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詩如何活著──黃徙〈演詩ê人〉初讀
文/白靈 畫/柯適中
說黃徙是台語詩界擅寫長詩的怪咖,而趙天福是「演」台語詩最早的怪咖,應該沒有人會有異議。他們都是詩壇的邊緣人、游牧者,從事著吃力不討好、卻一旦堅持即無怨無悔、堅定一生。而「邊緣」、「游牧」等詞在去中心化的後現代,可是一件值得大書特書的事,它代表了流動、跨領域、斜槓以及更多創意的生成。
我與趙天福的交集可以溯及到1985年至1998年陸續於北部不同場合(包括藝術館、社教館、國家音樂廳、清大臺大等)演出「詩的聲光」的年代。而他們兩人的交集,應該可以早到三十年前,比如1994年黃徙負責第二屆鹿耳門文化季藝文的策劃、舉辦文化營、整合年輕知識份子回鄉時,參與此活動的趙天福就帶著他的小班底、以音樂、舞蹈及道地的台語,很像從廟堂走向民間,在臺南鄉間廟埕詮釋著一首首向陽、宋澤萊、黃勁連等的新詩。
而這首〈演詩ê人〉應該是2014年黃徙開始由華語詩創作轉寫台語詩之後兩人最密切的交集和共鳴。此首詩意義極特別,宛如使二人在三十年之後融成了生命共同體,黃氏將趙氏演詩的生命溶入自己的台語文字中,極盡聲音肢體動作形容之能事,使〈演詩ê人〉成了人在紙上「演詩」,末了黃即趙,趙即黃,不知如何分別。
〈演詩ê人〉這首詩開頭就像一聲突兀的吶喊:「職業叫做演詩,官方聽無,身分證袂當登記」,這不是溫柔的起筆,而是帶血絲的開場。它直接將「演詩」拉上「職業水準」的位置,卻同時宣告「官方聽無」。這裡的衝突本身就是一種動作,它讓演詩人(非傳統朗誦)處於一種「無法被歸檔」的境況。不用華語而用台語,不用朗誦而採用有舞台效果的「詩演」,若依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眼光來看,這正是對傳統「轄域」的「解轄域化」。因為在社會的秩序裡,沒有「演詩人」這個職業;在語言的秩序裡,也沒有台語詩該有的位置。這是台語在歷史上的處境:它被邊緣化,被視為庶務語言,而非文化核心。這種被壓抑,本身就是一種被官方「轄域化」的結果。可是趙天福卻不服,他硬是用聲音、用肢體把詩演出來,把這種被排斥的語言推到舞台中央。一個被固定為邊緣的語言,突破限制,轉化為藝術的核心,這正是「解轄域化」的大膽行為。黃徙在詩中記錄這種實踐,其實也是在做同樣的事:讓書寫逃脫紙頁,流動成為舞台的再現。
語言被從華語為主導的象徵系統的格子裡抽離,不再服從國家、社會的常態演出形式,而是逃逸到另一個遊牧的場域。這種逃逸不是被動的,而是主動的抗拒:「民間無承認,履歷表攏碰壁!腫腫!予薄薄一張紙,寫詩ê紙」,紙成了詩人皮膚的延伸,寫詩等於在皮膚上劃下刀痕。這裡的「腫腫!」不僅是文字,也是聲音,它幾乎逼著讀者聽到演詩當下時即能受到音樂般「聲音詩」的感動。
而台語詩最大的目標正是用耳聽而非眼看,而能達到這種效果的台語詩當然不好寫,寫成長詩更難寫,這正是黃徙可貴的地方,他對台語如何使「聲音詩化」成文字已達至他人所難為的境地。同時這也是趙天福厲害的地方,此詩中第4節演白靈的〈枝仔冰〉及第5節杜十三的〈塗炭〉,原來都是用華語寫的,是趙氏將之譯成台語的語境而幾達至完美的層次。而台語相對於官方的華語,算是邊緣、一度被強烈壓抑的「小語言」,而德勒茲說「小語言」具有可從既定的框架中解放,不斷分岔、變異、脫離既有束縛,容易獲取新創造力的力量,可以如同外國人般運用我們的母語卻怪異地「沿著巫婆的路線飛奔」,從而突破傳統語言的限制。此說法使台語、客語乃至各種原住民語在未來,都充滿了語言邁向詩歌的原力和活力。
在第二節「替身」中,這種語言的逃逸被形象化:「到山頂,將百幾首詩放出來∕親像人咧放粉鳥」。詩不再是整齊排列在紙上的句子,而是像鳥群一樣被放飛出去。這些鳥「四界烏白飛∕攏袂飛飛做伙∕嘛袂聽我ê話」,詩句不再聽從作者的安排,而各自展開生命,飛上樹、飛入雲、落進溪流。這裡的圖象,正是「解轄域化」的完美隱喻:詩不再被控制,而是解體為自由的散飛。黃徙用這樣的比喻,形象化地展現趙天福演繹詩句逃脫常理秩序、成為自我聲音能量解放的過程。這是詩從紙本秩序裡的逃逸,也是語言從指稱功能裡的逃逸。
