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女「腹瀉血便2年」出不了門 醫揪「無害菌」是元凶
一名22歲年輕女性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兩年來飽受劇烈腹痛、頻繁腹瀉與血便困擾,對多種藥物治療皆無明顯改善,被迫留職停薪、長期困在家中。長庚醫院醫療團隊運用先進質譜儀技術,比對超過9,000筆蛋白質圖譜,最終鎖定真正致病元凶「無毒梭菌」,對症下藥後患者症狀完全解除,不再復發。
長庚醫院今(28日)召開記者會,分享與國科會合作的「微生物相計畫」成果,宣布推出台灣「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服務。此服務可分析超過14萬種微生物與6,400筆抗藥基因資料,協助醫師預測腸炎、大腸癌、帕金森氏症等疾病風險,開啟腸道精準醫療新時代。
林口長庚微菌治療中心主任李柏賢表示,長庚是國內最早引進腸道微菌叢植入治療(FMT)的醫院之一,自2019年起已完成339例治療。針對難治型或反覆發作的困難梭菌感染病患,治療成功率高達85.4%,遠高於傳統抗生素治療約30%的成功率,且復發率更低。他指出,藉由累積的臨床經驗,醫院發展出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技術,可了解好壞菌比例、多樣性等健康指標。
李柏賢解釋,「無毒梭菌」因不會分泌毒素,過去被認為是無害的腸道菌,但醫界發現它實際上有其他致病方式,是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常見的元凶之一,會導致敗血症、嚴重腹瀉等症狀。由於「無毒梭菌」與「困難梭菌」臨床症狀及菌落型態高度相似,且無毒梭菌具萬古黴素(困難梭菌感染第一線用藥)抗藥性,可能導致抗生素治療無效、延遲治療甚至引發併發症。
該名22歲女性患者經醫療團隊確認致病元凶為無毒梭菌後,接受針對性抗生素治療,腹痛與腹瀉症狀完全解除且不再復發,成功重拾健康與自信,順利重返職場。後續大腸鏡追蹤顯示,患者腸黏膜已完全癒合。
長庚醫院最新推出的「腸道微菌叢全基因分析」已通過「實驗室自行開發檢測認證」(Laboratory Developed Test, LDT),能一次解析5,000–6,000萬個基因片段,為每個人建立專屬的「腸道健康地圖」。李柏賢強調,腸道菌相的「多樣性」是健康的關鍵指標之一,當菌種多樣性下降時,往往代表腸道微生態失衡,可能與肥胖、糖尿病、發炎性腸道疾病、憂鬱症等多種慢性疾病風險上升有關。
透過這項分析,醫師可在疾病尚未出現明顯症狀前,即早掌握腸道失衡警訊,進行風險預防與營養調整,並依個人菌相特徵擬定個人化健康管理策略。此外,分析結果也能釐清患者是否帶有抗藥性細菌,以及日常補充的益生菌是否有效。
林口長庚副院長邱政洵表示,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基因組」,影響免疫、代謝與心理健康。長庚醫院以「抗藥菌快速鑑定 × 菌相基因檢測 × 微菌叢治療」三箭齊發,打造完整的臨床整合模式,從檢測、診斷到治療一氣呵成,實現精準醫療在腸道領域的願景,為病患帶來重生契機,也為全民健康開啟新篇章。
延伸閱讀
鄭麗文上任新氣象! 李明賢曝:國民颳起老員復旋風
真的會痛!美財長貝森特承認陸拒買大豆讓他「感到痛苦」
工作車滑坡擠壓!他14根肋骨斷裂險喪命 術後自嘲「變鋼鐵人」
其他人也在看
中山隧道傳見怪影警方調閱監視器釐清
基隆市警察局第四分局針對網傳「中山隧道出現人形鬼影」一事,29日特別提出說明表示,目前未接獲任何相關報案,但警方已主動調閱相關監視器畫面逐一查看,以釐清是否有人為因素或其他可疑情形。警四分局為了釐清網傳情事真偽,已主動派員前往現場勘查,並調閱周邊監視器畫面,以釐清是否有人為因素或其他可疑情形。同時,警方也會加強該路段及周邊地區的巡邏勤務,以確保用路人安全。基警四分局呼籲,若民眾發現有可疑人員,或有人以蒙面、偽裝、惡作劇等方式刻意驚嚇他人,造成社會恐慌,儘速向警報案,警方將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相關規定予以裁罰。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輝達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 蔣萬安:預計11月底與新壽解約
