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沒顧好,小心成「末期腎病變」!醫示警:出現症狀恐已中晚期
慢性腎臟病早期症狀不明顯,被稱為「沉默殺手」。依據衛福部2024年死因統計,腎臟相關疾病已成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九位,每十萬人口約有24.3人因此喪命。另,台灣醫療研究團隊發表於《Frontiers in Medicine》(2021)研究顯示,高血壓者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約為一般人的2.2倍,高血糖者約為2.9倍,顯示三高控制不良與腎損害有密切相關。
別再誤認是老化!66歲的王先生長年患有高血壓,也有血糖偏高情況,卻自認「只是老了」,而無定期回診追蹤。最近一年來體重減輕、下肢水腫、容易疲倦等情形仍未就醫,直到某日因全身水腫、喘不過氣送至急診。經檢查顯示是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末期腎病變)。
恩主公醫院腎臟科醫師蔡友蓮指出,該名個案病情屬典型的「慢性病相關之腎病變」,顯示罹患糖尿病腎病變,尿蛋白大量流失,必須接受洗腎治療。蔡友蓮也提醒,這並非個案,而是許多民眾「撐著不檢查」的縮影。
「三高」加速傷腎警訊
蔡友蓮指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導致腎功能惡化的三大元凶,彼此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高血壓:長期血壓起伏會導致腎臟血管硬化、過濾功能下降
高血糖(糖尿病):破壞腎小球結構,造成蛋白尿與腎病變,是全球最常見的洗腎主因
高血脂:引起血管發炎與動脈粥狀硬化,加速腎臟微血管損壞
「泡、水、高、貧、倦」要留心
早期腎臟病常無明顯症狀,可留意「五字訣」自我警覺:
泡(尿液起泡)
水(下肢水腫)
高(血壓升高)
貧(頭暈心悸)
倦(長期疲倦)
若出現上述情形,應盡快進行尿液與血液檢查。蔡友蓮建議,一般成人每年1次健康檢查;高風險族群如三高患者、65歲以上長者、有腎臟病家族史、肥胖、吸菸或長期服用止痛藥者,建議每3~6個月追蹤1次。
蔡友蓮提醒,腎臟病雖不可逆,但可以延緩,「腎臟病可怕的不是洗腎,而是忽略了它的存在。」若能早期發現並穩定控制三高,多數患者都能延緩腎功能惡化,遠離洗腎命運,建議民眾在生活上應維持腎臟健康的3大原則:
低鹽飲食:控制血壓與水腫,避免加工食品。
規律生活:運動、戒菸戒酒、控制體重。
謹慎用藥:避免不明中藥或保健品,止痛藥應依醫師指示使用。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慢性腎臟病怎麼吃?教你「6大技巧」延緩腎惡化:用「它」代替白米
「多囊腎」一人得病全家都要注意!無症狀攻擊中壯年「1關鍵」助重生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三高」沒顧好,小心成「末期腎病變」!醫示警:出現症狀恐已中晚期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洗腎人口突破九萬 慢性腎臟病引起貧血 紅血球生成素成治療關鍵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慢性腎臟病(CKD)常伴隨腎性貧血,主因是腎臟受損導致紅血球生成素(EPO)分泌不足,造成疲倦、心悸與體力下降。臨床治療以紅血球生成素製劑(ESA)為主,可改善血紅素濃度並減少輸血需求。近年口服新藥 HIF-PH 抑制劑(如 Roxadustat)成為新選擇,能刺激內源性 EPO 生成、提升治療依從性。正確治療與監測能有效改善CKD患者的生活品質與預後。根據健保署最新資料,台灣洗腎人口已超過九萬人,長年蟬聯全球腎臟病盛行率最高國家之一。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除了可能進展至末期腎病變(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需仰賴透析維生之外,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腎性貧血(renal anemia)。由於腎臟受損導致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分泌不足,使得病患容易出現疲倦、頭暈、心悸、運動耐受力下降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心血管預後。為什麼CKD會引起貧血?腎臟除了承擔過濾血液、排除廢物的功能外,同時也是人體主要紅血球生成素的製造工廠。紅血球生成素是一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2025數位金融獎》富邦期貨 韌性聯防機制 優化交易品質
富邦期貨在2025年《工商時報數位金融獎》表現亮眼,一舉奪得三項殊榮,包括「數位服務獎」金質獎、「數位資訊安全獎-安全組」金質獎,及「數位公平待客獎」優質獎,充分展現其在數位創新、資安治理與客戶服務多面向的深耕成果。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亞馬遜一口氣裁員3萬人!企業端10%白領職缺蒸發:史上最大裁員令,AI成「最強交接人」?
