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看/睡醒「枕頭長這樣」恐罹癌 英國保健署示警:快就醫
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是睜開眼睛,但下一步呢?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提醒,醒來後可以檢查自己的枕頭、床單等,若經常出現寢具被汗水浸濕的狀況,應該趕緊就醫,因為這恐怕是癌症的症狀之一。
據英國《鏡報》報導,英國國民保健署表示,夜間盜汗(night sweats)的是指在睡眠時大量出汗,導致睡衣和床上用品都被汗水浸濕,即使你的睡眠環境其實是涼爽的,其原因有很多,諸如更年期、焦慮症、低血糖症、多汗症,或是受到酒精、藥物等影響,導致在睡眠時出汗,這是正常的。
英國國民保健署指出,但如果在未知的情況下,醒來時發現床單被汗水浸濕,就應該趕緊就醫,以下3種狀況需要特別留意,第一,經常出現夜間盜汗,並因此醒來或感到擔心;第二,同時出現高燒(或感到發熱與發冷)、咳嗽或腹瀉;第三,出現夜間盜汗,並且在沒有明確原因的情況下體重減輕。
根據英國癌症研究機構(Cancer Research UK),「非常嚴重的夜間盜汗」被列為癌症的一般性徵兆之一,英國國民保健署補充,有些癌症會使你比平時出汗更多,包含非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類癌腫瘤、白血病、間皮瘤、骨癌、攝護腺癌、腎癌、生殖細胞腫瘤、晚期髓樣甲狀腺癌。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女生注意!子宮內膜癌飆3倍!醫示警7大族群
醫起看/6種常見致癌物! 堅果「2狀態」千萬別吃
醫起看/長白髮=變老?最新研究:可能是身體啟動抗癌保護
其他人也在看

免疫力不足恐陷惡性循環!癌症治療預後關鍵竟是「淋巴球」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周辰瑞報導】得知自己罹癌後,總是讓患者、家屬手足無措。除了經醫師評估,以及根據基因檢測結果給予合適的治療方案外,癌友還要關注哪些重點,以輔助治療效果?臺中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李冠德主任表示,許多癌友知道維持免疫力的重要性,會詢問自己的白血球總數是否達標,卻常忽略「淋巴球數量」有無處在正常範圍,無論接受化療、標靶或免疫治療,淋巴球數量不足都可能影響預期治療成效。李主任也為大家說明淋巴球在抗癌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並提供癌友維持淋巴球數量的方法,幫助提升治療品質和患者預後。 掌握癌友免疫力 除了看白血球也要看「淋巴球數值」! 掌握患者的免疫狀態是癌症治療的重點。李冠德主任指出,醫師除了關注患者的體能外,也會藉由血液分析來評估患者的免疫力。在血液指標中,白血球數目的正常值應介於4000到10000之間,過高可能表示體內出現感染或發炎,過低則代表免疫力可能不佳。 淋巴球又為何如此重要?李冠德主任說明,淋巴球細胞是白血球的一種,包含T細胞、B細胞、NK細胞等,是人體重要的「防衛軍團」,可協助對抗癌細胞或細菌感染等。因此更進一步的評估是觀察嗜中性白血球與淋巴球的比例,一般正常
健康醫療網 ・ 15 小時前
不是蔬果汁!研究證實:每天喝「這飲料」 肝癌風險明顯降低
每天喝黑咖啡對身體有益!國際健康媒體《Medical News Today》報導,一項發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經常喝咖啡與降低多種肝病風險有關,甚至可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喝咖啡配菸酒「癌細胞加速上身」 隔1小時才能吃保健品
對許多上班族來說,早晨一杯咖啡是提神的必需品。然而,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提醒,咖啡若搭配錯誤食物或飲品,可能引發嚴重健康風險,特別是與吸菸、酒精一起攝取時,更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機率。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40多歲女臉麻牙齦刺痛3個月 意外檢查出「1癌症」醫師也嚇壞
牙齒痛竟是癌症警訊!一名40多歲的女子出現牙齦刺痛、下嘴唇麻木等症狀長達3個多月,到牙科檢查都沒查出異狀,左臉頰腫脹也一直沒有消,轉介到耳鼻喉科進行超音波檢查後,竟發現是「乳癌」。
鏡報 ・ 10 小時前
台灣機車族注意!穿「這種鞋」騎車恐讓腳毀掉,醫師:我看了真的嚇死
機車作為台灣民眾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加上炎熱氣候影響,許多騎士為求方便,經常穿著拖鞋上路。然而這看似無害的習慣,卻可能帶來嚴重後果。足踝外科專家警告,穿拖鞋騎機車隱藏巨大風險,一旦發生事故,腳部軟組織
食尚玩家 ・ 1 天前
「斡旋金vs.要約書」傻傻分不清? 簽下去前差一步,違約成本多十倍!
