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氣飄水果味?62歲男感冒血糖飆5倍險奪命,醫揭4地雷誘發「酮酸中毒」
即將換季氣溫早晚溫差大,不少人都不小心感冒了,但糖尿病患者更要小心,一場小感冒可能引起酮酸中毒,引發致命危機!中南部一名62歲的張先生罹患糖尿病多年,因工作繁忙,平時血糖監測不固定。日前開始咳嗽、輕微發燒,自認只是小感冒,便到藥局買成藥服用並多加休息。
沒想到幾天後,出現食慾下降且幾乎無法進食,家人發現他愈來愈虛弱,甚至出現呼吸急促、精神渙散,緊急送往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急診。醫師檢查後,發現張先生的血糖竟高達520mg/dL,是一般人的5倍之高,且血液呈現酸化反應,確診為「糖尿病酮酸中毒」,同時合併肺炎。
糖尿病酮酸中毒是什麼?短時間就可能休克、呼吸衰竭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王鈺靜表示,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最危險的急症之一,當體內胰島素不足,血糖會急遽飆高,身體無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作為能量,只能分解脂肪來產生「酮體」,但酮體過多會使血液酸化,造成「酮酸中毒」。
這時患者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在數小時到數日內陸續出現休克、呼吸衰竭,甚至陷入昏迷或死亡。
糖尿病酮酸中毒時會有哪些症狀?當出現頻尿、極度口渴、胃痛、嘔吐、虛弱疲憊、意識混亂就要十分警覺,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呼氣時有水果味的情況出現。
王鈺靜醫師指出,糖尿病酮酸中毒最常見誘發的危險因子包括:
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
不規律服藥或自行停藥
脫水、酗酒
急性壓力事件:例如外傷、心肌梗塞、中風等
這些狀況都可能讓糖尿病控制失衡,引發酮酸中毒。
糖尿病患感冒發燒更要警覺,勤測血糖避開併發症風險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酮酸中毒的情況,王鈺靜醫師表示急診時會緊急施做以下的醫療處置:
靜脈輸液:補充水分,幫助身體恢復循環、減輕脫水症狀。
胰島素治療:注射胰島素,讓血糖慢慢降下來,同時抑制體內酮體的持續生成。
電解質矯正:調整鈉、鉀等離子異常,因為血糖失衡常會導致體內的鈉、鉀等電解質異常,需要調整回正常值,以免心律不整或肌肉無力。
處理誘發原因:若是因感染引起像肺炎、泌尿道感染等,會加上抗生素治療,針對病因處理。
王鈺靜醫師提醒,糖尿病患者要記得規律服藥、監測血糖,不可自行停藥或減藥,出門時隨身攜帶「糖尿病病人卡」或「藥物清單」,方便醫師在緊急狀況時快速判斷與治療。
此外,維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菸酒,都有助於降低急症發生風險。尤其在感冒、發燒、感染時,血糖容易失控,此時應更勤測血糖,必要時請醫師調整藥物或胰島素劑量。
王鈺靜醫師強調,糖尿病並不只是慢性疾病,也可能因一場感冒或感染,在短時間內演變成致命急症。若糖尿病患者出現上述糖尿病酮酸中毒等症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須立刻就醫才能避免危險。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n
更多早安健康報導
重陽節拜拜、習俗、禁忌知多少!命理專家點名4生肖小心沖煞,重陽節拜拜轉運這樣做 粿粿爆婚內出軌王子!兩性專家揭女性外遇5徵兆:這些行為都露餡
其他人也在看

<常春月刊>11月號搶先看:關注血糖護健康!掌握醣化血色素標準,遠離糖尿病風險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全球已有超過5億人受糖尿病影響,台灣成人盛行率約12%,亞洲地區的患者人數更呈快速上升趨勢。糖尿病早期症狀往往不明顯,但長期高血糖可能對心血管、腎臟及神經造成不可逆的損害。除了藥物治療外,均衡飲食、規律運動與心理健康管理同樣關鍵,能有效控制血糖並提升生活品質。此外,本專題也將介紹第一型糖尿病,提醒家長與年輕族群及早認識、重視預防與早期警訊。 <導言>糖尿病趨勢與未來風險糖尿病雖然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與藥物治療,是可以被穩定控制、延緩併發症發生的慢性疾病。 血糖飆升早期警訊糖尿病的成因包括遺傳、肥胖、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與慢性壓力等。常見症狀包括頻尿、口渴、體重異常變化與疲倦感,但早期多無明顯症狀,因此「沉默殺手」之稱。 最實用控糖10招控制血糖除了藥物治療,飲食與運動同樣重要。建議均衡飲食、少糖少油、多攝取蔬果及全穀類,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並建立定期血糖檢測習慣。 資深糖友控糖秘訣大公開當張坤來看到報告上觸目驚心的數字,空腹血糖高達250mg/dL時,他整個人愣住了,腦中瞬間一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早餐喝無糖全穀粉竟爆肥?醫揭「養生迷思」錯很大
