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呼吸道疾病同時活躍 節假日聚會小心防疫
感恩節長周末將至,加州公共衛生廳警告,親友聚會增加恐使急診室就診量攀升,主因是入冬以來三種呼吸道疾病同時活躍,其中包含一株對本季流感疫苗無效的新型流感變異株,可能使今年流感季更為嚴峻。
公衛部門表示,季節性流感活動近期在南加州和北加州灣區升溫,COVID-19、流感病毒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病例均上升。今年特別受到關注的是流感H3N2病毒的新變種「亞群K(Subclade K)」,已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美地區擴散。由於該變異株是在本季疫苗研發後才被偵測到,現行流感疫苗雖對H3N2有一定保護力,但不涵蓋亞群K,使其成為今年季節性流感的最大變數。
美國國家傳染病基金會醫療總監Robert Hopkins Jr.醫學博士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H3N2本身就容易引發較重症狀,再加上出現新變異株,確實令人擔憂。他指出,患者症狀與一般流感相似,包括發燒、寒顫、全身酸痛、頭痛、極度疲倦、鼻塞或流鼻水及咳嗽,且常在短時間內急速發作,許多患者形容其症狀是「像被卡車撞到」。
加州公共衛生廳表示,南北加州的相關病例正在升溫,所幸目前住院率仍低,但預測將在未來數周增加。公衛部門特別提醒民眾,在感恩節聚會期間採取措施降低傳播風險。
如果出現發燒、咳嗽、喉嚨痛等症狀,應留在家中休息,避免參加聚會。雖然流感疫苗不涵蓋亞群K,但仍能降低重症與住院風險,醫師建議施打相關疫苗。舉辦聚會的主人可開窗或使用空氣清淨設備,減少病毒濃度。聚會前後或接觸食物前保持良好手部衛生,有助降低感染機會。家中如果有長者、幼兒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考慮縮小聚會規模或配戴口罩,保障自己和親友的健康,賓主盡歡。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超市華人金店遭蒙面盜持槍搶劫 保安早嚇跑
多數大型零售商 感恩節當天不營業 梅西百貨等黑五提前開張
華人摸黑出門 輾轉2班公車、排隊5小時 為領「救命」食物
其他人也在看

國內腸病毒疫情升溫 請家長及教托育機構提高警覺
疾病管制署今天(25日)提醒,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升,腸病毒易於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場所傳播,例如家庭、校園、安親班、托嬰中心及室內兒童遊戲場等,呼籲家長及教托育人員持續教導學幼童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
腸病毒激增4%!上週門急診飆1.2萬人次「新生兒」成重症高危險群
家長小心,腸病毒持續升溫,要留意家中孩童狀況。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5)日表示,上週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1萬1893人次,較前一週上升3.9%;近四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不過,今年目前19例重症個案中,新生兒就佔15例,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世新大學校友會總會第八屆團隊揭曉 校方校友攜手共創榮景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世新大學始終以凝聚校友力量為核心使命,推動校友會成為全球世新人合作與成長的重要平台。第八屆世新大學校友會總會理事長及...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M痘再爆!11月「週週有個案」 北中南散發7青壯男膿疱發病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沈寂一陣子,國內再爆M痘疫情!疾管署今(25)日公布11月全台新增7例M痘確定病例,近期「週週有個案」,且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強調,由於接下來就是感恩節、耶誕、跨年等假日聚會活動的...
匯流新聞網 ・ 4 小時前法國進口乾酪大腸桿菌超標 共36公斤遭邊境攔截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食藥署今天公布最新邊境檢驗違規名單,其中有2批法國進口的乾酪被檢出大腸桿菌超標,共36公斤遭邊境攔截,沒有流入市面,將對這進口業者祭出100%逐批查驗管制措施。
中央社 ・ 4 小時前
牙痛引發敗血症險喪命 醫示警:高血壓、糖尿病最危險
一名59歲女性因輕忽牙痛,導致細菌感染擴散全身,引發敗血症並併發急性腎衰竭,幸經及時治療才撿回一命。腎臟科醫師提醒,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的腎功能本就較脆弱,若忽視牙痛等感染警訊,可能導致腎臟功能惡化,甚至危及生命,死亡率高達三至五成。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跨年夜飯店價飆翻天!訂房驚見「暴漲4倍」 網驚喊:比101煙火還刺激
隨著 2026 年即將到來,許多民眾已開始規劃跨年行程、搶訂飯店,不過一名網友在查房價時卻被嚇傻。原本平日只要 7000 多元的台北飯店房型,跨年夜一口氣飆到接近 3 萬元,幾乎是平常的 4 倍,讓他直呼「這樣真的合理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快訊/流感疫苗打氣佳已破600萬劑「恐年底用完」羅一鈞宣布加買15萬劑
流感就診人次大降10%!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5)日表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85,425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0.1%;另近7日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2例死亡。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612萬人次,僅剩約60萬劑,副署長曾淑慧表示,因接種情形踴躍,疾管署今日同步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月下旬到貨配送。(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4 天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10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3 天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痔瘡出血怎麼分?醫師教你辨別痔瘡與大腸癌血便
其實每個人出生時都有所謂的「痔」,因人體肛門有縫隙,必須靠肛墊把縫隙塞滿,糞便才不會突然跑出來,且肛墊能保護底下組織如括約肌,使其不會因糞便摩擦受傷,但如果痔因為長期便秘等因素導致血管擴張,糞便就可能將其磨破而流血,或是太過用力讓結締組織鬆掉造成脫垂,就稱為「痔瘡」。 痔瘡以20~60歲青壯年居多罹患痔瘡以20~60歲青壯年居多,臨床統計,有症狀就醫者約占4~5%。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及混合痔,不過一般人較難區分,必須就醫由醫師診斷。 內痔的主要症狀包括脫垂、腫大、疼痛、流血等,長期流血就很可能造成貧血問題;外痔症狀主要是血栓、疼痛、患者常抱怨大便後擦不乾淨,而外痔出血較不嚴重,多半是破皮流血,因此,就算覺得肛門癢,最好不要亂抓,避免導致破皮、感染。沈明宏說,有的人會感覺到痔瘡脫垂,但不會痛、沒有異狀,不影響生活,應可不就醫,一旦嚴重脫垂、腫痛難耐或是大量出血時,最好趕緊就醫治療。 血便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由於血便也是大腸癌的症狀之一,有的人發現如廁時出血就感到非常緊張,通常來說,痔瘡出血呈鮮紅色,嚴重時會明顯感到有血噴出,馬桶整個都是血,但痔瘡的出血,有可能因調整生活作息後會稍微好一些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