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夫結紮9個月「妻子又懷孕」 直奔醫院檢查:仍有精子
有些人夫在妻子生過小孩後,選擇做結紮手術,讓另一半不用再受懷孕的苦。最近大陸河北一名人妻透過社群平台抱怨,她的丈夫今年2月到醫院結紮,但經過9個月她卻意外懷孕,丈夫又去醫院檢查才發現精液中仍有精子,質疑醫院動手術時有問題,要求賠償。對此,醫院雖承認有一定責任,但主張人夫未按醫囑定期回院檢查,相對也有責任。
根據陸媒《現代快報》報導,來自河北保定一名人妻近日在社群平台發文訴苦,丈夫今年2月前往保定京濟醫院接受結紮手術,可沒想到過了9個月左右,自己居然懷孕。夫妻倆對於又有新生命到來很詫異,人夫立刻去醫院檢測,沒想到報告顯示他的精液中仍含有精子。
夫妻倆不免覺得是否院方動手術時,發生了差錯,導致結紮手術沒確實完成,要求醫院必須承擔流產、營養及誤工等費用。對此,保定京濟醫院醫務科工作人員表示,院方承認在此事件中「有一定責任」,但強調患者及其丈夫術後未按醫囑定期檢查精液,因此醫院的責任並非全部。
院方進一步說明,患者在結紮手術後,應隔1個月回醫院進行精液常規檢查,連續檢查3次,確認無精子後,手術才算完全成功。然而,該名人夫在術後並未返回醫院完成復查。此外,醫院表示,該名人妻6日帶著懷孕報告單前往反映情況,經核實後得知丈夫手術時間與情況,院方目前已與患者就賠償問題進行溝通,但尚未達成一致。
最後醫務科工作人員強調,院方相當有意願解決問題,但需要綜合考量手術、患者配合度及術後檢查等因素。在消息曝光後,人妻在社群平台的貼文被網友發現已經刪除,不少人認為雙方在協商中,進度如何無從得知了。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岳父家吃飯遭魚刺卡喉!公務員上班後送醫亡 家屬「申請工傷」結果出爐
他一早睡醒驚見「普發1萬全沒了」 網友見遭遇笑翻:只是從你的帳戶路過
她崩潰怒喊「別再看我生孩子」!產婦分娩遭醫學生圍觀 怒吼:我不是教具
其他人也在看

控呂秋遠以「殘葉」加深懷孕歧視傷害 女律師林沄蓁加碼求償150萬
知名律師呂秋遠被控對當時在事務所實習的女律師林沄蓁有歧視懷孕行為,林沄蓁因此提起民事訴訟,向呂秋遠及事務所求償1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14日開庭,不滿呂秋遠在臉書上以「殘葉」影射,林沄蓁加碼求償50萬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颱風宜蘭淹水慘! 吳宗憲批中央「差別待遇」
鳳凰颱風導致宜蘭淹水災情慘重,讓國民立委吳宗憲痛批,中央完全差別待遇,喊話總統要一視同仁,其他縣市有的宜蘭也要有,但另一邊花蓮明利村大淹水,村長透露早就跟水利署反應要加強圍堵破口,中央卻始終沒有動作,讓葉元之批評這就是人禍,對此政院工程會主委陳金德強調,昨晚已經趕工完成防堵。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腰痠背痛不是單純年紀大!中醫揭身體1警訊
[NOWnews今日新聞]現代人長時間久坐、長期使用手機電腦,或是工作壓力大、運動不足,常常出現肩頸僵硬、腰背痠痛、手腳麻木等問題,這些症狀常被誤認為是「年紀大了」、「老化的自然現象」,但從中醫角度來...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擔心失智症上身? 中醫推更年期調理3大方向保健大腦
近年多篇大型研究指出,女性在更年期後的十年,是失智症風險明顯拉開的關鍵期。主要原因是雌激素在此階段快速下降,而雌激素本身對腦部神經訊號、情緒調節以及記憶區域「海馬迴」都有穩定與保護的作用。一旦荷爾蒙退得太急,部分女性就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專注不佳、焦慮、睡眠變差等狀況,長期累積確實可能提高失智風險。
NOW健康 ・ 10 小時前
以為自己喝夠水!營養師曝「4大症狀」:其實沒補夠
人體有超過60%是水,喝水能夠幫助身體代謝,好處多多,很多人天天提醒自己喝水,以為喝夠量的水,但營養師羅晞蕾卻說,「你以為自己有喝水,其實沒補夠」,這種情況會造成身體出現一些症狀,包含頭痛、便祕,想亂吃東西等等。
鏡報 ・ 1 天前

澤倫斯基親信「貪能源財」 網炸鍋: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
烏克蘭肅貪局(NABU)11日宣布,該國總統澤倫斯基成立的媒體製作公司「95街區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明迪奇(Timur Mindich),因涉主導重大貪污而遭起訴,金額高達1億美元(約新台幣30億元)。PTT網友直呼「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民進也會幹一樣的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14 小時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芝麻醬「這樣放」小心變一級致癌物! 醫嚴厲警告:很多人每天都在吃毒