「我只有付十萬斡旋金,還沒簽正式買賣契約,現在不想買了,最多就是賠掉這十萬吧?」許多衝動下訂的購屋者,都曾有過這樣天真的想法。直到房仲告知除了斡旋金外,還可能需要支付服務費,才驚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在房市熱潮中,不少人跟風買房後開始後悔,加上家人耳語「明年房價會大跌」,更讓人萌生違約念頭。但你知道嗎?選擇「要約書」還是「斡旋金」,可能決定了你違約成本的天壤之別。
賣厝阿明 ・ 1 天前
蔡其昌不選台中市長內幕曝光! 賴清德一句話讓他留中央 蔡其昌批盧秀燕豬瘟、垃圾山怠惰
蔡其昌重砲抨擊臺中市政:非洲豬瘟、垃圾山堆積,是盧市長「怠惰與驕傲」全暴露。他證實不選 2026 臺中市長,將力挺何欣純,並公開賴清德總統要求他「留在中央幫忙」的幕後對話。
風向台灣 ・ 13 小時前
嘴破3個月以為得癌!44歲女一查竟是這病 醫曝中年女性要小心
一名44歲輕熟女,反覆嘴破3個月都沒好,擔心是口腔癌就醫,檢查發現,其口內雙側頰黏膜萎縮,還能看到白色的網狀線條,切片檢查診斷是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 好發中年女性 收治個案的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
健康2.0 ・ 1 天前
周渝民在澎湖開貨車 居民來問價
《我們的藍調時光》劇組日前移師澎湖拍攝,沿途所到之處都引來關注,滿滿都是當地居民的熱情。主演周渝民、張鈞甯、安心亞與王柏傑分別為戲做足準備,從體驗在地生活到全副武裝防曬,各自融入角色與環境。
裴璐|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8 小時前


駕照新制明年9月上路!重大違規、酒駕再犯「加重講習時數」
交通部先前公布駕照改革制度,自考照、回訓及換照3方針改革,其中回訓新制中,預計明年9月起,針對重大違規再犯駕駛延長講習時數,新增未滿18歲無照駕駛累犯講習等,並於課程中增加道路風險辨識及人本駕駛等內容。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3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她不愛吃甜食卻30歲就得糖尿病?醫師揭驚人真相:「這些東西」比糖更可怕!
原來她中午習慣吃勾芡便當,晚上則是白粥或炒米粉快速解決,加上缺乏運動、長期作息忙碌,導致內臟脂肪累積與胰島素阻抗。醫師指出,真正讓血糖升高的,不是糖果甜點,而是這些「不甜、吸收又快」的主食:白飯、白粥、吐司、米粉、糯米、勾芡湯等,這些高GI食物進入體內後,...
styletc ・ 18 小時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17 小時前
懷孕5月驚見「孩子身旁長出大腫瘤」! 馬偕醫巧手拆彈保住胎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懷孕5個月,卻發現跟孩子一起長大的還有腫瘤!今年30歲、懷第一胎的李小姐就面臨這樣的危急狀況,產檢意外發現腹腔內積滿大量腹水,左側下腹部還驚見一個15公分大小、邊界模糊、結構複雜的卵巢腫瘤,惡性風險極高,可能得一次失去子宮跟胎兒,一度讓她萬念俱灰,所幸馬偕醫院醫療團隊儘速安排切除腫瘤,盡最大努力持續讓腹中胎兒長大到足...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大腸內數百顆瘜肉竟是「致命遺傳」 醫:不治療百分百癌化
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是一種罕見的遺傳疾病,但其威脅性極高。醫師指出,若不及早診斷並接受適當治療,患者幾乎百分之百會發展成為大腸直腸癌,甚至可能併發其他系統腫瘤。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