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方腥風血雨!習近平多次清洗高層 外媒:與2027攻台計畫有關
中國軍方腥風血雨!習近平多次清洗高層 外媒:與2027攻台計畫有關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中國近日多次對軍方高層「大清洗」,可謂一片腥風血雨;不久前又驚傳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政治工作部前主任苗華等9人,因「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慘遭開除籍。另,自2022年20屆中央委員會誕生後,205名中央委員當中的44人軍方委員,也已有10人中箭落馬,佔比近4分之1。對此,外媒《紐約時報》特別刊文分析,國家主席習近平戮力清洗軍隊的因素,並稱此舉凸顯了「不安與擔憂」。
作者皮爾森(David Pierson)首先提及,中國軍事實力、甚至核力量不斷強化擴張;但在威猛的表象背後,習近平卻不斷對將領、軍事領導人大規模清洗,同時暴露出難以忽視的貪腐問題。此舉更令外界質疑,中國能否有效管理日益強大的軍隊及核武庫。他更提到,習近平對於「火箭軍」,也就是掌管中國核力量的軍種,整肅程度更為猛烈;「有些高級將軍被消失、有些人入獄、承包商一個接一個被拘留調查」,皮爾森說。
對於習近平的清洗行動,他評論道,這是源於歷史中吸收的教訓,「軍隊只能絕對服從一位領導者,共才能生存」。皮爾森亦認為,習近平高頻率清洗軍隊,也反映他可能已開始對國內外的最壞局面,著手進行整備,無論是國內可能出現的政治鎮壓需求、經濟及社會問題可能將引發抗議、或是為了爭奪台灣,即將與美國開戰….等。
美國大學副教授唐志學(Joseph Torigian)則補充說,若想建立一支能同時擊敗菁英階層對手、街頭民眾、甚至美國人的軍隊,就要排除最大的威脅,那就是軍隊內部的腐敗。他進一步暗示,習可能判斷貪汙腐敗、物質主義,將威脅軍隊獲勝能力,更可怕的是,軍方可能受到西方滲透,恐怕成為間諜、接受西方「軍隊國有化」的價值觀、進而擺脫的控制。
皮爾森則表示,中國軍隊的清洗行動,徹底暴露軍隊內部仍存在嚴重失調,更使人對其戰備狀態產生疑慮。這甚至可能表明,即便習近平已堪稱毛澤東以後,中國最有權勢的領導人,但解放軍卻還是他未能完全掌控、或至少難以讓他感到安心的部門之一。
特別是火箭軍,皮爾森直言說,該部門掌握極為龐大的預算,容易出現腐敗;甚至,比起坦克與戰績,導彈相對鮮少測試,提高發現貪瀆的難度。而火箭軍的腐敗,正是外界質疑中國軍隊實戰能力的主要理由之一。皮爾森說,2023年以後,火箭軍一票高級指揮官涉嫌貪腐、慘遭整肅,整體作戰效能自然遭到懷疑。
皮爾森續指,習近平早已將美國視為統一台灣的主要阻礙。美國甚至已掌握,習近平曾下令中國軍隊必須於2027年,掌握奪取台灣的能力。而火箭軍就在這份計劃中,掌握重要地位;中國已研發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導彈,能在台灣衝突中,阻斷美軍航母編隊進入戰場。同時,甚至還建造可打擊關島、菲律賓、韓國、日本等太平洋沿岸美軍基地的高超音速導。
原文出處:快新聞/中國軍方腥風血雨!習近平多次清洗高層 外媒:與2027攻台計畫有關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街口投信:石油在21世紀中葉仍將是重要的能源驅動力 原物料長線需求激增
彰化4萬顆芬普尼雞蛋外流台中 縣府認了:「移動管制」未完備
70歲阿嬤金援孫讀書6年 沒感謝卻換女兒「這句話」
其他人也在看

普發一萬真能刺激經濟?學者:「兩件事」才是根本之道
普發一萬入帳了!多數國人歡喜接受,但並非所有台灣人都高興,像是曾發起拒領活動的法師釋昭慧。其實近期台灣各項經濟數據表現亮眼,台股一度漲破28000,部分機構甚至預計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衝破5%,究竟普發一萬的經濟乘數效果如何?能夠刺激民生消費嗎?普發一萬元的預算,是編列在「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
遠見雜誌 ・ 1 天前MAGA眾議員格林:盼與川普修復關係 為參與有毒政治道歉
「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大將、共和喬治亞州聯邦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也是川普...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習近平在「四中全會」面臨兩難——選擇短期刺激經濟,還是堅持長期經濟規劃?
