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後別小看腳跟痛!婦人半年內小腿萎縮、跛行 醫師提醒這些警訊別再拖
「走路有點卡、腳痛一下沒關係」是許多人的心態,但小小腳踝傷若輕忽不理,恐怕會釀成終身跛行的大禍。一名55歲婦人半年內從拉傷到小腿萎縮、行動困難,所幸靠微創手術才重拾行動力。醫師提醒,對50歲以上壯世代來說,腳跟痛、步態歪、踮不起腳,都是免疫與肌腱老化的警訊,別再逞強硬撐。
為什麼拉傷沒處理,會變成這麼嚴重?
很多人以為腳後跟扭到、拉傷,只要休息幾天就會自己好,但真正撐起我們走路、跑步、上下樓梯的,是小腿與腳跟之間的「阿基里斯腱」,一旦受傷卻沒處理,後果比想像中嚴重。台北市立萬芳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昱斌表示,阿基里斯腱是人體最粗壯、承受壓力最大的肌腱,卻也因為長期負重,特別容易被忽視初期的小傷。當肌腱斷裂後,會隨著時間逐漸回縮、變性,甚至導致小腿肌肉萎縮,一旦錯過黃金修補期,不僅修復困難,連行走、跑步、運動能力都會被嚴重影響。
「這不是誇張,很多名人也都經歷過。」陳昱斌舉例,前NBA球星Kobe Bryant比賽中曾遭遇阿基里斯腱斷裂,雖然當下即時手術、積極復健,但最終仍難以重返巔峰,這場意外也成為他職業生涯的重要轉捩點。這也反映出,阿基里斯腱一旦出事,對生活、工作、甚至心理影響都很深遠,絕非簡單的拉傷能比擬。
小傷變大病,靠微創手術走回正常生活
林小姐一開始以為是拉傷,沒想到半年後走路一拐一拐,小腿也明顯萎縮。經檢查才發現,阿基里斯腱已經完全斷裂,還回縮超過10公分,錯過了最佳修復時機。為了幫助她恢復行動能力,醫師為她安排微創手術,只需在腳踝開兩個小傷口,將斷裂的肌腱補上。
這樣的手術傷口小、恢復快,比起傳統手術的做法,風險也少了很多。手術後6個月,林小姐步態明顯改善,已經能夠自由行走,甚至重新回到登山旅遊的生活。
傳統的阿基里斯腱手術,必須在小腿開一條10到15公分的長切口,才能進行縫合或移植。這種大傷口不只恢復慢,還容易出現感染、疤痕明顯、長期疼痛等問題。糖尿病患者、皮膚較脆弱的人,或需要洗腎、身體狀況不佳的族群,都是微創手術的受惠對象。因為不需要大範圍切開皮膚,就能修補受傷的肌腱,自然能降低感染、癒合不良的風險。不過,微創手術並不適合所有情況,像是嚴重斷裂或組織變性太厲害,還是得依病情選擇傳統手術。
看更多:超慢跑練心肺還能控糖、減重!醫示警常犯錯誤 跑錯恐傷4部位
手術後不痛≠沒事!阿基里斯腱復發風險藏在「太心急」
許多人在阿基里斯腱手術後,隨著傷口癒合、疼痛減輕,會以為已經「康復」,便急著恢復跑步、跳躍等劇烈運動,結果卻因此讓阿基里斯腱再次受傷。太早過度使用,反而會拉扯到尚未完全修復的肌腱組織,埋下復發風險,這是術後最常被忽略的隱憂。
為了預防復發,陳昱斌提醒,運動時應「循序漸進」,避免突然劇烈施力,給予肌腱充分適應與修復的時間。同時,持續進行小腿伸展與強化訓練,不僅能穩定肌腱結構,也能降低日常活動時的受傷風險。此外,選擇有支撐性的鞋子,適時使用足跟墊減輕負荷,都是日常中重要的保護措施。若運動後出現腫脹、疼痛,應立刻停止活動並進行冰敷,避免小傷累積成大病。
別以為運動員才會出事,這些人更要小心腳跟拉傷
阿基里斯腱斷裂並不是運動員才會遇到的問題,糖尿病患者、皮膚條件差、需要洗腎的病人,因為血液循環差、組織修復力低,一旦受傷,更容易發炎惡化,恢復也慢。中年族群隨著年齡增加,肌腱會變脆弱,稍微扭到、拉到就可能出事。很多人愛硬撐,結果小傷變大病,林小姐就是例子。早點看醫生,少受半年苦,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50歲後肌腱變脆弱,日常護腱這樣做才安全
隨著年齡增長,阿基里斯腱會逐漸失去彈性,變得脆弱、容易發炎甚至斷裂,特別是中年族群(50歲以上),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傷害。陳昱斌說明,預防之道,首重「暖身」與「循序漸進」。運動前應進行原地踏步、腳踝繞圈等熱身動作,避免久坐後突然劇烈活動,讓肌腱適應負荷的變化。
看更多:50+女性更容易關節炎!女性膝退化比男性高2倍 4招避免關節退化
平時則可進行簡單又有效的小腿強化運動,例如「踮腳尖」:站立時慢慢踮起腳尖,再緩緩放下,每天做2~3組,每組10~15下,能有效訓練小腿肌肉與穩定阿基里斯腱。進階者則可挑戰「單腳踮腳尖」,進一步提升力量與平衡感,這些動作不需器材、隨時都能做,是保護阿基里斯腱最實用的日常保養。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諮詢專家.資料來源/陳昱斌醫師.萬芳醫院
更多健康2.0報導
夏威夷豆是「心臟健康堅果」!穩血糖、降膽固醇超狂 一天吃幾顆最好?
