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美國vs一個中國?
10月20日《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的貿易談判代表兼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被免去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等職務;另外《紐約時報》10月16日報導「中國對川普亮出最強底牌,妙招還是昏招?」,文章中引述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大陸祭出新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不僅是為了加強掌控全球關鍵礦產,也藉此要求美國川普總統不要放任對中鷹派官員。這很有意思,什麼是「對中鷹派」官員?多數觀察者都同意,美國對中立場除了川普總統還有點「鴿」之外,官員幾乎都是「鷹」。
報導提到中方對美方的不滿。中方認為兩國已達成貿易戰休戰共識,中方且允許出售TikTok向川普政府展示善意,但美國仍不斷對中國提出新限制。他們提到美國商務部9月29日宣布被列入「實體清單」制裁的企業,其子公司也會被納入管制,也就是所謂「穿透規則」,讓中國深感意外與不滿。報導還引述中國學者的觀點:中國對美發起非常強烈的反擊,是提醒川普必須親自處理對中關係,而不是放任鷹派官員破壞兩國關係。
筆者認為川普總統和美國建制派官員不同調,各有各的意志與主張,並未整合,才會在對外政策上呈現「兩個美國」的現象。那川普會容忍他貿易戰的主導權被架空嗎?當然不會。貿易戰一直是川普親自操盤,不會接受部屬擅作主張擾亂他的節奏。有傳聞指出川普在開會時痛罵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是「蠢蛋」,擅自挑釁中國引起中國反制,破壞了他精心設計的貿易戰布局。這傳聞未得到證實。
不過10月15日美國召開緊急記者會說明因應中國稀土管制的措施,在場的官員只有貿易代表格里爾與財長貝森特出面,不見盧特尼克,因此可能性也不排除。看日後川普對盧特尼克的態度將更清楚。
9月2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穿透規則」後,30日荷蘭政府即宣布強制接管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控制權。雖然荷蘭事後宣稱,這是要確保關鍵技術與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與美國無關,時間點只是巧合。但10月14日《華爾街日報》一篇「美國是如何施壓荷蘭罷免安世半導體中方CEO」的分析文章明確指出:美國官員向荷蘭官員發出嚴厲警告,如果不想讓安世半導體被列入貿易黑名單,罷免其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派出的CEO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美國商務部為何要這麼做?因為他們希望美、西方要擁有成熟製程晶片的自主製造能力,不能全在中國企業手中。安世半導體總部雖在荷蘭,卻是由中國聞泰科技百分之百控股。對中國來說,強行接收中國企業擁有的公司,等同赤裸裸的搶劫。如果不處裡,如何確保中國企業在世界各地的財產?
中國商務部先在10月4日切斷安世半導體的中國供應鏈,讓安世無法向西方車廠出貨,9日再推出一連串出口管制措施,教訓事件源頭的美國商務部,並督促川普要好好管一管。
荷蘭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配合美國商務部要求強制接收安世半導體,現在川普總統不滿,還必須說與美國無關,撇清商務部責任,以至必須單獨面對中國。中國逮到機會有意殺雞儆猴,荷蘭這次麻煩很大。美國袖手旁觀,歐盟也幫不上忙,畢竟是荷蘭先動手。
美國對外政策出現「兩個美國」現象,問題或許不在建制派而在川普。美國總統四年一任,經常換來換去,對外政策必須依賴建制派才能維持一貫性。歷任總統也多願意協調,唯獨川普自行其是。不過這是美國的問題,外人不便置喙。對觀察者來說,「兩個美國」是有意義的分析架構,將能更真實的了解狀況,避免誤判,無論在美中貿易戰或美中台三邊關係上,都是如此。(作者為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
其他人也在看

川習會前下馬威? 王毅暗批美國頻繁違背承諾
法新社報導,就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重要會談之前,中國外長王毅今天(27日)警告,「一個多極世界正在到來」,並對華盛頓提出暗諷。 全球市場正在密切關注計劃在30日登場的川習會,能否停止因為川普重返白宮之後宣布的大規模關稅所引發的貿易戰。 「完善全球治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藍廳論壇今天在北京舉行,王毅在會中呼籲結束經濟與貿易議題政治化、全球市場的人為分裂、以及訴諸貿易戰與關稅戰的作法。 王毅表示,頻繁地退出協議並違背承諾,並在同時積極組成集團和拉幫結派,已使得多邊主義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歷史潮流無法逆轉,一個多極世界正在到來。 王毅並未具體點名是哪些國家。 川普26日展開亞洲訪問,此行將在與習近平舉行會談達到最高潮,這將是自從川普1月展開第二個總統任期以來,這兩位領袖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已舉行2天的貿易談判,試圖達成協議來避免即將在11月1日生效的額外課徵100%關稅。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表示,雙方已形成一項「初步共識」。 貝森特告訴美國廣播公司
