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掌握血糖變化! 糖尿病患連續監測讓控糖更有效率
【NOW健康 楊芷晴/新竹報導】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
糖化血色素是過去3至4個月的血糖平均值 搭配居家監測全面控制
「我在家量測空腹血糖是90mg/dL,為什麼醫院檢查的糖化血色素還是偏高?」這是許多糖尿病患常見的困惑。蔡元祐醫師解釋,糖化血色素(HbA1c)反映過去3至4個月的血糖平均值,若紅血球壽命較短、或有貧血、腎功能異常等情況,可能導致結果與實際血糖不符。若僅依空腹血糖判斷,容易忽略飯後或夜間血糖波動,建議搭配居家監測,才能全面掌握血糖控制情形。
盧芳有衛教師強調,血糖監測的目的不只是記錄數值,而是調整生活與用藥的重要依據:
1.防範低血糖與高血糖:血糖快速變動可能引起頭暈、冒汗等「假性低血糖」現象,應先量測確認是否低於70mg/dL,必要時補充含糖飲品。
2.飲食與用藥評估:建議量測「配對血糖」—即餐前與餐後血糖差距,以30至60mg/dL為宜;若超過60mg/dL,代表醣類攝取過多,低於30mg/dL則需留意低血糖風險。
3.生病與睡眠影響:感染、壓力或睡眠不足都會影響胰島素分泌,造成血糖波動,應加強監測與調整作息。
蔡元祐醫師提醒,生活型態與用藥穩定後,可每週選擇2至3天量測指尖血糖,並與醫療團隊討論最適合的頻率與時機。
連續血糖監測器能連續追蹤7至14天 精確掌握血糖波動控糖有效率
隨著科技發展,連續血糖監測器(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已成為血糖管理的重要工具。感測器能連續追蹤7至14天的血糖趨勢,清楚呈現全天波動情形。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血糖維持在70–180mg/dL的時間(Time in Range, TIR)應超過70%,低於70mg/dL的時間應少於4%。蔡元祐醫師指出:「持續觀察血糖變化,能協助病人了解生活與飲食對血糖的影響,進而精準調整,讓控糖更有效率。」
盧芳有衛教師說明,對於擔心頻繁指尖採血或工作繁忙的糖友,可使用可攜式裝置的連續血糖監測器(CGM),即時追蹤記錄血糖變化趨勢。目前臨床常用的CGM安裝於上臂皮下組織,可連續配戴7天到14天不等,可記錄24小時連續血糖的趨勢圖,比傳統指尖血糖更精準掌握血糖在餐後上升或夜間下降變化。
新竹臺大分院持續深化糖尿病整合照護,由代謝內分泌專業團隊提供個別化監測建議與衛教指導,協助病人建立自我照護能力,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全方位糖尿病管理。醫療團隊也呼籲民眾:定期檢測血糖、聰明解讀數據,讓控糖生活更穩定、更安心。
# 首圖來源/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膚質非乾即油?混合肌是常態 AI皮膚檢測讓保養更精準
▸高度近視小心核性白內障 醫揭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優勢
其他人也在看

糖友嚴格執行飲食調整、運動 糖化血色素可降1.8%
全台約有200萬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成為重要健康課題。根據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若能嚴格執行飲食調整與規律運動,不僅能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色素平均更可下降1.8%,甚至有機會減少用藥量或達到不需用藥的狀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一站式減重 擺脫慢性病纏身
近年肥胖問題越來越常見,加上年輕族群的糖尿病盛行率更是逐年攀升,若輕忽這些問題,最終導致心血管疾病與腎臟疾病的發生,不僅嚴重影響身體健康,甚至提高全因性死亡的風險。為此,苗栗市大千綜合醫院減重團隊特集結新陳代謝科、家庭醫學科、營養師及復健治療師,全方位從醫療、營養及運動來幫助民眾健康減重、管理體重,並分享減重成功案例,提供一站式的減重服務。大千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李麗青表示,肥胖是一種慢性且常復發的疾病,也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慢性發炎等疾病的主要驅動因素;若能減少體重3-7%,就可以改善血糖問題與心血管疾病;減少體重超過10%,不但改善慢性疾病、緩解糖尿病問題,也能降低死亡風險。李麗青醫師表示,現今減重治療方式多元化,包含生活型態與營養治療、藥物治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北榮新竹分院70週年 喜抱腎臟病及糖尿病健康雙獎