在「演向陽」裡,詩的逃逸更進一步。這一節不再只是詩的朗誦,而是直接化成布袋戲的演出:「詩一現身,三頭六臂∕三角六肩∕起舞!起演∕親像,搬布袋戲的姊夫」。詩成了戲偶,有手有腳,有血有肉,與觀眾面對面。這裡的詩,不再被限制為文字,而是成為「可看、可聽」的動作劇場。詩的疆界從靜態的書頁,逃逸到戲台上,這就是使詩戲劇化、將傳統朗誦另類地「解轄域化」。而趙天福在現場「演向陽」,黃徙在詩中「演向陽」,兩者互為鏡像:一個讓詩在舞台解放,一個讓舞台重新回到詩的語言。這種二合一,正是台語與詩與舞臺跨越轄域的重要時刻。
「演白靈」則是將詩推向常人的各種感官。「白靈ê詩,枝仔冰∕是阮細漢ê記持」,詩不再是文字,而是冰棒的滋味,是夏日童年的涼感。詩人甚至把演詩的聲音模仿成賣冰棒的叫賣聲:「枝仔冰~喔」。這不是單純的朗讀,而是一種聲音的現場演繹,像是街頭的吆喝,帶有市聲與童年的回音。如此語言徹底逃脫了文學的疆域,變成舌頭上的冰涼、耳朵裡的叫賣聲。詩與聲音、味覺、記憶合為一體,這就是語言的解放,它不再只是書寫的符號,而是多感官的流動。
「演杜十三」,則帶出另一種層次。這一節寫礦工的生命與死亡,將趙天福演加翻譯的原詩帶入:「只有陪媽媽姊姊∕去守蹛礦山ê洞口∕拚命用目睭去挖!去挖∕挖出一軀~烏色ê阿爸」,詩不只是再現礦工的現實,而是直面創傷的「真實」。語言於此顯得無能,因為「阿爸」的死亡無法真正被說清,只能以「用目睭去挖」的方式來表達。這就是語言在真實面前的「崩解」:它不能完全符號化,只能迂迴、只能嘶喊。這個瞬間,其實也是一種「解轄域化」:語言逃逸出它原本的秩序,暴露出生命的裂口,成為與死亡對峙的聲音。趙天福在舞台上幾乎用全身力道去演此哀戚場景,黃徙在詩裡努力用文字去重現,兩者共同讓這個無法言說的真實,變成詩的力量。
最後一節「演詩ê人」,則把這個逃逸推到歷史層次。黃徙寫道:「少年時,我ê耳空∕覆蹛後山∕聽風,飛過東海岸∕拍原住民ê聲」,詩人的耳朵成為土地的共鳴器,聽到的不只是風聲,而是族群的歌聲。接著「中年,我ê目睭∕貼蹛西部平洋∕看雨,淹過田路∕捽水牛ê影」,這是農業社會的圖像,詩人的眼睛成了歷史的攝影機。最後「老矣,我ê身軀∕黏住厝壁∕面底皮一頁一頁∕皺紋一逝一逝」,身體的皺紋像是歲月貼在牆上的壁紙。整節使個人的生命史與台灣的土地史重疊在一起。因此當詩人宣告「就是一首活靈靈ê台灣史詩」,既是對上述三首詩、也是對演詩的趙天福和他的同一代人的禮敬。個人已經借由寫詩、演詩、及記錄下的這首詩,逃逸出自我的疆界,融入大地與歷史,成為一種集體的聲音,成就了不屬於個人、而歸於群體和土地時空的最徹底的解轄域化。
在這首詩裡,趙天福與黃徙的角色已經是二合一了。一個在舞台上用聲音、肢體、臉部表情去「演」詩,另一個在文本中用比喻、聲腔、結構去「演」詩。兩人共同完成的,是一次台語詩的「聲音化」。這種聲音化,本身就是語言的解構:台語脫離了被壓抑的日常位置,獲得了文學與藝術的正當性。也因此,〈演詩ê人〉不只是向趙天福致敬的作品,而是一次對台語詩本質的宣言:詩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不是紙上的,而是聲音的;不是個人的,而是群體與土地的。
如前所述,解轄域的力量,往往發生在邊緣、游牧、非中心的地方。黃徙高中即寫華語詩得獎,年輕時,他在軍中服役,寫的是華語詩,字句講究整飭,像是要在國家規訓的方格裡尋找文學的合法身份。但退伍以後,他曾任台南鹿耳門天后宮、四草大眾廟、大觀音亭興濟宮等寺廟主管卻謙稱是「廟公」,或正是日日與香火、鑼鼓、乩童相處, 2014年才使他徹底放下「華語文學」的夢,轉向母語詩。這似乎與他從廟口的喊聲、祭典的咒語、街市的粗語,突然發現了語言的另一種生命。而因拒絕大語言(華語)、轉向小語言(台語)的徹底領悟,這使他短短數年就寫了《台江大海翁》、《迷魂芳:倚海邊植物台語詩》、《千翼:台灣野鳥變奏曲》、《台灣山海經》等台語詩集,末了還結合攝影、演唱、吟誦等多媒體以展現母語的活力。黃徙在台語詩中可說已活出了一具新生命、新靈魂。