芝麻醬是許多家庭常備的調味品,但這類製品其實容易受到黃麴毒素污染。根據國際食品安全研究顯示,芝麻及其製品因為富含油脂和蛋白質,為黃麴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這種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一級致癌物的黃麴毒素,主要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產生,正好符合台灣的氣候條件。 正確儲存很重要 小心引發健康問題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李翔豐醫師在門診中發現,一位家庭主婦長期有輕微的肝功能異常,但一直找不到明確原因。經過仔細問診後發現,這位患者喜歡用芝麻醬拌麵食用,使用的是從傳統市場購買的散裝芝麻醬,通常一買就是大份量,放在室溫下保存數個月。因此,李醫師懷疑可能與長期接觸低劑量毒素有關,建議她改變食品保存習慣後,肝功能指數逐漸改善。此案例突顯慢性低劑量毒素暴露的風險,李翔豐醫師指出,黃麴毒素不需要大量攝入就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長期累積在體內會對肝臟造成慢性損傷;即使是健康的人,如果經常食用保存不當的芝麻製品,也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若當毒素干擾肝臟的正常代謝功能,還會影響身體的解毒能力,長期下來可能增加各種肝臟疾病的風險。 使用保存都應注意 過期成分生風險 李翔豐醫師提醒,黃麴毒素主要由黃麴菌產生,這種真菌廣泛存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走路姿勢錯害全身!醫示警:步態變慢恐是「這疾病」前兆 勿輕忽!
近年的研究發現,步態不穩或步速變慢,不僅是肌力退化的表現,也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警訊。大型追蹤研究顯示,步速減慢、步伐變得不規律,與日後失智風險上升有關。特別是在「邊走路邊做事」的情況,如一邊走一邊聊天或心算時,如果容易出現步態混亂或明顯變慢,代表大腦在處理雙重任務時負荷變大,可能反映額葉或是基底核功能的提早衰退。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用隔夜飯炒飯」吃完險喪命!男子送醫呼吸困難休克 醫警告:再加熱也殺不死細菌
浙江省杭州市近日出現一起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一名姚姓男子(化名)吃下用冰箱存放2天的剩飯炒成的炒飯後,突然出現劇烈腹痛、嘔吐等症狀,送醫時更已休克。所幸經搶救後脫離險境,院方診斷為由「蠟樣芽孢桿菌」感染引起的「炒飯症候群」。
姊妹淘 ・ 11 小時前
網紅醫師蒼藍鴿告別眼鏡!不是近視雷射手術 用這招雙眼視力變1.5
網紅醫師蒼藍鴿近日接受新式植入式隱形眼鏡手術,他分享,從原本近視約400度、散光50度,術後隔天視力就恢復到1.2、雙眼1.5,可以如常上診工作,終於告別眼鏡人生。 蒼藍鴿戴眼鏡拍片困擾多 蒼
健康2.0 ・ 14 小時前
喝咖啡害心律不整?最新研究曝「驚人發現」:風險降39%
心律不整的人不要喝咖啡?醫師蔡明劼在臉書粉專「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中發布貼文,表示很多心律不整(AF,心房顫動)的患者都被提醒說要少喝咖啡,但最新刊登的研究竟發現,喝咖啡會降低復發心律不整的機率。
鏡報 ・ 1 天前
薑黃素增強免疫力卻非人人適合!「3類人」食用恐反傷身
星馬餐廳推出薑黃飯作為特色主食,讓消費者在品嚐異國風味的同時,也能獲得薑黃素的健康效益。專家表示,薑黃有增強免疫力、改善手腳冰冷等多種功效,但孕婦、膽石患者及腎臟功能不佳者應特別注意攝取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建議,民眾在食用薑黃前應清楚了解自己的目的,並遵循每日建議劑量,切勿盲目跟風或過量攝取,以免適得其反,反而傷害健康!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 天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