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 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率領團隊分析近8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並將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Children》,揭示「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在兒童發展中的關鍵影響。研究指出,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表現,與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穩定、和諧、功能良好的家庭,能讓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兒童的神經發展更平衡,若家庭互動薄弱或照顧斷層,則可能增加心理與行為挑戰。
江國樑研究團隊將「隔代教養」定義為祖父母支付保費、且子女未與父母同住,研究結果顯示,這類孩子後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高於一般兒童。其中,人格障礙風險最高,高出9.23倍;躁鬱症約2.9倍、適應障礙則約2.2倍。
江國樑醫師指出,雖然隔代教養能提供家庭支持,但若缺乏親子互動或教育觀念落差過大,孩子容易承受更高的心理壓力,進而影響情緒與人格發展。
另父親20歲以下者,其子女躁鬱症的發生機率為一般族群的3.58倍;母親20歲以下者,則約2倍。江國樑說,年輕父母面臨經濟壓力、教養經驗不足及社會支持有限等問題,可能使孩子更容易出現情緒不穩與行為偏差問題。
研究也指出,35歲以上高齡母親的子女自閉症發生機率約高出1.5倍,語言發展遲緩比例也較高;高齡父親的子女同樣有自閉與語言遲緩傾向。江國樑表示,這可能與年齡帶來的基因變化或遺傳風險有關,提醒社會應關注「父母年齡兩端化」對孩子神經發展的影響。
江國樑強調,ADHD孩童不是「故意搗蛋」,而是需要被理解與支持神經發展狀況,家長與教育者要正視家庭支持的重要性,若發現孩子情緒起伏明顯或行為失序,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他建議臨床醫師在診斷與治療時,納入家庭結構與父母年齡背景作為考量,針對不同照顧型態提供早期介入與情緒支持,呼籲「家庭是孩子心理健康的起點」,唯有醫療、教育與社會共同合作,才能真正幫助ADHD孩子穩定成長,減少心理與行為風險。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鳳凰颱風+東北季風襲台! 11/11停班課一次看
健康網》睡前「小動作」竟讓大腦放鬆「安心睡」 助眠有道
全球最會吃泡麵的國家冠軍 1年人均吃掉81包 韓國差2包落後
鳳凰颱風5:30發布陸警 兩縣市納首波警戒範圍
其他人也在看

光田醫療團隊研究 ADHD兒童情緒受家庭影響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1日電)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神經科醫師江國樑團隊,分析近8萬名ADHD兒童健保大數據指出,孩子的情緒與行為表現,與家庭結構的穩定性密切相關。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Children。
中央社 ・ 1 天前

北北基「逃」颱風假 卓冠廷:放不放假決定蔣萬安「頭大小」?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鳳凰颱風將於12日登陸台灣,桃園市長張善政宣布11/11放颱風假,與新北、台北不同步,北北基桃四個縣市、有三種不同的放假方式,網友打趣是「北北基『逃』」,而台北市長蔣萬安的「颱風圖卡」又再度掀起討論。民進新北市議員卓冠廷笑稱「放假與否決定蔣萬安頭的大小」。卓冠廷在《台灣向前行》節目中分析,北部、中部、南部各有一個區域治理平台,因為各自都是一個生活圈、很難一個縣市決定事情,多少桃園人、新北人、台北人跨縣市上班,過去北北基桃的機制,就是為了解決你放假、我沒放假,我跑去你那邊上班,會產生爭議的問題。卓冠廷指出,勞基法、相關行政細則規定,只要從家裡出發、到上班的路上,有經過的路徑上有放假,你就可以放假,可是實務上還是有困難,例如民視所在的林口,一路之隔就龜山,「林口民視在林口、林口長庚在龜山」,林口民視今天要上班、林口長庚今天是放假的。卓冠廷呼籲,北北基桃生活圈還是要一起做決策,你會影響的,不只是你單一城市,還是應該要一起行動會比較好。卓冠廷補充,有網友發現,蔣萬安市長會依照放假程度的不同,在颱風圖卡的頭會大小不同,如果停止上班上課就會有帥氣的蔣萬安的大頭貼,帥臉就出來了,如果沒有停班停課,就完全不會有大頭貼,你都看不到蔣市長;而這次放一點點的,士林區有一點點,北投區有一點點,就會有半臉,隱隱約約,所以用科學來解讀蔣萬安市府團隊,它的放假與否「會決定他的頭的大小」。原文出處:向前行(影)/北北基「逃」颱風假 卓冠廷:放不放假決定蔣萬安「頭大小」?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盧市府「違規提供廚餘」恐涉弊端?簡舒培:到底怎麼管的?環保基金淪盧市府小金庫?周永鴻揭「7位數」畢業旅行...週刊爆黃國昌質詢涉對價收賄?律師揪「國蔥老師回應玄機」
