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臀16cm巨球 罕見畸胎瘤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市一名女嬰出生時臀部有1個直徑16公分的「先天性尾骨畸胎瘤」,隨著懷孕週數成長,經手術切除530公克腫瘤,女嬰目前正常成長。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一名孕婦在產檢時,從超音波影像中發現胎兒近肛門的臀部有1顆約4到5公分大的小小腫瘤,就透過孕婦產檢一路「監視」腫瘤的變化。
林雨利說,孕婦至懷孕第25週時到小兒外科諮詢胎兒臀部腫瘤的處理方法,經建議等女嬰產下後,再做進一步檢查,與其他疾病做鑑別診斷,如果是單純的腫瘤,最好的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腫瘤。
林雨利表示,孕婦於懷孕第33週產下3440公克女嬰,經核磁共振檢查,判斷是先天性尾骨畸胎瘤,直徑達16公分。9天後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該尾骨畸胎瘤,由於女嬰臀部宛如帶著一個「大球」來到這個世界,要切除這麼大的尾骨畸胎瘤,有一定難度。
林雨利指出,手術必須採取V字形切口,才能將畸胎瘤清除乾淨,這V字形的切口長達20公分,很順利的切除女嬰重達530公克的尾骨畸胎瘤,重量幾乎是女嬰體重的1/6,是一個超大的畸胎瘤,經化驗屬良性瘤,不會再復發。
對於胎兒尾骨畸胎瘤的成因,林雨利解釋,目前成因不明,也有醫學報告認為成因應源於尾骨處全能幹細胞的異常分化,是罕見的先天性畸胎瘤,發生率約為3萬5000分之1,較常見於女性,女性罹病率為男性的3至4倍。
林雨利說,孕婦獲知胎兒臀部長了腫瘤,壓力很大,還好有澄清醫療團隊一路陪伴,讓孕婦順利產下女嬰,再由小兒外科接手,成功手術後由新生兒加護病房悉心照護。尤其定期產檢至關重要,因為從超音波影像可以看到胎兒的健康情形。
其他人也在看
女嬰帶16公分大球出生 手術切除不復發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任林雨利表示,「大球」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在胎兒成長過程中極速成長,從產檢超音波發現約4公分,10週後年生竟長大了4倍,經手術切除後,該女嬰目前正常成長。一位孕婦在產檢時,從超音波影像中發現胎兒近肛門的臀部有一顆約4-5公分大的小小腫瘤,就透過孕婦產檢一路「監視」腫瘤的變化,孕婦至懷孕第25週時到小兒外科諮詢胎兒臀部腫瘤的處理方法,林雨利主任建議等女嬰產下後再進一步檢查,與其他疾病做鑑別診斷,單純腫瘤最佳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林雨利主任表示,該孕婦於懷孕第33週產下3440公克女嬰,經核磁共振檢查,判斷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已達16.5×10×8公分。9天後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該尾骶骨畸胎瘤,畸胎瘤女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影/桃園機場插座鬆動!「瓶子超人」神助攻完美支撐
最近有一名旅遊網紅在桃園機場內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人將寶特瓶放在插座旁邊,一開始他以為是亂丟垃圾,結果他赫然才發現,這其實是位無名人士超貼心的設計,讓人忍不住大喊:「感謝瓶子超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腸病毒嚴峻 3歲以下當心
國內腸病毒仍處流行期且疫情持續上升,疾管署統計,上周門急診就診計1萬1893人次,較上一周上升3.9%。今年累計19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9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7例)為多,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累計15例。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藥祇27日登興櫃 參考價120元
新藥股添生力軍,藥祇生醫(7878)27日將以每股參考價120元登錄興櫃。董事長吳月禎表示,該公司瞄準近千億美元糖尿病市場,以創新的核心技術,運用分子對接與蛋白標靶平台研發小分子新藥,其中旗艦產品「PS1」為全球首創(First-in-class)標靶在蛋白雙硫異構酶(PDIA4)之新藥,已獲美、台核准進行一期臨床。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
藥祇生醫 27日登興櫃
新藥股添生力軍,藥祇生醫(7878)27日將以每股參考價120元登錄興櫃。董事長吳月禎表示,旗下旗艦產品「PS1」為全球首創標靶在蛋白雙硫異構酶(PDIA4)之新藥,進度最快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PS1 PS-001,目前在Phase IB多劑量爬升階段,預計2026年完成,上半年公布解盲結果。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元富證券揪癌症希望基金會 挺癌友
