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出生4天餵奶量少、心搏過速 染腸病毒重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8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公布國內新增1例腸病毒重症,為今年第18例。北部早產女嬰,4天大時有餵奶量少、心搏過速、發燒等狀況,確診為感染腸病毒克沙奇A16型,經治療已出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林詠青今天在例行疫情週報說明,個案於10月初出生後,因有早產狀況,收治嬰兒室觀察,第4天出現餵奶量少、心搏過速及發燒等狀況,抽血發現發炎指數上升,懷疑有腸病毒併發重症狀況,因此轉加護病房治療;後經疾管署實驗室檢驗確診為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
林詠青說明,個案在住院期間曾發生腦炎相關呼吸中止與血氧下降狀況,幸經治療狀況改善,住院2週後轉一般病房治療,目前病況穩定,已於今天稍早出院,住院時間共約3週。
個案疫調狀況,林詠青指出,其同住接觸者曾在9月底感染腸病毒,個案母親產前沒有症狀,但生產後也出現疑似感染腸病毒症狀,研判為母親在周產期感染腸病毒導致。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監測資料顯示, 10月19日至10月25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共8478人次,較前週8994人次下降5.7%;近4週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
李佳琳說明,今年累計1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6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呼籲,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因此一旦有上述症狀,務必儘速就醫,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
疾管署提醒,5歲以下嬰幼童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編輯:李亨山)1141028
其他人也在看

腸病毒升溫!北部未滿月女嬰「克沙奇A16重症」 全台已8死是6年新高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疾病管制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病例,患者為北部未滿月女嬰,出生僅4天就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呼吸急促等症狀,送醫後確診感染克沙奇A16型病毒並併發腦炎,所幸經治療後病況穩定,已順利出院。疾管署提醒,家長與托育機構務必提高警覺,留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症狀,勿輕忽任何異常。
壹蘋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天剛轉涼又爆腸病毒! 女嬰出生4天中招「呼吸中止、血氧下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天氣剛明顯轉涼,腸病毒威脅依舊在!疾管署今(28)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該名北部的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4天就出現相關症狀,立即被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診斷為腦炎,一度有「呼吸中止、血氧下降」等危急情形,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重症,所幸目前病況已穩定,今日出院。而其同住...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陳凱倫曝與劉德華33年交情 親睹天王素顏真面目
陳凱倫歷經罹癌、康復與重生後推出新書《陳凱倫.站在方舟上唱生命之歌》,香港天王劉德華還未他撰寫205字的推薦序,這份跨越30年的深厚情誼成為最特別的亮點之一。
太報 ・ 15 小時前
腸病毒還沒進入流行期,重症已17例創6年同期新高、8例死亡,這族群最危險
腸病毒尚未進入流行期,今年累計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卻已來到17例,其中有8例死亡,為6年同期最高。專家提醒,目前社區中腸病毒仍有傳播風險,家長與托育機構應加強防疫措施,掌握重症前兆並落實正確停課標準。
今周刊 ・ 1 天前
綠擬發345億統籌稅款 坐月子給10萬
新版《財政收支劃分法》因條文瑕疵,導致明年度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有345億元無法發給地方,民進立院團28日提修正草案,主張將這筆錢用於全民,包含坐月子給10萬、勞退自提加送1%、國民年金月領8000元。對此,行政院表示尊重,並解釋民進團有指明財源;白委則酸在政院眼裡只有民進團能發錢,在野推還稅於民都是違憲。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類流感就診逾11萬人次增13死 疾管署延長公費抗病毒藥劑使用
天氣轉涼要特別注意,國內上週類流感就診達11萬多人次,新增38例流感重症、13例死亡個案,其中年紀最小死亡個案只有9歲。疾管署評估流感傳播風險仍在,公布延長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條件到11月15日,並從11月1日起開放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第二階段接種,對象為50到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公視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男性年齡越大精子越易突變 恐增孩子罹患這些疾病風險
網紅醫師蘇怡寧日前分享《自然》期刊最新研究,點出一個長期被忽略的生育真相:男性年齡越大,精子品質越差,可能增加孩子罹患自閉症、癌症等疾病的風險。這項發現打破過去只關注「高齡產婦」的觀念,提醒準備生育的夫妻,爸爸的年齡同樣重要。
NOW健康 ・ 1 天前曼達尼造勢大會萬人出席 桑德斯、歐凱秀站台
民主籍紐約市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26日晚間在皇后區森林小丘(Forest Hills)舉行市長...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腸病毒重症創6年新高
國內新增一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為北部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四天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力下降、心跳過快、呼吸急促,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診斷為腦炎。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重症,目前病況穩定,已辦理出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累計十八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為近六年同期最高。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個案於十月初出生後,因有早產狀況,收治嬰兒室觀察,在第四天時出現餵奶量下降、心搏過速及發燒等狀況,抽血發現發炎指數上升,醫師懷疑有腸病毒感染的情形,經疾管署實驗室檢驗確診為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在住院期間曾發生腦炎相關呼吸中止、血氧下降的情形,幸經治療狀況改善,住院二周後轉一般病房治療,於住院滿三周的昨日辦理出院。疫調發現,其二名同住接觸者曾在九 ...
