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人力吃緊!最辛苦的崗位留不住人 前台大醫嘆:最後防線也難撐
實習編輯藍子瑄/台北報導
近日台大兒童醫院兒科加護病房徵求「值班型主治醫師」的消息曝光,引起醫界與民眾熱烈討論。許多人不禁憂心,身為全台最高層級的醫學中心,竟也面臨人力吃緊的窘境。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在Threads上發文感嘆,這不僅是一場徵才風波,更是台灣醫療現況的殘酷縮影,最艱難的崗位,正慢慢地沒有人願意留下。
林氏璧指出,台大醫院是全台醫療體系的最後防線,收治的都是最棘手、最複雜的重症病人,「這份值班工作幾乎整夜不能睡,絕對是辛苦錢」。他分析,近年來「內外婦兒急」等主要臨床科別人力吃緊,醫學系畢業生傾向選擇壓力小又高收入的醫美與次專科,導致「五大皆空」現象更加惡化。這次台大兒科徵主治醫師,就是因為住院醫師人力不足,才不得不開缺支援值班。
對此,他也強調,不能責怪年輕醫師想「錢多事少離家近」,那是人之常情。問題在於制度未能給予合理待遇與保障,「台灣成績最好、最有天分的一群人進了醫學系,卻在最需要能力的重症現場留不下人,真的很可惜。」林氏璧感嘆,自己那個年代內科、小兒科還是搶手科,如今卻變成「有人來應徵就謝天謝地」,讓他不禁擔心:「等我們老了,會是誰來照顧我們?」
提及太太「小狸」的堅持與熱忱,林氏璧表示她曾有機會轉診所、作息穩定,但仍選擇留在兒科病房前線,「她說家裡至少要有一個人是穩定的醫師,也真的很熱愛小朋友。」他感性地說,這些留在醫院的醫師們才是最值得敬重的一群。最後,他也建議學弟妹們:「除了專業外,要學會經營自媒體、培養第二專長,這不只是紓壓,也可能成為走出困境的新方向。」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萬聖節裝飾別亂擺!命理師點名「1恐怖物」快收起來 錯放恐卡陰又破財
被車濺到水!高中生怒發12篇文嗆車主 網封:滿級分復仇文 結局卻傻眼
罵AI反而更聽話?研究證實ChatGPT被兇準確率飆84% 網笑:果然有M傾向
隔夜菜吃多會致癌?醫分析:做到「1件事」就能安心吃 錯了恐吃出癌
其他人也在看

讓你賴床的原因不是低血壓,是自律神經失調!醫:泡溫水澡、遠離3C,校正「晝夜節律」
常聽人說自己血壓低,早上起床很痛苦,印象中,這樣的年輕女性似乎特別多,乍聽似乎言之成理,但血壓低與早上起不來真的有關係嗎?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兒科醫7成留不住!衛福部揭249億解方
為解決兒科醫師招募困難,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保障兒科點值,0~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保證1點1元。兒童感染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訓練完,約6至7成流向基層,僅3至4成留在醫院,兒科小總額是好的措施,但只保障到6歲可能不夠,未來應思考是否放寬到18歲。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首波六都13處!假日急症中心設置地點出爐 本周日上路
為解醫院急診壅塞的問題,健保署試辦的「假日急症中心」(UCC)將於本周日(11月2日)上路。健保署今(29)日首次公布設於六都13處的UCC地點,並強調未來服務對象乃急診檢傷分級4、5級即輕症患者。至於醫療費用則比照診所、地區醫院部分負擔150元,相較於醫學中心部分負擔最多可省600元。健保署指出,UCC第一階段選定六都的13處場所試辦,以未設有急診室的地區......
