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稱多架轟-6K赴台周邊展開模擬對抗訓練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中國官媒央視報道,近日多架轟-6K赴台灣周邊展開模擬對抗訓練。轟-6K是一種可攜帶核彈頭的戰略轟炸機。
微博賬號“央視軍事”周日(10月26日)發表消息稱,近日東部戰區空軍多支部隊開展實戰化訓練,檢驗部隊對重點區域偵察預警、空中封鎖、精准打擊等能力。
10月25日是“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這是超過半個世紀的傳統,民間稱為“光復節”。
今年10月24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人大常委會官員稱,此舉有利於“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周六(10月25日),中國在北京召開“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
台灣陸委會當日發表聲明,呼籲放棄對台脅迫施壓,與台灣民選政府平等對話。
“央視軍事”在微博的貼文說,“數架殲-10以戰鬥編隊飛赴某目標空域,多架轟-6K赴台島周邊海空域展開模擬對抗訓練。”貼文未說明具體時間與地點。
中國國防部未立即回應路透社記者的置評請求。台灣國防部也暫未發表評論。
台灣國防部周一早晨發布的24小時中國軍事活動報告,僅記錄到4架中國軍機:台灣海峽有3架戰機,台灣西南方有1架支援機,並未報告近期異常情況。
魯比奧:台灣不必為特朗普與習近平會晤擔憂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計本周將在韓國舉行的地區峰會期間會晤,討論兩國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周日表示,台灣不必為這場會談感到擔憂。
台灣政府拒絕北京的主權聲索。幾十年來,美國盡管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系,但始終給予台灣強有力而非正式的支持,並根據法律義務為台灣提供防衛能力。
周六在北京召開的“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在講話中稱“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同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在接受兩位台灣YouTuber采訪時表示,和平必須建立在實力之上,並強調其政府致力於增加國防開支。
他說:“大家對和平有理想、但不要有幻想,和平不可能靠一張協議就能得到。”
賴清德多次強調台灣“光復節”正式名稱中的另一半,即古寧頭大捷——1949年10月25日,軍隊在進攻金門的戰役中大敗,國民贏得內戰後期少有的一場大捷,使台灣局勢得以穩定。
中國已多次拒絕賴清德的對話提議,指責他是“分裂分子”。賴清德則表示,台灣的未來只能由台灣人民決定。
(綜合報道)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設「台灣光復紀念日」 官煤稱釋3訊號:對台管轄升級
[Newtalk新聞]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24日表決通過,將以法律形式把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對此,中國官媒中央電視台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表示,這是一次「於無聲處聽驚雷」的重大出手,同時這出手也釋放三大信號,就是對台管轄升級、統一進程會越來越可感、兩岸正形成遙相呼應之勢。 《玉淵譚天》指出,中國決定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背後信號強烈、意味深遠。他們表示,這個決定釋放了三大信號。首先是對台管轄升級,彰顯國家權威。全國人大常委會透過立法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是一個最高級別的立法程序,是在以法律的形式,行使對台灣地區的最高管轄權。而近年來,中國的司法、執法等多種管轄形式,都在取得突破。這次的抉定,在立法層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玉淵譚天》續指,其次,統一進程會越來越可感。他們表示,中國參考類似的紀念日,包括2014年設立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而就在第二年,「南京大屠殺檔案」成功申遺,這段歷史成為了全人類的共同記憶。此後,中國政府還出台針對「媚日分子」的制裁行動,直接打擊了那些聲稱「南京大屠殺從未發生」的偽史論者。因此,他們可以合理推測,未來圍繞「台灣光復」這一史實
新頭殼 ・ 23 小時前習近平:北京故宮要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中央社台北27日電)總書記習近平今天在參觀北京故宮博物院展覽時說,北京故宮博物院要發揚優良傳統,讓故宮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世界讀懂中華文明、讀懂中華民族的重要窗口」。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川普和習近平要簽了?美中宣稱談判達成「可供領導人審閱並最終簽署的框架」
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峰會期間的高層會談出現實質進展,雙方官員表示已就一套「可供領導人審閱並最終簽署的框架」達成初步共識,內容涵蓋稀土出口管制、關稅暫緩與中國對美農產的復購等關鍵條款,並計劃由美、中領袖在隨後的雙邊會面中進一步檢視與確認。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第47屆東協峰會期間,美方談判代表向媒體與國會節目表示,談判已繪製出一個具體的框架,該框架將把改變稀土出......
風傳媒 ・ 1 天前泰與美簽稀土合作備忘錄 在野憂成中美角力棋子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曼谷27日專電)泰國與美國簽署關於「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和促進投資合作」備忘錄,包括協助泰國開採稀土和擁有優先投資權。泰國學界與在野質疑內容不利泰國,恐讓泰國成為中美稀土爭奪戰的棋子。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兩層變一層!深圳雙層巴士遭高架路「剃頭」 事發原因引起關注
據《瀟湘晨報》報導,出事的公車為深圳市「M193」路巴士,事發地點則位於陽台山東站地鐵站附近。該輛公車在行駛中,不慎撞擊限高的高架橋下緣,導致車身頂部遭橫切塌陷,現場玻璃碎片散落一地,有乘客因為破碎的玻璃而受傷。事發後當地交警與救援人員迅速趕到現場,將卡在橋...
CTWANT ・ 21 小時前
中國稱轟炸機繞台演練!川普與習近平會晤前夕釋軍事訊號?
