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堰塞湖危機未解除,專家估最快這時出現二次堰塞湖
馬太鞍溪堰塞湖上月底溢流潰決,泥流淹沒下游的光復、鳳林、阿托莫……等下游地區。截至今(21)日止,共造成19死、5失蹤、157傷的悲劇。但先前的潰決,並非這座堰塞湖的最終結果,專家預估,在原來堰塞湖的壩基上,明年極有可能再度出現另一座堰塞湖,時間點可能落在明年梅雨季期間,政府僅剩下不到半年時間預做準備。
根據林保署最新的監測資料,目前馬太鞍溪堰塞湖的蓄水量為溢流前的1.7%,水量約150萬噸,原本200公尺高、宛如一座小山的壩體,則被溢流下切的水流割出一道長長的V型口。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指出,這座堰塞湖的地點,原本就是易坍方的山坡地,蓄水量目前雖只剩下1.7%,可是殘壩還有超過1億立方公尺,「接下來如果有一些局部的沖刷、地震,上面的殘坡崩下來,就會形成一座新的堰塞湖。」
但他預估,殘坡崩下來的堰塞湖,大小就不會像先前的那麼大,兩者的關係比如堆積木,「下面有一個比較大的基礎,上面又再疊上去一個小壩。」除非,花蓮突然發生大地震,導致湖旁兩岸的殘坡又大規模崩落,就有可能出現另一個大型堰塞湖。
長期抗戰,水保署設定新警戒標準
水利專家、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也認為,目前這座堰塞湖「沒有立即危險」,即便這150萬噸的水全部流出來,水利署也已將堤防修高、加厚,目前的河川是容納的了這些水的。但他仍示警,若一天降雨量超過400毫米,泥沙就會崩下來,而這個降雨量在颱風天是稀鬆見慣的;另外,若發生一場5弱地震,土石就會崩下來,形成二次堰塞湖。
李鴻源推估,形成堰塞湖的時間點應落在明年梅雨季,代表政府只剩下不到半年時間可以準備。他建議學術單位做好原本的監測工作,至於相關單位要不要趁接下來的旱期,對壩體進行減災工程,比如說將殘壩進行爆破,「我建議先做個水工模型試驗去炸看看,」但這需要跨部會的合作,複雜度不小,提醒政府加速腳步,趕在明年汛期到來前做好準備。
林保署集水區治理組組長劉忠憲說,堰塞湖壩體所在的V型谷,未來仍會繼續崩落,因此必須持續進行監測,這部分水保署已委託陽明交大團隊持續進行。他強調,堰塞湖的應對工作屬長期抗戰,「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堰塞湖就完全消失。」他也指出,政府對堰塞湖後續的因應作法,已採取更謹慎的態度,水保署設定新的警戒標準,只要預估24小時內雨量超過200毫米,就會發布紅色警報,強制撤離馬太鞍溪下游的住戶,
林保署將對花東地區建立「堰塞湖潛勢區」
除了9月底潰決的馬太鞍溪堰塞湖,10月17日,林保署再獲通報,發現太魯閣燕子口出現另一座新的堰塞湖,預估總蓄水量約230萬噸,雖比馬太鞍溪堰塞湖總蓄水量9100萬噸小不少,但有隨時潰決的風險。顯示台灣的多山地形,疊加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這類緊急狀況恐將愈來愈頻繁。
根據統計,過去4、50年來,台灣約出現88座堰塞湖,就數量來說並沒特別高,且大多數都沒有造成災害,但若真的致災,堰塞湖造成的破壞力卻非同小可。除了馬太鞍溪堰塞湖帶走十餘條人命外,上一次堰塞湖造成的重大災損,就是2009年莫拉克風災,當時獻肚山大規模崩塌出現一座堰塞湖,而這座堰塞湖短時間內就潰決,最終導致小林村的滅村悲劇。
劉忠憲說,除了對現有堰塞湖進行監測外,林保署未來將針對台東、花蓮等地方進行堰塞湖潛勢評估,藉此建立「堰塞湖潛勢區」。他指出,政府在小林村事件後,已對「國有林大規模崩塌潛勢區」進行判釋與危險度評估,並進行分級管理;由於堰塞湖的形成與大規模崩塌具正相關性,因此林保署將透過這份資料,再去研判這類大規模崩塌是否會形成堰塞湖,進行危機的提前因應。
馬太鞍溪堰塞湖帶走的19條人命不是結束,台灣社會若能從中學到關鍵的一課,建立韌性,當下一次天災來臨時,才有可能避開這次的傷痛。
其他人也在看

TTXC文化科技大會高雄駁二登場,《鐵達尼》沉浸體驗、《電流下我記得》挑戰身體極限
不若北部的鎮日雨勢,南台灣的陽光下,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再次成為文化與科技交會的熱點。由文化部和高雄市政府的2025 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在此展開,以「AI共創 × 內容新經濟」為題,匯集了國內外最新的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內容。今年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的內容,主要由兩大核心展區構成,各自展現了文化科
遠見雜誌 ・ 8 小時前
日本首位女首相出爐!高市早苗當選後,聯合政府的考驗才開始
高市早苗21日在日本國會投票中獲勝,以237票成功當選首相,正式成為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領導人。她的勝利是在執政的自民(LDP)與日本維新會達成協議、結成聯合政府之後實現的。這位強硬的保守派人士將接替因選舉失利而辭職的前首相石破茂,然而,新政府正面臨自民支持率低迷和市場對政策不確定性的反應。聯合執
