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疫情升溫 醫籲出國前2週速打疫苗、機艙戴口罩自保
隨著年末將近,許多民眾開始計畫聖誕節、新年與春節假期旅遊,然而全球流感疫情正逐漸升溫,特別是在長程飛行、密閉機艙中,病毒傳播風險也讓不少旅客擔憂。聯新國際醫院機場醫療中心醫師王懷蔚強調,「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門。
根據疾管署資料,近期香港、中國大陸、日本與南韓等地流感疫情已開始呈現上升趨勢,以A型H3N2為主流株;歐洲與北美則為A型H1N1與A型H3N2共同流行。王懷蔚提醒出國旅遊意味著暴露於不同病毒環境中,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改採三價,即包含A型H1N1、H3N2及B型Victoria病毒株,提醒規劃旅遊的民眾,出國前務必提前2周接種流感疫苗,讓身體有足夠時間產生保護力。
王懷蔚建議旅客,於飛行中避免以手觸摸眼、口、鼻,並隨身攜帶小於100毫升的酒精乾洗手或消毒濕紙巾,擦拭扶手、餐桌、螢幕及安全帶扣環等高接觸表面。此外,機艙乾燥環境會削弱呼吸道防禦能力,可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有助維持呼吸道黏膜健康。
為何流感疫苗無法「一針免疫」?王懷蔚解釋流感病毒尤其是A型,具有高度變異性,每年流行的病毒株皆不盡相同。世界衛生組織WHO會依據全球監測資料預測當年流行趨勢,並建議疫苗組合。此外,疫苗保護力會隨時間下降,約接種後4至6個月抗體濃度即開始降低,因此每年接種才能維持足夠保護力。
部分民眾因過敏史或用藥狀況對接種疫苗卻步,王懷蔚指出,隨著製程進步,雞蛋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已無須特別擔心,國際研究顯示不會增加過敏風險。此外,使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因流感疫苗採肌肉注射且針孔極小,只需於施打後加壓3至5分鐘,即可避免出血風險。但若正處於發燒、急性感染或嚴重脫水等中重度不適情況,則建議延後接種。
王懷蔚強調,出國前除了行程安排,健康防護也不可輕忽。建議民眾備妥防疫用品與個人常備藥物,如高山症預防用藥、高風險地區的抗瘧藥物等。部分國家亦要求入境旅客出示特定疫苗接種證明,如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疫苗、黃熱病疫苗等,須提前在國內完成施打。唯有事先諮詢專業醫療建議,才能為自己與家人打造無後顧之憂的防疫金鐘罩。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MLB》守護者2投涉賭遭起訴 恐終身禁賽
熱愛工作 冉祥俊曾每周睡開刀房
NBA》亞歷山大追分 雷劈灰熊率先10勝
其他人也在看

流感大流行!營養師大推「8大抗病毒食物」 這1顏色蔬果很多人常沒吃到
最近流感升溫,尤其是學校裡,好多孩子輪流中鏢!家長們緊張又擔心,其實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日常飲食的營養補充」也是守住健康底線的關鍵。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整理出「8個抗流感營養」,教你從飲食中強化保護力、減少被病毒擊倒的機率,讓全家人一起撐過流感高峰期。 1、維生素C:多吃新鮮水果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提振免疫系統,有助縮短病程。但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流失、身體不會自動合成,要透過每天攝取補充,建議每天最少吃兩份新鮮水果來補足,攝取約100mg的維生素C即可,如:一顆芭樂、一顆柳丁、10顆草莓、兩粒奇異果。 2、維他命B1、B2、B3:吃穀類、豆製品、燕麥B群不足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減弱、淋巴球減少.維生素B1又稱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維生素B2又稱能量代謝維生素:幫助延緩老化、協助代謝鐵質,也能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氧化分解,對於皮膚、粘膜、毛髮健康很重要,能改善痘痘、破嘴等肌膚問題,但如果長期缺乏,就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憂鬱等症狀。.維生素B3稱為菸鹼酸:主要作用就是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出國搭機怕中鏢? 醫籲「流感疫苗+機上防疫」增雙重防護力
隨著年末將近,許多民眾開始計畫聖誕節、新年與春節假期旅遊。然而,全球流感疫情正逐漸升溫,特別是在長程飛行、密閉機艙中,病毒傳播風險也讓不少旅客擔憂。聯新國際醫院機場醫療中心王懷蔚醫師強調「預先接種疫苗、全程佩戴口罩」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不二法門。隨著科技進步,現代飛機的客艙配備了高效能的空氣循環和過濾系統,能夠有效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但病毒仍可能透過近距離飛沫或接觸物體表面進行傳播。王懷蔚建議旅客於飛行中避免以手觸摸眼、口、鼻,並隨身攜帶小於100毫升的酒精乾洗手或消毒濕紙巾,擦拭扶手、餐桌、螢幕及安全帶扣環等高接觸表面。此外,機艙乾燥環境會削弱呼吸道防禦能力,可少量多次補充水分,有助維持呼吸道黏膜健康。根據疾管署資料,近期香港、中國、日本與南韓等地流感疫情已開始呈現上升趨勢,以A型H3N2為主流株;歐洲與北美則為A型H1N1與A型H3N2共同流行。王懷蔚提醒出國旅遊意味著暴露於不同病毒環境中,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改採三價,即包含A型H1N1、H3N2及B型Victoria病毒株,提醒規劃旅遊的民眾,出國前務必提前兩週接種流感疫苗,讓身體有足夠時間產生保護力。為何流感疫苗無法「一針免疫」?王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守護在地健康 部桃新屋分院社區義診關懷民眾腎臟健康