中國多架轟 - 6K 轟炸機近日飛近台灣周邊空域進行演練,正值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舉行「川習會」前夕。此次中國軍方行動被視為釋出戰略訊號,凸顯中台局勢與美中關係的敏感時刻。
鉅亨網 ・ 1 天前
刻意選在川習會前夕!官媒深夜發文:近日派轟6K在台灣周邊演練
在暌違六年的川習會到來之前,中國官媒26日晚發布消息,稱近日已派一批轟-6K轟炸機(H-6K)在台灣周遭進行「對抗演練」。路透報導指,中方此舉是刻意在川習會來臨前所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川習會前夕 中國官媒:共軍轟炸機在台周邊「模擬對抗」
「川習會」前夕,中國官媒昨(10/26)晚報導稱,共軍多架「轟-6K」戰略轟炸機近日在台灣周邊海空域展開「模擬對抗」訓練,聲稱「用實際行動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守護千千萬萬人民安寧與幸福,是我們的莊嚴承諾」。
太報 ・ 1 天前
影/陸轟6K台島周邊模擬對抗訓練、南海海域將進行試驗活動禁入
大陸《央視軍事》頻道26日報導,近日,大陸東部戰區空軍多支部隊開展實戰化訓練,旨在檢驗部隊對重點區域偵察預警、空中封鎖、精準打擊等能力。訓練中,數架殲-10以戰鬥編隊飛赴某目標空域,同時多架轟-6K赴台灣周邊海空域進行模擬對抗訓練。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路透:從機器狗到無人機 中國以DeepSeek推進AI軍武
(中央社北京27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披露,美中領袖敦促軍方為潛在衝突做準備之際,北京正利用該國引以為傲的人工智慧(AI)系統深度求索(DeepSeek),加速推進包含機器狗到無人機群在內的AI軍事應用。
中央社 ・ 18 小時前一小時內!兩架美國軍機墜毀南海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宣布,「尼米茲」號航空母艦的兩架軍機——一架戰鬥機和一架直升機——於周日下午在南海相繼墜毀。事件發生時,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在亞洲訪問,引發外界對事故原因的猜測。
德國之聲 ・ 21 小時前
國民提案"選前禁發民調縮短為3天" 民進:方便中國介選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民又對選罷法出手了,這次要修改"選前民調冷靜期",從現行的"投票前10天不能發民調",杜絕有心人帶風向,立委翁曉玲認為"應該縮短到3天"就夠了,還能提高透明度,綠營憂心"更方便中國介選",藍營則反斥"美國、日本都會介選",讓民進立委吳思瑤反批"要指控就拿證據,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認知作戰一條龍"。
民視 ・ 22 小時前

東盟峰會莫迪「放鴿子」:害怕與特朗普握手言歡?
印度總理莫迪缺席在馬來西亞舉行的東盟峰會,引起外界對印美關系的猜想。隨著美國對俄新制裁的實施,印度大量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戰爭財」難以為繼?
德國之聲 ・ 17 小時前
川普搶鏡! 東協峰會變川習會前哨戰 美中結束吉隆坡貿易會談 繞回起點但稍微降溫 BBC:川普炒短線vs.習近平長期布局 亞洲盟友盼美中「不熱也別太冷」|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第一站就先來到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參與東協峰會。除了與東協多國達成貿易協議,還親自見證泰柬兩國簽署停火協議。美國出現,不只轉移了東協本身的焦點,更成為「川習會」的前哨戰。 美中貿易談判代表團25至26日再度進行貿易會談,貿易戰有降溫跡象。不過卻有外媒分析,川普這種交易式、如炒短線一般的國際關係處理手法,對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如下圍棋一般長期布局的策略,目前恐怕還不到美中可以正式達成協議的時刻……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9 小時前德語媒體:德中關系的災難性時刻
《世界報》發表評論稱,德國外長在最後一刻取消訪華行程,預示德中關系正在步入微妙而緊張的新階段。《南德意志報》則認為,德國外長如果不取消訪華行程,或許是一個更為理智的選擇。
德國之聲 ・ 17 小時前一個「光復」,各自表述:台灣歷史的裂縫
2025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是台灣光復80周年,也是台灣25年以來首次恢復放假,然而,這個節日在今年引起更多政治語言中的波瀾。首先是民進秘書長表示「沒有台灣光復節」,陸委會則回應:「台灣光復節是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權染指」。 於此同時,中國有對台灣光復進行表態,除了北京全國人大宣布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強調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空間,同時還明確列舉兩岸統一後對台灣的經濟發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對外交往、民生福祉、精神文化生活「會更好」。 換言之,同樣一個歷史事件,卻在三種語境裡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敘事,這不只是歷史觀點上的歧見,更是兩岸三個政一場關於語言主權與歷史詮釋權的角力戰。 對國民而言,「光復」象徵抗日戰勝利與中華民國主權的恢復,是國民政府的榮耀時刻;對民進政府而言,「光復」一詞帶有殖民轉換與政權更替的複雜性,故選擇淡化紀念,賴總統則著重金門古寧頭勝利對保衛台澎金馬的意義;然而,對中國而言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則是話語權政治的延伸,藉由重新命名歷史,將「光復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俄軍成功測試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 普丁:著手部署
(中央社莫斯科26日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表示,俄羅斯已成功測試其核動力巡弋飛彈9M370海燕式飛彈,並計劃推進該飛彈的部署。莫斯科稱,這是一款具核打擊能力的武器,可躲避任何防禦系統。
中央社 ・ 1 天前
川習會前夕 中國外長與美國務卿通電話期待「高層互動」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週四(30日)將在南韓慶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展開他上任以來第一次「川習會」。中方至今沒有正式證實川習會的安排,不過中國在週一(27日)晚間表示,中國外長王毅已經和美國國務卿盧比歐通話,針對「高層互動」做準備。
太報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