房地產不景氣長期化,中國經濟減速的疑慮升高。在第15個5年規劃中,政府將「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列為核心目標。筆者指出,中國政府部門持續介入企業經濟活動並推行經濟管制的情況「本身就
nippon.com ・ 1 天前
川普金卡簽證降至百萬美元 吸引台灣欲移民者?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推出金卡簽證,稱外籍人士以5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億可取得居留許可。他在9月又推出全新的「金卡簽證」計畫,個人申請者可選擇「金卡」和「白金卡」兩個層級,「金卡」降至只需支付100萬美元,「白金卡」保留原先500萬美元,但白金卡持有者每年可在美國停留最長270天,且無須為美國境外所得繳稅。川普金卡簽證對全球富豪開大門,對台灣想移民者,是提供更便捷的通道抑或為懷抱美國夢的台灣民眾,增添更大風險? 為孩子就學、就業 不少家長懷抱美國夢 有2個兒子的飛飛,老大目前就讀高中,老二是國中生,孩子還未入小學前,飛飛就開始參加俗稱「樂透綠卡(Diversity Visa Lottery)」的美國抽籤移民簽證,這10多年來,飛飛每年在固定時間都會上網申請,雖然至今仍未抽中,但懷抱的美國夢沒有因此消退。飛飛說:『(原音)移民美國最主要的想法就是,除了兩岸的地緣政治關係外,還有就是想說給孩子一個合法的身份,那以後在美國發展的話,比較有保障,多一份準備,就多一份選擇。』 像飛飛這樣,為了孩子求學,或是希望孩子未來在工作上能夠多一個選擇,抑或是擔心兩岸關係可能起衝突,對於移民美國充滿憧憬和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中國經濟低迷 紐時:絕望情緒洶湧 愛國主義教育已無號召力
初次上稿11-16 23:59 更新時間11-17 06:52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經濟低迷,社會的絕望情緒暗潮洶湧,人們在社群媒體和私下交談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是對失業、降薪和生計艱難的擔憂,一貫鼓吹的愛國主義教育如今已經無法引起共鳴,習近平高喊的「中國夢」已經褪色。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美駐日大使嗆中國戰狼「像沒訓練好的狗」 謝長廷笑:諷刺貼切但恐冒犯了狗
中日局勢近期因為台灣相關議題持續升溫,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George Glass)先前曾發文酸,感謝中方人士不理性言行,鞏固了美日聯盟。前駐日代表謝長廷昨(16)日發文表示,葛拉斯還曾說,「與其說是戰狼,更像是一隻沒有訓練好的狗」,謝長廷笑喊,這種美式幽默、諷刺貼切,不禁讓人會心失笑,「不過,愛狗人士也許會認為是冒犯了狗」。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楊宏基觀點》2023火箭軍案餘燼未熄!反腐「同心圓」延燒進校園 還有下一步…
[Newtalk新聞] 自2023年下半年爆發火箭軍大規模腐敗案以來,反腐整肅行動呈現明顯的層層擴散趨勢。這種模式可形容為「同心圓」式:以軍隊核心(尤其是戰略部隊)為圓心,向外延伸至軍工企業(商),再進一步波及軍工相關高校(學)。這不僅反映了軍事裝備採購鏈條上的腐敗網絡,也凸顯了習近平當局對「絕對忠誠」的強烈需求。在中國傳統「學而優則仕」與「桃李滿天下」的官學一體文化下,高校不僅是軍工人才與技術的搖籃,更是許多高官的出身地或關係網樞紐。一旦整肅深入「學」這一環,下一步自然可能指向更廣泛的政界官僚體系。本文基於近期事件,分析這一模式的邏輯、動因與潛在走向。 圓心:火箭軍的窩案與軍隊高層清洗 中國前防長李尚福因涉貪遭中央政治局決議開除籍。 圖:翻攝自新浪新聞(資料照片) 整肅的起點是火箭軍,這支部隊負責中國核導彈與戰略打擊力量,涉及巨額資金與高度機密。2023年7月,軍委裝備發展部開始徵集2017年10月以來招投標違規線索,迅速引爆連鎖反應。前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火箭軍前後任司令員李玉超、周亞寧,以及多名副司令、參謀長級將領相繼落馬。2024年至今,火箭軍後續清洗持續:僅20
新頭殼 ・ 1 天前美國駐日大使重申對日防衛承諾 回應中國海警挑釁
