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2日談統一!實施「愛國者治台」想併吞台積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近年來對我國文攻武嚇越發囂張,每日派軍機騷擾、逾越海峽中線挑釁已是常態,近日更是頻頻發布各種有關台灣的文章,除了在臉書開設粉專《國務院台辦發言人》外,又紀念起台灣光復紀念日,沒想到現在又連續兩日發文談及台灣、以及統一議題,甚至表示將實行「愛國者治台」,動作頻頻不免讓台人備感緊張。
中國每日派軍機騷擾、逾越海峽中線挑釁已是常態。(資料照/國防部提供)
中國官媒《新華社》連續2天發布署名「鍾台文」、有關兩岸問題的相關文章,在26日以「台灣問題的由來與性質」為題,以歷史層面來強調「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表示台灣是中華民族篳路藍縷、手胼胝發展建設出來的,在設治以來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中國中央政府有效管轄之下。中華民族在台灣拓墾、繁殖,中華文化在台灣生根開花、花繁葉茂,高喊「只要不分裂國家,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雙方完全可以坐下來對話溝通,化解矛盾,累積互信,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翻開新的一頁」。
文章中強調「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示意圖,與本新聞無關/翻攝自Unsplash)
而在27日,則以「兩岸關係發展與統一利好」為題發文,針對統一後的政策進行論述,表示和平統一後,台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實行「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可說是等同照香港的「一國兩制」,廣大台灣同胞可以真正當家做主,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愛台愛鄉的感情將得到充分照顧。
文章中更是發出豪語,表示統一後「台灣將突破經濟發展瓶頸,進一步分享國家發展紅利」,台灣經濟長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將迎刃而解,農業、旅遊等傳統產業可藉助中國遊客與消費市場煥發新的活力,且共同市場建成後,台灣商品進入中國將全部實現零關稅,接著更是提及「護國神山」台積電,「兩岸產業鏈將深度融合,台灣的積體電路、精密機械、生技等優勢產業可與中國產業優勢互補,兩岸企業完全能攜手發展,走向全球」。
文章中提及「護國神山」台積電,試圖將台積電與中國產業融合。(圖/民視新聞網)
此外,針對民生問題,文章中表示,統一後,台灣地區財政盡可用之於民,盡享國家整體資源,現行防務預算不再為「台獨」分裂買單,將可以大量投入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領域實現資源共享。不過,雖然文章將統一後的未來寫的美好,但文末卻仍提及「戰爭」,表示只要統一就能遠離戰爭風險,並稱「『台獨』給兩岸同胞所帶來的戰爭風險將被消除,外部勢力干涉兩岸中國人內部事務的黑手將被斬斷」。
郝龍斌日前才稱有介入選舉,沒想到卻又稱有「外部勢力干涉」,這所謂的外部勢力,說的恐怕就是自己。(圖/民視新聞網資料照)
諷刺的是,不斷威脅著台海穩定性的,就是自己,且日前國民主席選舉期間,郝龍斌、趙少康才稱有介入選舉,沒想到卻又稱有「外部勢力干涉」,這所謂的外部勢力,說的恐怕就是自己,眼看才剛選舉完,就急著發文洗白,如此動作頻頻不免讓台人備感緊張,上述所提及的美好願景,可能最終也如同泡沫,一戳就破。
原文出處:連2日發文談統一!比照香港實施「愛國者治台」畫大餅打算併吞台積電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國台辦開臉書被問「于朦朧案」!死性不改秒刪留言
連發3篇「台灣光復80週年」!又一排藝人搶轉發
沈柏洋遭立案調查恐被通緝!本人霸氣嗆12字
其他人也在看
《台北股市》記憶體別接刀?蔡明彰曝川習會它受惠深