「這樣喝紫菜湯」竟是日本醫療機構超推崇的養生法!防三高、減肥效果好
音樂是天然抗老藥!助眠、降血壓 讓大腦更年輕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視線模糊恐失明!熟齡族每10位就有1人中「這病」 1圖10秒快檢測
別以為只是眼花或用眼過度!若出現視線模糊、影像扭曲、中心有黑影等狀況,恐怕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醫師提醒,這是台灣50歲以上族群視力退化、甚至失明的主因之一。根據台灣眼科醫學會統計,全台約有24萬人受到影響,平均每10位 65歲以上民眾就有1人罹患,其中7成患者從單眼開始發病,初期幾乎察覺不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從椅子站起來會頭暈?小心不是低血壓而是「它」作祟!恐害中風、腎臟病
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會頭暈眼花?小心不是低血壓,而是姿勢性高血壓作祟!醫師表示,目前普遍將從坐姿站起來的時候,收縮壓上升≥20 mmHg為姿勢性高血壓標準之一,並將其視為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
健康2.0 ・ 8 小時前
這種糖有助對抗膀胱癌!4水果含甘露糖 讓癌細胞自我毀滅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表示,近日一項刊登在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的研究發現,天然甘露糖竟能讓膀胱癌細胞走向崩潰、自我毀滅。這項研究首度完整揭開甘露
健康2.0 ・ 1 天前
世界骨質疏鬆日! 醫籲注意「駝背、變矮、下背痛」3大警訊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鬆日,童綜合醫院骨質疏鬆中心主任梁哲翰表示,抽菸、飲酒過量、鈣質攝取不足、不曬太陽、提早停經、長期臥床或少動、曾經骨折過或肌肉量不足的人,皆易罹患骨質疏鬆症,提醒民眾若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3大警訊,即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發現身高比年輕時身高矮4公分以上,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掉牙、腳痛以為缺鈣 他罹「1罕病」連吃飯都難 淚喊:這病偷走我的生活
電影《被偷走的那五年》描述一名女子失憶甦醒後,生活成了一團亂;但有疾病也造成患者被偷走生活,想做簡單的事都成奢望。有民眾童年因腿部畸形曾被誤診送至小兒麻痺收容所矯正,出院後直到成年婚後孩子確診或骨骼再次變形就醫時,才驚覺自身罹患性聯遺傳低磷酸鹽佝僂症(XLH)罕病。淚喊「這病偷走我的生活,終身異樣、每日骨痛,讓走路和學習都成了奢望。」(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偷偷幫脂肪加班!醫揭變胖10生活陷阱:無糖飲料、熬夜滑手機全都中
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沒吃很多」,但體重計卻無情地往上爬?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揭露讓你「悄悄變胖」的生活陷阱,他說,不是你吃太多啦!胖,不一定是嘴巴的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不只能暖身!喝薑茶代謝好易變瘦 醫揭研究數據超驚人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想要啟動代謝、瘦得更健康?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看似平凡的薑,其實有助於「喚醒身體代謝力」。根據2025年刊登在《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的最新研究,統整36篇臨床試驗、共1832位成人數據後發現,長期攝取薑可讓脂聯素上升0.84μg/mL、腰圍平均縮小0.65公分、體脂下降1.49%,代表身體代謝真的「動起來了」。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10/23霜降3生肖財星高照 命理師曝轉運避災秘訣
今年霜降落在10月23日上午11時50分39秒,正值農曆九月初三。民俗專家柯柏成指出,這段期間宜「養精蓄銳、順勢轉運」,並點名生肖鼠、羊、豬的人財星高照,生肖龍、猴、蛇的人則須注意體能與飲食保養,避免因秋燥與勞累影響運勢整體流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劉品言《舊金山美容院》答應別人求婚!吐槽連晨翔太笨:不懂女人心
劉品言這次以細膩情感詮釋一位在愛與責任間掙扎的女性。近日釋出的片段中,她僅用眼神與肢體,呈現出在父親倒閉的玩具工廠內收拾殘局時,從徬徨無助、焦慮顫抖到壓抑不住淚崩的情緒,隨後又故作堅強面對的層次感。這段近20秒的無聲演出震驚人心,一舉被網友譽為「最懂人心的...
