment Trilogy: Together, Create, Prosper)】為題,在藍區(官方談判區)主辦三場論壇,盼讓世界看見台灣科技業的淨零決心。
今周刊 ・ 23 小時前
台中男子開車突昏迷 擦撞機車騎士 (圖)
台中市簡姓男子24日晚間開車行經北區太原六街時,突然昏迷失去意識,車輛向前滑行,撞上正在停放機車準備接小孩下課的陳姓女子。簡男送醫急救;陳女手腳挫傷,幸無大礙。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COP30警鐘響!趙家緯:新減碳目標不足,全球升溫恐達2.6°C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於巴西貝倫舉行第二週,《遠見ON AIR》持續推出越洋連線系列,由《遠見》總編輯林讓均專訪親赴巴西的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本集探討各國最新的2035年減碳目標(NDC 3.0)、化石燃料淘汰的政治僵局,以及台灣在其中的角色與挑戰。前進雨林門戶,主辦城市貝倫的挑戰
遠見雜誌 ・ 1 天前
食藥署公布新一波業者美妝產品含蘇丹紅 指星國進口商疑涉原料攙偽假冒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宣布,包含自中國進口的美妝產品「且初越桔清透卸妝膏(無花果味)」、台廠綠藤生物科技出品「專心護唇油-莓紅版」,皆驗出含禁用在化妝品上的工業紅色素蘇丹4號。食藥署亦公布14家廠商疑似用到有問題的新加坡進口化粧品原料,並要求國內使用業者暫停販賣並下架。今(24)日食藥署再公布一波用到蘇丹紅的美妝廠商與產品名單,包含「歐萊德養髮液」、「無患子古寶亮澤修護潤唇膏」…等商品。食藥署亦點名新加坡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輸入的化粧品原料,疑涉原料攙偽假冒。食藥署表示,針對日前新加坡 Campo Research (Campo Cosmetics) Pte. Ltd. 生產之「紅色複方 (Campo Siddha Vepuvillai Karushalai Yenai)」原料涉含有禁用色素一案,今(11/24)日公布原料進口商「亦鴻企業有限公司」下游使用該問題原料的14家國內業者,扣除1國外業者及1原料出口商共12家及其18項產品清單(如網址https://reurl.cc/zKAlDe所示)。另,食藥署同時公布抽驗問題原料與產品之定量檢驗結果:問題原料批號2025-01-
台灣好新聞 ・ 16 小時前
「錯過研發導入期,就沒有機會了!」憑一台醫療AI伺服器,華碩孫公司搶下科技大廠吃不到的訂單
醫揚科技不只做嵌入式醫療電腦,更在近年AI爆發之際,開發出「醫療安規的AI伺服器」,成功切入連商用伺服器大廠也難以跨足的藍海。
數位時代 ・ 1 天前
〈房產〉台灣一般房貸利率升到2.6% 改寫2008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顯示,不包含優惠房貸的一般房貸利率,2025 年第一季平均新增房貸的平均利率為 2.6%,寫下 2008 年底金融海嘯後的新高。
鉅亨網 ・ 21 小時前
南僑整合中國投資事業行銷並積極開拓海外市場 期待明年翻揚
南僑總裁李勘文今日在法說會中指出,上海南僑食品東南亞市場也是未來發展重點,期待 2026 年翻轉營運而上升,包括在香港、新加坡及曼谷設立行銷據點。同時,南僑在中國大陸市場並進一步因應銷售需求,拓連鎖新零售業的烘焙食品。
鉅亨網 ・ 14 小時前
騰勢打造健康新國力 明年進入資本市場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騰勢公司在後疫情時代、消費者對健康意識全面提升的浪潮下,騰勢從人體代謝、睡眠、生理節律到毛孩健康,騰勢以跨領域研發能量,打造包括達摩本草、PowerHero、御熹堂、毛孩時代等保...
