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變得幸福,要賺多少錢才夠?研究實測「年收這數字」達到標準
你認為有錢,就可以得到幸福嗎?拓殖大學政經學院教授佐藤一磨於《錢買得到幸福嗎?》一書中,將現代人的「幸福本質」以最新科學證據加以分析,並將金錢、工作、結婚、孩子、離婚、家庭構成、性別、年齡等每個人生命階段的變化,進行數據化的深入解析,帶領讀者了解人性的實態,以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錢就能得到幸福嗎?
第一個主題直接就是「金錢與幸福」。有沒有錢,與我們的生活有很深的關聯,會很自然地對幸福帶來莫大的影響。如果沒有錢,食衣往行無法隨心所欲,想必很難真切感受到幸福,反之,如果有足夠的錢,能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過奢侈的生活,任誰也會真切感受到幸福吧。
雖然明白似乎有「有錢=幸福」這樣的關係存在,但冷靜思考後,腦中會浮現幾個疑問。首先,要有多少錢才會真切感受到幸福呢?以年收來看,是500萬日圓,還是1000萬日圓呢?此外,擁有(或是能賺到)的錢增加愈多,幸福也會等比增加嗎?如果這個關係成立的話,可想而知,富裕階層的幸福度肯定相當高。
關於年收與幸福度,有兩位研究者於2010年公開一份很有名的論文 。其中一名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名譽教授丹尼爾.康納曼,他在2002年開創行為經濟學,因這項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另一位作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安格斯.迪頓(Angus Stewart Deaton)教授,他也因為進行「消費、貧困、福利」相關的分析有所貢獻,而在2015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的分析結果,非常耐人尋味。他們採用美國蓋洛普公司以1000名美國居居為對象展開的調查,來分析年收與幸福度的關係。結果得知「年收介於6萬~9萬美元(約840萬~1260日圓),幸福度會持續上升,但超過這個數字後,幸福度就不會再上升」。
在他們的研究中,以幾個不同的範圍來測量年收,結果顯示,一旦超過6萬~9萬美元的這個年收範圍,幸福度便不會再提升。附帶一提,9萬美元以上的年收範圍,包含了9萬~12萬美元(約1260萬~1680萬日圓),以及12萬美元以上,其作為分析對象的樣本相當豐富。
康納曼名譽教授等人的分析結果,傳達了「想要變得幸福,只要能賺到7萬5千美元(6萬美元~9萬美元的中間值)就行了」這樣的明確訊息,對之後的研究帶來很大的影響。
說到7萬5千美元,以現今的匯率來看,大約是1千萬日圓。根據國稅廳的《民間薪資實態統計調查》(2021年),年收介於1千萬~1千5百萬日圓薪資所得者僅占全體日本人的3.5%,確實給人一種有錢人的印象。因此,如果說「只要努力賺到年收1千萬日圓,就能得到幸福」,感覺應該能接受對吧。然而,這個研究結果日後被推翻。
愈有錢,幸福度也愈高
在2023年,也就是康納曼名譽教授與迪頓教授推出那項研究的13年後,康納曼名譽教授與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的馬休.基林斯沃(Matthew A. Killingsworth)高級研究員以及賓州大學的芭芭拉.梅勒斯(Barbara Mellers)教授,一同發表了新的研究 。附帶一提,他們使用的數據資料是以3萬3391名有工作的美國居民為對象所做的調查。
在這項研究中也關注到年收與幸福度的關係,但得到和之前不同的結論。他們的結論說得極端一點,意思就是「年收達7萬5千美元以上,幸福度仍會繼續提升」。更正確來說,把人們分成幸福度低的族群與幸福度高的族群來進行分析的結果,得知在幸福度低的族群中,年收與幸福度的關係在達到一定的數字後,便已達到頂點,但在幸福度高的族群裡,隨著年收的增加,幸福度提升的傾向會顯得更明顯,這就是研究的結果。
在幸福度高的族群裡,一旦年收達10萬美元(約1400萬日圓)以上後,幸福度的提升會加速,這個結果很耐人尋味。在2023年做的研究中,分成幸福度低的族群和幸福度高的族群來進行分析,這就是它得到全新結論的原因。
其實近年來漸漸透過研究得知,在幸福度低的族群與幸福度高的族群之間,像學歷、健康、就業狀態等各種主要因素的影響,逐漸不同以往,康納曼名譽教授等人的研究也可說是這種情勢下的呈現 。不管怎樣,最新的研究結果表示「愈有錢愈幸福」。
所得落差會造成幸福度的落差嗎?
