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傷口換藥」痛不欲生?藥水消毒、通風乾燥、等結痂…都錯誤!醫揭「正確照護」避免留疤
傷口的成因很多,有急性的擦挫傷、撕裂傷或燒燙傷,也有一直不易癒合的慢性潰瘍。那所有的傷口治療都是一樣的嗎?那可不一定。
傷口治療有一定的基本原則:需要定期清潔傷口與換藥,不宜接觸生水避免感染,並使用紗布或人工敷料覆蓋傷口,持續觀察傷口的變化而適時就醫。
錯誤觀念可能導致傷口惡化
很多錯誤觀念反而讓傷口延遲癒合,甚至產生後續明顯的疤痕,包括:讓傷口通風乾燥、讓傷口上覆蓋結痂組織,或是用刺激性的酒精或藥水消毒傷口,而讓每次換藥都痛不欲生…這些都只會讓傷口變得更糟糕。
目前的研究發現讓傷口處於一個微潮濕的環境下,適當使用一些抗生素藥膏或適合的人工敷料,避免傷口的感染,更能加速傷口的癒合。
針對傷口表面的壞死與痂皮組織給予適當的清除甚至手術清創,能提供更好的表皮再生環境。
先了解傷口成因才能對症下藥
急性傷口必須檢視傷口產生的原因,來尋求適當的傷口處理方式。
小範圍表淺的擦挫傷,若沒有深及皮下組織,可以考慮每天用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觀察組織液與分泌物的狀況,是否有伴隨紅腫熱痛的症狀,釐清是否有感染發生。
若受傷發生當下就處於一個骯髒的環境,例如:道路上摔車「犁田」,滑倒跌落水溝等,就必須優先考慮使用抗生素藥膏治療傷口,避免傷口感染惡化。
另外我們必須依據傷口分泌物的多寡,選擇不一樣的人工敷料照顧傷口
1.分泌物量很多:優先考慮使用泡棉類的高吸收性敷料。
2.分泌物量不多且無感染:建議使用傳統的人工皮照顧傷口。
3.深及皮下組織的急性傷口:包括切割傷或撕裂傷,應立即清創縫合,否則傷口癒合時間會延長且未來疤痕也會相對明顯。
4.高感染風險的傷口:針對傷口很「髒」的撕裂傷,例如動物咬傷,會依情況考慮延遲性縫合,避免感染情況加劇。
5.燒燙傷的傷口:先評估受傷深度來決定治療方式。一度與淺二度的燙傷,原則上使用基本的傷口換藥方式都會改善;但是深二度至三度以上的燒燙傷就會需要清創甚至植皮手術來治療傷口,所以必須密集注意傷口變化,若有任何疑慮與不確定性,建議前來整形外科尋求協助。
慢性傷口怎麼顧?
慢性傷口或癒合不良的傷口,則更要了解傷口生成的潛在原因,是因為血糖過高、還是血循不良?是因為組織壞死、還是因為感染或惡性腫瘤造成的?
