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母親不敢住院」74歲男髖關節軟骨破光 O型腿、長短腳全出現
一位74歲男性施姓患者,當時拄著拐杖跛行來到骨科門診,他的左腿O型彎曲、右腿直立,明顯長短腿現象,主訴腰部、髖部疼痛且無法走太遠,放開拐杖也不能原地站立,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洪舜奕醫師透過X光檢查診斷,確認是原發性髖關節退化,安排手術治療採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成功幫助施先生修正長短腳問題,且能正常行走了。
施先生多年前左腿曾骨折治療過,近年專注於照顧九十多歲的母親,因為母親重病臥床,每天需要頻繁翻身、抱起、扶重,雖然期間施先生偶有腰與髖疼痛並延伸到鼠蹊部,休息過後就改善而沒有太留意,直到某天爬樓梯覺得腿軟無力、有喀喀聲響才正視就醫,但也考量手術需要休息二、三個月,決定繼續緩著、服用止痛藥但效果不彰。
直到母親日前過世,施先生來院看診洪舜奕醫師,已經形成髖關節極大磨損與壓迫,X光顯示髖關節軟骨幾乎消失、關節處骨頭黏在一起、股骨頭磨損到扁平狀、只剩下一半就像盤子一樣,倚靠拐杖行走吃力且原地站立都沒辦法,然而膝蓋沒有症狀與磨損,因此確定是髖關節病灶。
洪舜奕醫師強調腰部與髖部疼痛並延伸至鼠蹊部方向,無法遠走與久站、但膝蓋卻沒有不適,是典型的髖關節退化表現,而這位患者已經到了腿部變形左O右直的長短腿情況,加上照顧母親須負重加乘損傷,以及左腿舊傷造成代償保護機制,身體多年慣性把重心加諸於右側,多項因素讓病灶加倍磨損,從檢查當下影像可以推斷退化疼痛症狀已經困擾施先生相當多年,隱忍之下才會如此嚴重。
而治療方式採取「前外側式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幫患者置換髖臼杯(卡在骨盆)、人工股骨柄、耐磨墊片和人工股骨頭之四件套組,將退化破掉的關節取代,洪舜奕醫師解說手術重點在於移除疼痛源(術中先清除骨刺、切掉破損的頭),並改變承重界面(換上正常圓滑的頭與耐磨墊片),順利完成手術後,患者能在隔天下床走路,通常一個月脫離助行器、三個月完全恢復正常生活。
施先生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當天下午就在病房中走一圈,變形的腿已被修正拉回正常的長度,隔天在洪醫師巡房後就開始到病房外行走,術後兩週可以拄拐杖外出,施先生分享說除了肌肉仍有緊繃外,疼痛與喀喀聲都不見了,持續聽從醫師建議-走路就是最好的復健,也能用拐杖上下樓梯,恢復得相當滿意,後續以回復流失的肌肉為目標,期待能出遊到處走走。
洪舜奕醫師表示有別於傳統後側開刀,「前外側式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好處是不需夾腳、不易脫臼、可以深蹲不怕關節掉出來,雖然前外側肌肉會被剝開較多層,但洪醫師會謹慎依序層層縫合,影響肌肉力量的疑慮是不用太擔心,而疼痛被移除後,病患能行走得很舒服、踩得很穩定,惟不建議坐太低的椅子,因為一開始可能引起痠痛,術後持續回診追蹤,醫師協助把關恢復狀況,生活品質獲得極大改善,循序漸進地從小範圍活動,變成可正常行走、甚至未來能進行家庭旅行。
💝美好的每一天,都從【健康我+1】開始 💝https://reurl.cc/yMvrzM
延伸閱讀
花蓮秀林鄉發生規模3.5「小區域有感地震」 台中市也有感
影/風神發狠「掀長浪撲岸邊」!龜山島「緊急封島3天」
0403花蓮地震後「海平面突下降」?氣象署:地殼抬升
其他人也在看

6旬婦愛運動 膝蓋卻退化成O型腿!馬偕AI機械手臂助攻 2週就行動自如
馬偕醫院今(22)日舉行全新「電腦機器手臂輔助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記者會宣布正式啟用,並分享最新成果。骨科醫師指出,醫院導入AI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技術,可在縮小傷口的同時精準切割,大幅降低出血與疼痛,術後恢復更快、併發症更少,減少輻射曝露與醫療成本,是膝關節手術的「導航革命」。(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發蛋荒財被訴 超思吳諭非遭裁定境管及科技監控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張孝義/台北報導 台灣111年底到112年間發生「蛋荒」,政府啟動專案補助進口,引爆超思、亮采進口雞蛋被爆涉及不法,台北地檢署於8月28日依偽造文書、洗錢罪嫌起訴超思名義負責人秦語喬女兒吳諭非,檢察官向台北地院聲請對吳諭非限制出境及科技監控;北院開庭審理後,裁定吳諭非自114年11月1日起延長限制出境、出海8月,暨自114年9月4日起...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鞋子濕透急救術!專家公開5大速乾除臭法 生活廢物秒變乾燥神器
