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潮紅、失眠好難受!這5種營養更年期補充正合適
婦女進入更年期時,因女性荷爾蒙減少、卵巢功能退化,會出現更年期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師邱君渝建議5種適合更年期吃的保健食品,同時定期做健康檢查掌握狀況,將有助於健康度過這段影響生理和心理變化的特殊時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指出,婦女更年期的症狀,可分為早期症狀和晚期生理變化2大類:
早期症狀:月經周期不規律、熱潮紅、體重改變、頻尿、心悸、焦慮、失眠、發冷汗。
晚期生理變化:生殖泌尿道萎縮、性機能改變、骨質疏鬆症。
有2癌家族史 不適合吃DHEA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邱君渝建議,可以補充以下5種保健食品,有助於更年期婦女度過這段可能感到不適的過渡期,但必須注意保健食品也應該適量服用,不可過量。
大豆異黃酮(Isoflavones)
是6、7種植物雌激素的總稱,結構類似人體雌激素,但作用強度僅人體雌激素的幾百分之1到幾萬分之1,有助於降低熱潮紅的發生次數和嚴重程度。
性荷爾蒙前驅物(DHEA)
可以轉化成性荷爾蒙,做成陰道塞劑使用後可改善停經造成的陰道乾澀,但可能對與性荷爾蒙有關的器官造成刺激而產生癌變,因此如果有乳癌、卵巢癌家族史的人,不建議使用。
魚油或Omega-3
目前最常見的營養保健品之一,有助改善更年期的心理憂鬱症狀,其中所含的DHA和EPA可以保護心血管健康。
鈣
更年期後雌激素下降會導致骨質流失,形成骨質疏鬆,因此更年期婦女每天需要攝取1200~1500毫克的鈣,邱君渝建議補充來源以日常飲食為優先,不足的再吃鈣片補充,適合的劑量是每天500~1000毫克。
維生素D
對於各類細胞的基因轉錄有決定性影響,但難以從日常飲食中足量攝取,國際上建議更年期婦女除了透過適當運動和曬太陽來吸收之外,建議每天可補充800~1000IU。
請醫師評估改善症狀 中西醫都有辦法
除了營養保健食品外,邱君渝建議有必要的話可以向合格的醫師諮詢,尋求以醫療改善更年期症狀,不論是中醫或西醫都有可以改善的方式,例如中藥有幾味有助改善更年期症狀的藥材,可以請中醫師依照個人體質狀況調配適合的藥方。
加味逍遙散:改善失眠、月經失調、抑鬱、熱潮紅。
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改善熱潮紅。
甘麥大棗湯:抗憂鬱。
酸棗仁湯:改善更年期失眠。
有心血管疾病 需告知醫師
西醫也有幾種不同的荷爾蒙療法可以改善更年期症狀:
雌激素療法:僅適用於切除子宮後的人。
周期性拮抗型荷爾蒙補充療法:適用於接近停經的人,每月補充21~25天的雌激素、12~14天的黃體素。
連續型合併荷爾蒙療法:適用於已經停經的人,每天使用雌激素和黃體素,以避免子宮內膜增生或每月出血。
邱君渝說,以上幾種藥物的劑型,有口服,也有的是藥膏,有靜脈血栓栓塞、心臟病史的患者,使用藥膏可以避免藥物經肝臟代謝,有部分使用在外陰部和陰道的藥膏,使用上也會比口服藥更便利,對於萎縮性陰道炎的療效也較為顯著,患者可依照自己的健康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工具。
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檢查、骨密度篩檢別忘
邱君渝提醒,更年期婦女骨質流失速度快,建議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查,乳癌和子宮頸癌篩檢仍是必要的定期篩檢項目。振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怡君提醒,政府每年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都有1次公費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機會,建議至少每3年做1次即可,有家族史的人則建議每年都做;40~74歲婦女每2年可以做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建議更年期婦女多加利用。
同時,更年期的荷爾蒙變化也會造成女性的體重上升,陳怡君指出,肥胖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和膽結石等疾病共通的風險,如果更年期婦女BMI大於27或腰圍超過80公分就是肥胖,應該定期做心血管、糖尿病、睡眠呼吸相關的篩檢,並與醫師討論控制體重的方式,如果一等親家人中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謝性疾病或癌症病史,更應該定期做健康檢查,針對家族病史的疾病加強篩檢,才能提早預防或治療。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振興醫院
更多健康2.0報導
她愛喝1常見湯品竟腦出血亡!專家示警多重風險:恐致癌養出癌症
萬人研究:這個「健康習慣」竟讓腦力衰退風險暴增62%!中年人尤其危險
減重醫逆齡飲食 早餐3蛋白+1蛋黃 醫:能吃多少蛋黃看3條件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快檢查!家中這2用品恐暗藏重金屬 長期用恐傷腎還致癌
