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退化≠老化!研究揭「它」才是兇手:用護膝、鈣片沒用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很多人到了中年後,開始感覺上下樓梯越來越吃力、蹲下去膝蓋就痠痛等,醫師張家銘表示,這未必是年紀到了,很可能是肌肉在流失。研究指出,1/4的膝關節退化患者也有肌少症。因此,膝蓋單退化常是肌肉沒力量,才讓膝蓋越來越辛苦。因此,要預防膝蓋退化,不是買護膝、吃鈣片,而是保住肌肉。
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表示,2025 年發表在《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的一項國際研究,分析了超過1.3千多位膝關節退化患者的資料後發現,有1/4膝關節退化患者也有肌少症。
高危險族群:女性、亞洲人、骨鬆與糖尿病患者
張家銘表示,該研究把膝蓋退化程度分成4級,結果發現,越嚴重的退化,肌少症比例就越高。這篇研究指出,女性發生肌少症的比例比男性高,亞洲人也比歐美人高,尤其是有骨質疏鬆、糖尿病的人更明顯。
張家銘表示,骨鬆患者要特別留意避免膝蓋退化,因為骨頭跟肌肉是一起協作的組織,當骨質不好時,肌肉也容易出問題。糖尿病會讓肌肉的修復變差,力量流失得更快。
下列則是關節退化的徵兆:
1. 起身時需要撐一下才能起來
2. 走樓梯會覺得大腿沒力、膝蓋想發軟。
3. 走個5分鐘就覺得腿痠、腳拖地。
4. 原本穿得剛好的褲子現在腿部鬆鬆的。
5. 坐著久一點站起來腳發抖。
張家銘表示,這些都不只是體力差,而是肌肉量真的變少了。如果這些情況持續出現,就代表肌肉已經開始流失。因此,要預防膝蓋退化,不是買護膝、吃鈣片,而是保住肌肉。
1. 規律運動。無須去健身房練大重量,而是每天都給下肢一些刺激。快走、原地踏步、抬腳、靠牆蹲,每天10~15分鐘就好。
2. 觀察自己的日常動作反應,例如從椅子起身有無變慢、走路有無不穩、提東西是否吃力?每兩週測試一次「不扶東西站起來5次」,看看速度是否變慢。
3. 飲食上要補足蛋白質、維生素D。若有糖尿病、腸胃吸收差,這些營養素更要主動補起來。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50歲男「1症狀」誤認胃食道逆流!醫查驚:肺癌了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北市米其林餐廳爆5人中毒就醫!衛生局出手:查獲多項缺失
不是閱讀!研究揭「1事」激活大腦、增強記性:1個月就見效
其他人也在看

家扶中心單親媽腦傷重生 學習美容按摩準備考證照
為協助家長兼顧家庭照顧與自我成長,北台中家扶中心今日舉辦「2025家長生涯發展方案成果發表會」,展現8名媽媽學員在理財與美容技能雙軌學習下的豐碩成果,此次活動不僅是課程的結業典禮,更是見證家長努力與蛻變的重要時刻。沙鹿區單親媽媽小芳(化名)說,跟丈夫離婚多年,丈夫在2名孩子就讀國小時過世,自己原本擔
自由時報 ・ 19 小時前
世界糖尿病日揭「糖胖症」危機:7成糖尿病患同時肥胖,醫示警恐引爆心腦血管疾病與這一種疾病風險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到來,專家提醒,糖尿病與肥胖問題正成為台灣迫切的健康危機。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資料,全球每九名成年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台灣成人糖尿病盛行率同樣超過一成,其中更有高達7成患者同時具有過重或肥胖問題,被醫界統稱為「糖胖症」。醫師指出,糖胖症會造成全身性傷害,從心血管、腦血管疾病到視力受損,影響層面遠比多數民眾想像更廣。 糖胖症不是單一疾病世界糖尿病日本月提醒民眾關注慢性疾病威脅。家醫科醫師王靖雰表示:「糖胖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肥胖與糖尿病互相加劇、惡性循環的結果。」她指出,超過八成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同時具有過重或肥胖問題,尤其體脂肪集中在腹部時,更容易造成胰島素阻抗,使血糖難以控制並增加代謝異常。 糖胖症帶來的健康危害遍及全身。王靖雰指出,糖胖症患者罹患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明顯上升;同時也是高血壓、心肌梗塞、中風等重大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此外,研究亦顯示糖胖症與失智症、骨關節炎以及女性不孕症等疾病具有高度相關性。 改善糖胖症3方向面對日益增加的糖胖症族群,王靖雰提出三項改善方向。 1.首先是飲食調整,建議以「哈佛健康飲食餐盤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熱心民眾神助攻! 警成功緝獲失聯250天越南移工
