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早產童腦麻 中西醫整合早期介入改善肌張力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6歲早產童因水腦合併腦性麻痺,造成左側肢體僵硬與步態不穩,必須定期施打肉毒桿菌控制下肢過度張力,否則影響行走與復健,經中醫輔導治療1年,安排四肢針灸與雷射針灸,搭配中藥調理脾胃,目前整體肌張力控制良好,跌倒次數大幅減少,不再需要施打肉毒桿菌治療,且過敏性鼻炎及反覆感冒也獲得改良,身高體重成長曲線持續上升。
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莊照宇表示,腦性麻痺是兒童常見的發展性神經疾病之一,主要特徵是非進行性腦損傷,常因早產、周產期缺氧、新生兒腦室內出血、周腦室白質軟化症、感染或頭部外傷所致,嚴重影響孩童的動作、認知與生活品質。腦麻在全球盛行率約為每千名新生兒2至3人,國內每年新增約300名腦麻病人,其中,早產是最重要的危險因子。雖然腦性麻痺是「非進行性」疾病,但兒童的大腦在發育過程中具有高度可塑性,6歲以前、越早期介入治療效果最佳。
莊照宇說,中醫治療腦麻強調「針藥並用、內外兼治」,除了中藥調理元氣,有時可根據病患情形配合頭皮針、體針或雷射針灸、推拿與小兒按摩、艾灸與藥浴等,與傳統西醫復健物理、職能與語言治療等早期療育課程形成互補,達到1+1大於2的效果,讓患童在跨領域整合下獲得最大治療效益。
衛生福利部推動「小兒腦性麻痺中醫門診加強照護專案」,讓中醫師依據患童狀況進行個別化治療,12(含)以下經西醫確診為腦麻之患童,健保有給付。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符合2大條件 「過敏原檢測」健保給付、免費驗
世界大賽》道奇失誤付出代價!藍鳥逆轉3分砲 4分大局痛擊葛拉斯諾
台灣大賽》林泓育延長賽2分砲!樂天連剋兩支季冠軍逆勢奪冠
傅崐萁辦光復重建座談會爆衝突 災民聚集抗議、議長張峻踢桌
其他人也在看

《嘿 醫美好辣2》第一集預告揭曉! 用「水族箱」教你聰明補水? 看懂小分子玻尿酸
醫療衛教節目《嘿 醫美好辣》第二季回歸!首集將主打「小分子玻尿酸」,以輕鬆對話方式拆解醫學名詞,從皮膚的「真皮層」與「細胞外基質」談起,讓觀眾理解保水對肌膚的重要性。節目由邱世明主播與劉思慧醫師共同主持,邀請林依吟醫師與翁子軒醫師共同討論,兩位受訪者皆以臨床經驗出發,用通俗比喻讓艱深專業變得貼近生活。節目中,醫師們並非直接談療程,而是以科學方式解釋大小分子玻尿酸的差異:大分子較具支撐性,常應用於結構性部位;小分子則重在保濕與皮膚狀態調整。節目強調,這些原理僅供民眾理解皮膚構造與護理觀念,若有意進行相關醫療行為,應向具合法執照的醫師諮詢,並以個人需求與健康狀況為依歸。節目也提醒觀眾,外部保濕、防曬與作息同樣是維持皮膚健康的基礎。林依吟醫師在節目中指出,「日常保養與專業評估並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翁子軒醫師則以「水族箱」比喻皮膚結構:若水位不足,魚就難以活動;補足水分,環境才會穩定。這種說法讓現場觀眾會心一笑,也輕鬆理解保水與皮膚健康的連動關係。節目製作團隊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以下簡稱美醫會)表示,本季內容將持續以「電視規格、網路風格」的型態,呈現醫學知識的多元面向,並提醒觀眾避免受
台灣好新聞 ・ 12 小時前
新北第二總圖明年細設完成後將拆舊館 地下室將建兒童接送區
新北市府規劃在市立三重圖書館現址建置新北市第2座圖書總館(第二總圖),預計明年完成細部設計、後年招標,市議員彭佳芸今(28)日質詢相關進度並表示,該館規劃在地下室建置兒童接送區,但地下室空氣流通不佳,應另擇樓層。市長侯友宜、交通局長鍾鳴時指出,明年細設完成就會進行舊館拆除,地下接送區為自然通風、採光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廚餘政策大轉彎?卓榮泰:未來可以有輔導轉型的討論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非洲豬瘟疫情重創全台豬農,其中廚餘未徹底消毒導致含有病毒,成為眾矢之的。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8)日表示,對於全國廚餘...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要咖來手來!揉捏酒吧女服務生胸部挨告…奧客急撇:碰到而已,沒舌吻
高雄楊姓男子今年到某酒吧消費,點女子小花(化名)擔任桌邊服務生,事後邀約女方吃早餐,散會後共乘計程車,在車上強吻對方;隔天又再次去酒吧消費,這次趁機出手揉捏女方胸部;事後挨告,楊男否認犯行,還辯稱「碰到而已」、「嘴巴也是,又沒舌吻」因此法官未採信他的辯詞,審理後依法判4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藝人唐振剛承認閃兵 赴新北地檢署接受調查
(中央社記者洪素津、曹亞沿台北28日電)藝人閃兵案延燒,唐振剛的經紀公司發出新聞稿,表示唐振剛承認閃兵,今天赴新北地檢署自首,並對當年過於輕率犯下的錯誤深表懊悔,決定勇敢面對且接受法律制裁。
中央社 ・ 8 小時前台灣大賽》例行賽王者遭「下剋上」並非首次 獅隊曾是史上勝率最低冠軍