為提升社區民眾健康意識,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近日於下埔里活動中心舉辦「社區義診活動」,並與下埔里辦公處及下埔里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活動以「關懷腎臟健康、預防代謝症候群及肌少症」為主題,提供多項免費健康檢測服務,吸引眾多居民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絡。本次義診由腎臟內科醫師簡維良率領團隊進行服務,內容包括腎臟超音波檢查、血糖、血壓、身體質量指數及肌少症測量等項目。現場由專業醫療人員親自操作並即時說明檢測結果,協助民眾了解自身健康狀況。當日共發現3位民眾檢查結果異常,醫師隨即提供健康建議並協助轉介就醫,讓社區民眾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團隊亦針對飲食及生活習慣進行衛教指導,提醒民眾多攝取天然食物、減少加工與高鹽飲食,並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以預防代謝症候群與肌少症的發生。桃園醫院新屋分院護理師劉倩如表示,腎臟病與代謝症候群為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若能透過社區義診加強健康篩檢與衛教宣導,不僅可提升民眾健康識能,也能有效降低慢性病的發生風險。她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維持健康的重要關鍵。院方指出,未來新屋分院將持續結合地方政府與社區資源,辦理更多健康促進活動,深化基層醫療服務,落實「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喝茶抗癌又降血糖!這種茶更有益健康 還能補充維生素C、B群
喝茶好處多!你知道喝茶也能補充維生素C、B群嗎?尤其綠茶好處遠超過紅茶,抗癌喝綠茶就對了。 茶葉含豐富礦物質 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陳宗懋指出,人體中含有86種
健康2.0 ・ 10 小時前電感喊漲 臺慶科開首槍
受到銀價狂飆衝擊電感廠成本結構,積層晶片電感及磁珠啟動第一輪價格調漲,臺慶科11月起針對代理商調漲15%以上,由於磁珠廠均不堪銀價上漲負荷,第一波調漲以10~15%為共識,漲價趨勢確立,成為鉭質電容之後,被動元件漲價第二棒。
工商時報 ・ 1 天前
不是小感冒!秋冬肺炎高峰來襲 醫授「生活防護重點」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肺炎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三位,每逢秋冬,隨著流感與多種呼吸道病毒活躍,對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威脅尤其明顯。對此,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呼籲,只要「提早預防、正確識別、及時治療」,就能大幅降低肺炎風險,守護全家健康。 肺炎以為是小感冒 長者秋冬要注意 72歲的郭阿嬤患有糖尿病與心臟病,去年冬天出現咳嗽、倦怠,以為只是感冒,沒想到短短兩天後高燒、喘不過氣,被送醫確診肺炎,住院近兩週。她回憶:「那時以為忍一忍就好,沒想到這麼嚴重。」現在她定期接種疫苗,也提醒大家要及早就醫。 亞東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陳志道醫師表示,長者免疫反應較弱,症狀常不明顯,若延誤治療,恐併發菌血症、敗血症。他提醒,高齡者若出現呼吸困難、精神不振或食慾下降,務必立即就醫。 三大病原威脅 疫苗是最有效防線 陳志道醫師指出,肺炎常見病原包括肺炎鏈球菌、流感病毒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接種肺炎鏈球菌與流感疫苗,可顯著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典型肺炎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胸痛、食慾不振等,若持續惡化應儘速就醫。 他補充,RSV過去被視為「小孩病毒」,但高齡感染率逐年上升,甚至可能重症。目前已有R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0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45歲女從69kg減到60kg!多吃一餐反而變更瘦,秘訣在於「早上選這4樣食物」
一位45歲女性透過調整早餐習慣,在短時間內從69公斤降到60公斤,成功減掉9公斤。她身高165公分,過去雖有減重意識,但效果不佳。經過分析發現,問題關鍵在於「不吃早餐」。
姊妹淘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7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0 小時前
喝咖啡害心律不整?最新研究曝「驚人發現」:風險降39%
心律不整的人不要喝咖啡?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中發布貼文,表示很多心律不整(AF,心房顫動)的患者都被提醒說要少喝咖啡,但最新刊登的研究竟發現,喝咖啡會降低復發心律不整的機率。
鏡報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 天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 天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