雨天最怕遇到鞋子濕淋淋,不僅影響穿著的舒適度,有時還會散發異味,如果未能妥善處理,鞋內的濕氣會將成為細菌、霉菌的溫床,可能會讓鞋子產生臭味甚至受損。其實,只要運用幾種簡便而實用的技巧,就能使鞋子迅速回復乾爽,同時預防異味滋生。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經損恐破2000億⋯非洲豬瘟多嚴重?毒物專家嘆:你不是豬你不懂
台中市一家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下令,暫停活豬調運與屠宰作業5天,視後續狀況延長。毒物專家招名威過去曾表示,非洲豬瘟不會傳染給人類,「很多人就會說非洲豬瘟到底是在嚴重什麼?老實說,你不是豬,你不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吃了非洲豬瘟會怎麼樣?營養師解答4大疑問
[NOWnews今日新聞]今(22)日傳出台中市出現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上午在農業部一樓大廳舉辦「疑似法定動物傳染病說明記者會」,部分民眾擔心會吃到瘟豬肉,對此,營養師宋明樺在臉書發文指出,非洲豬瘟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灣人愛吃「6蔬果」驚爆農藥超標!79公噸全數退運或銷毀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21日公布最新邊境食品檢驗結果,多種來自各國的進口水果、蔬菜,因農藥殘留超標,已全數依規退運或銷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排骨飯打開秒蓋回!非洲豬瘟爆台中 民眾怕中毒?專家說重話了
台灣防疫防線再度面臨重大考驗!農業部今(22)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證實台中市梧棲區一處養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經檢驗後呈現陽性反應。截至目前,相關單位已撲殺195頭豬隻,並啟動回溯調查。這是自2005年以來,台灣首度出現非洲豬瘟疑似案例,對於防疫成果與養豬產業構成重大挑戰。消息一出,立刻在網路上掀起熱議,許多民眾擔憂非洲豬瘟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對此,專家與各國防疫機構皆強調,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台東7連霸議員驟逝!疑大腸鏡切息肉 醫揭大腸鏡「2種息肉」千萬別亂切!
寫下台東政壇7次參選、7次全勝傳奇的前台東縣議員黃瑞華,驚傳於已於10/11病逝,享壽73歲。 這位才剛在3年前告別28年政壇生涯、期許要當個「快樂老人」的政壇長青樹驟然離世,據傳,他是因為進行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越南重組病毒株」疑源頭 專家警告:勿使用來路不明疫苗
[Newtalk新聞] 農業部今 (22)日針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召開記者會,證實這是我國首例本土豬隻確診,並向全國民眾及養豬戶信心喊話,強調防疫是全民的責任。農業部指出,台灣養豬產業的生物安全機制其實做得很好,此刻唯一的方式就是「啟動並落實生物安全的機制來對抗這一次的戰役」。農業部特別提醒,目前全世界尚無有效疫苗能抵抗非洲豬瘟,切勿相信坊間任何不明來源的疫苗。 農業部表示,雖然目前為「疑似案例」,已啟動最高防疫措施,包含撲殺該場豬隻、清查上下游關聯場,並宣布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全面禁止廚餘養豬。專家指出,非洲豬瘟僅感染豬隻,不會傳染給人,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肉可安心食用,並將調動冷凍豬肉穩定市場供應。 農業部杜文珍次長表示,雖然此次在國內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為事實,但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AH)規定,首發案例需進行病毒分離確診,然而為確保防疫時效,已立即撲殺該場豬隻並清除,並進行上下游關聯場檢測,初步結果均為陰性,仍需密切追蹤。 農業部指出,全台禁運禁宰5天是為進行疫情調查,確保豬隻活動路徑掌握;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是阻斷病毒傳播的關鍵措施。由於廚餘系統是高風險傳播
新頭殼 ・ 1 天前
乳癌偏愛「這6種女人」 醫示警:更年期前後更要當心!