風傳媒 ・ 13 小時前兒科點值1點1元 專家:應放寬至18歲
為解決兒科人力流失問題,衛福部明年首度匡列249億元「兒科小總額」,保障0至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1點1元。專家指出,兒科醫師至少6成流向基層,建議兒科小總額未來可思考放寬至18歲,畢竟青少年同樣重要;衛福部表示,將視實施成效滾動式調整。醫改會則強調,只靠砸錢無法解決兒科的結構性問題,應全盤評估、重新分工兒童醫療圈。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2歲童燒不停 血輪眼、手腳「腫得像麵龜」 原來是川崎症惹的禍
兩歲男童「和和」連續多日反覆發燒,母親發現他的手腳「腫得像麵龜」、雙眼佈滿血絲、嘴唇乾裂發紅,脾氣開始煩躁不安,診所醫師察覺狀況有異,建議盡快送急診檢查,經兒科醫師仔細觀察與詢問病史,研判是有猝死風險的急症「川崎病」惹禍,所幸及時藥物治療後狀況大幅好轉,讓媽媽放下心中大石。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邱俊諫表示,病童到院後立刻安排抽血,結果顯示發炎指數明顯上升,白血球、肝指數偏高,且有輕度貧血症狀,進一步做心臟超音波時,發現冠狀動脈有週邊白亮及末段無漸縮(lose of tapering)徵兆,確認是川崎病,於是立即給予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與阿斯匹靈治療,兩天後順利退燒,精神也漸漸恢復。邱俊諫指出,「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是一種侵犯兒童全身性血管的血管炎,尤其特別容易傷及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1967年時由日本醫師川崎富作首次提出,在當時的川崎富作僅是一位開業醫師,他憑藉臨床觀察歸納,發現這個疾病,至今此病仍是亞洲兒童最常見的後天性心臟疾病之一,根據國內統計,每年/每十萬名兒童中約有 83人患病,其中冬季與初春為好發季節。但邱俊諫也強調,目前致病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壓力大到「血管抽筋」嚴重恐引發心肌梗塞!深呼吸能救命
壓力已被證實是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團隊指出,當人處於緊張、焦慮或憤怒狀態時,可能引發俗稱「血管抽筋」的冠狀動脈痙攣,導致胸悶、心絞痛等症狀,情況嚴重時可能引發心肌梗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遭爆私約已婚學長 陳匡怡再發聲:男方未婚
台大五姬之一陳匡怡,近日遭爆疑主動私訊台大學長約見面,甚至被指不避諱對方婚姻狀態、穿著薄紗赴約,21日她發文反擊並曬出與「真正」台大黃姓學長、名叫Max對話截圖。陳匡怡貼出截圖,對話內容中可見Max無奈告訴她「那些人說的都不是事實」、「不要把自己弄low」等,陳匡怡發文寫下:「被杜撰在大眾傳播的封面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友達ADR27日上漲0.06美元漲幅1.37%折台股13.64元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28日電)友達光電在OTC US掛牌ADR以4.44美元作收,上漲0.06美元,漲幅 1.37%。由於每單位友達 ADR相當於台股10股友達普通股,以10月27日新台幣匯市收盤價30.719元計算,相當台股友達每股為 13.64元。最近10個交易日行情如下:友達 ADR 近十個交易日行情交易日收盤價漲跌漲跌幅%匯率折台股10/274.440.061.3730.71913.610/244.380.092.1030.81513.510/234.29-0.10-2.2830.81513.210/224.390.000.0030.73113.410/214.39-0.10-2.2330.69113.410/204.49-0.02-0.4430.65013.710/174.510.000.0030.68613.810/164.510.010.2230.66513.810/154.50-0.02-0.4430.65613.810/144.52-0.18-3.8330.76113.9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運動部媒合運動品牌 捐135萬元裝備給光復鄉3校
(中央社記者黎建忠台北28日電)花蓮縣光復鄉內3所學校,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校內運動相關裝備出現受損情形,運動部媒合運動品牌廠商,捐贈135萬元服裝及裝備,盼協助學校運動隊伍盡快恢復訓練。
中央社 ・ 1 天前不只要補人力!台大兒醫聯手10家醫院,要讓年輕醫師看見未來
台大醫院徵求兒科加護病房值班主治醫師的徵才文,引發網路熱議與連日報導。事實上,台大醫院總共需要18位兒科醫師,以及10~20位個管師或護理師。卯起來徵才不只為彌補人力斷層,更重要的是,與全台10家醫院攜手努力,要讓年輕人看到:兒童醫療是一條值得走的路。 下午4點多,台大醫院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才剛從加護病房出來,就趕忙接起記者電話,配著遲來的午餐,十幾分鐘後又被call去忙了。這是台灣兒童急重症醫師的日常,人力缺口讓各大醫院兒科最資深的主任、主治醫師,正經歷一年比一年深的人力斷層。 2024年,全台兒科住院醫師只招募到75人,佔不到總名額的6成,是歷年最低,今年也只招到91人,還是歷年第2低。「1年招不滿,後續至少會有3~5年都缺人,」兒科醫學會祕書長歐良修表示,缺口還在持續擴大,即使現在年年滿招,也要5年以上才能回歸正常。 目前兒科的困境是住院醫師招不滿,訓練完也留不住。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證實,該院住院醫師雖穩定招收,但今年4個兒科總醫師恐怕都留不住。服務於林口長庚醫院的歐良修也說,以前兒科住院醫師有8成以上會留下來,今年卻非常少。 多年前曾有一波「5大皆空」危機,內科、外科
康健雜誌 ・ 1 天前
健保優先保障兒科點值1點1元 邱政洵:盼未來擴及青少年
近期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值班費引起外界討論,醫學中心兒科醫師流失問題也再度引起關注。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邱政洵說,兒科醫師在大醫院完成訓練後,只有約3至4成會留在醫院服務,其他多會轉往基層醫療院所,目前健保已規劃保障0到6歲兒童醫療健保點值1點1元,政策概念與方向沒有問題,也希望未來可以擴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兒科醫招不到也留不住 專家呼籲建立專責醫院挽救人力
少子化衝擊百業,醫院龍頭台大今年招募13個兒科住院醫師,只招到9人,林口長庚過去滿招14人,近年也只招到9至10人,只有2成願意留下當總醫師或次專科訓練。北榮院長陳威明指出,北榮兒科住院醫師招募狀況只能說穩定,但希望還是愈多愈好。現在很多總醫師做完後,選擇到基層開...