台語詩的產生,來自被壓抑的方言,來自被忽略的邊緣,可是正因為它不被固定在中心,它才更有力地展現出逃逸的能量。趙天福的演詩,是在舞台上讓詩跳出紙頁;黃徙的書寫,是在文本中讓舞台重新進入語言。兩者合一,就是台語詩最動人的形象:它不再只是靜靜的文字,而是一次次解轄域化的現場,一次次活生生、偷偷告訴世人「詩如何活著」的聲音和過程。
其他人也在看

《沒出息》響進廟會 國光樂儀隊「超酷版本」曝光!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民進立委王世堅過去擔任台北市議員時期,質詢前北市長柯文哲金句連出,其中「本來應該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現在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一句近期意外暴紅。金句被中國網友剪輯成洗腦神曲《沒出息》,瞬間在網路社群瘋傳,還紅回台灣、紅遍國際。網路上流傳各種版本《沒出息》,翻唱成韓語、日語、粵語與英語版,還有多種樂器改編成「史詩交響樂版」。近日宜蘭國光樂儀隊在廟會進香儀式時也演奏此歌曲,讓網友大讚「超帥的!」。
民視 ・ 1 天前
國1五股交流道改善工程竣工 "北出匝道"今16時通車
政治中心/楊凱安、陳泊翰新北報導國道一號五股交流道北上出口,銜接台64與65快速道路路段,向來是塞車熱點,但這個通勤族多年來的夢靨今天開始可望緩解!因為蘇貞昌2019年拍板增設匝道工程,原本預計2027完工,因進度大幅超前,北出提早一年半,今天下午四點即將通車!光復節連假四處跑的行政院長卓榮泰,連假後依舊行程滿檔,一早到新北市,視察國一五股交流道匝道改善工程。五股交流道長年有塞車問題,2019年時任院長蘇貞昌拍板改善工程,在出口與入口皆新增匝道,並拓寬周圍道路,原本預計2027年完工,但工程進度超前,北出提前一年半,週一下午四點通車,北入也可望提前半年完工,屆時從林口到新莊可減少20分行車時間,平面車流也能緩解。國一五股交流道匝道改善工程進度超前。(圖/民視新聞)行政院長卓榮泰:「這個工程雖然我們今天說它(進度)很快,但是發包不是那麼順利,七次的流標還能夠迎頭趕上,可見工程單位非常的不簡單。」不只塞車問題,防堵非洲豬瘟蘇貞昌也很有成效,如今台中卻成為破口,卓榮泰立刻求救經驗豐富的「蘇院長」。台中爆非洲豬瘟疫情,卓揆請教防疫經驗豐富的蘇貞昌。(圖/民視新聞)行政院長卓榮泰:「發生事情的第一個時間,我就打電話來請教蘇貞昌院長,他可以說把他過去所做的,現在所想到可以做的,及未來來設想到必須做的,都跟我講得很清楚,也告訴我要多注意哪些事情,跟這條北出口一樣,也是從蘇院長陳建仁院長到今天,(院長針對豬農攤商的補助有規劃了嗎?),我們會按照時程按照需要,跟按照標準跟法規來做事。」從禁宰禁運延長到相關補助,政院多管齊下處理,盼把非洲豬瘟的傷害降到最低。原文出處:國1五股交流道改善工程 提前竣工北出匝道今16時通車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中市府螺絲鬆?農業局認了「2獸醫未到場」 豬農僅靠電話問診最新!花蓮光復重建座談會未被邀請 張峻怒踹桌開罵傅崐萁台中防疫失靈延燒! 賴瑞隆怒轟:盧秀燕應向「這3個對象」道歉
民視影音 ・ 1 天前
蘭博修復傳統舟船與烏石港舊址 試航儀式再啟文化航程
