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人類存亡?800名科技領袖籲暫停發展「超級智能」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人工智慧界掀起前所未見的示警浪潮,根據《CNBC》報導,全球超過800名科技與政策領袖共同發表聯署聲明,呼籲各界立即暫停研發「超級智能」(Superintelligence),這種可能超越人類智慧的AI系統。簽署人包括蘋果共同創辦人史蒂夫.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美國前國安顧問蘇珊.賴斯(Susan Rice)、AI先驅喬書亞.本喬(Yoshua Bengio)、傑佛瑞.辛頓(Geoff Hinton),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AI安全專家史都華.羅素(Stuart Russell)等重量級人士。
上述聲明指出,「超級智能的出現已引發廣泛憂慮,從經濟淘汰與人類權力被削弱,到自由、尊嚴、國家安全,甚至人類滅絕風險。」聯署人呼籲各國政府與科技公司,在取得充分的公眾共識與明確的科學安全保障之前,應暫停一切超級智能AI的研發與部署。聲明進一步強調,AI快速演進已遠超監管與倫理討論的速度,「若無有效的社會與法律機制,任何形式的超級智能開發都不應繼續推進」。
除了AI學者與企業家外,這次聯署名單也涵蓋媒體人物、宗教領袖與前政界人士。簽署者包括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爵士(Richard Branson)、前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馬倫(Mike Mullen)、英國王室成員梅根.馬克爾(Meghan Markle),以及美國前總統川普的媒體盟友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與格倫.貝克(Glenn Beck)等人。這份聯署名單發布後激起廣大迴響,截至週三名單仍在增加中。
近年來,「超級智能」已成AI產業的熱門名詞;包括馬斯克創辦的xAI、OpenAI及Meta等科技巨頭,正爭相開發更高階的大型語言模型(LLM)。Meta甚至將其AI部門命名為「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顯示全球科技巨頭已將「超智競賽」視為下一階段主要戰場;然而,多位AI安全專家警鈴大作,提醒當前人工智慧尚未具備可完全控制與可驗證的安全框架,若未設限開發,可能導致社會結構崩壞與人類自主權喪失。
AI倫理學者指出,這份聯署代表科技界內部首次大規模自我警示,象徵「AI發展的社會契約」需重新定義,多國政府已開始研究監管超級智能的立法架構,包括歐盟AI法案(EU AI Act)與美國國會AI安全草案;不過目前尚無任何國際協議對「超級智能」的定義與發展門檻作出統一規範。聯署人呼籲,全球應共同制定「AI發展暫停協議」,以確保技術進展不超越人類社會可控範圍。
其他人也在看
國巨11月鉭電漲價 法人看被動元件還有戲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旗下基美10月22日突然發出鉭質電容漲價通知,且11月1日起即刻生效,包括國巨*、華新科(2492)、日貿電(3090)、光頡(3624)上週四大漲,其中,國巨*股價10月以來漲幅近三成,法人則認為,被動元件族群還有戲。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國際經濟》剩AI獨挑大梁…《大賣空》本尊艾斯曼:美國經濟幾乎停滯
【時報-台北電】億萬富豪投資者、電影《大賣空》原型人物艾斯曼(Steve Eisman)警告,如果將人工智慧(AI)的好處從經濟方程式中剔除,現實將大相逕庭,經濟其實相當停滯。 這位知名分析師曾因預測2008年房市崩盤而一戰成名,他的故事還翻拍為2015年上映的《大賣空》(The Big Short)電影。他在播客節目「真正的艾斯曼劇本」中表示,美國經濟就像是「雙城記」: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或許展現強勁經濟,但如果將AI支出剔除,就只剩下停滯不前。 艾斯曼表示,2024年美國GDP為29.18兆美元,預計2025年將擴張1.8%,而這1.8%的成長價值約為5,300億美元。但根據艾斯曼的估算,若將谷歌(Google)、亞馬遜和微軟等「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在AI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也計算在內,總額約達4,000億美元。這代表若從美國GDP的預期成長減去上述支出,增長的金額實在不多。 艾斯曼說,「實際上,美國經濟在AI之外甚至沒有成長到50個基點,因此,市場顯然存在一些疲弱的部分。」50個基點即為0.5個百分點、也就是0.5%。 許多經濟學家和科技巨頭皆已警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
180萬人卡位這檔 去年來填息率高達83%!