慢性傷口最常見的包括:
1.糖尿病足
2.靜脈潰瘍
3.動脈潰瘍
4.壓瘡
●糖尿病足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不好會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小血管病變與高血糖導致感染難以控制。
所以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對於治療慢性傷口至關重要,清創手術清除長期慢性傷口表面形成的生物膜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如此才能為傷口營造一個較佳的癒合環境。
●靜脈潰瘍與動脈潰瘍
血循不良的慢性傷口,分成靜脈潰瘍與動脈潰瘍,靜脈潰瘍的主因包括:
1.靜脈回流不全
2.靜脈栓塞
3.靜脈曲張
使用藥物改善回流、清除靜脈血栓、長期使用壓力襪治療靜脈曲張,才能有效治療靜脈潰瘍的問題。
而動脈潰瘍是因為周邊動脈硬化、動脈血栓阻塞造成的。
使用抗凝血劑,遠紅外線儀照射,用周邊動脈導管的方式暢通阻塞血管,都有助於改善動脈潰瘍的問題。
●壓瘡
至於壓瘡,大部分會發生在長期臥床或行動不便的病人身上,因為神經感覺受損或者在無法自主改變姿勢下,導致皮膚長時間受到壓迫產生傷口。
這類型傷口在嚴重時往往會發現皮膚下的傷口範圍比表皮的傷口來得更廣,我們稱為潛行性或隧道性傷口。
這類型的傷口會需要照顧者花費心思和體力,勤於幫忙翻身來改變姿勢,減少傷口壓迫。
另外傷口的癒合能力也與病人的營養狀況,和慢性疾病是否得到穩定控制息息相關。
用對方法、尋求專業醫療協助才是上策
傷口的成因五花八門,任何外用內服的治療也都影響著傷口癒合的速度。
諸多因素都會讓傷口一直好不起來,所以請不要使用偏方治療傷口,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才是上策。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留美博士逼婚、開價零用金三千!遭拒後竟半夜騷擾、寄黑函…張曼娟:忍夠了,誰也不能奪走我的快樂
退休夫妻擁「800萬存款+5萬月退」仍窮活:不旅行、每月外食限1次…70後悔嘆:錯過享受生活的時機
七旬翁血糖值飆300,服中藥3月降到正常值!中醫師大推「1藥膳」有效降血糖:全家大小都能吃
其他人也在看

研究揭「3生活習慣」加速老化!第一種害人老7歲
抗老化是現代重要議題。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人在 30、40 歲時,身體老化速度就已開始出現明顯差異,3種生活習慣會讓身體「加速變老」,包括抽菸、肥胖、運動量少都會加速老化,尤其抽菸是最可怕的因子,會使生物年齡較不抽菸者老了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謝鋒談中國創新 小院高牆、脫鉤斷鏈難阻擋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出席活動時表示,中國創新之力將加速迸發,「小院高牆」也好、「脫鉤斷鏈」也罷,都阻擋不了中國前進的步伐。中國未來將繼續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同時為促進全人類科技交流、合作與進步作出更多貢獻。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

「日喝5杯綠茶」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錯誤補充反釀肝毒性
綠茶因其抗氧化特性而被視為健康飲品,不過專家提醒正確飲用方式很重要。西園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邱筱宸指出,日本一項追蹤超過4萬人、長達11年的大型前瞻性研究顯示,每天喝5杯以上綠茶的人,總死亡風險下降16%,心血管死亡風險更降低26%,但她也警告,過量補充綠茶萃取物保健品可能導致肝毒性。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川普亞洲行 關稅紛擾挑戰重重
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出訪亞洲,26號抵達首站馬來西亞、出席東協峰會。這也是他第2個總統任期內,首度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川普希望在農業、芬太尼與中國大陸購買俄羅斯石油等3方面,與...
大愛電視 ・ 17 小時前
台灣大賽/陳晨威開轟憶起12強滿貫 曝「烤肉」金句喊話球迷:明天請假