輝達(NVIDIA)有意在台北市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基地設立亞太總部,因用地取得問題卡關,新壽上周宣布有意與北市府「合意解約」該地上權契約。台北市長蔣萬安29日宣布,今早北市府與輝達召開視訊會議,輝達已明確表示將把海外總部設於北投士林科技園區T17、T18基地,並期盼市府儘速與新光人壽完成合意解約及都市計畫變更程序。他強調,市府將以最快速度推動相關行政作業,讓輝達海外總部順利落腳台北,為城市注入全新動能。蔣萬安今天率局處首長赴台北市議會備詢,議員關心輝達選定士林北投科學園區T17、T18基地的進展,蔣萬安表示,包括輝達在內,對整體發展都持正面態度。目前態勢相當明確,輝達已決定落腳北士科。新光人壽於上週召開記者會,宣布願與市府合意解約,並僅取回相關成本,這也是輝達拍板T17、T18的關鍵原因。三方已充分溝通,合意解約後將以「一塊乾淨的地」專案設定地上權。蔣萬安強調,市府與輝達定期召開視訊會議,讓企業掌握行政進度。輝達了解市府在這段期間的努力,也對新壽願意解約的決定表達肯定,希望北市府儘快完成程序,後續將啟動都市計畫變更等行政作業。他並指出,市府正加速相關流程,目標於明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避免把致癌物喝下肚!譚敦慈安心喝水6招:煮開水多做2步驟更安全
冬天沒流汗就不用多喝水?人體有70%是水組成的,身體各個器官與系統都仰賴水分的補給才能維持基本運作。到底要怎麼喝水才健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提供6個簡單的喝水原則,讓你喝得既健康又安
健康2.0 ・ 1 年前
蔡瑞雪聲援范姜彥豐!痛批粿粿「劈腿不可取」 自爆:我前陣子剛經歷過
演員范姜彥豐今(29日)在社群上公開重磅爆料,痛斥妻子「粿粿」婚內與王子(邱勝翊)發展越界關係,直言兩人「道德淪喪」,更強調手中握有明確出軌證據。消息一出,震撼整個演藝圈。事件延燒之際,「北一女神」蔡瑞雪也在留言區公開力挺范姜,坦言自己也曾遭遇相同經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樣喝水當心是在「喝細菌」!營養師教你洗對水壺 養成3習慣提升喝水品質
喝水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環節,但許多人在使用水瓶或水壺時,卻常踩到「地雷誤區」,導致喝水品質大打折扣,甚至是在「喝細菌」。營養師指出,選擇水壺的材質、裝填的飲品種類,以及養成清潔習慣,都是影響飲水健康
健康2.0 ・ 1 個月前杜達美率洛杉磯愛樂演出馬勒《復活》 國家音樂廳掌聲長達10分鐘
指揮巨星杜達美(Gustavo Dudamel)率領洛杉磯愛樂(LA Philharmonic),聯合洛杉磯大師合唱團、維也納歌唱協會合唱團與聲樂家女高音陳・賴斯(Chen Reiss)、次女高音貝絲・泰勒(Beth Taylor)等,共計超過250位音樂家,今晚(29日)於國家音樂廳帶來馬勒第二號交響曲《復活》。高規格的演出震撼全場,樂迷報以長達近10分鐘的掌聲與歡呼,現場氣氛熱烈。 此次亞洲巡演,對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而言,是長達17年合作的告別之旅。巡演壓軸落腳台北,樂團於10月28日至30日連續三晚演出,展現深厚默契與藝術能量。 昨晚(28日)首場曲目包括樂團駐團作曲家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新作《狂熱》(Frenzy)短篇交響曲,以及史特拉汶斯基《火鳥》組曲與《春之祭》。而今(29日)的《復活》更成為全場焦點。 在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演出中,杜達美以細膩的指揮語彙捕捉每個情感層次,音樂在他的手中時而壯闊、時而柔軟。終章合唱響起時,合唱團的天籟之音與樂團渾厚音色交融,迴盪整座音樂廳,撼動人心。 對台灣樂迷而言,能親眼見證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多年默契於舞台上綻放,無疑是一場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假日輕急症中心不開立「慢箋」!收費方式曝光