【時報-台北電】本周有四大因素影響台股,包括科技股財報、降息決策,以及川習會,致使市場整體呈現「樂觀」氛圍;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指出,其中重量級科技股財報周,進入第二輪,包括四大CSP廠商如亞馬遜(Amazon)、Alphabet(Google)、微軟(Microsoft)、Meta等財報將在本周公開,且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機率降息幾近100%,市場提前反應利多。 上述2大利多影響力皆不及「川習會」國際政治盤來得精彩,台股與美股連動密切,走勢通常跟隨美股,「川習會」對台股影響主要體現在「預期」與「時機」;預期與高點時機可能會 「先漲」,其意指股市將在川習會(預計在10月30日周四上午舉行)前夕先衝一波,高點可能落在周二下半場或周三(川習會前一天),然一旦兩位領導人見面之後,股市可能利多出盡,向下修正。 蔡明彰強調,儘管此次美中貿易談判代表宣稱,沒有觸及台灣議題,但有人認為「川習會」檯面下最大議題與台灣有關,若川普與習近平會談過程中犧牲了台灣利益,將使得台股出現震盪行情,如果「川習會」真的帶來利多,真正受惠的可能是陸股,而非台股。 美中會晤三大潛在議題包括稀土、大豆採購與芬太尼
時報資訊 ・ 22 小時前
陸倡「愛國者治台」 陸委會:企圖將台「香港化」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8日電)新華社連3天發布「鍾台文」署名文章,第2篇提及和平統一後可執行「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陸委會回應,將台灣「香港化」的企圖非常明顯,台灣民眾不會上當。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美智庫撰文稱賴清德「魯莽」 許宇甄:否定民進政府國安策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台北報導 美國《時代雜誌》近日刊出華府智庫「國防重點」(Defense Priorities)亞洲計畫主任高德斯坦的評論,直指台灣是當今全球最危險的衝突引爆點,並嚴厲警告美國必須提防總統賴清德的「魯莽行徑」。對此,立法委員許宇甄今(28)日於國是論壇表示,這是中華民國總統有史以來第一次被國際權威媒體冠上「reckless(魯莽...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醋飯之亂落幕!超哥當街揍「Toyz求償百萬破局」 最終判決出爐
網紅超哥(本名黃伯超)與Toyz(本名劉偉健)間的「街頭鐵拳風波」終於劃下句點。台北地方法院今(28)日二審宣判,駁回Toyz上訴,維持一審依傷害罪判超哥有期徒刑6月、得易科罰金,全案定讞。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2 小時前
台股盤中震盪翻黑!終場小跌44點 台積電收1475元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美中貿易大戰局勢趨緩,加上大型科技公司財報公布在即,投資人情緒樂觀,週一(27日)美股四大指數終場全面上漲。台股今(28)日開盤再度衝上2萬8大關,小漲47.38點、以28,041.01點開出,不過盤中陷入震盪,指數翻黑,終場就以27,949.11點作收、小跌44.52點,跌幅1.68%,成交量5,330.28億元。台積電(2330)終場下跌5元、收在1,475元。
民視財經網 ・ 20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28日賣超前十大 8檔萬張砍 狂拋力積電
【時報-台北電】台股28日加權指數收27949.11點,跌44.52點或0.16%,總成交值5454.61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37.58億元,其中外資賣超271.14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8.21億元及買超25.35億元。 三大法人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5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檔中價位股、9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8檔賣超上萬張,榜首為力積電(6770),賣超7萬4082張,玉山金(2884)、中信金(2891)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7萬357張及賣超2萬4842張。第四及第五名為華航(2610)、群創(3481),其他依序為友達(2409)、長榮航(2618)、南茂(8150)、定穎投控(3715)及永豐金(2890)。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力積電(6770)23.67億元、玉山金(2884)21.11億元、中信金(2891)10.41億元。 ●三大法人28日賣超前十名: 1.力積電(6770)收31.95元,漲0.45元或1.43%,成交量58.90萬張,三大法人賣超7萬4082張、估23.67億元,由連2日累計買超17萬7857張轉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智庫警告大陸攻台時機!台積電掌全球命運 恐爆多重危機
