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集權?內民主?民進中央徵召縣市長選舉雙面刃
柳金財 / 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從內初選到中央集權:民進的制度轉向
近期民進主席賴清德跳過內初選民主機制,直接徵召臺中市立委何欣純、宜蘭縣律師林國漳、臺東縣立委陳瑩及嘉義市立委王美惠,代表民進角逐2026年地方縣市長選舉。此為賴清德在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及政治聲望嚴重下滑情況下,又採取集權決策模式決定原先透過內初選決定候選人模式。這不僅涉及內人事布局及地方精英的政治甄補,更象徵民進在政治理與權力結構上,邁向集權轉型。
這將產生雙面刃效應,若是2026年地方選舉獲勝,此將印證賴清德集權領導具有效率及成效;然若失敗,也反證其政治聲望及支持度下滑,也印證賴清德中央集權式提名,並無法促進內派系共治及整合,反造成地方派系與中央疏離、對立及緊張關係,最終難以在地方選舉取勝。既往民進重視「內初選」與「派系共治」,以維持內競爭活力與地方自主性。經由建立內民主程序初選制度,印證「民主的民進」與「威權的國民」形象差距。
然民進已在2018、2022年地方選舉連敗,及2025年726、823兩次政治大罷免失敗,衍生賴清德總統領導威望下滑及地方派系「組織疲弱、動員失靈」的問題。針對上述四個縣市,賴清德選擇以中央徵召取代地方初選,意在重建決策效率、避免派系分裂、提早鞏固團結戰線,進而取得地方執政權,更何況四個主政地方已歷經國民連續執政二次。惟此集權式的「效率領導」模式,實則挑戰傳統內民主及跳過派系共治,恐引發地方派系的不滿及疑慮。
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集權治理,甚至主席個人專斷,改變傳統主要是「由下而上」分權民主、派系共治。以中央名義整合徵召取代地方協商產生候選人,以領導人行政決斷取代民主選舉。賴清德主席首波選舉提名運用中央徵召的策略,看似能有效率決定候選人及型塑其形象;然也種下裂解地方派系共治根源,亟需進行派系間整合,避免其消極冷支持中央徵召候選人。
民進中央徵召的政治效應:效率與風險並存
既有的政治學政理論已清晰指出,政集權式「中央徵召」(centralized nomination)往往伴隨兩種張力:效率的提升與認同的流失。中央主導提名固然可縮短協商時間,避免內民主初選曠日廢時,與派系無規範惡性競爭,讓候選人提早進入備戰狀態,提早當選機會。若從選戰管理角度看,這是強化執政組織紀律、集中資源的手段,以利贏得2026年選戰目標。
然其缺陷是地方派系失去公平透明參與機制,產生被邊緣化、被排擠及感受不公平待遇的疏離感。對地方基層組織而言,內民主初選,不僅涉及一套公開公平透明權力競爭過程及機制,也是提供選擇性集體誘因動員、凝聚潛在支持者的認同及支持過程。中央集權式徵召被視為高層指定、「黑箱操作」、欠缺民意及空降部隊,扼殺內地方士氣、熱情,致長期經營地方派系難以參選,且難以組織動員支持者,尤其是彼此競爭性派系難以號召潛在支持者動員投票,能夠放下成見支持對方。
故而,這種中央強勢集權領導,但地方動員消極冷淡,看似有效率實則缺乏凝聚力,反造成互相抵銷的力量。賴主席陷入雙重困境及衝突角色:既要維持中央領導威信,又需安撫地方派系情緒;既要展現治理高效率,又要保留民主正當性。此充滿集權領導與派系共治的雙面刃效應,涉及效率與民主核心價值的矛盾。
形象治理與中間選民吸納
賴清德主席的徵召策略明顯瞄準中間選民及女性。四位候選人有三位女性,如臺中市何欣純、嘉義市王美惠、臺東縣陳瑩,這具備溫和包容的「柔性政治」、「性別共治」、「清新治理」象徵效果;另一位宜蘭縣長候選人為無籍的林國漳律師,以專業形象對應理性中產階層,這對女性及中間選民頗具有號召力。
四位中央徵召候選人具有三大特徵:一、女性治理象徵:以包容、溝通、關懷及柔和的治理,取代傳統對抗式政治;二、專業治理象徵:以法律、社福、教育背景對抗藍營長期地方派系及執政經驗牌;三、在地深耕服務象徵:透過長期在地服務及關懷,強化選民信任及認同,以提高支持度。
