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國專家齊聚臺北 交流AI防災治理
▲自14國35位人員參加「2025國際防災創新研習營: AI世代下數位化防災治理」開幕典禮。(圖:國科會提供)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推動跨國防災合作交流,28日由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舉辦「2025 國際防災創新研習營:AI世代下數位化防災治理」。來自14個國家的35位專家學者及國際學員齊聚臺北,針對串聯環境監測、風險評估、早期預警到決策支援的完整災害治理資訊鏈,進行應用經驗分享,期望以科技與跨域合作,回應日益複雜的複合型災害風險。
國科會科國處處長李旺龍在開幕致詞中提到,國科會自2004年起補助一系列國際防災訓練營,持續支持此項培訓平台,推廣臺灣防災科研資源與成果,展現如何將研究成果轉化為可落實的工具與資訊,並透過國際合作網絡與更多國家進行分享。他強調,面對現今風險型態快速變化,需要以大數據和具學習能力之 AI 模型為基礎、結合大規模運算能力,才能由被動應變邁向前瞻治理,並在平時積累防災韌性。研習營的重要講者計有菲律賓前環境部部長Antonia Yulo Loyzaga、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吳逸民、美國災害管理和人道援助卓越中心安全合作與計畫主管 Clyde Louchez、美國太平洋災害中心應用科學總監 Joseph Green、韓國國家災害管理研究院資深研究主任 Do-Woo Kim、日本東北大學災害科學國際研究所副教授 Bruno Adriano 及慈濟基金會執行長特別助理陳祖淞,主軸包括:地震衝擊快速評估、極端降雨與淹水預測、遙測與物聯網資料治理、社會脆弱度與風險傳播分析,以及 AI 在災時指揮與決策輔助的實際案例。
展示臺灣與國際在不同類型災害監測、即時資訊整合與決策支援方面的實務成果,讓國際學員瞭解災害治理、公共安全與強化韌性建設的實際作法。國際與會人員來自防減災主管機關、研究機構、國際組織與 NGO。為期4天的議程涵蓋主題演講、專題論壇與應用實例,並安排參訪災防科技中心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讓學員在真實情境中理解臺灣跨部會協調流程與系統運作。
2災防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表示,災防科技中心因應數位科技快速發展,以「資料即服務」、「模型即服務」、「運算即服務」為架構,持續優化從感測到決策的防災鏈結,同步與地方政府、中央部會與國際夥伴合作。此次活動除強化學員的技術與方法論,也著重把技術與在地情境對接,形成具體行動藍圖。AI 雖能提升預測與判斷效率,但同時必須提升資料品質、模型實用性與展示介面,在技術與管理雙軌並進下,才能縮短從預警資訊到實際行動的時間差。2025 國際防災創新研習營以 AI 為出發點、資料與模型為基礎、跨域夥伴為支點,展示防災研究、減災技術與落實應用之實際案例。國科會與災防科技中心期待透過此一研習平台,促進更多區域合作與經驗分享,在面對極端氣候與複合型風險的未來,為社會韌性注入持續的動能。
其他人也在看

環境部韌性臺灣國際論壇 聚焦化災防救與國際合作
為促進國內外環境事故應變經驗交流,強化毒化災與新興能源事故防救能量,環境部今(廿九)日至卅一日於工研院中興院區舉辦「2025年韌性臺灣—環境事故災害防救韌性科技國際交流論壇」,由化學物質管理署蔡孟裕署長主持,並表揚績優運作管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運作業者及聯防組織等單位,吸引產官學研界及國際專家逾五百人參與,展現我國防救災科技與國際合作成果。本次論壇延續往年毒化災應變案例分享外,更擴大辦理國際專題交流,邀請美國ULSolutions、EMDElectronics、日本KHK危險物保安技術協會及日本海上災害防止中心專家,分享鋰電池、特種氣體、液氨與液氫事故應變及電動車火災案例;國內則由聯合大學、雲林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及工研院專家,探討儲能設施與液氨事故應變經驗,深化實務技 ...
