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被氣老?維生素B有助穩定情緒 擺脫暴怒體質
營養素竟能降低易怒變老的機率!營養師李婉萍分享,補充維生素B群能穩定情緒、降低易怒並延緩老化,包括維生素B1維持神經運作、B3改善焦慮與睡眠、B6影響情緒並助經前症狀與睡眠。
營養師李婉萍近日在臉書粉專發文分享,身邊有朋友因為被孩子氣到情緒失控,有天甚至和丈夫外出時被誤認為是「老公的姐姐」,讓對方既氣惱又受傷。她藉此提醒,大多數人生活中難免面臨壓力與惱人的情緒,但其實有些營養素能降低易怒、延緩老化,在煩心事無法完全避免的情況下,讓身體補足「穩定隊友」反而更關鍵。
對此,李婉萍指出,維生素B群是情緒調節的重要角色,其中維生素B1被稱為「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傳導系統順暢運作;一旦缺乏,就容易出現焦躁、不安。糙米、胚芽、豆類、花生與芝麻都是良好來源。而維生素B3(菸鹼酸)則是合成輔酶的重要原料,過去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補充後,可改善憂鬱與焦慮,甚至有助睡眠品質。常見於馬鈴薯、番茄、香菇、紫菜、鮭魚與鮪魚。
至於對情緒影響最顯著的維生素B6,李婉萍表示,不僅協助色胺酸轉換成菸鹼酸,更曾作為女性經前症候群的輔助營養素,同時對睡眠也相當重要。香蕉、大蒜、南瓜、菠菜及堅果都含有豐富B6。
李婉萍分享,她生氣時最常跑去便利商店買一根香蕉和一瓶胚芽牛奶,一邊吃喝、一邊讓自己冷靜。牛奶中的鈣有助穩定情緒,香蕉裡的鎂能放鬆全身,兩者搭配效果更佳。
李婉萍也提出「不想被氣出抬頭紋」的日常飲食建議:主食選糙米或紫米飯糰;飲料改喝豆漿、牛奶或芝麻麥片飲;配菜可挑選燙菠菜或蒜炒菠菜;喝湯時選紫菜蛋花湯;外食聚餐則可以南瓜濃湯、鮭魚與鮪魚生魚片,既能讓人降溫,也能補充到維生素B3。
最後,李婉萍強調,以前常安慰朋友「看開點」,但在學習看開的過程中,更需要讓身體補足維持好心情的營養素,才能真正從怒氣中畢業。她期望每個人都能擁有保持年輕、心情愉快的秘訣,把營養當成助力,為自己打造更輕鬆的情緒日常。
延伸閱讀
影/國1煉獄!「二氯乙烷」罐車4追撞4傷 紫爆20公里
前議員林穎孟涉貪供出同夥!辦公室主任遭起訴
Google發警訊!駭客瘋竊帳號 台灣人慣用「簡訊驗證」成破口
其他人也在看

抗老、美白都靠它!維生素C+E是最佳保養拍檔
想要皮膚透亮、延緩老化,其實不一定要靠昂貴保養品。許多研究證實,從日常飲食攝取足量的抗氧化營養,可以幫助皮膚對抗紫外線、減少黑斑生成、促進修復,甚至維持身體年輕的生理機能。其中,維生素C與維生素E更被稱為「黃金保養組合」,有效幫助肌膚抵禦外力傷害、維持彈性與光澤。 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美白、防曬的平民級美顏聖品 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保護力,也能美白、淡化黑斑與雀斑。此外,它能加速傷口癒合、促進免疫力並強健骨骼,可說是身體內外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深綠色、黃色及紅色蔬果都含量豐富,例如:菠菜、青椒、紅椒、黃椒、奇異果、柑橘、檸檬、番茄。 維生素E:強效抗氧化、延緩細胞老化,維持肌膚彈性 維生素E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產生,而這些脂質正與老化、動脈硬化與癌症等有關。補充維生素E能延緩皮膚細胞衰老、讓膚質更有彈性、減少皺紋,也能強化身體細胞對自由基的抵抗力。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小麥胚芽油、大豆油、橄欖油、玉米油、全穀類、堅果、蛋黃。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更年期女性必看:中醫調理方法舒緩躁熱與失眠問題
許多中年女性夜半看著旁邊呼呼大睡的另一半,一股莫名不甘願的情緒,讓人覺得委屈而生氣。 桃園長庚中醫婦科高銘偵醫師表示,婦女失眠讓情緒更加焦躁不安,害怕夜晚的到來,害怕睜眼到天明。常常做完家事,等小孩睡著,終於有空閒開始滑手機,但過了凌晨1、2 點就難以入眠,若是半夜上廁所或熱醒後,也經常就再也睡不著了。女性更年期睡眠障礙、情緒起伏 約在停經前2至3年 高銘偵醫師進一步說明,婦女停經過程是在數年間逐漸進行的,從月經一向規則逐漸變為月經不規則,最後到月經完全不來,這幾年過渡時期就稱為更年期。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紀在 50~51 歲,更年期約在停經前的 2~3 年,症狀常見潮熱盜汗、胸悶心悸、睡眠障礙、情緒起伏煩躁易怒或莫名低落(嚴重甚至有焦慮、憂鬱),影響婦女的生活品質及與家庭成員的相處。更年期潮熱女性 透過中藥調理改善情緒與睡眠更年期是女性無法避免的生理過程,是從有排卵到不能排卵的階段 ( 與青春期相反 )。但同樣是賀爾蒙下降,為什麼有些人潮熱症狀嚴重?有些人卻沒有更年期症候?高銘偵醫師解釋,「更年期症狀」是人體對賀爾蒙的濃度變化調控不好,就像高山症的發生是人體對高度快速上升的適應調控不好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老了回春有解方!研究揭「它」能激活免疫系統:4個月見效
中年人常感嘆免疫力下降,但醫師張家銘表示,一篇今年新發表的文章指出,免疫系統老化到一個階段後,不只防禦力下降,還會引發慢性發炎,但此狀態可被「運動」逆轉,只要連續12週,每週3~5天,每天30分鐘運動,例如快走、有氧、慢跑或肌力訓練,免疫系統就會年輕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久坐族下半身越來越肥?居家必學「瑜伽虎式」4步驟提臀、瘦大腿
