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AI系統精準分析血球 有望改變白血病診斷方式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英國1項研究推出1種名為CytoDiffusion的新型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能比人類專家更準確、更一致地檢查血球形狀和結構,可能會顯著改變白血病等疾病的診斷方式。該研究發表於自然.機器智能期刊上。
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識別血球大小、形狀和整體外觀的細微差異,對於診斷血液疾病至關重要。但人類掌握該工作所需的專業技能需要大量培訓,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臨床醫生在評估疑難樣本時也可能意見不一致。而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和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研究團隊推出的CytoDiffusion系統,可以識別多種正常血球變異,並檢測可能預示疾病的罕見或異常細胞。
為了開發CytoDiffusion系統,研究人員利用劍橋Addenbrooke醫院收集的超過50萬張血液抹片影像對其進行訓練。此資料集是同類資料集中規模最大的,包含了常見的血球類型和較為罕見的血球類型,以及一些可能干擾自動化系統的因素。
CytoDiffusion在測試中檢測白血病相關異常細胞的敏感度遠高於現有系統。即使訓練樣本數量遠少於現有最先進模型,它也能達到甚至超越現有模型的性能,並且還能量化自身的不確定性。
該研究第一作者、劍橋大學應用數學與理論物理系的德爾塔達爾(Simon Deltadahl)表示,人體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血球,它們具有不同的特性,並在體內發揮不同的作用。了解異常或病變血球在顯微鏡下的形態,對於診斷許多疾病至關重要。
德爾塔達爾指出,1份典型的血液抹片包含數千個細胞,遠遠超過任何人能夠分析的數量,而CytoDiffusion可自動完成分析過程,對常規病例進行分診,並將任何異常情況標記出來供人工審核。
德爾塔達爾強調,CytoDiffusion真正的優勢是能夠識別不確定情況。該系統絕不會妄下斷言然後出錯,而人類有時會犯此類錯誤。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稱CytoDiffusion不能完全取代訓練有素的臨床醫生。它的設計目的是透過快速標記異常病例以供審查和自動處理更多常規病例來輔助臨床醫生的工作。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提升健康壽命! 醫曝少生病、不卡關的「5 大秘訣」
對獎了!9-10月統一發票千萬獎「25834483」 完整獎號看這裡
健康網》減重老是失敗? 營養師教你3步驟瘦身計畫
健康網》甜食與穩糖可共存? 百萬網紅「控糖女神」曝5祕訣
其他人也在看
康科特今年營運穩增,攜手郵政醫院拓展智慧骨科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明基佳世達集團旗下康科特(6518)營收穩步向上,前10月小增5.4%,上半年獲利年增二成,EPS 0.87元。瞄準智慧骨科商機,本次醫療科技展將攜手合作夥伴郵政醫院,共同展現智慧醫療在臨床手術中的整合與應用成果。康科特業務包括醫院管理顧問、醫療設備租賃,以及醫藥品及衛耗材的整合供應,專注於協助地區醫院(100床以下)發展專科醫療,並建立聯合採購平台以降低成本、提高議價能力。今年前10月累計營收7.65億元,年成長5.4%;上半年毛利率,營業利益3570萬元,年增24.01%,歸屬於母公司業主淨利2894萬元,亦成長21.7%,每股盈餘0.87元。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報告指出,退化性關節炎是常見的老年退化疾病,國內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達15%。郵政醫院結合3D電腦斷層影像建立個人化關節模型,經郵政醫院統計,可協助醫師在手術中更有效掌握植入物正確角度及深度,使軟組織損傷盡可能降低,術後疼痛與術後感受改善情形依個案而異,整體滿意度超過95%。郵政醫院自導入電腦導航與智慧機器手臂系統以來,十年間已累積超過1,500例臨床案例,依郵政醫院臨床經驗,相關技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睡覺開夜燈好嗎?研究:燈光不僅影響睡眠,和血糖高低也有關
生理時鐘掌控人體內部與外部環境的連結,而光照是身體知道外在變化最重要的線索,已經有許多研究證實生理時鐘與健康有關,除了睡眠,血糖也是。 當光線照到眼球,會刺激視交叉上核和下視丘,把外界的明暗變化傳到身體各部位,這時候生理時鐘會開始協調各器官運作,每個細胞也會開始依照視交叉上核和下視丘傳來的信號開始工作。由此可知,光照對身體運作非常重要。 光線改變內分泌 導致血糖和代謝率改變 為了瞭解光線對內分泌的影響,有研究團隊進行了實驗。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醫學中心(Maastrich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找了14個受試者,分成兩組光照環境: ‧ 正常日光節律組:早上8點至傍晚6點都有充足的光線,6點後則光線變昏暗 ‧ 異常日光節律組:早上8點至傍晚6點為燈光昏暗,6點後則光線充足 兩者都從晚間11點至隔天早上7點維持燈光全暗的狀態,且飲食和運動都一樣。這樣設計,前者仿照古代人晚間沒有燈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後者則模擬現代人白天都在室內光線相對不足、晚上則燈火通明的狀況。結果發現,除了已知晚上燈火通明會使褪黑激素分泌受到抑制、進而影響睡眠外,另
康健雜誌 ・ 1 天前
藍白封殺政院版《財劃法》!民進擬推公投迎戰 侯友宜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為了全面迎戰藍白再修版《財劃法》,行政院上週四(20日)通過院版《財劃法》,但挾帶人數優勢的藍白立委,昨(25)日在立院程序委員會將其封殺,表決暫緩列案,不排入本週五(28日)的院會;民進立院團批評是憲政鬧劇,更預告擬推公投迎戰。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6)日受訪則回應了!