Amazon(亞馬遜)自周二起擬裁撤最多3萬名企業員工,約占企業端員工總數近10%。裁員涉及人資、營運及雲端部門,與 AI 自動化、精簡官僚結構有關。
數位時代 ・ 1 天前
避免在地協力者跟蹤脅迫沈伯洋 蔡明彥:會跟警政單位注意
在中國宣對立委沈伯洋「發展台獨」立案調查制裁後,前立委邱毅稱沈伯洋出國恐遭抓捕,國安局長蔡明彥今天(10/29)表示,境外部分要注意比較「友中」、親中國家,可能有一些引渡措施,會建議沈伯洋要提高警覺。至於立委關切沈伯洋可能會有「在地協力者」在台灣跟蹤、脅迫,蔡明彥表示,不能排除,要做好相關準備,會請相關警政單位注意。
太報 ・ 9 小時前
超多人不知道!「1飲品」喝多腎會壞 醫示警:是粒線體毒物
腎臟是人體重要的器官,醫師洪永祥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當粒線體健康時,腎臟的每個細胞就能夠穩定運作,一旦出現問題腎臟會缺電進而有所損傷。洪永祥表示,當粒線體功能受損或是失衡,可能會導致慢性腎病。建議可以少吃止痛藥、避免長期暴露於重金屬、少喝含糖飲料、戒菸,這些方式都能實際的保護粒線體。
鏡報 ・ 11 小時前
10年好友變情人!零緋聞9m88被章廣辰融化 落日飛車助一臂之力
人氣歌手9m88與以《華燈初上》入圍金鐘獎的演員章廣辰傳出熱戀。這對新CP相識長達10年,從大學畢業展相識,直到近年才從友情昇華為愛情,其過程充滿戲劇性。
鏡報 ・ 18 小時前又是酒駕!馬公小客車凌晨自撞翻覆 2年輕男女脫困送醫
又是酒駕惹的禍!澎湖縣道203線4.45公里處(東衛段)今(29)日凌晨近4點發生一聲巨響,劃破夜晚寧靜,1輛白色自小客車翻覆路邊,旁邊還有不少道路電器設施碎片,但車內2人滿身是血,自行由車內爬出,經路人協助送醫,但警方循線前往醫院,經酒測年輕駕駛有酒精反應,依公共危險罪等函送偵辦。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綠能蟑螂」別想亂搞!苗檢組聯合小組 鼓勵檢舉最高獎千萬
政府推動發展綠能,但「綠能蟑螂」事件頻傳,苗栗地方檢察署與相關單位組聯合訪視小組,前往縣內綠能企業社訪視交流,並宣導鼓勵檢舉,一旦查獲犯罪,最高有1000萬元的檢舉獎金,以防制妨害綠能產業發展之不法行為。苗栗地檢署檢察官楊岳都,召集地檢署政風室、法務部調查局苗栗縣調查站、苗栗縣警察局及苗栗縣政府政風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因應非洲豬瘟 台南減免公有市場豬肉攤使用費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9日電)因應非洲豬瘟防疫,台南市政府今天宣布,全市59處公有零售市場約290個豬肉攤,將於禁宰豬隻期間減免使用費,以減輕攤商負擔。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慢性腎病變怎預防?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者每 3 個月需做尿液和血液檢查
66 歲的男子是一名退休公務員,他長期患有高血壓與血糖偏高,但總覺得自己的身體狀態「應該還好」,並且認為身體有點不舒服只...
Heho健康網 ・ 1 天前
茂迪參加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 (圖)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29日登場,茂迪總經理葉正賢(右)表示,以防眩光太陽能板、勻光式透光模組,以及具防冰雹功能的可彎曲太陽能板為展出重點。
中央社 ・ 12 小時前泰國知名鼻通遭微生物污染 當局籲民眾謹慎使用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9日專電)泰國食藥局表示,一款知名鼻通品牌受微生物污染,不符合安全標準。據相關法條,這項產品被視為非標準草藥產品,生產商將被處以最高2年監禁或最高20萬泰銖的罰鍰。當局提醒民眾購買或使用此類草藥產品時務必謹慎。
中央社 ・ 14 小時前台大研究揭「燃脂生髮」新發現! 登國際期刊全球瘋傳
頭皮竟然會「燃燒自己的脂肪」來長頭髮!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林頌然率領團隊揭開皮膚與毛囊間的神祕機制,團隊發現,當皮膚受到刺激時,皮下脂肪細胞會釋放脂肪酸,為毛囊幹細胞「充電」,喚醒休眠的毛囊重新長出新髮,研究成果近日登上國際權威期刊「Cell Metabolism(細胞代謝)」,外媒報導後掀起熱議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開瓶蓋握掃把怎「手勁」變小? 恐是憂鬱、代謝病甚至失智警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拿東西、開瓶蓋到握掃把,如果發覺「手勁」變小,可要小心了!董氏基金會今(29)日提醒,近年來「握力」已從單純的力量測量,演變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尤其對高齡族群更具意義,且研究更發現,憂鬱症、高血壓、糖尿病、阿茲海默症、骨關節炎等疾病以及日常活動困難都與握力衰弱有關。 《老化臨床與實驗研究》期刊今年...
匯流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紅斑性狼瘡好發女性 出現這警訊應立刻就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大林慈濟醫院賴寧生院長是國內免疫治療權威/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繼港星周海媚之後,已引退的女歌手坣娜,也被證實長期受紅斑性狼瘡困擾,於日前過世;花
好醫師新聞網 ・ 2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1 天前
坣娜傳不敵「癌王」!名醫曝8高危險群
玉女歌手坣娜驚傳早在本10月16日因胰臟癌病過世,享壽59歲,震驚演藝界。醫學專家指出,其實胰臟癌是難以對付的「癌王」,因為早期症狀相當不明顯,且被認為是腸胃疾病,到末期才發現,為時已晚。不過有醫師分享早期胰臟癌的「唯一明顯警訊」,另外強調「8類高風險群」也要當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腳部水泡反覆發作是汗皰疹?台大醫:用錯藥沒完沒了 1工具是診斷關鍵
夏天一到腳底就冒出發癢的水泡,怎麼擦藥都沒用,但冬天就自動變好,是汗皰疹嗎?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烏惟新提醒,這類反覆發作、尤其只發生在單側,很可能是黴菌感染「水泡性足癬」,它常誤認為汗皰疹,導致治療無效
健康2.0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