對中間選民而言,這樣溫和柔性地方選舉策略及治理訴求,可削弱甚至跨越藍綠政意識型態對立,不僅可鞏固既有政認同的支持者,亦可獲得中間選民支持。然候選人的形象政治,必須以治理實力支撐,否則將淪為短期形式化包裝。換言之,候選人中有三位是立委擅長於問政質詢、法案制定及提案,而四個地方已是國民長期執政擅長於地方治理,且任期已滿兩屆,也是新人接替參選,這四個地方無論是藍綠皆是新人,而非有一方尋求連任參選。
集權政治人才甄選制度跳脫內民主,與民主治理價值形成悖論
中央徵召不等於中央已排除所有政治勢力干擾或消極支持,唯有建立「中央提名+派系共治」的支持平衡整合機制,包含派系政治參與、利益分配及政策匯合,始能將中央集權、效率轉化為派系整合、凝聚認同,最終轉化政治集體動員產生選票極大化目標。
賴清德啟動中央徵召候選人模式,是民進在權力重組與組織治理上的一次實驗。這展現中央集權、效率領導力,及制度創新能力;但同時也是一場政治風險測試及政治責任承擔。若是民進在2026年地方選舉獲勝,賴將更提高其政治聲望,解決兩次政治大罷免勢力重挫政治聲望;同時也利於2028年總統大選連任之路。反之,若是地方選舉失利,可能將遭遇內派系權力挑戰,影響其總統連任之路。
若民進中央能在徵召後,妥善整合派系意見分歧、分配資源、凝聚地方基層,這將成為民進從「派系分權共治型政」邁向「中央集權治理型政」的里程碑;若中央整合派系失靈、派系消極輔選,則可能削弱地方戰力,最終動搖賴清德主席及中央領導威信。
賴清德主席掀起這場「中央徵召」政治選舉實驗,不僅關乎四場地方縣市長選舉的輸贏,更關乎民進未來十年的政治理方向。中央徵召固然具有集權效率,體現賴清德政治意志,既可能開啟民進組織運作效率化,但也可能種下派系分裂定型化的根源,此雙面刃效應為中央主導徵召跳過內民主初選之代價。■
其他人也在看

陳嘉宏專欄:沈伯洋與陳昭姿 誰比較像「台獨」?
沈伯洋1982年次,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赴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取得犯罪學博士學位,2017年返台後在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任教,關心的領域是對台的資訊戰與認知作戰,更研究民主防衛機制的法制問題。沈伯洋履歷單純,政治資歷也不深,他從未在公共論壇倡議過所謂的「台獨」主張,更遑論加入任何推進台獨的團體組織。不過,繼先前被國台辦列為「台獨頑固份子」以後,中國重慶市公安局日前又決定要針對沈伯洋「涉嫌分裂國家犯罪」立案偵查,宣稱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鏡報 ・ 8 小時前
代理人問題:對國民鄭麗文主席的疑慮與轉機
曾經令國民內建制派產生諸多疑慮的鄭麗文,即將於本周上任國民主席。鄭麗文的背景固然有許多複雜的面向,不過相較對其本人的資歷與過往發言的批評,內更大的質疑或許是特定在選舉期間所支持鄭麗文的勢力,特別是CK楊、張顯耀、邱毅、以及特定媒體等兩岸利益集團的色彩疑慮。部分人士擔心鄭麗文的上臺會導致國民中央為極端勢力所把持,從而讓過去數年所打下的中道理性路線毀於一旦。
奔騰思潮 ・ 8 小時前
中市府官員民進團報告 議員拍桌嗆環保局長下台
中部中心 /許家程 黃信儒 林子翔 台中報導台中民進議會團,不滿台中市府處理疫情,一路以來荒腔走板,找來市府的局處官員到團報告。過程中,民進議員周永鴻,不滿環保局廚餘政策又轉彎,甚至同仁要到神岡掩埋場了解掩埋廚餘的狀況,也被擋在門外,氣得拍桌大罵,要環保局長下台。