民視影音 ・ 1 天前
「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特色/主題金獎」 北榮新竹分院榮獲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今年歡慶創院70周年,在深耕偏鄉的基礎上持續精進各項慢性病照護。《康健雜誌》首度舉辦的2025特色醫院評選中脫穎而出,獲選「腎臟病特色醫院」,顯示偏鄉患者也能享有高品質的腎臟病照護。而在國民健康署舉辦的「114年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評核」中,醫院更展現了機構特色,一舉獲得「金獎」的肯定,展現榮總體系在偏鄉推動慢性病永續照護的豐碩成果。《康健雜誌》此次針對八大疾病進行各層級的醫院評選,蒐集分析全台超過400家醫院的客觀品質指標,評選出各疾病照護的特色醫院,許多默默耕耘的中小醫院也在此評比中展現出疾病治療的核心實力。內科部洪振瀛主任表示,洗腎室至今已為竹東地區的尿毒症患者服務逾四十年,多次獲得「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照護品質-地區醫院優等獎」及「地區醫院典範獎」,血液透析中心也參與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並獲得「全台傑出醫護團隊」的殊榮。此次獲得「2025腎臟病特色醫院」更彰顯北榮新竹分院為大竹東地區腎臟病照護的第一品牌。為擴大對偏鄉慢性疾病患者的永續照護,透過積極整合糖尿病與腎臟病等慢性病照護資源,利用跨專業團隊的合作,融合多種專科醫師(新陳代謝科、腎臟科、心臟科、胸腔科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賣肉羹養大3兒女,妻失智卻沒人願幫忙!他心冷捐上億家產:我不懂情緒勒索,只盼與孩子相聚
阿雄夫妻倆大半輩子在台中市場賣肉羹,養大3個小孩,並支持他們成家。小孩都去台北上班,不願接手作小吃,夫妻持續忙碌。阿雄64歲時,太太失智了,阿雄不想打擾孩子,自己陪伴照料。當太太失智進入中期,經常走失,阿雄只得關閉店面,全力照顧。直到太太失智末期,阿雄實在無力應付,才連絡外地的兒女希望他們回來幫忙。
幸福熟齡 ・ 3 天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一半台灣人中鏢!喝酒臉紅恐「1體質」惹禍 大增7癌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偶爾小酌紓壓,但若喝酒容易臉紅,可能暗藏健康危機。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衛教活動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恐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有人天天用!家中4常見用品「恐折壽」專家警告:快丟掉
你的家中可能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美國一名主打長壽與功能醫學的醫師警告,有4樣常見家用品可能悄悄影響荷爾蒙、睡眠與長期健康,建議應盡快移除,其中也包括許多人愛用的香氛蠟燭、空氣清淨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21 小時前
要命疏失!醫護看錯小數點「1.5變15 mmol」2歲男童服10倍藥量身亡
美國佛羅里達州再度傳出醫療疏失釀成悲劇!一名 2 歲男童原本因病毒感染住院治療,卻因醫護人員誤讀藥物劑量中的小數點,將磷酸鉀劑量給錯為正常值的 10 倍以上,導致男童因高鉀引發心臟驟停,最後不幸喪命。男童家屬日前已向醫院正式提起訴訟,控訴醫療團隊嚴重疏忽,應負起法律責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嗽、喉嚨有痰?醫揭背後真相 要這樣做才會好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21 小時前
世越銀行總經理驚傳猝逝 醫師籲5招防心肌梗塞
