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普尼蛋流入市面 嘉市衛生局完成下架停止販售
彰化縣衛生局日前抽驗市售蛋品,檢出農藥殘留「芬普尼代謝物」含量0.03 ppm,不符合規定。嘉義市衛生局7日獲報立即聯繫轄區19家全聯門市,配合回收下架及停止販售,並派員至門市稽查下架回收情形。經查除已售出的20盒,目前各通路已無問題蛋品。
市府衛生局指出,7日下午接獲彰化縣衛生局電話通知,請該局督促轄內下游販售商全聯福利中心各分店,將『富翁洗選蛋(白殼雞蛋)/10粒裝/有效日期:114.11.21、114.11.28(溯源碼I47045-251023C、I47045-251030C)』、『香草園洗選蛋/10粒裝/有效日期:114.11.25、114.12.02(溯源碼I47045-251027C、I47045-251103C)』等問題蛋品預防性下架。
市府衛生局當日獲報後,立即聯繫嘉義市轄區19家全聯門市,配合回收下架及停止販售,並派員至現場門市及大全聯嘉義店稽查下架回收情形,計稽查20家次。經查全聯福利中心總公司回報進貨「富翁洗選蛋(溯源碼I47045)」20盒均已售罄、「香草園洗選蛋」則未有進貨;而全聯福利中心各分店則自主下架及退貨回收64盒前述廠牌非問題蛋品至退貨區,現場並張貼公告回收品項。
衛生局表示,今(114)年度配合食品藥物管理署執行「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計畫」抽樣檢驗雞蛋、鴨蛋等相關產品,檢驗動物用藥殘留(含禽畜產品中殘留農藥),截至目前為止,共計抽驗16件,均與規定相符;將持續配合中央監測計畫抽驗市售相關蛋品,督促業者落實食品安全自主管理,以確保民眾食用安全。
衛生局提醒,芬普尼(fipronil)為用於稻米、玉米等作物耕作上的殺蟲劑,這些作物可能被製成飼料進入動物體內,轉變為芬普尼代謝物,並儲存於脂肪中或產出的雞蛋中。
衛生局說明,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規定,食品如檢出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不得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販賣、輸入、輸出、作為贈品或公開陳列;違反同法第15條第1項規定者,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消費者若有購買該批問題蛋品可持發票或產品向原購買商提出退換貨。民眾如有任何食品衛生相關問題或疑義,可洽詢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專線電話05-2338267。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花生是糖尿病加速器?營養專家給正解 一錯誤吃法小心血糖失控
到底花生是好東西?還是如一則短影音說它是「糖尿病的加速器」?讓人一時不敢碰花生。專家表示,花生無罪,錯在把它油炸、裹糖來吃。吃得巧,它就是寶! 針對花生被網路謠言黑了的訊息,營養師趙函穎表示,從
健康2.0 ・ 3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 天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 天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40歲以下暴增25%」!糖尿病年輕化 營養師曝「4類人」最該警覺
年輕族群小心「糖化」加劇!「世界糖尿病日」剛過,現代人隨著工作繁忙、生活型態改變、外食比例攀升,血糖失衡成為現代人日常中潛藏的健康警訊;營養師表示,有效的血糖控制並非一味節食,而是建立在科學均衡的飲食策略上,若能做好均衡飲食、規律用餐、監測觀察等三雃則,不僅可以穩定血糖波動,更提升個人整體健康,遠離糖尿病威脅。(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食安五環又破功!工業級雙氧水豬大腸已下肚 監察院要查了
百威食品公司涉嫌使用工業用雙氧水漂白豬大腸,經台北市衛生局調查後,遭勒令停業,食藥署也依《食安法》重罰5400萬元。對於國內發生食品公司涉嫌使用工業級雙氧水加工豬腸並流入市面販售,相關主管機關有無善盡食安管理責任,監察委員張菊芳、田秋堇、蔡崇義申請自動調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瘦瘦針暗藏陷阱「啟動身體飢荒模式」 名醫:2條底線要守住
近期各式各樣的「瘦瘦針」在台灣非常流行,不管是醫院、一般診所、醫美,甚至於路邊的藥局,都能買到瘦瘦針,讓許多人趨之若鶩。有民眾就問醫生,只要打瘦瘦針就能減肥成功,為什麼還要做飲食控制?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瘦瘦針的陷阱是「啟動了身體的饑荒模式」,最後反而壓不住食慾,而且有2條底線一定要守住,否則的話,施打瘦瘦針只會產生「溜溜球效應」而已。
鏡報 ・ 20 小時前
醫師沒標小數點!佛州2歲童遭注射「10倍磷酸鉀」心臟驟停 搶救15天無效身亡
綜合外媒報導,根據男童德馬庫斯‧佩奇(De'Markus Page)的母親多明尼克‧佩奇 (Dominique Page)透過律師提交的訴訟文件指出,德馬庫斯在2024年3月因為被懷疑患有自閉症及厭食症,在佛羅里達州奧卡拉復臨健康醫療中心(AdventHealth Ocala)救治。但由於被檢查出感染了病毒...
CTWANT ・ 17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4 天前
覺得自己每天都有喝水?營養師揭「4警訊」:身體缺水了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每天都應攝取足夠的飲水量,營養師羅晞蕾提到,很多人會誤以為自己有喝水,但實際上都沒補夠,當水分不足時,身體會出現很多小警訊,呼籲民眾不要等到覺得口渴才喝水,雖然咖啡、茶、湯都能算一部分水分,但絕對無法取代白開水。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1 天前
50歲男查出腫瘤卻更健康!只因決心做「這改變」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健檢查出的一點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健檢。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胰臟醫師林相宏分享,一名50歲男子因為家族史前往接受胰臟癌篩檢,透過胰臟內視鏡超音波被診斷了早期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雖然只是0.5公分的低惡性度腫瘤,但因為這顆腫瘤,改變了這名男子所有的人生觀。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
以為自己喝夠水!營養師曝「4大症狀」:其實沒補夠
人體有超過60%是水,喝水能夠幫助身體代謝,好處多多,很多人天天提醒自己喝水,以為喝夠量的水,但營養師羅晞蕾卻說,「你以為自己有喝水,其實沒補夠」,這種情況會造成身體出現一些症狀,包含頭痛、便祕,想亂吃東西等等。
鏡報 ・ 1 天前
東京流感爆發!醫示警「落地2天內最危險」:90%出發前就有症狀
又到了流感流行季節,日本東京都政府13日發布季節性流感疫情警報,稱「病毒已達到警戒級別」,讓許多哈日族人心惶惶。今(15)日,醫師黃軒表示,在海外得流感往往會比想像中更加嚴重,統計指出有90%國外住院的流感者,在出國之前都早已有症狀,所以千萬不要硬撐,尤其是剛落地前兩天一定要特別注意,很多人都是「第一天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變重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奇美醫院:打鼾非單純睡眠習慣 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14日電)有些人睡覺打鼾被認為是熟睡自然現象,奇美醫院耳鼻喉部醫師沈至軒今天表示,打鼾非單純睡眠習慣,可能是身體發出警訊。若持續打鼾、白天嗜睡、晨起頭痛,應接受睡眠檢查。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