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起看/阿公愛喝「蔬菜湯」卻血糖失控 營養師解答:它不是!
許多人知道多吃蔬菜有助穩定血糖,卻忽略南瓜其實屬於澱粉。臨近萬聖節,這道應景食物更常被誤當蔬菜。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分享,她曾在門診遇到一位注重養生的長者,天天把「蔬菜湯」當保養喝,血糖卻一路攀升;追問才發現,所謂「菜湯」其實是把整顆南瓜熬成湯,且一鍋全數飲用,最終糖化血色素衝到8%。她強調,南瓜歸類在全穀雜糧,若錯把它當蔬菜「喝湯補身」,反而可能讓血糖失控。
高敏敏指出,不必因此怕南瓜。南瓜屬原形澱粉,纖維量相對友善;只要把它當主食的一部分,與白飯、白麵條等精緻澱粉做等量代換,就能兼顧口感與血糖管理。她建議,飲食規劃時,把南瓜視為主食來源之一,搭配足量非澱粉蔬菜與優質蛋白質,拉長胃排空、延緩醣類吸收,餐後血糖較穩定。反之,將濃稠南瓜湯當成「清菜湯」敞開暢飲,等於直接把一大份澱粉喝下肚,血糖自然難降。
至於為何常把南瓜誤認成蔬菜?她分析,日常飲食把蔬菜與湯品劃上等號,加上南瓜顏色鮮豔、常與蔬菜同一道上桌,視覺與語感都讓人「直覺」把它歸入蔬菜;然而在營養分類上,南瓜明確屬全穀雜糧,與馬鈴薯、地瓜等同為澱粉來源。種類上,台灣常見日本南瓜、栗子南瓜、菊花南瓜等,熱量、含水與β-胡蘿蔔素含量各有差異,但無論品種,原則皆相同:南瓜是澱粉,不是蔬菜。
她補充到,南瓜的營養依舊亮眼。β-胡蘿蔔素在體內可轉為維生素A,有助護眼並維持皮膚與黏膜的防護;維生素E與C參與抗氧化,能降低身體發炎、提升免疫力;鉀有助穩定血壓、減少水腫;而南瓜籽所含的鋅,對男性攝護腺保養與免疫防禦也有加分。正因「好處多」,更應「吃對量」:以南瓜入餐時,應同步下修同餐的米飯或麵食分量,才不致在不知不覺間「雙份澱粉」累積。
飲食規劃上,若想以湯品享用南瓜,可改為清湯中加入塊狀南瓜,透過咀嚼放慢進食速度,比起把整顆打成濃湯一飲而盡,更能掌控攝取量;或以南瓜飯、南瓜泥取代部分白飯,並搭配菇類、葉菜與魚蛋豆等蛋白質,讓整體餐盤兼顧纖維、蛋白與澱粉比例。她強調,與其把南瓜妖魔化,不如回到營養分類與份量原則:把它放對位置、吃對份量,南瓜可以是健康助攻,而不是血糖地雷。
高敏敏最後提醒,萬聖節餐桌少不了南瓜風味,糖友與需控糖族群務必記得「分類先正名、份量要精準」,別再把南瓜當「青菜湯」喝到過量。把南瓜當作可替換的主食來源,才是兼顧美味與穩糖的聰明吃法。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23歲英女獨居亡一年無人知 手機僅留與ChatGPT的對話
醫起看/年輕人小心!專家示警「1情況」罹癌風險高8.5倍
國二少女罹糖尿病 媽曝三餐淚崩:是我害了她
其他人也在看

「蘋果裡的三星」消失了! 競品同名前員工改名重生「不想再當笑話」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這段故事要追溯到2012年。當時他在加拿大溫哥華的Apple Pacific Centre門市工作,一名顧客把他的名片拍下傳上Reddit,名片上清楚印著「Apple Specialist Sam Sung」。而當時正處於蘋果(Apple)與三星(Samsung)正被全球視為智慧...
