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全台人口最多的新北市,人口超過400萬,但醫療資源相當吃緊。南屏基金會發揮愛心,捐贈全台首輛純電動醫療巡迴車給淡水馬偕,將深入偏鄉提供社區巡診、疫苗施打與行動醫療,最基礎可服務15萬人次,為偏鄉醫療注入永續能量。

「館長」陳之漢近來頻繁前往中國,並在公開場合表達對兩岸關係的看法,引發台灣社會高度關注。日前陳之漢在北京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坦言台灣社會充斥著一股「逢中必反」的風氣,而他站出來發聲卻因此受到台灣企業打壓,導致他原本一年近10億元的產值付諸流水。質問「台灣人到底在反個屁」,並公開表示兩岸關係「勢必走向統一」。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上修至5.45%,但專家示警,科技及傳統產業呈現「冰火二重天」的不平衡發展,並列出四大不確定因素,包括美國貿易政策、貨幣政策走向、中國經濟復甦不穩,以及國內廠商信心有待觀察!

一場嚴重的國道車禍奪走了一名香港籍男子的性命!25日晚間,46歲陳姓男子駕駛轎車行經國道1號南下140公里處銅鑼交流道時,疑似在過彎處失控自撞護欄,導致車輛四輪朝天,車體嚴重扭曲變形。消防人員歷經艱難的救援過程,好不容易將陳男救出,但因傷勢過重,送醫後仍宣告不治。

中國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辯提到「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對日本採取多項經濟報復措施,而日本地方也體會到依賴中國的風險,開始出現「去中國化」的作為。日媒報導,青森市長西秀記在日本的例行記者會中表示,「台灣要比中國更具可能性」。

日本將於周五(28日)早上7:30,公布10月全國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費者物價指數),是今年壓軸的關鍵通膨數據。FXTM富拓首席中文市場分析師盧曉暘發文指出,目前市場預估核心CPI較去年同期成長3.0%(前值2.9%),只要公布結果明顯高於預期,市場對日本央行明年1月、甚至今年12月升息的預期就會迅速升溫。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多次強調若通膨持續高於2%,將毫不猶豫進入升息周期,這次CPI極可能成為壓垮日圓空頭的最後一根稻草。

台東知名宮廟有一名自稱三師父的「濟顛禪師」在網路上很有人氣,每次開直播都有超過3萬人觀看。不過他的爭議一籮筐,近期更被指控,明明沒有醫療執照,卻公開要大家生病不要看醫生,還批評西醫很可怕,可以買他賣的雞蛋,號稱有加持過,吃了保健康。對此台東衛生局表示會前往稽查,若有觸法將會開罰最高25萬。

生活中心/李世宸、張皓宇 台北報導國健署連續8年推動罕見疾病照護服務計畫,目前全台有13家醫院共14個罕病照護服務團隊,透過多元服務模式照顧罕病患者,國健署也宣布明年下半年起,將脊髓肌肉萎縮症(SMA)納入新生兒代謝異常篩檢項目,預計有13萬名新生兒受惠。
阿里巴巴25日公布財報後舉行業績電話會,阿里巴巴CEO吳泳銘提到,行業內不僅新的GPU基本上是跑滿的,甚至是上一代或者是三年、五年前的前幾代的GPU都是跑滿的,所以就現在三年之內,看到所謂的AI泡沫應該是不太存在的。


桃園一處鐵皮工廠上月23日發生大火,倉庫內堆放大量五金百貨造成火勢迅速延燒,消防人員歷經數小時才撲滅。由於該處為一對夫妻經營網拍事業的工作倉儲,兩人平時常在裡頭留宿,火警後卻遲遲未與家人聯繫。警方透過手機最後定位比對後,仍顯示在倉庫內,搜救人員在殘火中努力搜尋9小時,最終於當晚在現場尋獲兩人遺體。

有些女生面對生活大小事總能處理得從容穩定,看似幸運,其實多半來自一點一滴累積的生活習慣。以下 8 個訣竅,是不少「越活越順」的女生共同的做法,也能幫助日常過得更踏實。

生活中心/李世宸、張皓宇 新北報導知名八點檔演員顏曉筠,因車禍需要休養,神隊友演員白家綺,第一時間接下演出邀約,她喊話心情複雜也相當心疼,希望曉筠早日康復,不過巧合的是,白家綺剛接戲就要和演員老公吳東諺互動,讓她首次對戲就笑場。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台積電終於出手!前資深副總羅唯仁,涉嫌帶走數十箱手寫機密資料,跳槽英特爾,引發2奈米先進製程晶片竊密風波。台積電今(25)日宣布,已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告,訴訟依據包括聘僱合約、競業禁止同意書及營業秘密法提出。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台大資管系畢業的學霸"林睿庠",在擔任外交替代役期間,透過架設暗網,提供藥頭在平台上,販售各式毒品,大賺超過5億元,去年他已經在美被逮捕,關押至今,等候宣判,不過北檢也同步出手,除了查扣他名下資產,列他的母親為洗錢被告,更大動作對他發布通緝,時效長達40年,調查局也在外逃的通緝名單中,公布他的照片。

許名鈞/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院長每當冬天來臨,氣溫下降,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出現手腳冰冷、倦怠嗜睡、胸悶心悸等現象,此時因為人體新陳代謝速率下降、血液循環不佳、再加上低溫血管收縮,身體能量傳輸到四肢末梢與微小血管總量降低,就容易發生上述現象,嚴重者可能出現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因此除了養成運動習慣與良好的生活作息外,亦可透過食補來調理體質,增加末梢與心、腦血管循環,所以選用溫補又不易上火的藥材搭配排骨,既可養血通經絡、又可補骨益肝腎。

陳昭仁/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現代人飲食失衡,年紀尚輕者飲食和生活不規律,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年紀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三高的併發症尤其錯綜複雜且難治,在搭配藥物下,如何讓自己漸漸減少藥物使用,甚至回復到健康的身體;甚至是在發現有三高體質時,透過較簡單方便的食療,以及中醫藥的調理,防止真正疾病的產生,是中醫在預防醫學上的強項。

黃千瑞/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隨著冬日天氣逐漸轉涼,甚至偶爾下個小雨,門診中就會有許多來看筋骨痠痛的患者。「唉唷,我最近都可以當氣象台了,只要膝蓋開始痠痛,就知道又要變天了。」「最近早上起床,手腳關節頂扣扣,都要活動伸展一下才會覺得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