臀部以及大腿的下半身肌群是支撐上半身最重要的樞紐。當我們臀部無法啟動時,不僅容易身體結構失調,身體穩定度也會不足,更容易引發腰酸背痛的情形。然而對於許多久坐族來說,臀部跟大腿是最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長期久坐下來,下半身循環也會越來越差。《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瑜伽虎式」的好處。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喝藥膳湯配酒!她竟心悸、站不穩 醫揭「1狀況」恐釀內出血
許多人喜歡在冬天進補,但小心補過頭恐傷身。內科醫師傅裕翔分享案例,一名婦女食用藥膳湯、羊肉,還配了2口米酒,隔天虛弱到站不穩,其實進補對長輩而言容易變成負擔,尤其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者,恐增加瘀青、流血或內出血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雞蛋價差4倍有原因!研究:選錯恐讓身體慢性發炎
雞蛋價格從一顆不到5元到超過20元不等,價差懸殊讓消費者疑惑:貴的雞蛋真的比較好嗎?藥師蔡佩玲指出,研究顯示放牧蛋比籠養蛋含有高出3倍的Omega-3脂肪酸,且Omega-6含量較低,長期食用Omega-6過高的雞蛋可能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以攝取更優質的營養。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一堆人每天都在吃!2大食物竟是「癌症加速器」 專家揭防癌5撇步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已經連續43年蟬聯榜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死因前5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然而,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呼籲,「高血糖」與「高胰島素」的東西要少吃,更傳授5個抗癌撇步。
鏡報 ・ 1 天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6 天前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心情差、沒動力?小心大腦少了快樂原料 權威醫曝光影響情緒三大營養素
「我們的快樂,不只是心理問題,也跟每天吃什麼有關!」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有許多民眾常會覺得每天提不起勁,甚至沒什麼動力,什麼事都不想做,第一直覺會想:「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但醫師指出,其實有個常被忽略的關鍵,那就是飲食。張家銘醫師進一步解釋,若飲食出了問題,那大腦根本就沒有快樂原料可用,近年研究顯示,營養攝取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密切相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新研究揭「1食物」真會害人惡夢
一般人認為,睡前喝牛奶等乳製品有助睡眠,但醫師江守山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睡前吃起司等乳製品會導致惡夢,因為乳製品在晚上食用時難以消化。研究人員發現,乳糖不耐症與胃腸道症狀、惡夢和睡眠品質不佳有關。研究並發現,食用水果、蔬菜和花草茶有助於改善睡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國民美食上榜!醫揭「10大傷腎食物」 第一名很多人愛
現代人生活忙碌,又經常吃外食,不只營養不均,還可能傷害腎臟。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列出10大傷腎食物,例如早餐穀物,看似健康卻是傷腎地雷,恐添加甜味劑與食用色素,第一名則是珍珠奶茶,珍珠屬於澱粉類,又經常裹上糖水,長期飲用會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脂肪肝等慢性疾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蘇丹紅易鑽入皮膚「尤其愛臉」 專家教自救...解毒3招必學
台灣食藥署日前驗出化妝品含有禁用的蘇丹紅(蘇丹色素4號),問題原料已流入14家業者,相關產品已全數下架停售。許多民眾關心,為何擦在臉上的化妝品會被吸收進入體內?接觸蘇丹紅後又該如何排出體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酪梨、核桃是優質油脂來源!不吃油易老化且增膽結石風險
許多人為了減肥而完全不敢攝取油脂,但無毒教母譚敦慈表示,油脂是身體必須營養素,不可以無油飲食,建議可攝取酪梨、堅果等優質油脂,並提醒「不要不吃油,這樣會老很快,還會精神不好與增加膽結石風險。」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