台股加權指數(21)日盤中最高達27,969點,與28,000點僅差臨門一腳,台股仍處在相對高檔,若投資人擔心追高則可以逢低買進方式佈局。觀察全台受益人數最多的ETF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本月交易火熱,00878自10月以來的日平均成交量逾5萬張,仍是ETF市場主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連AI教父都搖頭!逾850位專家連署「暫停開發」超級AI:確認安全可控前,貿然行事恐斷送人類文明
全球數百名知名人士,包括諾貝爾獎得主、人工智慧(AI)與科技領域的專家等,在22日發表聯署聲明,呼籲停止開發「超級智慧」(superintelligence)——也就是智慧將超越人類的AI。根據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該聲明的連署人數已超過850人,當中包括科技領袖如英國維珍集團(Virgin Group)創辦人布蘭森(Richard Branso......
風傳媒 ・ 15 小時前
OpenAI進軍音樂模型! 全球科技巨頭競逐AI「旋律革命」
繼聊天機器人 ChatGPT、AI 影片模型 Sora 後,OpenAI 又將擴展 AI 應用版圖,最新傳出該公司正積極開發 AI 音樂模型。 據悉,OpenAI 工程師正與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生合作,為音樂樂譜進行標註,作為訓練數據基礎。團隊在內部討論中已探討透過文本或音頻提示生
鉅亨網 ・ 1 天前《科技》新世代矽光子重鎮 挺進南台灣
【時報-台北電】政府全力推動南台灣成為新世代矽光子產業重鎮,除了矽光子產業開發平台將落腳高雄,串聯南部半導體聚落與AI產業發展,並規劃設立AI公共算力中心,打造光電與運算雙引擎;亦初步計畫結合中央及地方資源,建立「矽光子產業專區」,吸引國內外廠商與研究機構進駐,形成跨域創新聚落。 此舉將帶動封裝、光通訊模組與AI資料中心的在地化,推升高雄成為「光電南進」的戰略核心。台灣供應鏈已在矽光子與共同封裝光學領域深耕布局,形成從上游材料至下游模組的完整體系,上游由聯亞供應雷射磊晶材料,中游的聯鈞掌握LD雷射與CPO封裝技術、環宇-KY提供檢光元件,下游則以上詮、波若威與光聖主導光纖與FAU模組製造。法人分析,台灣廠商不僅在製程良率與成本控制上具備優勢,更與國際雲端供應鏈緊密合作,成為AI資料中心升級的關鍵推手。 AI運算需求爆發,資料中心亟需高速且低功耗的傳輸技術,傳統以電訊號傳輸的架構已面臨瓶頸,矽光子技術則能將分散光學元件微縮整合於單一晶片,透過光波導進行訊號傳導,大幅提升頻寬與熱效率。 與此搭配的共同封裝光學(CPO),則讓電子積體電路(EIC)與光子積體電路(PIC)共封於同一載板,顯著
時報資訊 ・ 1 天前《金融》AI加持 6檔美科技ETF齊漲
【時報-台北電】AI熱潮持續燃燒,OpenAI與全球科技龍頭的合作動作頻頻,再度點燃市場激情。其中輝達(NVIDIA)計劃向OpenAI投資1,000億美元,同時OpenAI亦與甲骨文(Oracle)簽署3,000億美元、為期五年的Stargate部署協議,進一步擴充AI運算產能。在科技巨頭大力投資AI題材加持下,近三個月來國內掛牌的美國科技ETF全面勁揚,法人持續看好後市表現。 據統計,包括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009807)、國泰北美科技ETF(00770)、中信NASDAQ(009800)等6檔美國科技ETF大漲二位數。 法人分析,以OpenAI為核心的AI行情才剛開始。AI正推動新一輪企業投資與科技股評價重估,建議投資人可優先布局追蹤「標普科技精選行業指數」的相關ETF,該指數橫跨AI晶片、雲端基礎設施、IT服務、應用軟體及半導體製造等多項AI關鍵產業。 台新標普科技精選ETF(009807)研究團隊指出,中美關稅與科技戰升溫,然市場解讀「TACO交易」仍偏向正面,預期「習川會」若有緩和訊號,行情可望再起。統計顯示,10月9日至15日間,美股雖震盪整理,但那斯達克指數僅小跌1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Meta大裁AI人員 田淵棟公開鳴不平