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許多人選擇早餐時會偏好全穀類和鹹食,然而,50多歲的女性最近卻因為這樣的選擇,健檢報告顯示體重、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高得驚人。醫師指出,「全穀類」和「不甜食物」並不代表就能安心享用,這是常見的誤區。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傳坣娜「因胰臟癌病逝」 中研院團隊揭:癌王元凶是它
藝人坣娜傳出低調抗胰臟癌病逝,親友感嘆她善良美麗。胰臟癌被稱為「癌王」,早期難發現、復發率高。中研院研究指出,血糖代謝異常、糖尿病與胰臟癌高度相關,高糖飲食恐提升罹癌風險,專家提醒控制糖分攝取、降低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保護腎臟靠這4招!醫示警:它是粒線體殺手
[NOWnews今日新聞]不少人對「粒線體」這個名詞相當陌生,只有國中生物學聽過,也覺得它離自己很遠,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對此表示,其實,它就藏在你身體每一個細胞裡,每天都在影響你的健康與活力,是生命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世界大賽/道奇調棒次驗收!前7人吞5K 靠「他」敲季後賽首轟追到1分差
世界大賽G5道奇更改棒次,罕見將貝茲(Mookie Betts)調離第2棒,不過藍鳥先發投手耶薩維奇(Trey Yesavage)前7人投完飆出5K,直到對決赫南德茲(Kike Hernandez)時被他開轟,道奇1:2緊咬比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含糖飲料是粒線體毒物 恐害腎「缺電」整組壞掉
腎臟健康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這些被稱為生命「發電廠」的細胞器官一旦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而受損。他特別提醒,許多人日常喜愛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而言是毒物,長期飲用恐導致腎功能受損,呼籲民眾應減少攝取。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Fed又降息1碼! 鮑爾:12月再降很難說 輝達市值狂飆破5兆美元
美國聯準會宣布再降息1碼,將短期利率調降至3.75%至4.00%,創下三年新低。反觀股市,AI晶片大廠「輝達」市值突破5兆美元,成為全球企業首例。美股收盤則呈現分歧,除了道瓊小跌、標普持平,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都是上揚。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
小心腎功能!「這飲品」是粒線體殺手 名醫警告:4行為導致壞掉
腎臟科醫生洪永祥說,你可能聽過「粒線體」,其實它藏在你身體每一個細胞裡,每天都在影響你的健康與活力,是生命的「發電廠」。當粒線體健康時,腎臟的每個細胞就能穩定運作。但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有一種飲料喝了可成會導致粒線體壞掉,進而導致腎臟出問題,那就是含糖飲料。
鏡報 ・ 13 小時前
第3代Nissan Leaf日規開價新台幣104萬元起!高層:結合Z與Ariya的設計
歷經15年淬鍊、全球累計銷售超過70萬輛的電動車先驅Nissan Leaf,終於迎來第三代全新車型。日本市場正式公布新車售價,從5,188,700日圓起(約合新台幣104萬元),首波推出高續航版本「B7」車型,最大航程達驚人的702公里(WLTC模式)。日媒形容,這是日產將十多年電動車經驗全部傾注而成的「傑作級EV」。
地球黃金線 ・ 12 小時前
糖尿病非絕症! 醫建議3招積極控糖 生活也能與常人無異
台中49歲林姓男子,近來常感到口渴,體重也莫名減輕,就醫檢查才發現血糖高達600mg/dl,糖化血色素更是超過13%,確診糖尿病急性症狀住院治療,讓他相當沮喪;另一位52歲張姓女子,有糖尿病家族史,近日也檢查出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超標,擔心將與併發症為伍,所幸兩人經由飲食控制、規律運動與按時服藥,都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入伍不到一個月!新兵凌晨「逃出營區」遭通緝、藏匿18天…後果超嚴重