外媒《MarketWatch》報導,英國倫敦戰略研究機構Sibylline近日警告,全球正邁入多重危機可能同時爆發的關鍵時刻,2027年可能成為地緣政治、科技與經濟衝突的臨界點,一旦多個區域性緊張情勢在同時升溫,全球秩序可能因此被重塑,而在這場變局中,大陸、台灣與台積電晶片的角色成為關鍵。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28日買超前十大 旺宏獨敲4萬張 鴻海吸金王
【時報-台北電】台股28日加權指數收27949.11點,跌44.52點或0.16%,總成交值5454.61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37.58億元,其中外資賣超271.14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8.21億元及買超25.35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8檔電子股、2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3檔中價位股及4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4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旺宏(2337),買超4萬579張,鴻海(2317)、康舒(6282)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8423張及買超1萬6926張。第四及第五名為聯電(2303)、南亞科(2408),其他依序為強茂(2481)、日月光投控(3711)、陽明(2609)、中工(2515)及鴻準(2354)。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鴻海(2317)46.06億元、旺宏(2337)14.79億元、南亞科(2408)12.71億元。 ●三大法人28日買超前十名: 1.旺宏(2337)收36.45元,漲3.30元或9.95%,成交量19.75萬張,三大法人買超4萬579張、估14.79億元,為連3日買超,累計買超9萬6787張、估32.4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
3天後恢復雙位數!共機10架擾台8越中線 國防部嚴密監控應對
[Newtalk新聞] 國防部今(28)日上午公布,自昨(27)日上午6時至今晨6時止,解放軍持續在台灣周邊海、空域活動,共偵獲共機10架次、共艦5艘次。其中有8架共機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台灣北部及西南空域活動。國軍除運用任務機、艦嚴密監控外,亦啟動岸置飛彈系統全程掌握應處。 根據國防部公布示意圖顯示,27日白天時段,共機活動主要集中於0815至1730時,共出動戰鬥機與轟炸機9架次,其中7架次跨越中線;另於1110至1120時,再有1架輔戰機出現於西南空域。整體飛行路徑顯示,機群持續在我防空識別區(ADIZ)邊緣進行高頻度挑釁。 海空兵力的灰色地帶襲擾已常態化,國軍除即時掌握其動態外,亦採取適切應處措施,目前國軍採行戰備警戒措施,透過防空戰鬥巡邏機(CAP)、海軍艦艇與岸防飛彈系統綿密監控與應變,維持防衛態勢。 國防部重申,頻繁出動機艦擾台,除破壞台海現狀,也加劇區域緊張情勢;國軍將持續堅定守護國家主權與安全,呼籲北京當局應自制,停止破壞區域和平的挑釁行動。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外長取消行程、副總理還要去北京 德執政兩對中國路線分歧共機5架次越中線侵擾
新頭殼 ・ 1 天前新台幣午盤升8.5分 暫收30.634元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28日電)台北外匯市場新台幣兌美元今天中午暫收30.634元,升8.5分,成交金額6.52億美元。新台幣兌美元今天開盤價為30.7元,早盤最高30.594元、最低30.7元。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站不上2萬8!台股翻黑跌44點 記憶體雙雄飆新天價
中貿易戰可望休兵,美股四大指數同創歷史新高,但台股因昨日已大漲,最高來到28196.33點再飆新高,今日走勢呈現高檔震盪,盤中翻黑,終場跌44.52點、收27949.11點。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專家示警:不可輕忽中國對台灣社會弱勢之影響力
