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獨自承受恐懼 門諾醫院啟動災後關懷
花蓮縣光復鄉洪災至今超過一個月,隨著生活逐步恢復日常,災民內心的創傷才慢慢浮現,門諾醫院啟動「災後身心關懷行動」,前進大馬村與大平村,透過家戶訪視與送藥服務,為災民展開心理評估、主動登門關懷。
災後除了環境要重建,心理也需要重建,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醫學系主任鍾德指出,就像身體受傷一樣,若沒有徹底清創,即使表面結痂了,傷口內部依然有可能化膿、甚至轉變為敗血症危及生命,心理創傷,也是一樣的道理。
幫助災民「處理內心的傷口」,門諾醫院結合花蓮縣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前往花蓮縣光復鄉大馬村與大平村,以家戶訪視的方式,與民眾「聊天」。鍾德表示,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在聊天中紓發,能回到日常生活,那就沒事了,但有些人失眠、吃不下,影響生活,就必須再深入陪伴。
鍾德醫師也提醒,心理復建需要規律飲食、充足睡眠及適當運動,當身體回到規律節奏,生活、心靈也會重新上軌道,同時,也不要「獨自承受」,更不要「藉酒澆愁」,展開人際互動,也是心靈重建中非常重要的力量來源。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1995。
其他人也在看
閉上眼睛卻見洪水!花蓮人心理創傷 門諾醫院精神科醫諮商送藥
「半夜根本睡不著,只能跟老公一人睡上半夜,一人睡下半夜」!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災民陳媽媽說,一想到那天老公當鄰長要去疏散居民、她只能騎電動車逃命,等到返家發現房子被埋在一人高的土中!門諾醫院壽豐分院精神科醫師走進災區,聽到一個又一個故事,醫師不斷安慰、提供諮商和送藥,告訴災民「你們不孤單」!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照護口腔健康 花衛局籲從「齒」開始
花蓮縣衛生局攜手花蓮縣牙醫師公會,持續推動「住宿型機構口腔健康照護」,邀請專業牙醫師深入住宿機構,手把手教導及示範各類住民口腔清潔技巧,課程中牙醫師親自帶領照顧服務員與護理人員示範正確的刷牙步驟與口腔按摩技巧,教導實際操作流程,針對臥床及無法自行潔牙的住民,示範合宜的潔牙技巧與口腔黏膜照護方法,讓機構的照護人員能夠具備完整的口腔健康識能,協助老大人與失能住民「健康從齒」開始。花蓮縣衛生局朱家祥局長表示,衛生局所管轄的住宿型機構共有十三家,包含五家一般護理之家、五家精神護理之家及三家長照機構,住民人數超過二千人。住宿機構的口腔照護一直是容易被忽略的環節,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息息相關,影響營養攝取、感染風險,與長者常見的肺炎發生率密切相關。住在機構內大多是長者或是失能者,潔牙能 ...
台灣新生報 ・ 9 小時前
今年最強! 5級颶風「梅麗莎」直撲牙買加 恐釀災難性破壞
堪稱今年最強的颶風「梅麗莎」,威力不斷增強已經升級為五級颶風,依照目前走勢將直撲牙買加,恐怕將成為這個島國有紀錄以來、174年最強的登陸颶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也發出警告,強烈風雨將可能造成災難性破壞。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怪獸颶風美莉莎襲古巴
超強颶風美莉莎肆虐加勒比海,在登陸牙買加後威力稍微減弱,但最大持續風速仍達到每小時205公里,相當於強颱威力。海地當局證實,颶風已造成3人死亡、5人受傷。而美莉莎在當地時間29號清晨登陸古巴,當局...
大愛電視 ・ 9 小時前

台中染疫豬場誤診延誤通報 市府證實王姓獸醫佐已返國接受偵訊
台中市梧棲區養豬場日前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引發社會關注。外界質疑市府在疫情說法上前後不一,對於涉入疫病初期診療的王姓獸醫佐,其醫療判斷及執業資格更成為焦點;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今天上午表示,王男確實在疫情爆發後出國,近期已返台,正由檢調單位進行偵訊釐清。
鏡報 ・ 17 小時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紅斑性狼瘡好發女性 出現這警訊應立刻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治療權威/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被證實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於日前過世;花
好醫師新聞網 ・ 5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 天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新竹男開百萬敞篷跑車搶銀樓被逮…母淚崩:家裡不缺錢幹嘛要搶?
新竹市一名吳姓男子(36歲)昨(27)日上午10時許,開著掛牌母親名下的百萬雙門百萬跑車到某間銀樓,入店佯裝挑選金飾,竟趁店趁店員拿出金項鍊時伸手搶走後並駕車逃逸,沒想到,卻被正巧休假中的所長在台68線發現,所長隨即通知竹縣竹東分局協助圍捕,最後在五指山灶君堂逮到人。對此,吳男的母親哽咽這樣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血壓藥要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醫師教你這樣用藥最好
最新研究揭示,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並不影響治療效果!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早晨或睡前服用降壓藥,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患者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的服
健康2.0 ・ 20 小時前
「上任2個月」石崇良大刀闊斧改革 醫界驚: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衛福部長石崇良自上任至今近二個月,短短一個多月內推出多項醫療改革措施,包括假日急症中心(UCC)、到落實分級醫療,提高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的就醫費用,被醫界喻為少見的「行動派部長」。台灣基進秘書長及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吳欣岱29日也發文表示,這些一口氣提出的議題讓人感到驚訝,並呼籲醫療同仁「安全帶請繫緊!」。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公費疫苗第二階段11月起開打!50歲以上就可接種 全聯、家樂福將成疫苗施打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8)日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1 天前
她不愛吃甜食卻30歲就得糖尿病?醫師揭驚人真相:「這些東西」比糖更可怕!
原來她中午習慣吃勾芡便當,晚上則是白粥或炒米粉快速解決,加上缺乏運動、長期作息忙碌,導致內臟脂肪累積與胰島素阻抗。醫師指出,真正讓血糖升高的,不是糖果甜點,而是這些「不甜、吸收又快」的主食:白飯、白粥、吐司、米粉、糯米、勾芡湯等,這些高GI食物進入體內後,...
styletc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