社會中心/劉毓琦、唐詩晴、林大帷新北報導警民合作,順利逮到人,還意外破獲案外案,14號晚間,在新北市三峽,一名貨車車主,因為貨車專用格被違規重機占用,向巡邏員警求助,警方找到違停車主後,他卻不願配合調查,轉身逃逸,後來在熱心民眾幫忙下,順利逮到人,才發現原來他是名逃逸移工。員警:「壓住他。」警察當街上演追逐戰,從大街,追到小巷,追了200多公尺,在熱心機車騎士幫忙下,逃跑的藍衣男子,才被壓制。員警vs.逃逸移工:「多少啦?你聽得懂嗎?一點一點喔好啦等一下啦。」三峽警民聯手追緝失聯移工。(圖/民視新聞)不過警察盤問半天,話都說不清楚,原來這位75年次的阮姓男子,是名越南籍移工,已經消失250多天,被雇主報失聯,但被發現的原因,卻是因為機車違停,被檢舉。三峽分局三峽派出所副所長江政哲:「本分局線上警力執行巡邏勤務時,見三峽區民生街21號前,有普重機車違停在汽車卸貨格內便前往取締,現場一名男子表示該機車為其所有,與警方詢問相關聯繫資料時隨即逃逸。」該阮姓移工將重型機車違規停在貨車格。(圖/民視新聞)事發就在14號晚間7點左右,阮姓移工為了買東西,違停在貨車專用格,影響店家下貨,員警尋找違停車主時,一名簡姓熱心民眾,發現阮姓移工在商店內躲避,遲遲不願出面移車,便主動進入商店,協助將他叫出,阮姓移工見躲不過,拔腿就跑。熱心騎士簡先生:「也是很謝謝那位熱心民眾啦,就是有他喊一開始喊別跑別跑,我才注意到怎麼有警察在追一位嫌犯,沒辦法我也只能把他擋下來。」熱心民眾魏先生:「當時就是我要把貨車停在汽車格裡面,然後警察那時候在我前面,然後我就跟警察講說我停不進去,在那邊等然後警察查,查查到一半他就開始跑,然後我就開始追,然後追到一半就有一個騎摩托車就幫忙追到,然後我就後面就幫忙壓制,整路就是我在叫,我就叫他別跑然後就繼續跑。」熱心民眾神助攻,讓員警成功逮到人,而這名逃逸移工也因為違停、作賊心虛,意外曝光自己的非法行徑,後續也將被遣返回國。原文出處:熱心民眾神助攻 警成功緝獲失聯250天越南移工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彰化母女"大包小包"吹海風 海巡查證竟是失聯12年移工國道2死車禍剛發生!預拌車經過「方向盤鎖死」也出事 在地人嚇:抓交替?雇主涉虐移工導致耳聾 士院裁准60萬元解除限境
民視影音 ・ 17 小時前
影/高雄通緝犯逃逸「跳車撞警」 警對空鳴2槍追捕逮人
今(15)日上午8時許,一名通緝犯在中華四路與四維四路口看見員警心虛逃跑,坐上轎車後該車還試圖衝撞員警,警方對空開兩槍嚇阻。本案李嫌為通緝犯,警詢後解送歸案。另3人依違反刑法第135條妨礙公務罪,移送高雄地方檢察署偵辦。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哈佛研究揭抗老逆齡3大秘訣 「一句口頭禪」成加速衰老咒語
哈佛大學一項有趣的研究證實,保持心境開闊對於延緩身體衰老大有裨益!研究人員邀請一群七十多歲的長輩,置身於一個精心佈置的「時光倒流屋」,重溫二十年前的音樂和報紙。他們被鼓勵相信自己真的回到了過去。令人驚奇的是,短短五天內,這些長輩不僅姿態更挺拔、手腳更靈活,記憶力也顯著提升,連帶聽力與視力都顯著進步,連旁人也驚訝發現,他們的臉龐彷彿煥發青春。研究團隊因此建議,中老年人可以從調整自己的日常語彙入手,例如在負面句式後巧妙地加上「不過」這個轉折詞,來強化自我肯定與行動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16人點5披薩!台灣遊客遭義大利店家爆粗口公審 老闆挨轟縮了急道歉:我愛台灣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綜合報導義大利一間披薩店的老闆,日前在社群貼出影片,爆粗口怒罵有遊客16人僅點了5份披薩,要大家猜是哪裡人,接著譏諷「當然是中...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世界糖尿病日 彰濱秀傳糖友回娘家經驗分享
十一月十四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也是胰島素發明人班廷醫師一三四歲的冥誕。班廷醫師在一0四年研發出人類史上第一個糖尿病藥物胰島素,這一百多年來,救人無數,當時也獲得諾貝爾獎,世界糖尿病聯盟為表彰這個偉大的發明,把班廷醫師的生日訂為世界糖尿病日。彰濱秀傳醫院在今(十四)日-世界糖尿病日邀請糖友回娘家共度這個特別的日子。回顧近四年來,已有一三0多位糖友從胰島素大學畢業,不需再使用胰島素治療,有五十三位從糖尿病研究所畢業,不再使用藥物治療。糖友們齊聚一堂,宣導正確的糖尿病觀念,鼓勵大家積極面對醫療,早期治療、早日恢復健康。彰濱秀傳班廷俱樂部蕭立偉主任表示,糖尿病,這個常被稱為「甜蜜殺手」的慢性疾病,正以驚人的速度蔓延。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台灣每十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且有數百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比藥物還有效!研究揭「1蔬菜汁」讓人生髮:2週就見效
許多人苦於落髮困擾,皮膚科醫師柯傅桓表示,落髮不只是外觀問題,許多患者因髮量少或禿頭而自卑、憂鬱,目前雖有藥物,仍副作用讓人卻步,一項研究發現,廚房常見的洋蔥,竟是治療落髮的天然良藥,男性效果尤佳,僅2週就看到初步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3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40歲以下暴增25%」!糖尿病年輕化 營養師曝「4類人」最該警覺
年輕族群小心「糖化」加劇!「世界糖尿病日」剛過,現代人隨著工作繁忙、生活型態改變、外食比例攀升,血糖失衡成為現代人日常中潛藏的健康警訊;營養師表示,有效的血糖控制並非一味節食,而是建立在科學均衡的飲食策略上,若能做好均衡飲食、規律用餐、監測觀察等三雃則,不僅可以穩定血糖波動,更提升個人整體健康,遠離糖尿病威脅。(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