台灣民主實驗室今天(28日)發布最新一屆 「中國影響力指數(China Index)」研究報告,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探討中國影響力如何滲入台灣的資訊環境與社會互動,且提出建議。其中,台南新芽協會創辦人嚴婉玲示警,中國影響力無所不在,尤其是掉出社會安全網的弱勢族群特別脆弱,應特別注意,強化社福體系。 台灣民主實驗室在2年前首次發布「中國影響力指數」2022年版之後,今年再度發布2024年最新一版數據及研究報告,在101個國家中,受中國影響程度最深的國家前三名跟2022年一樣,依舊是巴基斯坦以72.1分居冠、柬埔寨69分次之,新加坡以66.7分緊追在後。而台灣44.5分排名第31,對比2022年,中國影響力分數減少3.4分,排名下滑20名。 不過,在意識形態分數變化上,台灣只減少0.6分,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新加坡及加拿大,而且在「社會」及「媒體」兩大領域受中國影響相當明顯,分別位居全球第二及第三。台南新芽協會創辦人嚴婉玲認為,這跟語言相通、文化接近有很大的關係。 嚴婉玲並指出,中國對台灣社會滲透管道包含宗教、體育、族群、社福、教育、新創等領域,尤其是掉出社會安全網的弱勢族群特別容易受到影響
中央廣播電台 ・ 21 小時前台股震盪5日線不破持強,AI散熱、機殼及記憶體依舊勇猛
【財訊快報/方亞申】微軟、Alphabet、亞馬遜與Meta等科技巨頭將在本週公布財報,且市場預期聯準會月底將降息,加上美中會前會結果不錯,美股持續輪流推升,台股週二開高不過個股表現差異性頗大,AI供應鏈的散熱依然勇猛,機殼表現一家最強勢的技體在韓國HBM雙雄拉回下,台灣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群聯(8299)開始震盪,封測歷程開始補漲姿態還是高。被動元件較不如記憶體強勢,但是鉭質電容漲價是事實,國巨*(2327)、日電貿(3090)、立隆電(2472)表現還是強勢,在國際股市未轉弱前,台股電子股還是輪漲為主。微軟、Alphabet與Meta將於美東時間29日公布上季(7至9月)財報,緊接亞馬遜、蘋果將於30日發布財報。整體而言,分析師預測微軟上季總營收成長14.9%、Alphabet成長13.2%、亞馬遜與Meta分別成長11.9%%與21.7%。然而,上述科技巨頭擴大投資AI相對阻礙獲利成長,恐怕導致微軟以外的三家業者陷入近十季以來最小獲利增幅。不過投資AI是條不歸路,一旦景氣起來而未投資,未來將與其他公司拉大距離。此外,還有10月31至11月1日將在韓國召開AP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勾結退潮與紅色接管 香港立法會選舉與殖民結構的終局
香港2025年立法會選舉前夕,隨著多位建制派重量級議員因介入而宣布退選,標誌著一個時代結構的轉變,可視為「勾結式殖民主義的終結」。 香港學者羅永生提出一個香港本地化的殖民主義理論----勾結式殖民主義(Collaborative Colonialism),是一種描述殖民政權和被統治本地精英之間權力分配及管理模式的理論。它並非僅僅局限於外來政權的單向壓制,而是強調殖民政權與當地既得利益階層(地方精英、官僚、資本勢力)相互勾結、相互依賴的統治特性,其作用以鞏固權力、管控地方,並在表面維持「自治」或「制度化」的合法性,同時實質上維持對殖民核心或外部權力的依附。 在香港,這模式可見於英國時期對華人高等階層的拉攏與任用,而回歸後中國中央政權亦延續這種結構,將部分港人納入治理體系。它有二元對立思維,例如英殖時代的「華洋合謀」,「勾結者」既是施政助手也是統治工具,既效忠殖民權力也守護自身利益。 若將這框架運用於香港現時的政治情境,我們可看到:從英治時期「殖民架構+地方建制精英」的運作,到回歸後「一國兩制」下的制度設計,再到近年主導的「愛國者治港」選舉制度改革——這一整個過程可視為一條從殖民依
中央廣播電台 ・ 21 小時前《國際產業》大陸AI急起直追 OpenAI:美國若不強化電力恐失優勢
【時報-台北電】OpenAI表示,如果美國想在人工智慧(AI)發展競賽中繼續領先中國,就需要大幅增加對能源發電的投資。 這家AI重量級業者近幾個月以來已簽下多起AI基礎設施建設協議,這些雄心壯志的計畫需要大量電力。在美國電網負荷量已經拉警報之際,愈來愈多資料中心啟用將使美國電力供應到達極限。 OpenAI在部落格發表文章表示:「電力不僅僅是公用事業,它還是一項戰略資產,對於構建AI基礎設施至關重要,而AI基礎設施將確保我們能在自有電力以來最具影響性的科技領域裡保持領先。」 OpenAI向白宮科學與科技政策辦公室提交一份11頁的提案,鼓勵美國承諾每年新增100GW(gigawatts)的能源發電量。 根據CNBC針對美國能源資訊管理局(EIA)數據的分析,10GW相當於800萬美國家庭的年用電量。(新聞來源:工商即時 陳怡均)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米萊伊政選後大勝,阿根廷股匯債齊揚,股市飆近22%至9個月新高