CTWANT ・ 1 天前
新北雙溪北38線道邊坡崩塌、道路隆起 警:道路封閉派員搶修中
受到連日大雨影響,新北市雙溪區北38線道邊坡大面積崩塌滑落,有3公里路段被土石覆蓋,且道路隆起無法通行,所幸住戶已撤離,並未造成傷亡。新北警方表示,已派員至現場封閉道路、管制人員進出,區公所也調派機具及人員全面搶修中。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恐怖遊戲變教材!日本學校出奇招,用《P.T.》帶學生學習日常英語
學習不同國家的語言,除了常見的上課等方式以外,也有些人會通過當地的真人影集、電影、動畫來自學,可以更好的根據畫面上的情境去判斷。但你能想像通過恐怖遊戲來學習英語會話嗎?最近一間日本當地的國中,就公開了學校利用《沉默之丘》前導遊戲《P.T.》讓學生學習英語。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6 小時前
嘴破3個月以為得癌!44歲女一查竟是這病 醫曝中年女性要小心
一名44歲輕熟女,反覆嘴破3個月都沒好,擔心是口腔癌就醫,檢查發現,其口內雙側頰黏膜萎縮,還能看到白色的網狀線條,切片檢查診斷是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 好發中年女性 收治個案的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
健康2.0 ・ 1 天前
唐綺陽狂瘦26公斤,從2XL瘦回S號女神!公開「4大瘦身關鍵」: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
第1招:戒糖飲料,氣色亮、體重掉更快唐綺陽坦言,過去最難戒的不是炸雞,而是含糖飲料。她在醫師建議下全面改喝無糖綠茶與氣泡水,連續一週就感覺精神變好、皮膚更透亮。她笑說:「戒糖後體重才真的穩定下來!」第2招:減少精緻澱粉,吃飽也能瘦「減肥最重要的就是管好嘴!...
styletc ・ 20 小時前
55歲巡佐主動脈剝離猝逝!醫曝「7大前兆」:高血壓小心了
高雄一名55歲陳姓巡佐,2天前在家休假疑「主動脈剝離」身體不適,緊急送醫仍不治。醫師表示,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條的血管,一旦剝離就會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率以每小時1%的速率增加,48小時內致死率高達50%!主動脈剝離有7大前兆,包括突發性嚴重胸痛、背部疼痛、呼吸困難、心悸、頭暈、噁心、嘔吐等,而長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危險因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不用靠打針!營養師激推「平民瘦瘦菜」控血糖幫助減重
高敏敏指出,地瓜葉含有豐富的植化素與綠原酸,能自然啟動人體內GLP-1機制。GLP-1是一種與血糖與食慾調節有關的重要激素,有助於刺激胰島素分泌、延緩胃部排空、增加飽足感。過去多數人認為,只有透過GLP-1類似激素的注射,也就是俗稱的「瘦瘦針」,才能達到此作用,但其實地...
CTWANT ・ 1 天前
閃兵事件夯 選民問「議長有當兵嗎?」童子瑋曬新訓照「闢謠」
多位藝人近期因「閃兵」違法躲避兵役遭查辦,也引起熱議。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表示,最近也有許多民眾詢問他說,「議長,你當年有當兵嗎?」,也剛好看到賴清德總統分享當兵照,他便想藉此也秀出當兵照片「闢謠」,順道聊聊軍旅回憶。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腹肌大放送!《暗河傳》龔俊對鏡拍出「上空照」謀粉絲福利
近期古裝陸劇熱潮席捲台灣,《暗河傳》與《水龍吟》兩部作品同時攻占各大串流平台排行榜,引發觀眾熱烈討論。《暗河傳》由龔俊主演,劇情圍繞三家家主的江湖衝突展開,華麗特效搭配流暢舞劍動作,讓觀眾大呼過癮;而《水龍吟》則由前男團成員羅雲熙飾演神秘俠客,講述被摯友陷害入獄後,重返江湖揭開真相的故事。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重陽節起北市65歲以上長者 可免費施打佐劑流感疫苗
台北市衛生局今(27)宣布,將在29日重陽節起,供設籍於北市的65歲以上長者,至北市聯醫施打佐劑流感疫苗,延長免疫反應,同時也可以領取洗手乳1瓶。衛生局表示,類流感門急診第一波高峰落在9月底、10月初,全國約有15.4萬人、台北市約1.3萬人次就醫;10月中旬全國仍有超過10萬人求診。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生薑穩血糖、抗發炎還能改善經期不適! 營養師揭最佳吃法:「加2物」吸收力更好