金融業界10日傳出令人震驚的消息,國泰金代子公司國泰世華銀行公告,旗下世越銀行董事總經理劉俊豪逝世,享年59歲,外界傳出死因疑為心肌梗塞。這起憾事不僅讓金融圈感到震驚,也再度喚起社會大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警覺,特別是在秋冬季節氣溫變化劇烈之際,更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時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學校打流感疫苗前1天才揭曉廠牌惹怨 石崇良:家長的堅持不必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流感疫情少見提早報到,出現一波「秋季流感」現象,且疾管署預估最快11月底,流感就會二度增溫,卻傳出有家長抱怨小孩子在學校接種流感疫苗,校方卻在打疫苗前一天下午才告知疫苗廠牌,根本沒時間了解及選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公開發話,強調如果孩子過去沒有特殊不良反應,家長不太需要堅持要打特定廠牌的疫苗,所有疫苗效果...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
長輩吞嚥退化 「喝水常嗆到」也暗藏危機!營養師教3技巧安全喝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你有關注過家中長輩喝水的狀況嗎?蘇哲永營養師分享,李登輝前總統就因喝牛奶嗆咳而送醫,最終由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而與世長辭,提醒民眾若長輩吞嚥功能退化,清水、牛奶甚至茶都可能成為致命風險,建議應觀察並調整喝水姿勢;當長輩出現異常狀況,務必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協助。 前總統案例示警 吞嚥退化引發一連串危機 蘇哲永營養師日前於fb粉絲團指出,李登輝前總統在家中喝牛奶時,因嗆咳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與心臟衰竭,後續更合併兩側肋膜積水與急性腎損傷。因當時其年事已高、且患有多重慢性病,住院期間反覆感染,最終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他的故事,用最沉痛的方式,為全台灣的家庭,上了一堂關於『吞嚥退化』的課。」 台灣長輩每10人有1人吞嚥困難 清水「1原因」恐傷肺 「吞嚥困難」並非少數人的問題。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的社區長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正面臨吞嚥障礙,更有約21.8%的長輩,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以上的嗆咳。 許多人以為清水、牛奶或茶屬於安全的飲品,蘇哲永營養師指出,對吞嚥功能退化的長輩而言,這些「不稠的液體」反而最危險。由於液體流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不是肥肚子!中年女「1身材」是肝壞了:慘得中度脂肪肝
當女性步入更年期,脂肪分布會逐漸由年輕時的「梨形身材」轉變為「蘋果身材」,即腹部肥胖的問題會更明顯。但醫師陳威龍表示,若更年期後的女性仍維持著「梨形身材」,且大腿與臀部脂肪囤積的問題更加嚴重,這暗示著肝臟代謝功能可能異常,亟需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到毒蛋怎麼辦?營養師教4招安心排毒 5至7天可排出體內
毒蛋風波再起,許多民眾看到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Fipronil)殘留便慌了手腳,除了趕快檢查家中雞蛋外,也擔心如果已經將毒蛋吃下肚了該怎麼辦。近日,熊抱營養師珮淳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不需要過度恐慌,芬普尼可以在5至7天內透過尿液與糞便排出體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牙別亂刷!醫曝動脈斑塊藏「口腔1細菌」 是心臟病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認為,心臟病的主要元兇是油、膽固醇、壓力,但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可能是因為你沒好好刷牙」,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在2025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說明,心臟病的「隱形推手」可能是細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眼皮跳不是福!專業醫:「2情況」恐腦幹腫瘤 快就醫
眼皮不自主跳動,常讓人想起「左眼跳財,右眼跳災」這句話,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眼皮跳動與生活壓力、咖啡因的攝取、疲倦等因素有關,但若症狀持續數月或範圍擴大至臉部,就可能是腦幹腫瘤、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應多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