【財訊快報/陳孟朔】阿根廷總統米萊伊(Javier Milei)所屬政在週日中期選舉大勝後,市場押注改革加速、外部金融後盾續在,週一阿根廷資產股匯債三市齊步爆漲:國際美元債上漲7至13美分,2038年期觸及每美元0.73的年內高區;在美掛牌的阿股指數飆升逾三成,金融股單日最高勁揚近48%,追蹤阿股的ETF單日急漲約19%。本地股市強勢回歸,Merval指數單日大漲452,225.12點或21.77%,收在2,529,084.12點,為1月31日以來最高,創自2023年11月以來最大漲幅。外匯上,銀行間披索早盤一度急升近15%至每美元約1,300,終場仍升約4.3%至1,430,反映投資人對匯率體系改革與外匯儲備重建的期待升溫。市場人士表示,選後組閣與國會席次改善,有利推進外匯框架調整與財政-國企-放管服等結構性改革;市場亦關注先前承諾的外部融資支援(包含央行互換與貸款工具)可否維繫,使過渡期的償付與進口需求獲得喘息空間。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天下人才永續獎27家企業獲獎! 中華車、台積電、聯發科光寶科登榜
第三屆「天下人才永續獎」經嚴格評選後,共有100家企業/機構入選,今天公布27家企業機構 得獎。大型企業中中華汽車、台積電、聯發科、光寶科、鴻海等五大企業入列,電信三雄中華電、台灣大和遠傳也全數上榜,金融業則以玉山金、國泰金和中信金入榜。外商企業則有應材、台灣艾司摩爾,輝瑞。
太報 ・ 21 小時前法國裁罰蘋果iPhone營銷不公平合約,罰款與賠償近4800萬歐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法國法院裁定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長年對移動營運商施加不公平的iPhone營銷條款,對其處以合計4800萬歐元的罰款與賠償,市場聚焦後續是否影響歐洲區銷售與通路合作模式。判決指出,相關合約要求營運商共同承擔iPhone廣告費用、就固定零售價承諾採購數量,並允許蘋果無償使用營運商品牌與專利,認定違反當地競爭與商業規範。此案歷時多年調查與訴訟,最終以行政處分與民事賠償並行落幕。本次金額拆分為800萬歐元的罰款,加上對多家營運商的賠償:Bouygues Telecom獲賠1600萬歐元、Iliad獲賠1500萬歐元、SFR獲賠770萬歐元。判決同時對合約結構釋出界線,為日後手機品牌與電信商的商務條款提供遵循參考。業界關注蘋果是否提出上訴與調整在法國與歐盟市場的分銷與行銷安排,包括廣告分攤、價格承諾與知識產權使用等條款可能需重寫;對同業亦具示範效應,手機品牌在歐洲的商務談判空間恐收斂。蘋果股價週一追高2.28%至268.81美元,連續兩天破頂,年初迄今上漲約7.34%。
財訊快報 ・ 1 天前比爾·蓋茲:核能將成AI數據中心關鍵電源,中國投入領先全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微軟公司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表示,在下一代核反應爐的研發競賽中,中國正日益挑戰美國和其他國家的領先地位。蓋茲評論中國的核能創新努力時表示,中國在核聚變和核裂變研究工作令人印象深刻。在核聚變領域中國的投資「是世界其他國家總和的兩倍」。從電動汽車、太陽能電池板到電池,中國已在一系列綠色解決方案的研發製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同時在稀土礦物等能源轉型關鍵材料領域同樣占據優勢。先進核反應爐是中國少數尚未形成同等優勢的領域之一。隨著各國爭相開發新型電源來滿足數據中心不斷成長的需求,小型模塊化反應爐和核聚變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金融媒體行業研究一份報告認為,科技公司需要為AI數據中心供電,可能透過購電協議(PPA)、表後購電合約和戰略股權投資,到2050年釋放高達3,500億美元的新核能建設資金。蓋茲認為,核能既能滿足數據中心用電需求,又能降低電力成本。他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推高公用事業帳單,熱泵和電動汽車的普及將加劇這一趨勢。他指出,儘管美國天然氣資源興趣,2023年天然氣占全美發電量近半,但天然氣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蓋茲補充稱,從長遠來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