匠心修復・行舟再啟蘭陽平原早期居民以舟船形塑出的獨特水域文化,是宜蘭人共同的生活記憶。為傳承舟船文化,活化珍貴文化資產,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以下簡稱「蘭博」)與行政院海洋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委會」)合作辦理「宜蘭傳統舟船復振計畫」,2025年10月26日於烏石港舊址水域舉行「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透過傳統舟船重返水域,再啟文化航程。林茂盛代理縣長強調「宜蘭傳統舟船的修復,不僅是文物的再生,更是宜蘭文化記憶的復航。」,並特別感謝海委會大力支持,共同實踐文化資產活化與海洋文化復振目標。200年前「石港春帆」的歷史回聲烏石港舊址自清領時期為宜蘭對外交通的重要門戶,河船與海船於此交會往來,舟楫穿梭、帆影點點。1825年(道光五年)噶瑪蘭廳通判烏竹芳題詠「石港春帆」為「蘭陽八景」之一,詩句「石港深深口乍開,漁歌鼓棹任徘徊。那知一夕南風急,無數春帆帶雨來」描繪出當年港口繁華、舟帆競發的盛況。然而,隨著水道淤積與1924年鐵道宜蘭線全線通車,水運逐漸式微,舟船文化沉寂於時光的波濤之中。直到今日,這段被河海擁抱的舊烏石港歷史,在修復的舟船試航中再次被喚醒。共學共修─實踐傳承蘭博於2024年獲贈兩艘宜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高雄男子出國旅遊 途中急性膽結石發作險喪命
高雄70多歲患有膽結石的男子與妻子出國旅遊,剛抵達澳洲坎培拉機場,行李還沒領就因急性膽結石發作、併發敗血症緊急返台治療,經檢查確診為急性膽囊炎併膽汁滯留與感染,並已出現敗血症症狀,一趟旅遊變救命驚魂記,幸及時對症搶救才保住性命。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李金德醫師表示,該患者出國前2週曾就診說飯後腹脹、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川普飛抵日本1.8萬警力嚴陣以待 將會晤德仁天皇與高市早苗
美國總統川普今(27)日下午已經抵達日本,將正式展開三天兩夜的訪日行程。 據日本媒體報導,川普搭乘空軍一號專機,離開馬來西亞,稍早已經降落在日本羽田機場,這將是川普展開第二任期以來,第一次訪問日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今北台灣又濕又涼! 高屏空品恐亮橘燈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今(28)日受東北季風及華南雲系東移影響,桃園以北及東北部地區為有雨天氣,其中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部以北及東部地區有短暫雨;台南、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高屏山區亦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
民視 ・ 1 天前
為取悅川普!高市早苗有備而來 讓福特大卡車稱霸東京街頭
美國總統川普27日抵達他亞洲行的第二站、日本。新科首相高市早苗為了與川普打好關係,主動提議購買福特F-150卡車,並有意安排以這些卡車相迎。不過,該車型尺寸大,恐怕不適合日本國內狹窄的道路。美聯社則分析,川普個性爭強好勝,福特卡車稱霸東京街頭的景象,正是他心中自己「獲勝」的有力象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世界大賽/18局大戰山本由伸熱身卻不見大谷翔平? 主帥曝這原因沒派他