民視 ・ 16 小時前
睡前在被窩滑手機,糖尿病風險增67%!醫揭「夜間亮光」影響血糖代謝
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一不小心沒關燈就睡著,小心夜間亮光影響,恐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手機裡的藍光會刺激眼睛,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優活健康網 ・ 18 小時前
【一張圖懂吃】手腳冰冷?營養師授秘訣:這樣吃+做來改善
東北季風影響,這幾天不少人感受到明顯涼意。對於原本就容易手腳冰冷的人來說,可能更加有感!想改善手腳冰冷?關鍵在促進血液循環與保持健康!好食課張宜臻營養師就製作【一張圖懂吃】,手腳冰冷可以這樣吃+做來改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醫美事故頻傳!石崇良「堅持溯及既往修法立場」:人不應因愛美枉送生命
為整頓醫美亂象,全面加嚴執行醫美醫生的資格,增加醫美診所評鑑,且要求溯及既往,引發醫師公會帶頭反彈,衛福部今(26)日下午將邀40個醫學團體相互溝通。衛福部長石崇良上午在立法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針對「溯及既往」立場不退讓,「人不應因愛美枉送生命」,新法要求溯及塈往是基於公益大於公益。衛福部是在日前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加嚴醫美分級管理,要求執行美容醫學處置醫......
風傳媒 ・ 14 小時前大腦32歲才「成年」! 劍橋研究找出4年齡為人類大腦發展轉捩點
根據英國劍橋大學25日發表的一份新研究,人類大腦比我們所認知的「晚熟」得多。這份研究指出,人類從初生嬰兒到老年,大腦發展可分成5大「時期」,進入「成年」模式,是在32歲左右。英國《衛報》25日報導,這份25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的研究,根據將近4000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老了回春有解方!研究揭「它」能激活免疫系統:4個月見效
中年人常感嘆免疫力下降,但醫師張家銘表示,一篇今年新發表的文章指出,免疫系統老化到一個階段後,不只防禦力下降,還會引發慢性發炎,但此狀態可被「運動」逆轉,只要連續12週,每週3~5天,每天30分鐘運動,例如快走、有氧、慢跑或肌力訓練,免疫系統就會年輕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84%青少年迷社群「網路霸凌恐致自傷」 澳洲禁16歲以下使用
兒福聯盟最新調查顯示,高達84%國高中生每天使用社群媒體,超過2成幾乎整天掛在線上,而女性在各類型網路霸凌中的受害比例皆高於男性。隨著社群媒體成為青少年主要社交場域,傳統校園霸凌已轉移至網路世界,引發各國關注,澳洲甚至將於12月10日起實施全球首例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社群媒體的法令。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丁禹兮洗鴛鴦浴 熱吻鄧恩熙40秒
丁禹兮攜手「靈動系美女」鄧恩熙主演探案愛情劇《長樂曲》,2人除了忙著查案外,也有許多甜蜜的劇情,其中熱吻長達40秒的「鴛鴦浴告白吻」成為名場面,她獻出螢幕初吻超緊張,「在之前可能很少拍感情戲,特別擔心大家看了覺得很奇怪,他就一直給我傳授經驗,像一個大哥哥一樣。」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6 小時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一堆人每天都在吃!2大食物竟是「癌症加速器」 專家揭防癌5撇步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已經連續43年蟬聯榜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死因前5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然而,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呼籲,「高血糖」與「高胰島素」的東西要少吃,更傳授5個抗癌撇步。
鏡報 ・ 20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天前
14歲學生突中風倒地!心臟竟藏7公分「炸彈」 醫搶救黃金10分鐘
一名14歲學生日前在課堂中突然倒地,伴隨怪聲、右側肢體癱軟等症狀,被緊急送往聯新國際醫院,為迅速釐清病因,急診團隊緊急安排檢查,確定為左側中大腦動脈栓塞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左心房還有近7公分的巨大黏液瘤,情況相當危險,所幸經治療後,並未留下後遺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你的身體比嘴誠實!專家:壓力寫在血管與頭髮上
一位追蹤治療四年的患者,原本已改善腸胃、睡眠及體力問題,卻因父親過世後的遺產爭議,導致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出現血壓飆升、胸悶及白髮增多等症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