自立晚報 ・ 14 小時前南僑前10月EPS 0.89元,研議整合中國產線提升生產效益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南僑(1702)今(24)日舉行法說會,中國大陸市場因內卷加劇、消費力低迷,今年上海南僑第三季單季虧損,不過南僑總裁李勘文表示,今年中國大陸正研議整合產線,以提升集中生產效益,同時規劃自行收購乳源,改善鮮奶油事業的獲利結構,李勘文樂觀預期,明年中國大陸事業有機會轉正。南僑10月營收18.09億元,年減8.72%,10月自結稅後盈餘1176.7萬元,年減80.22%,每股盈餘(EPS)0.05元;累計前10月營收190.70億元,年減1.86%,累計前10月獲利2.2億元,年減73.50%,EPS 0.89元。李勘文表示,中國大陸冷凍麵糰在2021年時產能滿載,2022年時大量擴充,但遇上疫情後又面臨嚴重的內捲,目前產能利用率僅45~50%,南僑正在考慮整合集團在天津、上海、廣州的產線,讓生產集中、效益提高。此外,南僑食品未來將把麵糰製成成品,進軍量販與即時通路,並積極拓展中國大陸二、三線城市市場,為營運注入新動能。李勘文指出,中國大陸鮮奶油產線利用率雖高,但乳製品原料價格持續上漲,獲利表現不如以往。除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外,也規劃自行收購乳源,以掌握成本控制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
廚餘不餵豬漸成各縣市潮流,數十萬廚餘恐成環境未爆彈
10月下旬非洲豬瘟入侵台灣,經過中央的疫調,推論廚餘是這次豬瘟入侵台灣最可能的感染源,所幸整件事情化險為夷,但這次的抗疫,也讓未來的廚餘去化問題,成為各地政府的嚴峻考驗。特別是根據環境部的統計,去年全台超過6成廚餘的去化,都是餵豬處理,若不能餵豬,這數十萬噸的廚餘可能成為另一個環境未爆彈。根據環境部
遠見雜誌 ・ 22 小時前
36歲台灣人操盤!嘉實多搭AI基建商機,從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
全球瘋AI資料中心,英國石油旗下的知名潤滑油品牌嘉實多,也要搶攻相關商機!負責操盤嘉實多「熱管理」解決方案的,竟是去年才加入集團、現年36歲的台灣人黃建棠。他如何替嘉實多從汽車潤滑油賣到資料中心冷卻液,甚至做起系統整合生意,躋身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巨頭供應鏈要角?「很多人會問我說,你確定要冒這個險嗎?
遠見雜誌 ・ 1 天前長興前10月每股稅前賺1.66元,積極布局東南亞與半導體設備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長興(1717)公告自結10月份稅前盈餘1.28億元、年減17.41%,每股稅前盈餘0.11元;累計前10月稅前盈餘19.49億元、年減10.29%,每股稅前盈餘1.66元。長興表示,受中國大陸十一長假影響,10月營收31.02億元,較上月減少9.48%,營收規模略減以及安徽銅陵新廠開始稼動的折舊攤提,營業費用率較高,營業利益較上月減少至0.54億元;稅前盈餘1.28億元,則較上月減少15.2%。長興第三季三大事業體營收占比,合成樹脂47.71%、特用材料26.31%、電子材料25.53%、其他0.45%。各區域營收占比,中國大陸及香港59%、台灣10%、東南亞11%、東北亞6%、美國5%。隨著電子產業將生產基地移轉至東南亞,長興也加快東南亞布局腳步,馬來西亞廠擴增乾膜光阻產線,預計在2026下半年可開始貢獻收益。長興各事業部門出貨穩定,預期第四季營收可維持前三季水準,其中,電子材料部門的精密設備進入出貨旺季,以客戶訂單出貨排程來看,真空壓模設備的營收貢獻可望逐月增加。長興表示,精密設備除了持續穩占IC載板產業市占率之外,更積極布局半導體設備領域,追求長期穩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掌握反彈先機 台新00987A將於12/3開募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新投信指出,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地位,產業優勢鮮明,AI半導體,AI伺服器、人形機器人、低軌道衛星皆可望成為新護國群山,強化台灣成長股韌性,遇市場亂流能迅速反彈。在2022...