台新新光金控旗下元富證券長期投入公益行動,今年再度攜手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送愛到病房」關懷計畫,以行動支持癌友。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25日前往癌症希望基金會,捐贈1,000份癌友關懷禮,交由基金會團隊前往全台各大醫院訪視及關懷癌友。盼藉由實際行動傳遞溫暖與祝福,為癌友注入持續前行的力量,助使抗癌之路走得更加順遂。
工商時報 ・ 9 小時前經痛難耐 子宮肌腺瘤作祟
35歲李小姐近3年生理期總腹痛難耐,影響日常生活,就醫後經超音波與抽血檢查,發現子宮內布滿子宮肌腺瘤,透過腹腔鏡與婦科超音波導引,進行子宮肌腺瘤微波消融治療,術後經痛症狀大幅改善。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全台首例!她心跳每分鐘僅40下 植入創新心律調節器救命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心律不整團隊完成全台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臨床植入,突破過去無導線節律器僅能單腔起搏的限制,為心跳過慢患者開創治療新契機。這項創新技術讓心房與心室同步率高達95%,能有效模擬正常心臟電生理節奏,大幅改善病患臨床預後。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全台首例 創新心律調節器救命
台灣每年約7500人接受心臟節律器治療,台大醫院25日發表,成功引入並完成國內首批「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臨床植入,突破無導線節律器多年來僅能單腔起搏的限制,讓心房心室更同步,為國內心律不整治療帶來重大變革。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兩岸和平迎向光 鄭在改變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1個多月以來,一舉一動都頗具新意,也備受關注,更屢屢引起討論甚至被抹黑。例如11月初鄭麗文出席白色恐怖追思活動,竟遭誣指追思對象包括當年國軍將領共諜吳石,鄭麗文當日在現場便公開清楚地表示,吳石不是政治受難者,而是情報工作者,因此不應該是紀念對象。從上述的例子便可以看出,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的那一刻起,所有的政治撒潑與誹謗便往她身上聚集。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H3N2來襲 流感高峰在春節前後
台灣今年流感疫情11月雖趨緩,上周類流感門急診較前一周下降10.1%,但疾管署研判明年1、2月將再迎來新一波高峰,且可能一路延續至農曆春節。疾管署長羅一鈞指出,此波台灣與日本主要流行的病毒型別皆為較少見的H3N2,感染後仍有機會引發肺炎、腦炎等重症,不可掉以輕心,並提醒,有出國規畫者更要及早完成接種。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可省下15分鐘交通時間 台中甲埔大道明年將通車
為紓解大甲區及外埔區甲后路、甲東路的車潮,中市建設局推動「甲埔大道新建工程」,規劃開闢全長2.75公里、寬15公尺的新道路,2022年4月開工,工程全長約2.75公里,路寬15公尺,目前工程進度約94%,預計今年底完工,將於明年第1季通車,將舉辦大型健行活動迎接這項重大交通建設。
自由時報 ・ 1 天前64元買飲品鮮食中千萬!7-ELEVEN 9~10月統一發票開出2張千萬特別獎
7-ELEVEN配合財政部最新一期2025年9~10月統一發票開獎活動,開出2張千萬特別獎、4張200萬特獎、3張雲端發...
聯合新聞網 ・ 7 小時前
每天都吃菜!50歲男血壓仍狂飆 醫揪「1習慣」害的
天氣一轉冷,火鍋店再度迎來人潮,不少民眾也把火鍋當成冬季進補首選。不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有慢性病史的人要得特別留意,並分享一則案例,一名50歲男性長期罹患高血壓,原本藥物控制穩定,最近血壓卻突然升到異常高點,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用火鍋燙菜」的習慣,看似清爽的蔬菜,其實吸進大量高鈉湯汁,讓血壓悄悄失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 天前
咳嗽不能吃香蕉是真的!醫提醒2類人要注意 揭「老祖宗智慧」不容忽視
在感冒咳嗽期間,許多人都會聽到長輩提醒「這個不能吃、那個會加重咳嗽」,事實上,確實有不少水果因性質偏寒、酸度高或容易刺激呼吸道,被認為不利於感冒恢復,例如:西瓜、芒果、柳丁等。不過,你是否也聽過坊間流傳「吃香蕉會咳嗽」?對此,兒科醫師徐嘉賢近日證實「是真的!」並提醒過敏體質、哮喘或異膚患者尤其要小心。
鏡報 ・ 22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