別再把生薑當成只是「煮湯用的辛香料」了!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對營養師來說,生薑早就是抗發炎飲食中的第一主角,連科學期刊都證實,每天吃對量的生薑,真的可以幫助降發炎、護關節、減少疼痛、穩定血糖。不論是經前不適、關節發炎、慢性疲勞,還是手腳冰冷、生理期情緒爆炸,一點點生薑,就是最溫柔又有效的營養救援 ! 發炎指數全下降 生薑被科學認證的抗發炎效果 根據《Cytokine》在2020年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整合16項隨機對照試驗,共1010位受試者,發現每日補充生薑(平均750-2000毫克/天),可顯著降低以下發炎指標: • CRP(C反應蛋白):SMD -5.11(95% CI -7.91至-2.30)• TNF-α:SMD -3.23• IL-6:SMD -2.00 這代表什麼?簡單說,就是生薑能有效降低慢性發炎反應的活躍程度,有助於控制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關節發炎與糖尿病風險。而《Phytotherapy Research》在2020年也補充,生薑能提升總抗氧化能力(TAC)並降低脂質過氧化產物MDA濃度,進一步證實生薑在抗氧化與抗老化方面的潛力。也就是說,生薑不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
一吃成主顧的泡椒臭豆腐,優雅美味中菜餐廳
聽隔壁客人說她兩周內已經來了三次,這裡的菜確實有亮點!雖然《皇宴天成》有個很霸氣的店名,但價格範圍蠻廣,除了精緻大菜,也較親民的菜色,醬汁都是老闆自己調的,辣度還可以客製化,讓人很想多吃幾種菜色耶,再加上環境雅致不俗,不管是兩人約會或是多人聚餐合菜都很合適。
Yahoo奇摩旅遊網友投稿 ・ 1 天前
「平民蔬菜王」是天然瘦瘦針!越吃越瘦 還能穩血糖、護肝
近年來「瘦瘦針」廣受討論,但價格昂貴,其實想成功減重,關鍵仍在於吃對食物。營養師高敏敏提到,地瓜葉是天然的瘦身幫手,其中的綠原酸能啟動GLP-1的減重機制,如同瘦瘦針,幫助調節血糖與控制食慾,同時攝取到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益菌生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常吃「這類食品」腦力恐提早衰退 研究驚揭:失智風險增加44%
「還記得昨天晚餐吃了什麼嗎?」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表示,如果經常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必須特別留意,因為這些「方便食物」的代價,可能是大腦記憶力的流失,「當我們頻繁攝取超加工食品(UPF),其高糖、高油、高鹽及人工添加物會在無形中傷害腦神經,加速腦力提早...
CTWANT ・ 12 小時前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提到澱粉、甜湯,難免讓人擔心肥胖等問題,但醫師蕭捷健表示,屬於高蛋白、低脂、高纖的紅豆雖然是澱粉,但卻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GI)僅35,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1/3,能穩定血糖,還能抗氧化、抗老化、幫助減重。他並強調,紅豆最強大的是其紅豆皮,富含超級抗氧化的花青素,可有效抗發炎、對抗自由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豆類都是高蛋白?專家:多吃「這3種豆」有助增肌減脂
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名稱雖都稱為豆,但營養比例大不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類可分為蛋白質豆、澱粉豆、油脂豆與蔬菜豆類。其中,蛋白質豆類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適合想增肌減脂的人;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雖是澱粉豆,卻比白飯多出3倍蛋白質量、30倍的纖維量,適合糖尿病友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白醋、烏醋誰健康?醫科學解答:光鈉含量就差18倍
醋是許多家庭必備的調味料,常見白醋、黑醋這2種,醫師傅裕翔表示,不只顏色不同,兩者的鈉含量差異極大。白醋是單純以糯米釀造而成,烏醋則還加入洋蔥、紅蘿蔔等蔬果,加上辛香料、鹽、糖等調味料釀造。驚人的是,以100公克而言,白醋的鈉含量僅81.4毫克,而烏醋的鈉含量高達1571毫克,是白醋的19倍。他建議,白醋鈉含量低、原料單純,是較健康的選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