為緩解大型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11月起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首波選在六都共13個據點,每周日及國定假日開診,專門收治檢傷分類第三、四、五級病人。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29)表示,UCC可提供包括兒科、骨科的內外科治療,但不提供開立慢箋,僅收取最低部分負擔,掛號費則依各縣市核定,希望民眾珍惜醫療資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范姜彥豐稱「手握出軌鐵證」!攤牌怒控粿粿劈腿王子 她真實反應曝
藝人夫妻檔范姜彥豐與粿粿結婚3年,育有2歲愛女「小粿醬」,今年7月底卻被發現互動驟減,男方甚至轉發「信任崩塌」、「夫妻關係走到最後」等貼文,婚變傳聞不斷。時隔3個月,范姜彥豐今(29)日透過社群平台控訴粿粿婚內出軌好友王子(邱勝翊),更表示自己握有明確證據,女方卻依舊矢口否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3 天前
女性健康殺手紅斑性狼瘡 妳該懂「千面」自體免疫疾病
資深女歌手坣娜今年十月病逝,她生前飽受紅斑性狼瘡所苦,也讓許多人開始關注這個疾病,而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特別的是它幾乎專找女性下手全球9成患者都是女性,特別集中在15到44歲的階段。
NOW健康 ・ 23 小時前
比手抖更早出現!研究曝「1動作」變慢 8.8年後得巴金森氏症
巴金森氏症是神經退化疾病,一般會聯想到手抖的症狀,但醫師黃軒表示,德國最新研究發現,轉身這一動作若變慢,竟能提前8.8年預測預測巴金森氏症,可在轉患者明顯手抖前,就反映出神經系統異常,若能早期發現,有助於延緩疾病惡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老菸槍久咳不癒!醫激推「1類食物」潤肺 抗癌又防老化
秋天「燥氣當令」,補充白色食材有助潤肺。中醫師余雅雯分享,一名老翁是老菸槍,飲食重口味又常喝酒,長期下來對喉嚨、肺部造成負擔,入秋後感冒就咳嗽咳不停,經過藥物調理外,他在醫師建議下,還多攝取「白色食材」,如山藥、蓮藕、白木耳等,喉嚨乾癢與痰濃問題明顯改善,其中的白木耳還能防止皮膚老化、延緩老年斑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1 天前
紅斑性狼瘡奪命!9成患者為女性 腎炎是最常見併發症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因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而日前過世。根據衛生福利部112年10月統計,台灣約有2萬5千名紅斑性狼瘡病友,女性與男性比例高達9:1,特別好發於20-49歲年輕女性族群。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潘瑋柏瘦身秘訣曝光!直播狂吃肉+1招排水腫 網驚:一個月甩7公斤是真的
歌手潘瑋柏近日在新專輯直播中亮相,明顯消瘦不少。原來他靠著「高蛋白飲食」搭配排水方法,短短一個月就減下7公斤。粉絲發現他的飲食法並不複雜,只要「多吃肉、控制飯量」,還能適度享受碳水。
姊妹淘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