CTWANT ・ 6 小時前
12星座一周運勢出爐 金牛看透身邊人、天蠍自信成為焦點
●牡羊座新月為你帶來人際關係新契機,若有合作或戀情卡關的情況,本週能重新開始。海王星逆行提醒你面對潛意識的恐懼,適合斷捨離過去的情緒。太陽進天蠍後,財務或共享資源成為焦點,有機會重整收支或獲得新收入來源。●金牛座本週工作與健康成為重點,新月帶來新任務與新規...
CTWANT ・ 1 天前
不受控! 母帶3女逛三義木雕街 店狗突發狂攻擊2童
中部中心/邱俊超 苗栗報導苗栗三義鄉,11日發生,家長帶3名孩童前往參加木雕節,行經木雕街時,卻遭附近住家飼養的狗咬傷!其中3歲和9歲的女童都被咬到,受傷送醫。店門口的小狗戴著項圈,卻沒繫上繩鍊,先是看到一名家長帶女童經過,黑狗已經有點蠢蠢欲動,可能苗頭不對,沒有作動,回來趴在店門口,過沒多久,又有一組人經過。一名母親牽著3個孩子,大家手牽手路過,看到狗個頭不小,孩童已經往旁邊躲,沒想到狗相中最小的孩子,無視家長牽著,竟然發動攻擊!聲源:被害女童家長:「(這是你們嗎)對,吼。」母親帶3女童行經木雕街 2童遭黑狗咬傷送醫(圖/畫面來源:臉書 我是三義人)看到畫面,母親再度揪心,事發突然,當時母親見狀一把拽住狗,好讓孩子逃脫,小女童從狗嘴中逃生,嚇得一度踉蹌。但身上還是被咬得遍體麟傷,手腳肩頭還有頭部臉上都有被咬傷的痕跡,看不到的傷痕,還有心理驚嚇指數破表。事發在11日,一名母親從通霄帶著3個小孩參加三義木雕節,路過木雕街時,孩子卻遭一隻附近住家飼養的黑狗咬傷。旁邊店家趕緊出來幫忙。聲源:附近店家:「突然間我聽到小孩子一聲哭叫聲,就趕快衝出來看,狗狗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撲向她,小孩哇哇大叫然後臉上有流血,當時流了一些血,感覺滿可怕的。」母親跩住黑狗 3歲女童逃脫嚇得一度踉蹌(圖/畫面來源:臉書 我是三義人)3歲和9歲的女童都被咬傷送醫,民眾上傳畫面提醒,飼養毛小孩的飼主們不要輕忽,要管控好在戶外走動的寵物。女子與3孩童:「三義分駐所長余偉豪,同行路過三義木雕街一民宅時,三義分駐所長余偉豪,遭該民宅所飼養之犬隻咬傷,三義分駐所長余偉豪,造成2孩童受傷就醫。」事後飼主陪同就醫,並到派出所製作筆錄,被害人尚未提告,但孩童遭未繫繩狗咬傷,警方指出因未妥善管束導致他人受傷,被害人可依法追究過失傷害責任。女童手腳頭部臉上和身體多處受傷 驚嚇不輕(圖/翻攝畫面)原文出處:不受控! 母帶3女逛三義木雕街 店狗突竄出狂咬 2童全身傷送醫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基隆惡犬「咬斷郵務士手指」 動保處強制收容、通知飼主到案飼主慘死愛犬口中!比特犬撕咬不放 鄰居刀斷人亡手指被咬斷!郵差送信遇「狂犬」 現場血跡斑斑驚悚曝光
民視影音 ・ 3 小時前
薑不只暖身! 醫揭最新研究:助燃脂、血糖不亂飆
薑是中式料理和食補中不可缺少的調味料。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證實,薑能讓體內脂聯素上升,當脂聯素夠高,就像按下身體自我修復的開關,脂肪開始當燃料用,能幫助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債券ETF超級除息周來了! 前十強年化配息率5.5%起跳
美國進入超級財報周,債券ETF也進入「超級除息周」,預計未來一周總計有44檔台股掛牌的債券ETF即將進行除息,包含20檔月配債券型ETF、24檔季配債券型ETF,形成今年第四季以來最大規模的配息潮。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察覺老妻常健忘有異!夫陪伴四處就醫 終能就近接受新藥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住在中部的七十多歲王太太約兩年前開始出現健忘的情況,常常上午交代的事情,下午就忘記,甚至否認曾經說過,王先生察覺異常後,帶著妻子四處求診,先後到訪北部與中部多家醫院,最終確診為輕度阿茲海默症。