在現代生活中,許多家庭重視健康飲食,卻可能無意間從日常家居用品中攝入重金屬,造成身體的危害,外媒就點名兩種家中常見的用品,看似光亮、方便,但如果選擇錯誤,可能成為潛在的健康隱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3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心「更年期」變健康大敵! 衛福部:2成女性因此罹代謝症候群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45至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要注意了!國健署今(17)日發表統計指出,國內更年期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而背後最大原因就是荷爾蒙變化,容易導致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和腰圍過粗、好膽固醇不足,提醒女性要做到生活習慣「F4」守則:均衡飲食(Food)、規律運動(Fitness)、愉快心情(Feeling)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橄欖油不能拿來炒菜?醫揭橄欖油「2大錯誤用法」 不注意效果都沒了
從炒菜到拌沙拉,油脂天天吃,卻鮮少人真正懂得如何挑對、用對。你以為只要用橄欖油就等於吃得健康嗎?事實上,吃錯方式不但沒幫助,還可能讓腸道發炎、好菌流失! 油吃對能顧腸又降膽固醇!醫點名「橄欖油」
健康2.0 ・ 13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2成更年期女性罹代謝症候群 國健署推「F4守則」
每年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日」,根據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結果顯示,45到55歲正值更年期的女性,約有2成罹患代謝症候群,顯示荷爾蒙變化已經成為中年女性健康的重要風險因素。國民健康署推動生活習慣「F4」守則,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愉快心情以及朋友支持,希望降低更年期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風險。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優格空腹吃好嗎?醫揭1時間好菌存活率最高!優格上面一層水是好物別倒掉
優格是地中海飲食中的明星食材,富含蛋白質與益生菌,不僅幫助消化、還能當代餐。不過市面上優格產品相當多,該如何挑選?優格何時吃最有效?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對此給出解答,並說明優格飯前、飯後吃各有什麼好
健康2.0 ・ 1 天前
67歲男咳嗽驚覺「不太對勁」 機警查出早期肺癌
家住宜蘭的67歲曹先生因身體不適至診所看診幾次後,仍頻繁咳嗽甚至出現胸痛,他驚覺這份不適感「不太對勁」,機警選擇就醫檢查,一查竟發現是早期肺癌。羅東博愛醫院胸腔外科白楚彬醫師表示,肺癌早期症狀為呼吸道症狀,一般人常誤以為是重感冒而延誤就醫。幸虧曹先生有病識感,在症狀出現後一個月內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救了自己一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別再迷信眼皮跳會偏財或遇災!醫師揭真相:是你的眼睛在求救
不少人發現自己眼皮跳不停,第一反應往往是「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預兆。然而,天祥醫院副院長江坤俊醫師提醒,眼皮跳多半與迷信無關,而是身體發出的健康訊號。
鏡報 ・ 1 天前

日本糖尿病名醫不吃低脂優格!優格也別配水果一起吃
你以為低脂優格更健康?其實可能讓你吃進更多隱形糖分,搞壞腸道環境。日本糖尿病名醫山田悟教你如何吃優格,才真的有益健康。 低脂優格幾乎添加水果、糖 日本北里大學北里研究所醫院副院長暨糖尿病中心主
健康2.0 ・ 13 小時前
全球逾9成人吸髒空氣 研究:吃水果與「護肺」有關
最新研究證實,吃水果與保護肺有關聯性!英國萊斯特大學研究人員指出,全球超過9成人口暴露在高於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空汙環境,而女性每天吃4份以上水果,肺功能受空氣汙染影響的退化幅度,明顯較低!研究:女性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30多歲婦女竟生11胎 這縣市未成年懷孕全國之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台東報導 圖: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皮下植入避孕器衛教/台東馬偕醫院提供 台東馬偕婦產科李晟令醫師分享台東因民族性及地域關係,意外懷孕情況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業務男罹肝癌!休養仍好累 醫揪出「元凶」:許多疾病的起點
壓力不只是心理感受,甚至會改變身體的生理機制。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一名業務經常應酬、外食,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未料竟被診斷出肝癌,接受肝臟切除手術後,他也暫停工作休養,卻仍感覺疲累,主要是他的免疫系統仍在承受壓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行醫30年名醫分享3方法有效緩解慢性蕁麻疹!治癒率9成以上
慢性蕁麻疹真的好煩,為什麼一直會發作?腎臟科醫師洪永祥根據30年行醫經驗,分享3招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方法,堅持3個月,治癒率超過9成。 洪永祥分享,根據台大醫院研究顯示,高達78%慢性蕁麻疹患者,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