遠見雜誌 ・ 1 天前馬太鞍溪小型堰塞湖 溢流後湖體已消失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4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蓄水量維持150萬噸,穩定從溢流口流出;至於下游800公尺處日前形成的小型堰塞湖溢流後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甩中國稀土禁令?美澳簽署85億美元關鍵礦產協議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於台灣時間昨(20)日晚間,在美國總統川普的白宮首次會晤。《路透》報導,簽署了一項旨在抗衡中國的關鍵礦產協議。在中國本月稍早進一步收緊對全球稀土金屬出口管制,引發國際股市震盪之後,艾班尼斯利用澳洲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專業知識,將澳洲定位為一個可靠、獨立於中國的關鍵礦物供應鏈來源。此舉目意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又是華為!深圳半導體國家隊大反攻,台灣晶圓獨霸格局會變嗎?
一家成立不到4年的中國本土公司,為什麼能攪動大陸整個半導體行業?原來,不只它旗下子公司有自行製造曝光機的潛力,還推出長期由美企壟斷的EDA軟體和高階示波器,背後則是深圳市政府攜手華為,祕密組建的半導體國家隊,或將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帶來麻煩」。10月15日早上10點,2025 灣芯展正式在深圳開幕,展
遠見雜誌 ・ 1 天前
銷量最慘時上任!VOLVO帥總裁地獄開局,祭3大新政能翻轉頹勢?電車要拚3成市佔率
「我是7月1日上任,當天晚上就有人告訴我『我紅了』,那一周媒體報導聲量好大,可能討論我的外型、身家背景,也有人說我太年輕、資歷太淺,對我來說好壞參半,於是我把社群媒體關掉,保持安靜,等有成效再面對大家。」VOLVO(國際富豪汽車)台灣區代理總裁林裕凱不諱言。
今周刊 ・ 1 天前川普對俄石油巨頭祭制裁 莫斯科當局稱不受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對俄羅斯石油業祭出制裁後,俄羅斯當局今天(23日)表示,美國的新制裁可能傷害結束烏克蘭戰爭的外交努力,並宣稱俄國已對這些制裁發展出「強大免疫力」。 法新社報導,川普回鍋白宮以來一直展現克制,沒有對俄羅斯實施任何制裁措施,但隨著他與普丁的布達佩斯峰會破局後,耐心也跟著消失。22日他宣布對俄羅斯兩大油企「俄羅斯石油」(Rosneft)和「路克石油」(Lukoil)祭出制裁,並抱怨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前譯蒲亭)針對俄烏停火的和平談判「沒有任何進展」。 面對美國實施制裁,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沙卡洛娃(Maria Zakharova)表示,美方此舉適得其反,不僅無助於解決烏克蘭衝突,對俄國的經濟發展也沒有任何影響。她說:「我國已對西方限制發展出強大的免疫力,並將繼續自信發展經濟潛能,包括能源潛能。」 據路透社報導,俄羅斯的油氣收入已較去年同期減少21%。這是莫斯科當局在烏克蘭戰爭中最重要的資金來源,約佔預算支出的25%。 不過,報導也指出,俄羅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為生產稅,而非出口,靠著這項龐大稅收將減輕外國制裁對國家財政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投資人持續觀望通膨數據出爐 美股三大指數以平盤開出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美國華爾街今(23)天延續昨天開盤的模式,三大指數以平盤開出,波動不大。受到美國宣佈對俄羅斯主要石油企業制裁的影響,布蘭特原油勁揚超過5%,可能衝擊全球供應。特斯拉與IBM財報不如預期,再加上美中貿易緊張升溫,投資人正等待美國通膨數據出爐,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瑞典|降價緩解關稅衝擊 富豪汽車Q3獲利揚