CTWANT ・ 1 天前
醫院「5大皆空」人才嚴重流失 林氏璧喊話上位者快做這件事
台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加護病房(PICU)近日開出「值班型主治醫師」職缺引起醫界討論。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直言,以過來人與家屬身分雙重視角來看。台大是全台醫療體系的最後防線,而兒科加護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最後防線也擋不住!台大兒科徵值班醫 前台大醫嘆:畸形的人才分配
近日台大兒童醫院兒科加護病房徵求「值班型主治醫師」,引起熱議。對此,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旅日達人林氏璧在Threads上發文,感嘆台大醫院可說全台醫療的最後一個防線,如今連台大都面臨缺人的情況,呼籲上位者應該要努力創造合理的工作環境和待遇,不能讓這種畸形的人才分配一直持續下去。
太報 ・ 1 天前

臺大醫院學者再創佳績!2025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入榜77人
美國史丹佛大學近日公布2025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名單,台灣共有 1470名學者入榜,其中臨床教學領域者達 398人。 臺大共 7人位列台灣前20名,而臺大醫院及醫學校區共有 77位學者入選,其中 45位同時名列終身科學影響力榜與當年度科學影響力榜,包括院長余忠仁、副院長高嘉宏及副院長高淑芬,顯示臺大醫院學術研究在深度與持續性上的卓越表現。 跨科別合作 研究成果多元廣泛入選的臺大醫院學者橫跨 18個單位,涵蓋內科、小兒科、腫瘤醫學、復健、精神醫學、口腔醫學、基因醫學等多元領域。醫師們除了提供臨床醫療、教學指導,還積極參與學術研究。 院方強調,個人與團隊的成果離不開 臺灣大學與醫學院的全力支持,包括提供研究空間、經費及獎勵機制,鼓勵高品質研究與創新方案。 校院整合 培育新進與中堅世代研究人才臺大醫院積極推動各項 研究支持計畫,如「臺大醫院與各學院合作研究計畫」、「臺大核心研究群計畫」,鼓勵跨領域團隊合作與整合型研究方案。院內亦成立「臺大醫院研究群」,促進跨校、跨院學術交流,特別著重培育 新進與中堅世代研究人才,透過資源整合與團隊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男童稱誤吞「10克金豆」!媽氣炸:不准在外面上廁所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中國江蘇崑山日前發了一件好笑又荒唐的事件,一名11歲男童誤吞母親剛購買的「10克金豆」,引發網友熱議。男童的母親紀太太透露,兒子自稱要「鍛鍊舌頭力量」,沒想到竟將貴重金豆吞下肚,令她又氣又心急。所幸最終平安排出,未造成身體傷害。
民視 ・ 1 天前
台大研發登國際!「禿頭救星」20天就有用 1800萬人搶看:台灣更重要了
禿頭救星!台灣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期研發出,一種促進毛髮再生的精華液,且不會刺激皮膚,目前已在老鼠試驗成功,正準備進行人體臨床測試。該實驗刊登於《細胞代謝》期刊,又被外媒轉載掀起討論,吸引近1800萬人次觀看,外國網友笑稱「台灣對世界的重要性又增加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