台灣新生報 ・ 19 小時前

高科大發表九項水產研發成果 打造永續創新基地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舉辦水產研究成果發表會,發表包括氣候調適、安全養殖與副產物高值化等九項研究成果,未來更希望打造高科大成為水產永續創新基地。 為因應氣候變遷與水產產業升級需求,高雄科技大學舉辦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伊甸攜手吳秉承 助照顧家庭解煮食壓力
為推動頤養食,伊甸基金會28日舉辦「頤養好食-料理出家的味道」,邀請型男主廚-吳秉承、營養師許瓊月,現場示範如何在家做出營養又美味的餐點。伊甸基金會董事長陳宇昭、社會局副局長林淑娥、大龍養護中心身心障礙住民,以及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永和耕莘醫院-大龍老人公寓長輩代表等,受邀參與試吃,共同呼籲關注多元餐飲需求之議題。伊甸基金會日前委託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針對照顧者調查在日常餐飲準備上的問題與現況,結果發現,「難以兼顧健康與美味」、「不知道煮什麼什麼」、「食材分量難以掌握」是照顧者在準備餐食時,面臨三大困境。根據調查,有八成的銀髮家庭,日常餐飲都在家烹煮,而長輩的健康需求不一、家人的口味跟消化、咀嚼能力等,都是照顧者最關心的項目。伊甸基金會表示,因為看見現代照顧者在工作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明暖熱一天又變濕冷!雨彈炸回北台灣「降溫至1字頭」 準颱風路徑曝光
近來天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呈現陰涼潮濕天氣。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明(30)日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天氣晴到多雲,白天高溫將進一步回升,但週五又有東北季風南下,屆時苗栗以北將有局部短暫陣雨,且持續到週末。至於低緯度的熱帶洋面有熱帶擾動發展,其路徑應會西行通過菲律賓附近,對台直接影響較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趨勢一次看
[Newtalk新聞] 下了快半個月的雨,明(30)天終於將迎來好天氣,氣象署指出,明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不只雨量較少,氣溫也將明顯回升,北台灣有機會重回30度左右,不過明晚又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一路降溫至11月3日,但這次冷空氣水氣較少,僅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陣雨。 氣象署指出,明日白天東北季風減弱,是接下來一週中降雨較少的一天,各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可能有零星降雨出現,午後高屏地區、其他山區可能有零星午後陣雨,但雨量不多,且北部、宜蘭白天氣溫可達28至30度。 但明日晚間起,東北季風再度增強,並一路持續至下11月3日。31日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地區轉涼,白天氣溫下滑至20至25度,夜間清晨氣溫維持22至25度,白天則約28至32度;11月1日至3日降雨較少,雨區主要分布於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南部、中部山區有零星降雨。 預計11月4日這波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隔天11月5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北部、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雨,其他地區多雲,且強度會比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北北基宜大雨特報!3波冷空氣接力 週末低溫下探1字頭
氣象署今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下雨時間較長,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山區也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及竹、苗山區降雨較為局部而短暫,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
CTWANT ・ 1 天前
今低溫探18.5度、4縣市炸雨!3波東北季風接力 下波變天轉濕冷時間曝
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29)日宜蘭地區、基隆北海岸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連日降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
周四短暫回暖 周五再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最低溫下探19度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日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明顯減少,預估白天起桃園以南陸續都會轉為晴到多雲天氣,迎風面的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則持續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雨機會,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會有短暫陣雨機會。
天氣多一典 ・ 22 小時前
2縣市炸雨!今北部回暖逾30度 專家:明下波東北季風襲「低溫剩1字頭」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針對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30)日基隆北海岸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強陣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今晨低溫18.5度!北台灣繼續下雨 10月台北「下雨14天」快發霉
秋意漸濃!今(29)晨本島最低溫僅18.5度,在新北石碇區。而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今天下雨時間仍較長,氣象專家林得恩統計10月份降雨天數,北北基幾乎半個月以上都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三 (10/29) 華南水氣減少,中部以北降雨趨緩