中職季後賽規則於2022年起改為目前制度,半季冠軍中,勝率較低一方和半季冠軍球隊以外之全年勝率最高球隊,先在季後挑戰賽交手,而半季冠軍先擁有1場保送勝,勝者挺進台灣大賽,和半季冠軍勝率較高一方交手。2023年由曾豪駒執教的樂天桃猿,就曾克服先落後1敗劣勢扳倒統一獅,但台灣大賽鏖戰7場不敵味全龍。今年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走進古蹟體驗療癒 淡水古蹟博物館攜馬偕醫院推友善活動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攜手馬偕紀念醫院推動失智友善服務,自6月簽署合作備忘錄以來,已接待近50位失智長者。雙方將於10月31日在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舉辦「動物輔療成果發表會」,結合醫療、文化與觀光能量,推廣3大特色處方與友善環境。活動當天除有長者走秀、治療犬外,還有免費健康檢測服務、行動博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非洲豬瘟衍生大量廚餘去化問題 桃市處理場單日處理量達80噸幾近滿載
台中市發生全國首例非洲豬瘟確診案例,禁止廚餘餵養豬隻衍生廚餘去化問題,桃園市目前民生廚餘由清潔隊收運後送往桃園生質能中心,養豬廚餘則全部進入泓橋環保科技公司處理;泓橋公司董事長張永煬表示,以目前的廠區設置規模,每日最高可去化100噸廚餘,禁餵廚餘政策實施後,現在單日去化量已達80噸,考量酵素、副資材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台灣洗腎人口突破九萬 慢性腎臟病引起貧血 紅血球生成素成治療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慢性腎臟病(CKD)常伴隨腎性貧血,主因是腎臟受損導致紅血球生成素(EPO)分泌不足,造成疲倦、心悸與體力下降。臨床治療以紅血球生成素製劑(ESA)為主,可改善血紅素濃度並減少輸血需求。近年口服新藥 HIF-PH 抑制劑(如 Roxadustat)成為新選擇,能刺激內源性 EPO 生成、提升治療依從性。正確治療與監測能有效改善CKD患者的生活品質與預後。根據健保署最新資料,台灣洗腎人口已超過九萬人,長年蟬聯全球腎臟病盛行率最高國家之一。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除了可能進展至末期腎病變(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需仰賴透析維生之外,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腎性貧血(renal anemia)。由於腎臟受損導致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分泌不足,使得病患容易出現疲倦、頭暈、心悸、運動耐受力下降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心血管預後。為什麼CKD會引起貧血?腎臟除了承擔過濾血液、排除廢物的功能外,同時也是人體主要紅血球生成素的製造工廠。紅血球生成素是一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1 小時前家戶設置屋頂光電 經部獎勵「每瓩3000元」
經濟部能源署說明,光電推動以具社會共識的「屋頂優先」為原則,今年亦擴大推動屋頂型光電提供獎勵措施,鼓勵全民參與綠能轉型,針對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下私有建築物,獎勵每瓩 3000元;地面光電則以複合利用為主,並以避開敏感區為原則。能源署表示,太陽光電推動以「屋頂優先」為原則,目前屋頂型光電占總量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公安要查沈伯洋 綠嗆:中國無權干涉台灣人
[NOWnews今日新聞]重慶市公安局今(28)日發布警情通報,稱沈伯洋發起並建立台獨分裂組織「黑熊學院」,從事分裂國家犯罪活動,因此決定對其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此民進反嗆...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非洲豬瘟禁宰衝擊攤商生計 洪婉臻成功爭取北市府減租補貼渡難關
【警政時報 鄭元毓、鄭自達/綜合報導】因應台中市爆發非洲豬瘟案例,全國實施為期十天的「禁宰、禁運豬隻」措施,導 […]
警政時報 ・ 11 小時前嗶哩嗶哩自主研發遊戲《逃離鴨科夫》線上人數破30萬,早盤大漲逾7%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哩嗶哩週二香港掛牌股票大漲,股價站上逾三年新高,因自主研發遊戲《逃離鴨科夫》線上人數破30萬。香港當地時間11:42,嗶哩嗶哩(9626 HK)股價上漲5.74%,報243.00港幣,稍早股價漲幅一度達到7.40%,報246.80港幣,股價創約三年半盤中新高。此前Jefferies在報告中稱,嗶哩嗶哩的自主研發遊戲《逃離鴨科夫》在Steam平台上線上數突破30萬,好評率達96%。
財訊快報 ・ 11 小時前臺中優質農特產品齊聚草悟道~青農展售 x 志工表揚 x 青農講堂 x 愛心義賣 多重亮點登場
為推廣行銷臺中市優質農特產品,展現青年農民及產銷班的豐碩成果,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與臺中市農會將在11月1、2日(星期六、日),於西區草悟道B區(英才路470巷至公益路段)盛大舉辦「安
大千電台 ・ 11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