瑞典富豪汽車(Volvo)第三季營業獲利59億瑞典克朗(約6.27億美元),遠超市場預期的16億瑞典克朗,儘管營收下滑7%,主因是降價策略成功抵擋關稅衝擊。富豪透過降價促銷、削減成本及與母公司吉利供應鏈合作,第三季毛利率從前一季的17.7%提升至24.4%。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美國|停車燈出包 特斯拉召回逾6萬輛Cybertruck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23日指出,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召回美國63,619輛電動皮卡Cybertruck,主要是軟體問題導致停車燈過亮,可能影響來車駕駛視線,將幫車主免費更新軟體改善。特斯拉22日才因電池瑕疵,召回近1.3萬輛Model 3與Model Y緊急維修。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全球企業展韌性!削成本、漲價格化解川普關稅衝擊
《路透》周四 (23 日) 報導,多家全球食品、消費品與汽車大廠周四公布財報優於預期,顯示企業正成功調整成本與供應鏈策略,以消化美國總統川普施行的高額關稅壓力,緩解投資人對企業獲利受損的疑慮。
鉅亨網 ・ 1 天前特斯拉AI晶片採雙代工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22日發布財報,執行長馬斯克在隨後財報電話會議中,被問到自研AI晶片議題時,他表示將採用「雙代工」策略,讓三星和台積電都參與AI5晶片代工,他還強調自研晶片並非取代輝達,而是與其GPU形成互補。然而馬斯克此舉不僅意味特斯拉正強化AI自主實力,也讓三星在台積電主導的晶圓代工市場中獲得重要突破。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富邦美國傘型基金 搶攻美股長期投資熱潮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在全球經濟結構重塑、科技創新加速與地緣政治變化交錯影響下,投資人資產配置策略正悄然轉向。指數型基金除了具備高透明度、低成本與分散風險優勢外,更擁有「多幣別、多級別、多平台」三大優...
自立晚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新生堰塞湖已消失 下游河道恢復正常通行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蓄水量維持150萬噸,穩定從溢流口流出;至於下游800公尺處日前新生的小型堰塞湖溢流後,湖體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幣改版等了24年終於來了!最快2年半內發行「會變小張」?普發現金一萬再多一平台,央行總裁親解
新台幣要改版了!為確保防偽技術持續領先潛在偽造者,各國都在16至 24年即進行鈔券改版,我國距離上次發行已經過了24年,央行宣布將推動新版紙鈔。央行總裁楊金龍週四(10/23)於立法院表示,若現在不改版,未來成本會更高。 至於有立委反應台幣面積太大,且鈔票面積大小不一,未來可以考慮把鈔票面積稍微縮小,不只好用,又環保還可以節省成本,只要用顏色做區隔就好。 對此,楊金龍回應,他覺得這個建議很好,會請發行局研究。 另外,針對全民關注的普發現金,央行表示已建立「數位公共建設金流平台」,8月先行試作客家委員會之客家幣,預計11月用於普發現金。
今周刊 ・ 1 天前
達運:第2季受關稅匯損波及 盼明年比今年好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025年10月23日電)達運精密(6120)董事長蔡國新今天表示,雖然第2季受美國關稅衝擊,以及匯損影響,仍期盼顯示產業的業務明年比今年更好,新事業轉型也持續進行。達運精密今天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蔡國新指出,明年營運規模不會有太大變化,新事業比重仍低,除了自身或合資公司推展,產品線或業務推動持續發酵中,只是明年新事業營收並不會有很大占比,希望走向穩定獲利。目前也無新的海外設廠計畫,僅在現有廠區生產。達運說明,日本市場主要是系統整合,屬於商業應用,並以整機、半整機為主;泰國市場過去以車用為主,現階段思考如何善用於其他產品市場。達運表示,核心業務將邁向高階製造技術與設計服務,顯示器事業聚焦筆電、液晶顯示器及車載市場的設計代工(ODM)高階機種開發,導入超輕薄、高亮度、低耗能、防窺、無邊框、曲面顯示器等模組。系統整合業務部分,達運持續專注強固型、高亮、防水等客製化產品,並投入直覺化懸浮影像、大尺寸數位顯示器與電子白板等利基產品,拓展海外市場,掌握差異化與高附加價值的產品。因應多元發展,達運指出,專注醫美與精準醫療產品的設計與製造,提供從研發到量產的一站式客製化解決方案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川普亞洲行凸顯貿易與關稅挑戰 各國重大議題一次看
(中央社東京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即將啟程前往亞洲,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及韓國,川普此行對區域內各國具有重大經濟意義,鑒於其與華府的關稅協議仍懸而未決,且美中貿易爭端仍持續升溫。
中央社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