民視 ・ 1 天前紐時:新強人時代 全球面臨更多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與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後,外界認為美中緊張局勢終於降溫,然而《紐約時報》分析認為,兩人強人式的領導恐使全球未來4年面臨更多風險。與此同時,在俄國成功測試核動力水下無人載具後不久,川普30日下令戰爭部在「平等基礎」上,重啟美國自1992年來暫停的核武試驗,象徵美國政策重大轉變。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又是肺腺癌!坣娜59歲病逝 猶太裔老公親吐她⽣前意願
曾唱紅《奢求》、《自由》等歌曲的美聲天后坣娜病逝,享年59歲。美籍猶太裔夫婿薛智偉面臨喪妻之痛,今天終於公開發聲,透露坣娜是在10⽉14⽇,因爲肺腺癌離世。家屬將在12月14日舉辦追思會。坣娜老公薛智偉表示,「我尊重並遵從她⽣前的意願,依照猶太教習俗,於48⼩時內完成⼟葬,10⽉16⽇將其安葬於⾦寶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徐淑卿專欄/懷舊之謎
十幾歲時,我和同學去她家族長輩家玩。這位來自山東的伯伯,一人獨居,沒打算結婚,沒打算買房安住。他跟我說,總有一天要回去,現在不用買這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坣娜「肺腺癌4期撐4年」丈夫懷中往生 昔日病友蕭彤雯:真心佩服也心疼
59歲美聲歌后坣娜日前逝世,主因從紅斑性狼瘡(SLE)到胰臟癌等眾說紛紜,今(31日)她美籍猶太裔的的丈夫薛智偉發聲明,表示坣娜是2021年就診發現得到肺腺癌第4期,當時醫生評估她僅剩8到12個月的時間,但坣娜用意志力多走了4年,最後在薛智偉懷中往生。聞此,也罹患肺腺癌0期的蕭彤雯表示真心佩服、也心疼坣娜。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廚餘養的黑毛豬較香?張嘉郡澄清迷思:成本考量非豬愛吃!禁廚餘才防非洲豬瘟
雲林立委張嘉郡指出,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才能根絕豬瘟。她澄清黑毛豬非愛吃廚餘,而是成本考量。台灣年產77萬噸廚餘,62%用於養豬,建議改採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3大處理方案,從源頭防堵豬瘟。
風向台灣 ・ 3 小時前
67歲婦「無痛血尿」竟罹癌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向健康的67歲女士近期出現間歇性無痛血尿,原以為只是小問題,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造成腎水腫情形,後續確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台北慈濟醫院泌尿...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確定?鄭麗文喊普丁不是獨裁者 法律學者驚嘆:刷新定義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國民準主席鄭麗文先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訪問內容則在今(31)日播出;豈料,鄭麗文在談俄烏戰爭時,不僅槓上記者宣稱俄國總統普丁並不是獨裁者,還宣稱普丁是透過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就不能指普丁是獨裁者,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極大爭議。對此,陽明交大法律教授林志潔則在臉書表示,鄭麗文真是刷新了獨裁的定義。
民視 ・ 2 小時前
川習會難解矛盾 中國用「土豆尼」換關稅降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長達1小時40分鐘的「川習會」,雙方主要針對經貿問題達成部分共識,不過不少外媒都分析,美中關係或許能迎來一段平穩期,但激...