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醫師 ,可採用一款針對β類澱粉蛋白的單株抗體藥物(樂意保 Lecanemab)作為治療選項,由於需每兩週施打一劑、持續約十八個月,長途往返對高齡患者及其家屬而言,是龐大的體力與心理負擔,如今就近治療,讓家屬大大鬆了一口氣。 阿茲海默症傳統藥物不能治本 新藥結合清除斑塊並預防生成 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部長楊鈞百醫師表示,阿茲海默症傳統藥物主要作用在改善記憶、專注或行為等認知行為症狀,卻無法阻止病程退化。相比之下,該藥物屬於新一代β類澱粉蛋白單株抗體,其最大突破在於能直接針對阿茲海默症的病理根源──β類澱粉蛋白沉積,不僅能清除腦內已存在的不可溶斑塊(plaque),還能專一性結合並清除游離的原纖維(protofibrils)與早期聚集體,降低累積並預防新斑塊生成。 新藥減緩病程惡化、為病人爭取時間 楊鈞百醫師指出,該藥物屬於改善阿茲海默症病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抗老化的「神級飲品」!研究證實:滿滿蛋白質、控血糖、還護腸道
想要逆齡、護腸道,黑豆漿能幫上忙。今年新發表的研究指出,用黑豆漿取代部分肉類,能大幅降低體內的糖化終產物,有助減緩老化速度,防止代謝異常,甚至可以讓腸道菌變健康,穩定血糖、減少發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雄夏季飲冰品抽驗 6件腸桿菌超標、3件楊桃汁驗出甜味劑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為守護市民夏季飲冰品安全,今(114)年6至9月針對轄內手搖飲、冰果店、咖啡店及餐廳等現場調製販售場所共抽驗183件產品,結果有9件不合規定,其中6件飲冰品腸桿菌科超標、3件楊桃汁檢出甜味劑,衛生局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裁罰8家業者各3萬元,另1件移請其他縣市衛生局處辦。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危險?台積電、輝達在美開花 學者曝黃仁勳這段話藏警訊
輝達與台積電在日前宣布,雙方已完成首批在美國本土生產的Blackwell晶片晶圓,將用於新一代AI資料中心與高性能運算平台。此舉被視為川普政府推動「美國製造」政策下的一項重大成果,也象徵美國在全球AI供應鏈中重新占據關鍵位置的開端。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在臉書發文示警,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記者會上的一句話,恐怕意味著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正逐步流失,「主導位置」正......
風傳媒 ・ 2 小時前
輕颱風神轉向了!專家示警「秋颱效應」仍持續影響:需嚴防豪雨釀災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在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共伴效流影響下,台灣各地出陸續現濕冷空氣。對此,氣象專家吳德榮在「氣象應用...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長壽專家「絕不吃高糖早餐」 逆齡15歲!就靠減少發炎
比利時長壽專家維丁醫生聲稱自己成功將生理年齡逆轉約15歲,並分享了他為了健康長壽絕對不碰的早餐類型。這位專門研究健康老化的醫生表示,高糖分的早餐可能會導致血糖急速升高,長期下來恐加速身體老化。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