近日頻繁發文為日本「助攻」的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今天在社群平台X上再次發文指出,美國對包含尖閣諸島在內的日本防衛,有著全面性的承諾,無論中國海警局的船隊如何行動,都無法改變這一事實。中國海警局4艘搭載艦炮的武裝海警船,16日上午駛入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南小島周邊日本領海,日本巡邏船要求駛離,這也是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影)《矢板明夫Newtalk》解放軍對日挑起戰爭? 矢板明夫:習近平清洗苗華集團後軍權極穩
[Newtalk新聞] 針對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存立危機事態」之答詢,中國官方連日回擊,解放軍報甚至放話「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觀察,先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APEC出訪韓國,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美國總統川普、韓國總統李在明自由交談,全程表現得相當輕鬆,一位「大權旁落」、遭奪權的領導人,不可能有如此自在的舉動。 矢板明夫在《矢板明夫Newtalk》新單元「新‧說三道四」中解析,苗華早年能力強、表現突出,先被從福建調往甘肅的蘭州軍區。當時蘭州軍區是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的大本營,而苗華則被視為協助習近平「收復蘭州軍區」的重要人物。也因為如此,苗華一路成為習近平在軍中最倚重的心腹之一。 「苗華本來是習近平極為信賴的朋友,兩人從三十多歲就相識。」矢板明夫認為,苗華後來又被調往海軍,整治中國軍隊內最不聽話的海軍系統,在軍中立下汗馬功勞。習近平因此更加信任他,將其安置於總政治部主任,掌握了解放軍人事大權,而且一坐就是七年。 矢板明夫總結,苗華與當年林彪、甚至清朝年羹堯如出一轍;作威作福、目無主公、妄議中央、結營私、貪污腐敗,在各種問題累積成「尾大不掉」的狀
新頭殼 ・ 1 天前
從數字到戰力:國防預算突破GDP 3%的意義與未竟挑戰
照片來源:軍聞社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行政院會8月21日通過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支出編列新台幣9,495億元,占GDP 3.32%,較今年年增22.9%,增額1,768億元。這一比率在2008年(陳水扁執政末期)、2009年(馬英九執政初期)曾短暫達到,但此後10多年都未再觸及。直到2026年度,政府將退輔會、海巡署等預算納入統計,才讓國防支出比率重返3%以上。 台灣民意基金會11月1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面對明年度國防預算,約49%民眾表示贊成,近40%不贊成(20歲以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1 小時前
籲聲援沈伯洋遭韓國瑜反嗆 賴清德:別替侵略者找藉口
今(115)年10月底,民進立委沈伯洋遭中國重慶市公安局以涉犯「分裂國家罪」立案調查,更揚言要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全球抓捕,引發熱議。日前,總統賴清德出面聲援沈伯洋,並喊話立法院長韓國瑜站出來捍衛國會尊...
華視 ・ 1 天前
BBC爆間諜醜聞!記者疑替中國蒐密 色誘歐洲高官換取軍情
英國爆出重大國安疑雲!1名現任《BBC》記者被懷疑曾替中國擔任間諜,甚至利用「美人計」色誘歐洲高階官員,以取得敏感軍事與情報資料。英國多個安全情報單位已介入調查,引發輿論震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影) 烏第59旅成功收復新巴甫洛夫卡! 俄突破企圖挫敗 15人遭擊斃2被俘