中央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四中全會甫落幕 北京街頭高掛「開放禁」布條
記者吳典叡/綜合報導 20屆四中全會結束後,對政權的抗議聲四起,據網友爆料,北京三里屯街頭有人於25日掛出2幅抗議白布條,寫著「開放禁、自由組、自
青年日報 ・ 16 小時前
美情報曝阿聯酋企業透過華為助提升飛彈性能 恐強化共機台海作戰優勢
[Newtalk新聞] 《金融時報》(FT) 週六(25日)報導,根據美國拜登政府時期取得的情報顯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知名科技企業 G42 透過中國華為公司,將一項技術轉交給中方,該技術被解放軍用於升級「霹靂—15 」與「霹靂—17」空對空飛彈的性能。消息指出,這項升級可能讓戰機在潛在的台海衝突中,能更長時間鎖定美軍戰機,取得戰術優勢,並引發美國安全官員的高度關切,也使華府內部對是否持續與阿聯合作開發人工智慧(AI)出現爭論。 根據 6名知情人士透露,這份情報於 2022 年獲得,內容指出 G42 的技術經華為轉交中國後,用於提升戰機遠程飛彈的命中與導航能力。兩個消息來源稱,相關技術涉及優化飛彈飛行軌跡的軟體。儘管目前沒證據顯示該技術轉移違法,《金融時報》也無法確認 G42 是否知情其軍事用途。 美方官員擔憂,這類經由華為傳遞的技術屬於「軍民兩用」,可能使中國在部分武器系統上逐漸超越美國。知情人士指出,此事件發生在華府觀察到阿聯近年與中國合作加深之際,引發美方是否應要求阿聯「在美中之間選邊」的內部辯論。 報導指出,白宮 2023 年初曾考慮將 G42 列入「實體清單」,並派高層
新頭殼 ・ 1 天前美情報揭中國用阿聯技術升級飛彈 強化共機在台海空優
(中央社倫敦26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媒披露,美國情報單位2022年獲得情資指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曾提供技術給華為,而該技術被中國用於升級空對空飛彈射程,讓共機在潛在的台海戰爭中面對美國戰機時握有優勢。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川普示警勿犯台 滲透難防1/專機上被問「犯台」 川普示警:犯台對中很危險
國際重點消息帶您看到,美國總統川普跟中國習近平即將見面,這時候也傳出,美國跟中國的貿易談判已經有重大突破,甚至幾乎已經完成協議,就等著川普簽字。而現在外界當然擔心,美中協商過程有沒有談到台灣?或是講白一點,有沒有犧牲台灣呢?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趕緊緩頰,美國不會改變長久立場,這時候川普也補上一句,要是中國打算入侵台灣,會是危險的決定,而為什麼會危險?難道這暗示川普會出兵救台灣嗎?
鏡新聞 ・ 21 小時前川普:將與習近平達「全面協議」 北京可能延後稀土管制
在「川習會」30日登場前,美中代表在貿易會談後都樂觀表示,針對出口管制、芬太尼及船舶費用等一系列歧見達成共識,待兩國領袖...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虛假的中國認同聲量為何在台灣急速上升?
[FTNN新聞網]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川習會即將在南韓的APEC上登場,美中貿易角力戰圍繞著中國最在意的台灣問題。儘管美國總...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表態「美國不會放棄支持台灣」 周玉蔻曝關鍵重點
美國總統川普展開亞洲行,預計將造訪馬來西亞、日本、南韓,也將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韓與舉行雙邊會談,預料台海情勢也是會談議題之一。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5日表示,川普在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時,不會放棄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灣的支持,不必擔心美中談判。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26)天列出六點,她表示,這些發展均牽動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國際派對煙火下的外交夢
這周有好幾場外交派對接力登場。吉隆坡的東協峰會、韓國慶州的APEC峰會搭起了兩個舞台。舞台之上,第5輪美中貿易談判、川普與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首次峰會,和眾所矚目的「川習會」輪番上演。絢爛的外交煙火襯托出川普的主角地位,但每個與會國家也都懷抱著自己的外交夢。無論這些夢能否實現,都映照出國際政治的冰冷現實。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台灣生技之光婕樂纖 狂掃「第22屆 國家品牌玉山獎」奪下業界最多的25項獎項 創最高紀錄!