明天天氣如何? 明天(29日)中高層短波槽就逐漸東移離開,底層的大陸高壓中心也將會出海往日本方向移動,明天白天台灣附近仍是較強的東北季風,不過水氣會比今天要少得多,尤其中高層有些短波槽後較乾的空氣下來,降雨部分會明顯縮減到迎風面的大台北、宜蘭到花蓮一帶,其中在東北角到宜蘭等地仍可能有較多的累積雨量,局部單點一整天累積仍可能達到大雨等級。自桃園開始往南的西半部地區以及台東一帶則是恢復多雲或可見陽光的天氣型態,只剩山區還有些降雨的機會,而且比較集中在中午過後到傍晚之間。後天(30日)東北季風就會明顯減弱,轉為受到日本附近地面高壓所帶來的高壓迴流偏東風影響,水氣也將更為減少,東半部雲量較多,仍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西半部則是多雲到晴的天氣型態。明後天(29-30日)隨著天氣好轉且東北季風逐漸減弱,各地白天的高溫都將有回升的趨勢,明天(29日)新竹及以北到宜蘭、花蓮一帶白天高溫大約在24-26度,苗栗及以南到高屏、台東一帶高溫則是可到29-31度。後天(30日)溫度回升會更明顯,桃園、大台北、宜蘭及花蓮白天高溫可到26-28度,新竹及以南到高屏、台東等地高溫可到29-32度左右。不過夜晚清晨在北部、東北部空曠地區仍可能有接近20度的低溫機會,早晚還是會感受比較偏涼一些,中南部以及花東地區的日夜溫差也比較大,早出晚歸仍要注意。 下一波東北季風很快在週五(31日)下半天起就會南下抵達台灣附近,前緣可能有微弱鋒面會先快速掠過,後續東北季風增強,因此在迎風面的大台北、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到台東一帶降雨又會較為增多,不過因為雲雨帶發展較好的位置預期會在台灣東北方海面通過,對於台灣陸地上的影響比較有限,降雨不至於會太明顯,但還是會有短暫陣雨出現機會,雲量也將會較多較厚,桃園及以南地區就比較不受影響,還是以多雲或有陽光的天氣為主。週末期間(01-02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大台北東側、基隆北海岸、宜花東等地仍有局部短暫陣雨,雨量不多但是有下點雨的機會,桃園以南的西半部地區大致仍是多雲或有陽光的天氣型態。再來要等到下週一、二(03-04日)左右,隨著高空短波槽東移,台灣附近的水氣再度增多,中部以北、東半部地區的降雨才又會開始變得明顯起來。 週五南下的這波東北季風雖然比較乾,但是冷空氣的強度比較強一些,因此預估溫度下降也會比較明顯,降溫屬於逐日緩降的類型,但是持續時間可能會比較久一點。北部、東北部白天高溫自週五起逐漸下降,到週末以及下週一、二(03-04日)白天高溫預估只剩下21-23度左右,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會降到17度或更低,市區低溫也將有機會挑戰20度以下。中部的台中到嘉義以及花蓮、台東一帶白天高溫也會逐漸下降到24-27度左右,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將會降到19-20度或更低,市區低溫大約20-22度。南部地區白天高溫則是有機會逐漸降到27-30度,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來到20-22度之間,市區低溫大約22-24度。 最後一提的就是未來幾天在南海到菲律賓東南方海面陸續會有熱帶擾動活動的機會,週末開始到下週應該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雖然已經來到10月底、11月初,但是有颱風發生其實還是蠻正常的情況。預報資料看起來往西經過菲律賓進入南海的機會較高,較大的機會是呈現低緯度西進的型態,不過時間還很久,仍要再觀察後續預報的變化,對台灣是否會有影響也還言之過早,等到擾動開始發展再來討論不遲。 以上氣象由天氣風險 吳聖宇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1 天前
今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下雨時間較長」明北台灣氣溫回升
氣象署表示,今天(29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下雨時間較長,4縣市大雨特報,桃園以北及宜蘭整天仍涼,其他地區早晚也涼,中南部日夜溫差較大,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30日) 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氣溫回升;周五(31日) 東北季風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再轉涼。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今北台灣氣溫回升「晚起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再轉涼
氣象署表示,今天(30日)東北季風減弱,北台灣氣溫回升,晚上東北季風開始增強,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10月31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蘭天氣轉涼,其他地區早晚稍涼,北部及宜蘭地區有局部短暫雨,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6 小時前
明天天氣北、東部仍溼涼 中南部日夜溫差大
中央氣象署今晚表示,明天(29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下雨時間仍多,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山區也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及竹苗山區的降雨則較為局部、短暫,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持續溢流恐潰決 林保署緊急通報下游撤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黃泰宇/花蓮報導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仍降挖導流,林業署花蓮分署今(29)日監測顯示,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7公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為151.1萬噸,溢流破壞後至今水位高程已下降119.3公尺。林保署表示,目前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並沖刷壩體,將持續造成壩體破壞或潰決,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請人員不要進入...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