樂天桃猿26日終於在桃園主場進行台灣大賽G4,靠著陳晨威8局下的2分砲,終場樂天桃猿3:1擊敗中信兄弟,以3勝1敗率先聽牌,陳晨威回顧生涯台灣大賽首轟,坦言回到休息室冷靜後,有12強滿貫砲的相似感受,另外他還大秀金句「烤肉烤起來、勝利贏過來」,陳晨威解釋有發現球迷在討論,另外下一場在客場台中又是平日,陳晨威喊話球迷「請假也可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怕!台中潭子回收場火警 大量黑煙及火舌竄出畫面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台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一處回收場,今(26)日中午12時左右不明原因發生火警,從畫面可以看到,大量黑煙及火舌從回收場擴散開來,相當嚇人;消防獲報後派遣消防車18輛、消防人員45名到場處理,並在中午12時56分撲滅火勢,所幸並無人傷亡。
民視 ・ 21 小時前

逃出陷阱卻體力不支 山羌倒臥197縣道獲救送醫
素有「台灣紐西蘭公路」之稱的台東197縣道,今(27)日上午在卑南鄉利吉村路段傳出野生山羌落難。1隻亞成年山羌疑似誤觸陷阱後掙脫,體力不支倒臥草叢,被民眾發現通報,目前已送往野灣野生動物醫院救治。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前三季退票金額將出爐 恐創疫情時代以來同期新高
中央銀行27日將公布9月及前三季存款不足退票統計,今年全球市場不確定性高,第二季川普宣布關稅後,退票金額漸增,目前央行統計至前八月,退票金額已達到244.26億元,4月起單月退票幾乎都在30億元以上,前三季退票金額可能突破280億元,創下2020年疫情以來最大量。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
豬肉供應中斷! 民眾改買雞.牛 雞肉攤生意暴增3成
財經中心/唐詩晴、陳泊翰 台北報導農業部宣布全國豬隻禁宰、禁運5天,導致市場豬肉供應中斷,北市濱江市場多數豬肉攤拉下鐵門、暫停營業,僅有一家還有賣,民眾搶購剩餘豬肉備料,也有不少人,不敢吃豬,改買其他肉類,雞肉攤生意因此成長2至3成。這攤拉下鐵門,這攤也沒開張,這一攤,雖然燈有開,但攤位上空空如也,相比隔壁賣牛肉的,顯得冷清,台北市濱江市場,連續幾家豬肉鋪都休息。民眾vs.豬肉販:「你們還有豬肉喔有來你要瘦肉多少?。」獨獨這家,攤位上還有一些豬肉、豬腳可以賣。記者vs.豬肉販:「豬肉攤都是溫體的,(剩下這些而已?)對剩下這些而已都沒有了,(會不會覺得接下來生意很難做?),本來就難做了不是現在才難做。」豬肉供應中斷,僅有零星攤販還有賣。(圖/民視新聞)民眾:「我們有一攤是固定買的,然後他完全是擺空的,什麼東西都沒有,然後跟我們說是下禮拜二才會有,可是一般來講,也不一定禮拜二一定會有貨,所以現在就看這家有就來這邊採購,再貴也要買一些,因為可能會一兩個禮拜都沒有了。」找了好幾家,才買到豬肉,說什麼也要多買一點,老闆也說,賣完就沒了,農業部22日宣布全國實施豬隻禁宰禁運5天後,不少生鮮豬肉攤商自行歇業,消費者買不到豬肉,只能改買其他肉品。民眾:「有時候因為是小孩子要給他均衡營養的,所以還是會買一些,是會混合牛肉還有雞肉還是會使用的。」民眾:「最近不敢買就用雞肉跟牛肉。」雞肉販:「生意會比較好一點,沒有豬大家就買雞啊買魚啊,好了兩三成有啦,目前是沒有漲價之後就不知道啦,(之後不知道)之後不知道。」生鮮超市冷藏、冷凍豬折扣出清。(圖/民視新聞)雞肉攤生意提升2-3成,4-5個人招呼生意,還是忙不過來,連豬肉攤老闆,也去幫忙。來到生鮮超市,架上分裝好的五花肉、里肌、絞肉,1/3大打折扣,管制沒解除前,消費者吃不到溫體豬,只能用冷藏、冷凍豬肉替代。原文出處:豬肉供應中斷! 民眾改買雞.牛 雞肉攤生意暴增3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載染疫豬肉竟拒絕配合調查! 綠委爆:「嘉里大榮」物流有中資背景防堵問題豬!台南衛生局稽查結果出爐 黃偉哲暖喊:放心吃滷肉飯轟盧秀燕沒資格選總統!她怒:新冠在她手上…台灣已完了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8 小時前李成鋼:中美經貿磋商初具共識
中美第五輪經貿談判25日起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26日會後表示,雙方應本著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通過平等對話協商,找到妥善解決彼此關切的辦法。中美經貿磋商成果來之不易,需要雙方共同維護。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醫警告:「起床後這4個動作」恐害你中風與心梗! 排便最好控制在10分鐘內