今年歡慶創院70週年的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在《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2025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更一舉榮獲「金獎」,肯定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表現。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醫:掌握數據才能穩控血糖
11月14日是「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新竹臺大分院內科部代謝內分泌科蔡元祐醫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盧芳有指出,糖尿病的控制關鍵在於「自我監測」。透過正確量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與糖化血色素,並善用現代化的血糖監測工具,病人能即時掌握血糖變化、降低併發症風險,讓糖尿病照護更精準、更安心。「我在家量測空腹血糖是90mg/dL,為什麼醫院檢查的糖化血色素還是偏高?」這是許多糖尿病病人常見的困惑。蔡元祐醫師解釋,糖化血色素(HbA1c)反映過去3至4個月的血糖平均值,若紅血球壽命較短、或有貧血、腎功能異常等情況,可能導致結果與實際血糖不符。若僅依空腹血糖判斷,容易忽略飯後或夜間血糖波動,建議搭配居家監測,才能全面掌握血糖控制情形。蔡元祐醫師提醒,生活型態與用藥穩定後,可每週選擇2至3天量測指尖血糖,並與醫療團隊討論最適合的頻率與時機。隨著科技發展,連續血糖監測器(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CGM)已成為血糖管理的重要工具。感測器能連續追蹤7至14天的血糖趨勢,清楚呈現全天波動情形。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血糖維持在70–180mg/dL的時間(Time in Range
台灣好新聞 ・ 20 小時前
不吃藥逆轉糖尿病!吃對、動對重新掌控血糖主導權
糖尿病並非絕對無法改變的命運,透過飲食調整、運動與新興治療的結合,糖尿病有機會被「逆轉」。每年11月14日為聯合國「世界糖尿病日」,提醒全球正視糖尿病已成現代文...
早安健康 ・ 1 天前
「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特色/主題金獎」 北榮新竹分院榮獲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今年歡慶創院70周年,在深耕偏鄉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各項慢性病照護。《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顯示偏鄉患者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腎臟病照護。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114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醫院更展現了機構特色,一舉獲得「金獎」的肯定,展現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豐碩成果。《康健雜誌》此次針對八大疾病進行各層級的醫院評選,蒐集分析全台超過400家醫院的客觀品質指標,評選出各疾病照護的特色醫院,許多默默耕耘的中小醫院也在此評比中展現出疾病治療的核心實力。內科部洪振瀛主任表示,洗腎室至今已為竹東地區的尿毒症患者服務逾四十年,多次獲得「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地區醫院優等獎」及「地區醫院典範獎」,血液透析中心也參與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全台傑出醫護團隊」的殊榮。此次獲得「2025腎臟病特色醫院」更彰顯北榮新竹分院為大竹東地區腎臟病照護的第一品牌。為擴大對偏鄉慢性疾病患者的永續照護,透過積極整合糖尿病與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資源,利用跨專業團隊的合作,融合多種專科醫師(新陳代謝科、腎臟科、心臟科、胸腔科