自立晚報 ・ 13 小時前
千問恐慌!阿里巴巴的AI野心如何撼動矽谷
最近矽谷吹起了「千問恐慌」(Qwen Panic)。 中國阿里巴巴推出的AI語言模型——Qwen系列/千問App,據傳性能可與ChatGPT匹敵,使得矽谷漸漸有些坐立難安。大語言模型:應用和成本之戰過去一年,阿里巴巴不僅推出了Qwen大型語言模型系列,還發布了一款與ChatGPT直接競爭的消費級Ap...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時間軸】高市早苗發言到中國反制全紀錄,中日外交連環爆雷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發中方連環反制,風波持續兩週後仍未平息,這場地緣政治危機正在衝擊亞洲政經格局。自2025年11月7日起,一場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中針對台灣問題的發言所引發的外交風暴,迅速席捲中日兩國政壇與輿論場。短短兩週內,從國會質詢、外交抗議、領事激烈言論到多部門聯動反制,事
遠見雜誌 ・ 20 小時前
「吃苦幼兒園」入學名額搶破頭,當3歲孩子學的是「熱愛生活」
中國大陸少子化持續加劇,學校因生源不足而關停的消息已不新鮮。然而在「招生寒冬」中,一種被稱為「吃苦幼稚園」的辦學模式卻逆勢走紅——不僅招生無虞,入學名額甚至排到了兩年後。另類教學方式,把小朋友的課堂大量搬進廚房與田園,讓認知啟蒙發生在動手中,而非只在平板電腦裡。「這樣的幼兒園什麼時候開到北京啊?」一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日本馬上沒有大熊貓了!」解碼北京如何用心理戰逼日本首相低頭
高市早苗一場答詢,竟引爆中國罕見的外交反擊?從熊貓回家、水產禁令到旅遊降溫,北京這套「非軍事組合拳」看似針對日本,實則是瞄準全球大國地位的終極測試。美國態度曖昧、日本發生內訌,地緣政治裡面的水之深、之渾、之險,遠超出你的想像。「日本,馬上要沒有大熊貓了」「資生堂股價大跌」「中國事實上停止日本水產品進
遠見雜誌 ・ 20 小時前
福島食品輸入台灣全面解禁,27萬批次輻射查驗不合格率0!311後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同步引發關注
衛福部食藥署先前預告草案,日本福島5縣食品最快在今年底解禁、回歸正常管理措施。在60天預告期滿後,食藥署周五(11/21)公告,即起日本食品回歸常態管理措施。 食藥署說明,在確保國人食品安全,並依科學證據原則,接軌國際考量下,研議日本食品回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預告期間未接獲反對意見,因此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食品管理一致,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抽驗機制把關。 食藥署也重申,目前全世界對日本食品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國家,僅剩中國(含港澳)、俄羅斯及韓國。
今周刊 ・ 23 小時前
影/女學生吃火鍋「乾燒鍋子」,店家要求洗焦黑鍋底20分鐘...怒控手洗到破皮,律師:1前提恐變強制罪
桃園龍潭發生一起火鍋餐廳糾紛事件,引發社會廣泛討論。事件主角是兩名女高中生,11月21日在一家火烤兩吃的火鍋店用餐後,因讓鍋子乾燒至焦黑,店家要求她們自行清洗鍋底,否則不准離開,導致雙方發生爭議。 這起事件不僅涉及餐廳設備使用責任問題,也牽涉到消費者權益與業者權利的界限,律師、消保官也做出回應。
今周刊 ・ 23 小時前
誰點的海陸大餐?服務生送錯崩潰「薪水都不夠賠...」 謝金燕一句話幫解決太霸氣
「姐姐」謝金燕雖已50歲仍又酷又辣,時常與網友分享生活,昨(23日)晚她透露近日出門用餐遇到服務生送錯餐,還是該店最貴套餐,讓服務生險些爆哭,但最後謝金燕的舉動超霸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