世界大賽G3上演平紀錄的18局大戰,道奇和藍鳥牛棚投手全都用光,連轉播方都拍到道奇已經讓山本由伸熱身,被問到沒有考慮派上大谷的原因為何,道奇主帥羅伯茲(Dave Roberts)坦言「他抽筋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6小時死鬥道奇奪勝!大谷翔平開心衝本壘「日本連線」成亮點
世界大賽第3戰,道奇今(28)日在延長賽18局下靠Freddie Freeman轟出再見全壘打,以6比5擊敗藍鳥,系列賽2比1領先。隨著球飛出牆,大谷翔平興奮衝向本壘慶祝,佐佐木朗希與山本由伸也一同歡呼,日籍選手與翻譯組成「日本連線」開心跳躍慶祝勝利,成為賽後社群熱議焦點。
鏡報 ・ 18 小時前
鋼市低迷不振 電爐廠警戒 營造廠驚傳跳票 牽動海光、東鋼等營運
鋼筋市場低迷,驚傳北部營造廠跳票,市場交易信心受創,國內各大電爐廠包括海光、東鋼、豐興等上市企業均積極警戒,提升避險層級...
聯合新聞網 ・ 3 小時前
余祥銓妻曬全家福 「余天大女兒」罕露面超吸睛!
娛樂中心/江姿儀報導資深藝人余天愛妻李亞萍因肌膜炎導致軟骨磨損,需依靠輪椅行動,上下樓也得使用行動電梯輔助,甚至出席孫女抓周宴還因興奮激動到險些摔倒。今(27日)媳婦柔柔分享全家福,曝光75歲婆婆李亞萍的最新近況,余天大女兒余筱萍也罕見露面。
民視 ・ 1 天前
換換愛1/情斷大老之子郭方儒 邱偲琹搬家「熱戀韓國歐爸」
10月17日中午12點半,邱偲琹開車載著拖有行李箱的韓國男友回到新家,男方疑似剛從機場抵達。小倆口進門約一個小時後,邱偲琹先是穿著清涼的居家服獨自下樓丟垃圾。直到傍晚5點37分,兩人再度現身,男生換上短褲、拖鞋,一身輕鬆;邱偲琹則穿著長褲,兩人默契地以黑下白上搭配...
CTWANT ・ 3 小時前
世界大賽G3道奇回主場 大谷開轟陽春砲生涯季後賽第10轟
MLB(Major League Baseball ,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道奇巨星大谷翔平,今天在世界大賽第3戰道奇主場擔任先發開路先鋒,大谷面對藍鳥隊41歲先發投手薛澤(Max Scherzer)的投球,連續2球都積極揮棒,首打席擊出二壘安打攻佔得點圈。
太報 ・ 1 天前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MLB/大谷翔平世界大賽單場4長打 1906年以來首位!
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今(28日)上演單場雙響砲外加2支二壘安打,成為大聯盟自1906年以來首位單場擊出4支長打的球員。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21 小時前
溫朗東為逃兵「吃草拉屎」?全案結果尷尬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立委徐巧芯去年踢爆,名嘴溫朗東10年前為了逃兵裝瘋賣傻,做出「把地上草塞進嘴巴吃」、「隨地便溺大小便」等行為,對此,溫朗東提告徐加重誹謗及個資法,全案卻獲不起訴,溫朗東...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6 小時前
Energy前成員唐振剛「到新北地檢署自首」 承認閃兵役:虛心接受法律制裁
Energy前成員唐振剛近年以《角頭》五虎將一員走紅,他在演藝圈爆發閃兵第三波後,28日他和律師一起到新北地檢署自首,坦承當年因思慮不周,犯下錯誤。他當時也是以「高血壓」的病歷證明而未服役,他躲避兵役的方式和日前曝光的其他藝人們大同小異。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