台灣好新聞 ・ 23 小時前
太子集團現金交易豪車豪宅 金管會證實接獲十家銀行通報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柬埔寨太子集團進行國際詐騙,在台灣大量購買豪宅、豪車,儼然當成洗錢基地。但總是透過現金交易,動輒提領幾億現金。立委質疑金管會有沒有把關?銀行是在睡覺嗎?金管會主委證實,曾金檢十家銀行,七年來疑似洗錢申報多達52次。北院也罕見澄清,15萬交保的性感特助,是檢察官法命具保候傳,並非法官裁定。檢警調來到和平大苑豪宅,進行搜查,光一戶豪宅就要破億,太子集團還一共買下11戶,豪車更不用說,包括要價兩億的「山豬王」布加迪在內,一共26部超跑,洗錢金額共超過45億,傳出都是現金交易,難道金管會都不知情嗎?立委(國)賴士葆vs.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我們總共有十家銀行,十家銀行有進出,掌握你們處理什麼,仔細地去看這個內容,至少它在通報上是沒有問題,這十家的銀行有沒有問題,你告訴我嘛初步了解,現在初步來看他們在做大額通報,應該是都符合規定。」和平大苑豪宅一戶破億 針對太子集團過去七年銀行局申報52次洗錢情資(圖/民視新聞)一般人要提領幾十萬,就會受到行員再三關心,破億的現金,卻能夠提領得如此輕鬆,針對太子集團洗錢案,金管會在立院證實,過去七年都有掌握,銀行局甚至加碼表示,光是洗錢申報就高達52次。立委(民)李坤城vs.銀行局局長童政彰「我們目前掌握到的訊息,是從108年之後,金融機構有做了,有52次的相關申報動作,你們把情資給調查局,調查局沒有任何的動作嗎,這個是整個國家洗防體系,哇那我們國家整個洗防體制有問題耶。」陳志左右手李添特助劉純妤15萬交保挨轟縱放 北院澄清檢方未聲押無從介入(圖/民視新聞)疑似透過六十個銀行帳戶洗錢,過去有十家銀行都有按規定,進行大額通報,檢警調似乎也早就知情,卻直到美國司法部起訴,才動了起來,被質疑是不是慢半拍。太子集團主席陳志左右手李添,他的特助劉純妤,姣好的臉蛋和身材,成了外界討論焦點,只是訊後十五萬交保,引來網路狂轟縱放詐欺犯。北院罕見特別澄清,是檢察官並未就該被告聲押,法院依法無從介入,強調交保並非法官所裁定,盼弭平外界質疑聲浪。《民視新聞網》提醒您:「任何人在依法被判決有罪確定前,均應推定為無罪」原文出處:太子集團現金交易豪車豪宅 金管會證實接獲十家銀行通報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太子集團在台布局曝光!竹聯、四海幫涉入跨國詐騙鏈卓揆震怒!太子集團女特助15萬交保 北院:非院方所做之裁定替友顧幼女卻「做拱橋」虐打 男子二審仍判刑1年半
民視影音 ・ 15 小時前
健保長期給付連續血糖監測有望!石崇良允年底前研議放寬給付限制
連續血糖監測(CGM)在歐美已是糖尿病患長期使用的血糖管理工具,台灣的健保只給付極少數病患使用,且條件嚴格、次數有限。衛生福利部部長石崇良日前允諾,預計今年底前修改健保相關的給付規定,並放寬到診所也能
健康2.0 ・ 1 天前
250萬台人注意!「1病」治好仍會增50%心臟衰竭風險
台灣糖尿病患超過250萬人,糖尿病患者能把血糖控制穩定、甚至不再需要服藥,值得肯定,但研究發現,只要得過糖尿病,身體就會「記仇」,就算逆轉糖尿病,未來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仍比一般人高出 50%。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沈伯洋父子很快有醜聞爆點? 邱毅分析中國獨挑原因:抓他最有把握
民進立委沈伯洋先前已被列入「台獨頑固分子」名單中,官媒近日釋出影片中,重慶市公安局民警指控沈伯洋宣揚台獨,還提到要對沈伯洋進行全球追捕。前立委邱毅今(12)日po文,指中國看來對沈伯洋已摸清底,估計很快的會有爆點,沈伯洋父子的相關醜聞會出現。至於台獨頑固分子清單裡這麼多人,為什麼獨挑中沈,「答案很簡單,因為抓他不但師出有名,還可以落實。也就是抓他最有把握。」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結合運醫、物療與復健照護 知名物理治療師打造全新健康空間
由由業界知名的講師暨資深物理治療師黃博靖 (現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深耕私人運動領域超過10年的 BEYOND FITNESS 協同勤美集團與璞真建設共同打造的全新健康空間「拾壹物理治...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7 小時前