乳癌早期常無明顯疼痛症狀,醫師黃軒指出,許多患者發現腫塊時病情可能已進入進階階段。他強調,乳癌初期若能及早發現、腫瘤小於2公分,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但若已發生轉移,預後則會大幅惡化,因此不應因「不痛」而掉以輕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5 小時前
蔡璧名辭世!曾罹患子宮頸癌 靠「改變習慣」抗癌成功
台大教授、作家蔡璧名於10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60歲。蔡璧名曾於2007年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她從此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保持情緒平穩,成功戰勝癌症。蔡璧名的離世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子宮頸癌防治再度成為焦點。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吃到染疫「非洲豬瘟」肉品怎辦?醫2點說明
[NOWnews今日新聞]農業部今(22)日在記者會上,證實台中梧棲養豬場死亡豬隻驗出非洲豬瘟,引發國人擔憂是否會被傳染,對此,衛福部疾管署表示,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通傳染疾病,不會造成人類感染,中國醫...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荷爾蒙失衡恐肥胖難瘦!營養師曝「這類蔬菜」有助調節雌激素
荷爾蒙失衡不只影響體重,更可能危及全身健康!正在飲食控制的江小姐分享早年為表演節食導致體重反彈的慘痛經驗,她現在透過均衡飲食控制體重。新光醫院方躍霖醫師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荷爾蒙失衡問題會導致中心肥胖、代謝變差,形成惡性循環。專家建議女性調整飲食、作息,攝取十字花科蔬菜改善荷爾蒙,避免肥胖及其他健康警訊。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豬隻染非洲豬瘟致死率100%「人吃到會怎樣?」 農業部解答了
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官網說明,非洲豬瘟病毒於1921年首次在非洲肯亞發現,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特徵是發病過程短、死亡率高,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值得注意的是,非洲豬瘟與豬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之惡性...
CTWANT ・ 1 天前
醫警告「這10大徵兆」代表你已糖上癮! 一包餅乾秒嗑光、吃甜食有愧疚感都中
許多人認為,只要有規律運動習慣,喝點含糖飲料沒什麼大不了。不過,小兒內分泌暨減重專科醫師王律婷提醒,含糖飲料的健康風險遠比想像中嚴重,即便有運動習慣,也無法完全抵銷含糖飲品對身體代謝的影響,最新的美國大型研究也狠狠打破這項迷思! 每週攝取兩杯以上含糖飲 有運動仍有罹糖尿病風險 根據發表於《 Diabetologia 》的前瞻性觀察性世代研究結果顯示,即使運動量達到建議標準,長期每週飲用兩份以上含糖飲料者,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相對風險,仍比同樣運動量但每月飲用少於一份含糖飲料的人高 22% 。王律婷指出,所謂含糖飲料,除了街頭常見的手搖飲,也包括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如可樂、沙士)、果汁飲料,甚至標榜 100% 的純果汁。然而,即使改喝熱量較低、糖分減少的代糖飲料或是零卡飲料,研究也顯示,若每週攝取兩杯以上,長期下來,即使運動量達建議標準,相較不喝的人,仍會增加7%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飲品糖分吸收速度快 當心糖癮危機 不僅如此,一篇發表於《 Advances in Nutrition 》,納入 29 項前瞻性世代研究的統合分析研究指出,每多喝一份含糖飲料(約 39 克糖),罹患糖尿病的相對風
常春月刊 ・ 1 天前
人吃到非洲豬瘟的豬肉會怎麼樣?農業部解答!
國內疑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今(22)日表示,21日接獲台中市動保處送來的一處養豬場死亡豬隻檢體,經檢驗,檢體對非洲豬瘟病毒核酸呈陽性反應。針對非洲豬瘟會否對人體造成影響,農業部表示,人體胃酸的酸度已超過非洲豬瘟病毒的耐受酸鹼值範圍,因此非洲豬瘟不會感染給人類,且人吃入含有該病毒的食物,病毒不會經消化道粘膜進入人體內繁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預防「肌少症」注意「衰弱」4警訊 醫建議從日常飲食、運動調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台灣高齡社會的多數長輩因營養攝取不足或運動量不夠,導致骨質流失與肌力下降,增加跌倒與骨折風險。台中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蔡森蔚指出,常感覺疲憊、體能與體重下降、行走變慢、肌力不足,都是「衰弱」的警訊。男性握力低於28公斤、女性低於18公斤,可視為肌力不足;若符合以上三項,即表示身體已出現衰弱現象,並可能伴隨「肌少症」發生。 肌肉質量隨年齡減少 每日應攝取蛋白質並曬太陽、運動 蔡森蔚醫師提醒,肌肉質量會隨年齡逐年減少,蛋白質合成能力也會下降,建議每日應攝取每公斤體重1至1.5克蛋白質,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同時進行阻力訓練,搭配健走或騎單車等的有氧運動,才能預防甚至逆轉肌少症。他強調:「防止跌倒要從肌力做起」,較衰弱的長輩,可從「站立運動」開始訓練,若能搭配機器人輔助步態訓練,成效更明顯。 物理治療師推深蹲運動 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 物理治療師陳義豪醫師指出,深蹲可強化股四頭肌,幫助穩定下肢與維持身體平衡。「不用複雜器材,只要一張椅子就能訓練下肢肌群,搭配彈力帶還能啟動背部與手臂等上半身肌群。」陳義豪醫師提醒,運動時應注意呼吸與姿勢,每天可進行兩次,若感
健康醫療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