嘉義中庄營區陸軍羅姓二兵入伍不到一個月,竟趁凌晨更換便服從寢室逃出,再闖辦公室撬開抽屜及內務櫃翻拿走手機,再從營區展施工圍牆翻出營區逃亡;事後軍方察覺有展開調查,羅男因案遭通緝,逃亡18天被逮,被依意圖長期脫免職役而離去職役,處5個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可上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雞肉會得癌症?每周超過這分量 癌症風險增2.6倍 最佳吃法曝光
你以為吃雞肉很健康?研究顯示,過量食用雞肉可能增加死亡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民眾須留意食用分量。一項追蹤4,000多位義大利中年人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周食用超過300公克雞肉的人,整體死亡率提
健康2.0 ・ 1 天前「1營養品」吃錯釀危機!醫示警天天補反害腎 每日超過2000mg恐中毒
近年不少民眾熱衷補充營養品,認為「多吃總比不吃好」,但醫師提醒這觀念恐釀健康危機。泌尿科醫師呂謹亨指出,維生素過量攝取並非無害...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都喝錯了!熱水瓶別煮生水 譚敦慈揭「多1動作」才健康
喝水、煮水大有學問!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有些人使用熱水瓶時,習慣直接加生水,反而導致氯在瓶中循環,喝到最後會有消毒水味道,建議還是煮沸後再加入,另外燒開水時最好打開抽油煙機,幫助吸掉三鹵甲烷、氯等物質,喝水才能喝得更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個月前
血糖穩定不等於眼睛安全!醫揭糖尿病威脅:黃斑水腫與青光眼提早報到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以為,只要血糖維持穩定,就能避免眼睛出現病變。然而,眼科醫師謝明潔指出,臨床觀察顯示,即使血糖控制良好,隨著病程延長,微血管仍可能受到損傷,導致不同程度的視力變化。謝明潔醫師提醒,糖尿病相關眼病變進展緩慢且早期症狀不明顯,定期檢查與早期介入,是守護視力的關鍵。 黃斑部病變 中心視力模糊隱形威脅 黃斑位於視網膜中央,是眼睛辨識細節與顏色的關鍵區域。當高血糖影響微血管通透性,液體滲入視網膜組織,便可能造成「糖尿病黃斑部水腫」。謝明潔醫師提醒,患者早期幾乎沒有明顯不適,僅在閱讀或注視物體時感到模糊,容易被忽略。 若病變延伸至中央黃斑區,將使視力下降、影像扭曲,治療難度也會增加。謝明潔醫師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有效保留視力,目前常見治療方式包括雷射光凝術、眼內藥物注射及血糖管理並行,皆須依個案狀況評估。 視網膜變化 從微出血到牽引性剝離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最常見的眼部併發症之一。謝明潔醫師表示,高血糖造成微血管壁脆弱、血液滲漏,初期可見「點狀出血」或「棉絮狀病灶」。若未及時控制,缺血區域會刺激新生血管生長,這些脆弱的血管容易破裂,導致玻璃體出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早期難辨 醫揭3大症狀、避免3類飲食養出癌王
藝人坣娜驚傳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然而胰臟癌早期因隱身腸胃道後方、沒有明顯症狀難以察覺,約高達8成患者被確診時已經來到晚期,無法開刀治療;對此醫師指出,血糖與胰臟癌為「因果關係」,應減少3類食物,同時若出現3種跡象,就可能是胰臟癌警訊。
鏡報 ・ 10 小時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日本人胰臟癌發生率高!醫揭「1飲食習慣」釀禍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辭世,享年59歲,胰臟癌再度受到關注。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表示,胰臟癌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7名,而以鄰近的日本來看,其飲食雖常被認為養生,不過數據顯示,日本胰臟癌發生率也很高,主要與飲食有關,其「甜食」大多特別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