減重節食當心腸道壞菌暴增! 營養師:熱量攝取不要低於「這數字」
減重7分靠飲食、3分靠運動,很多人選擇少吃來減重。新研究指出,靠降低熱量來減重,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讓一種連醫生都頭痛的壞菌激增。 每個人的腸道有億萬隻腸道菌,且每個人都不同,高、矮、胖、瘦都有不同的菌相,那麼卡路里對於腸道菌有何影響?一篇刊登於《自然(Nature)》的研究給了答案。 低熱量減重 腸道功能衰退 歐洲最大的教學醫院之一、德國柏林夏特里醫院的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斯普蘭格(Joachim Spranger)和美國加州大學的團隊研究了80名更年期後、體重介於輕微過泡到嚴重過胖之間的女性,隨機分成2組,一組每天只吃800卡、為期16週,另外一組則是維持他們現有的體重。同時,在實驗前後都採集糞便樣本分析腸道菌相。 結果顯示,節食組的人腸道菌的數量減少、組成和代謝能力都改變了,「因為環境改變了,腸道菌為了吃到更多養分而調整自己的代謝能力,而且懂得儲存養分、不被人體運用,」研究成員之一的施瓦岑柏格醫師(Reiner Jumpertz von Schwartzenberg)說。 接著,研究人員把糞便樣本植入腸道菌已被淨空的老鼠中,結果被植入節食後糞便的老鼠,身體質量(BMI)少了10
康健雜誌 ・ 16 小時前

留營政策奏效 國軍編現比微增0.6%至79.2% 國防部:預估年底達80%
解放軍威脅日益升高,國軍兵員是否足夠維持防衛戰力,引發關注,立委王定宇直指海軍沱江艦兵員編現比不到5成,要求國防部改善,根據國防部明天(11/13)將向立法院提報的書面報告中指出,經過強化招募人才與留營政策等努力,統計民國114年(2025年)迄今,全軍編現比79.2%,其中志願役佔76.9%,一年期義務役佔約2.3%,預判至年底整體編現可提升至80%。
太報 ・ 15 小時前
這樣吃燕麥不會瘦還會胖!紅色水果不補血 常見營養迷思大解密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對於飲食營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坊間流傳著許多營養迷思,讓人難以分辨何者為真。營養師陳怡靜表示,這些迷思無所不在,常讓人感到困惑。她認為,透過正確的營養知識,搭配
健康2.0 ・ 2 小時前
SoftBank 出清 NVIDIA 股份籌 58 億美元,全力支持對 OpenAI 的 225 億美元巨額投資
日本巨頭 SoftBank 不久前宣布,其已經出清持有的 NVIDIA 股份變現 58.3 億美元。配合同時出售的部分 T-Mobile 股份,兩筆交易合計籌集到超過 150 億美元現金,SoftBank 未來會將其投入對 OpenAI 高達 225 億美元的巨額投資計畫。
Yahoo Tech ・ 19 小時前
研究:說話變慢、忘詞,哪個才是失智警報?多做一件事防腦退化
年紀愈大,說話愈容易忘詞,許多人認為這是認知能力下降的前兆,加拿大最新研究卻推翻這個想法:「說話忘詞」是正常老化現象,「語速變慢」才更是失智警報。 與朋友聊天聊到一半,突然停頓,想不起來「正確的用詞」是什麼?這樣的「忘詞」現象,被許多人認為是失智前兆。然而,一則最新研究卻推翻這項認知──比起說話忘詞,「講話語速變慢」是更精準的失智指標。 專長高齡研究的加拿大多倫多灣巒醫院(Baycrest)與多倫多大學共同研究,針對125名年齡介於18~90歲受試者,進行3種不同項目的評估,包括:圖片識別、圖片描述、以及認知能力評估。 在「圖片識別」環節中,受試者會一面看著圖片、回答關於圖片的問題,一面聽見耳機中播放著干擾性詞語。研究人員想透過打斷受試者思考,評估他們是否能維持資訊處理能力、精準辨識圖片內容。而「圖片描述」環節則請受試者描述自己看到的2張複雜圖片,再運用人工智慧軟體,針對受試者語速、停頓思考的程度,進行語言表現分析。 最後,研究再針對每個受試者進行大腦的「執行功能」評估。執行功能是了解大腦退化程度、失智風險的重要指標,一個人的專注程度、避免分心的能力、以及處理衝突性訊息的能力,都會影響
康健雜誌 ・ 16 小時前
鄭麗文稱普丁非獨裁者 林佳龍瞠目結舌:挑戰三觀的主席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及俄烏戰爭時,竟脫口說出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引發爭議。對此,外交部長林佳龍於今(12)日播出的專訪中回應,「鄭麗文對獨裁的見解,已超越了知識的極限,這樣的主席真的是在挑戰我們的三觀」。
民視 ・ 1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