南華早報報導,美國社群媒體巨頭Meta(臉書Facebook母公司)近期因旗艦產品Llama模型進展不盡人意,22日證實...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5 小時前
質疑賴政府對台灣光復節沉默 許宇甄:主子已承認失敗,奴才還在下跪
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但民進政府卻「只放假不紀念」。國民立委許宇甄批評,民進政府以一種詭異的沉默,對台灣光復歷史視若無睹,彷彿這不是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而是一段令民進難堪的記憶。
太報 ・ 1 天前

公務員違規赴中最重免職 新制明年7月上路
為了遏止公務員違法赴陸,陸委會日前宣布,各機關公務人員、包含學校公務員,赴陸港澳必須事先通報,違者將被懲處,明(2026)年7月新制上路。不過在野立委質疑,可能讓學術界出現寒蟬效應。陸委會回應,兩岸條例已經有明文規定,是依法行政。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8 小時前

黃立成爆粗口回應陶朱隱園!她喊「這就是難賣原因」:每位講到都搖頭
台北超級豪宅「陶朱隱園」在2018年完工後,終於在10月23日開胡,完成首筆交易紀錄,成交單價每坪接近400萬元,總價12億元,外界瘋傳是藝人黃立成,不過他也以1句話幽默否認。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也指出,自己不覺得麻吉大哥會買不起陶朱隱園,且黃立成的言語中就暗藏陶朱隱園真正難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盧秀燕2028勁敵「竟是自家人」?郭正亮點名這人成黑馬 曝鄭麗文最大考驗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卻拋出國民問鼎2028「恐不止一位」的發言,掀起各界熱議;前立委郭正亮認為,主席選舉過程中,所有候選人都承諾2028大選「全力支持盧秀燕」這句話是不通的,一定要經過公開透明的競爭規則才行,而鄭麗文就是負責制定規則的人。另外郭正亮也補充,立法院長韓國瑜有可能會是2028的潛在人選之一。郭正亮在《大大平評理》節目中表示,雖然各界都認為......
風傳媒 ・ 7 小時前
專訪/姜厚任70歲孑然一身 警世宣告「愛會傷人」婚姻很愚蠢
70歲資深演員姜厚任近年獲封「台版蘇志燮」,雖不滿意但勉強接受。早年他最知名情史是美國女友莎曼珊、加籍模特兒安芮兒,最後...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最強冷空氣」這時間報到 專家:北部探20度以下
氣象專家林得恩在臉書「林老師氣象站」發文,「入秋以來,最冷!本週天氣,主要受東北季風主宰,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將會直接反應在氣溫升降上面。」林得恩表示,「根據今晨美國NCEP最新數值模擬結果顯示,本週後期(11/2前後),預測東北季風再次增強,臺灣局部地區溫度將會...
CTWANT ・ 22 小時前
連讓山本由伸疲憊都很困難 藍鳥教頭坦言:首局是最大機會
洛杉磯道奇日籍強投山本由伸今天用一場105球完投勝,助球隊5:1擊敗多倫多藍鳥,在7戰4勝的世界大賽中扳平成1:1,完成季後賽連續2場完投壯舉,他的好表現就連對手藍鳥隊總教練John Schneider都讚嘆他表現地坦言,「第1局他用23球或許是我們的最大機會」。
太報 ・ 10 小時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