今日新聞NOWNEWS ・ 6 小時前
川習未談台灣 中官媒解讀無聲勝有聲3/習近平穿增高鞋撐場面? 站190公分川普旁竟「一樣高」
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時隔六年終於在釜山重聚,但網友們卻把重點放在習近平的身高,因為六年前的川習會上,兩人身高有明顯的差距,但這次在釜山的合照,卻有不少人發現,身高180公分的習近平與身高190公分的川普站在一起竟然幾乎一樣高,就被懷疑習近平可能穿了增高鞋墊。
鏡新聞 ・ 2 小時前
傳罷團挺沈伯洋出戰北市長 王世堅加碼點名「這3人」
民進布局2026地方選舉,外傳罷免團體力挺民進立委沈伯洋出戰台北市長。對此,民進立委王世堅今(29日)評估,沈伯洋是好人選,而民進人才濟濟,包括民進秘書長徐國勇、立委莊瑞雄、前立委高嘉瑜,都是全方位全能型的人選。民進針對非執政的直轄市長、縣市長選舉,訂定參選意願表達期限,在10月31日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何啟聖專欄】《沉默的榮耀》照出民進的歷史錯亂:歌頌與對抗同一個對象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沉默的榮耀》這部大陸劇在播出後迅速引發兩岸熱議,在大陸被視為「諜戰英雄史詩」,在台灣則被包上「統戰影劇」的標籤。這部戲以吳石案為藍本,透過真名真姓的呈現,重新喚醒了人們對一段幾乎被塵封的歷史記憶。馬場町的獻花事件,更讓它從戲劇變成現實政治的投影。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在回應媒體時說,現場的花束多來自陸籍人士,未見台灣人署名,這句話其實道破了...
匯流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年度黑馬《光與影:33號遠征隊》Steam限時下殺史低價!2025必玩神作
由 Sandfall Interactive 開發的《光與影:33號遠征隊》在今年 4 月發售後在全球爆紅,從故事劇情到玩法都深受玩家喜愛,更被不少人評為自己的「年度最佳遊戲」,在 Steam 也獲得壓倒性好評的成績,而如果還沒入手的人有福啦!今(31)日遊戲在 Steam 下殺史低價八折,只要 790 元就能入手這款神作。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小時前
向大熱天說再見!氣象署指「氣溫將持續轉涼」 近期最低溫地區曝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近期天氣逐漸轉涼,終於不再像前陣子炎熱得令人難受,氣象署預報員葉致均今(31)日說明,受東北季風影響,多地溫度將持續下滑;尤其從11月2日(週日)至4日的晚上,北部、宜蘭地區可能都會出現20度上下的氣溫。其他地方也落落在22至24度;即便是高溫期間,北部、宜蘭等地也不超過25度。但中南部地區,還是有機會出現30度的高溫,偶爾會出現較溫暖的狀況。
民視 ・ 2 小時前

日本首位女總理大臣:高市政權的國際課題與人事佈局解析
2025年10月21日,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首相指名選舉中,順利出任日本第104代總理大臣! 我在〈敗部復活戰:少數政權下日本自民總裁補選觀戰指南〉的分析中曾提到,新任自民總裁選出後,努力爭取一個主要在野加入執政聯盟的想法,可說已是「全共識」,差別只在是哪一個在野而已。 關於從10月4日高市總裁到10月21日高市首相的過程,另外再找時間詳述。這二個多星期帶給高市首相的衝擊跟成長、挫折與奮起的經驗,相信都會成為高市早苗首相未來面對國內外環境嚴峻課題時,寶貴的經驗與資產。 但是請不要造神,說她有多麼英明神武在佈這一局,並沒有! 她的精彩在於「她窮盡洪荒之力、想方設法的拆彈;一步一步地向總理大臣寶座邁進」!
思想坦克Voicettank ・ 8 小時前
被周玉蔻酸「髒又醜」王世堅皺眉回這句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積極布局2026地方選戰,在台北市長人選上,名嘴周玉蔻今(29)日表示,「民進會提名沈伯洋參選台北巿長嗎?我猜不會!」更大酸綠委王世堅「醜又髒」。對此,王世堅受訪時回...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該講「台灣」還是「中華民國」?游盈隆拿關稅談判舉例:連美國也在打壓中華民國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將於11月1日正式就任,新北市議會民進團昨(28)日質詢市長侯友宜,詢問他是否認同鄭麗文自稱「是中國人」的說法,侯友宜回應,「台灣的主流民意就是按照民主憲法,所以我是堂堂正正的中華民國人。」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表示,中華民國之所以難以走入國際社會,是因為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面限制,他直言,「......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