台灣新生報 ・ 19 小時前
埃及帶裝備協助尋找 哈瑪斯歸還第16具人質遺體
根據《BBC》報導,這次遺體移交發生在以色列政府批准一名哈瑪斯成員進入由以軍控制的加薩地區後。該成員與紅十字會及埃及人員一同協助尋找尚未歸還的人質遺體。以色列政府發言人貝卓西安(Shosh Bedrosian)表示,紅十字會團隊、埃及技術人員及一名哈瑪斯代表,獲准在以軍嚴...
CTWANT ・ 1 天前胡潤百富榜出爐!鍾睒睒四度登頂中國首富 張一鳴及馬化騰居第二及第三
胡潤研究院公布2025胡潤百富榜,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以人民幣(下同)5,300億元第四次成為中國首富,並刷新中國首富的財富紀錄。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
廚餘改送焚化爐政策急轉彎? 中市府: 依中央指引滾動管理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全國禁止廚餘餵豬,台中市民進議員江肇國等人今天(28日)爆料指稱,環保局昨天下午緊急下令,要求廚餘改送焚化爐,痛批盧市府朝令夕改、毫無規劃,恐導致垃圾系統全面崩盤。環保局長陳宏益否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美日會談延遲5分鐘開場 高市早苗親揭原因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於昨(27)日展開三天兩夜的日本訪問行程,今(28)日早上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位於東京元赤坂的迎賓館舉行美日首腦會談。不過令人注目的是,...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遭傳假戲真做!江齊親吐和詹懷雲真實關係 曾敬驊愛野營自爆一週沒洗澡
Netflix校園懸疑復仇影集《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由曾敬驊、李沐、江齊及程予希主演,一、二部曲將分別在11月13日及12月11日上線,主演群們28日出席媒體茶敘,江齊在片中為取材碰上一連串詭異事件,她受訪時透露,私下因長期有睡眠障礙問題,常常碰到鬼壓床。
中天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台灣人一半過重,越南人卻不容易胖!醫曝「4關鍵習慣」:減重不是要節食
越南被譽為「亞洲最瘦國家」之一,原因在於當地人習慣享用原型食物,也鮮少飲用甜飲與攝取加工食品,再加上飯湯比例均勻、份量剛好,因此大部分越南人的身材都相當苗條。不過,肥胖專科醫師安欣瑜表示,越南近幾年來卻成為東南亞肥胖上升最快國家之一,為此也分析箇中原因:「減重並不只是要求節食,而是要『吃得像越南人』。」
鏡報 ・ 22 小時前
癌症年奪5.3萬命!醫揭「癌前9警訊」:老是睡不飽慘了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一年就奪走5.3萬條人命。醫師黃軒表示,事實上,在人未確診罹癌之前,就會出現9大現象,例如長期疲倦、咳嗽2週不癒、長期胃灼熱、腹脹不退(尤其女性)、夜間腹痛等9大現象,因此,每次莫名疲倦、咳嗽治不好、持續胃灼熱,都可能是身體在發出求救的訊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腳部水泡反覆發作是汗皰疹?台大醫:用錯藥沒完沒了 1工具是診斷關鍵
夏天一到腳底就冒出發癢的水泡,怎麼擦藥都沒用,但冬天就自動變好,是汗皰疹嗎?台大醫院皮膚科醫師烏惟新提醒,這類反覆發作、尤其只發生在單側,很可能是黴菌感染「水泡性足癬」,它常誤認為汗皰疹,導致治療無效
健康2.0 ・ 8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