(觀傳媒編輯中心)【記者郭嘉/綜合報導】台灣生技領導品牌-婕樂纖成立至今近9年,品牌創辦人暨董事長呂世博致力提 […]
觀傳媒 ・ 12 小時前美與柬泰馬簽貿易協議 取得開放關鍵礦產投資
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政策震撼全球經貿,更對東南亞國家帶來衝擊,也是此次亞洲行最受關注的焦點。川普26日見證泰柬和平協議簽署後,和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等3國簽署互惠貿易協議,其中,與柬埔寨、大馬的協議涵蓋關鍵礦產投資,而美國對泰國、馬來西亞大部分商品仍維持19%對等關稅。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國際經濟》剩AI獨挑大梁…《大賣空》本尊艾斯曼:美國經濟幾乎停滯
【時報-台北電】億萬富豪投資者、電影《大賣空》原型人物艾斯曼(Steve Eisman)警告,如果將人工智慧(AI)的好處從經濟方程式中剔除,現實將大相逕庭,經濟其實相當停滯。 這位知名分析師曾因預測2008年房市崩盤而一戰成名,他的故事還翻拍為2015年上映的《大賣空》(The Big Short)電影。他在播客節目「真正的艾斯曼劇本」中表示,美國經濟就像是「雙城記」: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或許展現強勁經濟,但如果將AI支出剔除,就只剩下停滯不前。 艾斯曼表示,2024年美國GDP為29.18兆美元,預計2025年將擴張1.8%,而這1.8%的成長價值約為5,300億美元。但根據艾斯曼的估算,若將谷歌(Google)、亞馬遜和微軟等「美股七雄」(Magnificent Seven)在AI基礎設施方面的支出也計算在內,總額約達4,000億美元。這代表若從美國GDP的預期成長減去上述支出,增長的金額實在不多。 艾斯曼說,「實際上,美國經濟在AI之外甚至沒有成長到50個基點,因此,市場顯然存在一些疲弱的部分。」50個基點即為0.5個百分點、也就是0.5%。 許多經濟學家和科技巨頭皆已警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美貿易代表:與中國談判時並未提到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展開亞洲出訪之旅,預計會在造訪最後一站韓國時,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與此同時,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Greer)、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警局高層也涉案! 于朦朧案更多影片曝光 傳「這藝人」出事前直播喊「救我」....
[Newtalk新聞] 中國男星于朦朧墜樓身亡案持續引發熱議,警方雖表示「已排除刑事嫌疑」,但案件仍疑點重重。 近期相繼傳出有大量于朦朧過去斷腿的影片相繼出現在網路上,而讓這些影片流出的目的仍充滿未知數。影片中可見,于朦朧將受傷的腳抬在輪椅上在機場裡被推著走,神情相當嚴肅,且瘦成「皮包骨」的模樣,身材已大不如前。 對此有網友指出,當時是因為于朦朧不願屈服公司的指示,拍戲時被劇組在場景上動了手腳,導致他摔落造成斷腿。網友也紛紛表示,這是彷彿就是集體霸凌于朦朧。而過去他也曾因為拍戲傷了左眼,使他斷腿的這支影片再掀起一陣討論。 武僧秋風的鞋子疑似也出現在展品中。 圖:翻攝自微博 不僅是于朦朧受到欺壓,同樣是身為于經紀人杜強旗下的另一位藝人武僧秋風也曾在直播時向觀眾求救。他在直播時用著口型對觀眾說:「救我。」然而,就在他發出求救訊號的不久後,隨即發生了車禍,並這場車禍中喪命。這使得他過去直播的這支影片再次被網友翻出,眾多網友表示「不知道背後還有多少年輕藝人被無辜殺害」。 同是湖南天娛傳媒旗下的 6 位藝人,過去皆曾接連離奇死亡。包括于朦朧在內,以及喬任梁、本兮、任嬌、田宗琦、邊策,都曾傳出命案
新頭殼 ・ 4 小時前
畫面曝光未連滾帶爬!鄭智化轟深圳機場「最沒人性」道歉了:一時氣憤遣詞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患有小兒麻痺的資深歌手鄭智化,25日在微博發文指控中國深圳機場對殘疾人的態度「最沒人性」,升降車司機竟冷眼看著他連滾...
FTNN新聞網 ・ 3 小時前
快訊/藝人閃兵第二梯開庭!威廉一身黑「3鞠躬」吐1句
事件如雪球般越滾越大!今年2月藝人王大陸被爆出花360萬元找「閃兵集團」協助偽造病歷逃兵,檢調深入追查「拉出一串肉粽」,陸續出鍋名單包括:陳零九、威廉、陳大天、大根、李銓、阿虎、陳向熙、陳信維、黃博石等11名藝人,全案已偵結起訴,並於今日(27日)下午分2梯傳喚開庭,威廉被排在第一批,稍早一身黑現身,面對媒體提問,僅3度鞠躬,吐出沈重一句話:我先面對司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被車濺到水!高中生怒發12篇文嗆車主 網封:滿級分復仇文 結局卻傻眼
近日一場「白車濺水事件」在社群引發熱議。一名高中生上學途中被一台白車疾駛濺得全身溼透,氣不過在Threads連發十餘篇脆文怒嗆對方。從直白罵人到文言詩、再到英文詩與散文,題材多樣、筆鋒犀利,被網友封為「年度最有文學氣質的憤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今晨冷剩18.9℃ 下一波更強!這天降溫「中南部也有感」
【江宜潔/綜合報導】近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連日遭雨襲、明顯降溫,其中今(27)日清晨平地最低溫為新北石門18.9℃,不過專家表示,下一波更強冷高壓即將於11月初南下,屆時不僅北部及東北部低溫下探一字頭,就連中南部早晚也會有感轉涼,還請民眾注意保暖及溫差。
壹蘋新聞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