[Newtalk新聞] 烏克蘭軍方近日宣布,第 59 旅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新巴甫洛夫卡鎮成功收復,俄羅斯侵略軍試圖突破前線的行動遭到挫敗。據報導,該地區俄軍突擊小組已全面被消滅, 15 名侵略軍士兵被擊斃,另有 2 人被俘,現場形勢由烏軍控制。新巴甫洛夫卡軸線為交通樞紐,對兩軍的戰場補給至關重要。 前線消息指出,烏克蘭第 110 機械化旅的一名無人機操作員精準操作,成功將一枚手榴彈投擲至俄軍藏身的戰壕中。一名俄軍士兵企圖將手榴彈投回陣地,但因操作失誤,導致陣地遭受反擊,戰果顯著。此舉有效打擊了俄軍士氣,並為後續清剿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烏軍在收復鎮區過程中,成功摧毀了俄羅斯的彈藥庫及備用彈藥設施,阻斷了敵方的後勤補給。第 59 旅與增援部隊協同作戰,迅速清理當地敵軍據點,保障前線安全。烏軍官員表示,對這類突擊行動的準備和精準打擊能力,是收復失地的重要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民警衛隊第一軍第十二特種部隊旅「亞速」持續派遣無人機對俄軍進行攻擊,摧毀其人員與裝備。聯合作戰行動顯示,無人機的情報蒐集與精準打擊能力已成為現代戰爭中的關鍵優勢,對烏軍維持戰場主動權發揮重要作用。 目
新頭殼 ・ 10 小時前李連杰逆齡真相?蒙面網紅爆「柬埔寨生命科學園」駭人黑幕:抽嬰骨髓年撈千萬
[Newtalk新聞] 李連杰「返老還童」與多名明星外貌突然年輕化的討論近期在華人網路持續延燒,也引發外界質疑是否存在不為人知的逆齡技術。一名長期深入東南亞園區、以蒙面直播自保的反詐博主,近日曝光更令人震驚的說法,將矛頭指向柬埔寨的「生命科學園區」。 他強調,自己講述的內容「敢對天發誓」,並直指園區內的運作不僅限於電信詐騙,更涉及一條駭人的「小豬仔產業鏈」。博主稱,遭騙至當地的 40 歲以上女性常被迫做試管代孕,一次懷上兩到三胎。嬰兒出生後會被賣給園區內單位,成為提取「再生幹細胞」的來源。這名博主在影片中強調,他長期滲入東南亞園區拍攝反詐內容,為避免遭報復才蒙臉直播。他指出,被騙往東南亞的受害者中,「夜場」女性比例最高,因為膽量比一般人更大,也因此常遭最殘酷的對待,不論被送往柬埔寨或妙瓦底皆是如此。 至於 40 歲以上的女性,他透露通常會被安排「敲鍵盤」從事電詐,但在詐騙工作之外,另一個更殘忍的用途,就是被要求代孕。他說,園區會以試管方式「把胚胎種進肚子」,而非自然受孕,因為自然懷孕大多只能懷一胎,而試管能同時移植兩到三胎,「只要不斷水、不斷電,就能一直生」。園區最缺的是嬰兒,因此大量
新頭殼 ・ 1 天前
台灣有事變「中日有事」!日外交官飛抵北京 今將展開嚴正交涉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雙邊關係緊張升高。對此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親自飛抵北京,預計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
民視 ・ 15 小時前
不爽16台客點5披薩拍片公審!老闆道歉 驚動市長介入處理
位於義大利的蒙特卡丁尼市Pizza dal Pazzo,老闆帕齊尼(Patrizio Pazzini)不滿台灣遊客16人只點5份披薩,於是拍片公審,影片發布後遭到網友痛批,儘管他馬上發影片道歉,但仍止不住大家怒火,這件事甚至驚動到市長出面緩頰,並表示會安排和駐義的台灣代表會面化解紛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洪耀南專欄》四中全會人事 真正被「封住」的不是習近平,而是政治局
當制度被掏空,權力回縮至密室決策 二十大四中全會,表面看來風平浪靜的人事安排,實則暗藏一場深層次的制度地震。 中央委員雖有遞補,但政治局席次依舊懸缺;軍委副主席張升民獲任,卻破例未入政治局。這兩項不尋常的安排釋放出一個關鍵訊號:制度仍在運行,卻逐步失去功能;形式依舊,實質已變。 坊間流傳「習近平人事權被封住」的說法,習只有拉人下馬的權力,沒有派人上位的權力,看似合理,卻忽略了關鍵問題:真正被封住的不是習近平,而是政治局的制度角色本身。 政治局不補:因為政治局已不是習近平的工具 歷史上,中央全會「屆中增補政治局委員」的情況屢見不鮮:自王明(1931)、彭德懷(1936),到鄧小平、林彪(1955),再到黃菊(1994)、張春賢(2012),歷史上至少有七、八次先例。 但此次四中全會,即便面對中委大規模出缺、軍委高層重整,卻只補部分中委、不補政治局。這並非制度無據可循,而是刻意為之。 自2017年孫政才落馬後,政治局首次出現「不補」的先例,如今再度發生,已非偶發,而成趨勢。背後原因無他,補與不補已無制度功能可言——因為政治局已不再是決策中樞。 今日的重大決策,早已轉入國安委、外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