早晨,是一天中最容易被忽略卻至關重要的「啟動時段」。經過一整晚的休息,身體的循環系統、消化道、神經網路都在等待你的第一個指令。重症醫師黃軒指出,這30分鐘,就像按下健康程式的「開機鍵」,選對步驟,能讓血管年輕、腦袋清醒、腸胃順暢;選錯動作,則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提高中風、心肌梗塞、糖尿病等慢病風險。今天的你,起床時的每一個小動作,是真的在為健康加分嗎? 1、起床第一杯水:不是喝「越快越好」.最佳劑量:300 ml溫開水,小口慢喝夜間你沒喝水,血液變黏,早晨補水可稀釋血液、降低血栓風險。研究指出,攝入300-500 ml水能在15-20分鐘內提升血壓、降低心率,幫助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美國 NHANES 長期追蹤顯示,每日喝水不足1400 ml者,中風風險顯著升高。▲這是陷阱:蜂蜜水、淡鹽水當第一杯,糖和鈉都會給血糖、血壓加負擔。 2、排便黃金時段:放下手機才有效起床後「起立反射」+腸道蠕動最活躍,是身體天生的「排便指令」。專注排便、控制在10分鐘內,可減少痔瘡與肛門靜脈壓力。邊滑手機邊蹲廁所,不只延長時間,還會讓下半身血流停滯,加重腸道與血管負擔。 3、早餐早點吃:延遲≠會影響.黃金時間:早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賴光復節紀念古寧頭?名醫揭心態:再敗一次就會了
25日是「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朝野慶祝方式卻是兩樣情。賴清德絕口不提台灣光復,卻透過臉書及參與YT節目大談古寧頭戰役。精神科醫師沈政男直言,這種作法類似唱國歌時嘴唇動一下,其實根本沒唱。只要2026選舉讓綠營再敗一次,他們第二年就會紀念光復節了。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這紙袋比塑膠袋更毒!醫揭5大身體發炎徵兆 2招解除慢性發炎
總覺得容易累、常拉肚子、記憶力變差,還老是瘦不下來?別以為只是老化或壓力大,醫師提醒,這些看似小毛病,其實可能是「慢性發炎」的表現!從飲食、包裝到生活習慣,每天看不見的小刺激,正一點一滴讓身體悄悄發炎
健康2.0 ・ 1 天前
「168斷食」注意!少吃這餐沒變瘦 還害人糖尿病、罹癌
「168斷食法」堪稱現代的減重顯學,醫師蕭捷健表示,一項新研究發現,每天第一餐於中午12時前開吃的人,體重、血糖等獲得改善,但第一餐晚於12時者的上述指標則未獲明顯改變,還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因此,採用168斷食法的民眾,不要跳過早餐。」值得注意的是,胰島素阻抗將增加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美國制裁衝擊,中國四大油企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
【財訊快報/陳孟朔】媒體報導,美國財政部對俄國營俄油Rosneft與私營路克石油Lukoil揮下制裁重拳後,多位貿易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中國國有石油巨頭已在短期內按下暫停鍵。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振華石油被指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其中中石化旗下聯合石化上週已先一步停止採購,背景包括英國近期把路克石油、俄油、影子船隊船舶及一家大型中國煉廠等實體納入制裁清單。中國目前透過海運日進口約140萬桶俄油,但主要由獨立煉廠承接。交易商稱,俄油與路克石油多以中間商轉手並非直銷終端;在制裁風險提升下,民營煉廠為評估合規與金融結算風險,短期恐出現觀望與減購,但若折扣維持具吸引力,仍不排除在評估後續風險可控時恢復點狀進貨。市場人士表示,海運貨流若放緩,俄油對亞洲的定價折讓與船期安排將被迫重估,影子船隊保險與港口靠泊合規壓力同步上升;同時,印度與中國買家勢必尋求中東、非洲與拉丁美洲替代桶源,料推升未受制裁原油的區域性溢價與運費,並擠壓套利空間。分析師指出示,若亞洲長約與現貨轉向中東與西非,布蘭特現貨結構可能再度偏緊,杜拜與布蘭特價差走闊風險上升;歐洲端則需關注俄油轉銷折扣加深對烏拉爾與其他重質原油價差的
財訊快報 ・ 3 小時前
豬瘟風暴 禁宰禁運再延10天1/豬瘟疫情Day5!挨批「逢龍必反」 盧:採高強度防疫
台中梧棲爆發非洲豬瘟,今(26日)是疫情第五天,行政院長卓榮泰率領多位官員南下前進應變所召開記者會,台中市長盧秀燕強調,一定會全力配合中央,市府團隊採取高強度防疫工作,不過外交部長林佳龍在臉書上公開批評,盧秀燕打壓他當市長時的廚餘政策,盧秀燕選擇性回答,表示外埔的生質能源廠已經正常運轉多年。
鏡新聞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