「愈有錢有幸福」,意謂著社會一部分的富裕階層真切感受到很高的幸福度,至於其他人則相對幸福度較低。如果社會整體的所得落差大,則幸福度的落差很可能也會變大。在我們所處的資本主義經濟下,是以競爭為前提,會產生所得的落差也是無法避免的事。不過,當所得與幸福度產生連動反應時,有很大的所得落差存在,恐怕就會造成幸福度的落差。
當然了,如果說「這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結果」,那也就沒什麼好討論了,不過,當有嚴重的落差存在時,總需要採取因應措施吧。在這方面,政府的所得重新分配政策相當重要,必須對所得落差採取適當的因應之道。
附帶一提,看所得落差的現狀會發現,美國從2000年代之後所得落差不斷擴大。所得落差是以吉尼系數這種指標來測量,它的數值為0~1,愈接近0,所得落差愈小,愈接近1,則所得落差愈大。美國2004年的吉尼係數為0.360,2010年為0.380,而2018年為0.393,不斷攀升。美國是個比日本還要嚴重的所得落差社會,很可能在連動效應下,幸福度也產生落差。
相對於此,日本的所得落差又是如何呢?看吉尼係數會發現,2015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所得落差緩緩下降。2015年的吉尼係數為0.339,2018年為0.334,有下降的趨勢。正好與美國相反。日本有一段時期,所得落差的擴大引來許多關注,但這樣的傾向可以說正逐漸淡化中。
這樣的所得落差縮小,有可能會促成幸福度落差的縮小,是令人高興的事。不過,新冠疫情發生後的情況仍舊未明,必須持續關注。
即使經濟成長,幸福度一樣沒提升
接下來想看的是國家層級的金錢與幸福的關係。說到國家層級的代表性經濟指標,非GDP(國內生產毛額)莫屬。GDP如果隨時間持續擴大,國家整體的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就意謂著經濟成長。當所得隨著經濟成長而增加時,國民就能購買各種東西,也能去遠方旅行。此外,生活上也會更從容,能更留意自己的健康,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
因此,經濟成長讓人們變得幸福,這是很自然的想法。然而,若翻閱過去的研究,會得知一個意外的結果。其實「經濟成長與幸福度沒有關聯」。關於經濟成長與幸福度的關係,過去做過各種研究。當中特別受矚目的,是南加州大學的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A. Easterlin)教授於1974年發表的論文 。
他在論文中闡明「即使一個國家經濟成長,但一樣不會促成人們幸福度的提升」。經濟成長理應給人們帶來許多好處,但實際上並不會帶來幸福,這個反論的結果,人稱「伊斯特林悖論」。
此外,伊斯特林教授採用的是美國的數據資料,而在日本,則是有大阪大學的大竹文雄教授等人的研究,採用日本數據資料的分析 。在這項研究中,對1958年到1998年的這40年間,日本的實質GDP與身為幸福度指標之一的生活滿意度的關係展開驗證。
這項分析也證明了「即使GDP上升,生活滿意度也不會提升」。此外,生活滿意度是用5個階段來測量生活全面的滿意度,與幸福度一樣被視為幸福的指標,許多學術研究都會使用。
與他人比較影響幸福度
為什麼明明經濟成長了,但幸福度卻不見提升呢?這有許多說法,其中一項說法指出「要是不光只有自己,而是大家都一起變得豐足,就無法真切感受到幸福」。它的結構如下。當所得提升時,生活水準提升也會提高幸福度。而「自己的所得比周遭人都來得高」的這份優越感,發揮了另一種效果,扮演了提升幸福度的角色。
舉例來說,原本過去月薪20萬日圓的人,因為高升而月薪變成30萬日圓時,幸福度就會提升。而當他知道許多同學的月薪都還在20萬日圓時,自己月薪提高所帶來的滿足感會更加提升。但要是知道同學們其實也都高升,平均月薪為40萬時,高升或月薪增加所帶來的喜悅恐怕便會馬上煙消霧散。
就像這樣,「與周遭人比較,自己是什麼地位」,會對幸福度帶來很大的影響,這稱作相對所得假說(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在這個與其他人一同生活的人類社會下,與其他人相比,自己的地位究竟是高還是低,是人們很關心的重點,也會對幸福帶來很深的影響。
當我們以相對所得假說的觀點來思考經濟成長的效果時,如果不光只有自己,而是整個社會的所得都提升,則所得增加的效果就會淡化。如果這種相對所得的效果強烈,則就算社會整體的所得水準隨著經濟成長而提升,也會出現難以真切感受到幸福的情況。
(本文摘自/錢買得到幸福嗎?:關於金錢,殘酷無情的實話經濟學/平安文化)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退休需存多少錢才夠?財務教練揭驚人數字:連續35年「每月存11萬」
金錢是對友情的考驗!專家揭密人際相處法則:別把社交資源「變現」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想要變得幸福,要賺多少錢才夠?研究實測「年收這數字」達到標準
其他人也在看
林信義率團赴韓 分享台灣特色優勢提升在APEC地位
(中央社記者吳睿騏桃園機場28日電)2025APEC領袖會議在韓國慶州舉行,代表總統賴清德出席的領袖代表林信義今天啟程,他表示,將分享說明台灣在各領域特色跟優勢,吸引投資、促進交流,提升台灣在APEC地位。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CCI股市指標」大反轉! 未來半年投資股票信心下滑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日公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63.96點,由升轉跌;6項指標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下跌15.16點,來到36.52點,相較9月調查結果出現大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股民居高思危!10月CCI股市指標由紅翻黑 投資股票信心下滑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10/27)日公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63.96點,由升轉跌,其中「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下降15.16點,來到36.52點,相較上月調查結果出現大反轉。台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分析,本月股市指標大跌,主要是「居高思危」,認為現階段不是買點,可先獲利了結,而其餘分項指標全面回升,則與過往長期累積的財富與所得有關,以及關稅一延再延,目前影響較小。
太報 ・ 1 天前
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 「投資股票時機」月減15.16點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27)天公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其中六項指標中有五項上升,但「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這項分項指標卻大幅下挫,學者認為,這樣的現象可能是因為民眾預期未來股票可能回檔,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投資股票時機」月減15.16點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今公布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總指數為63.96點,月減0.73 點;這次調查有5項指標上升,僅「投資股票時機」 指標下降,,月減15.16點。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諾華擬以120億美元收購,Avidity Biosciences週一股價飆升42.42%登新峰
【財訊快報/陳孟朔】艾維迪生技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美股代碼RNA)股價連兩天反彈4.85%後,因購併題材,週一暴漲20.85美元或42.42%至70美元,創下公司自2020年6月11日以18美元掛牌以來的上市新高,今年來大漲了140.72%,受惠市場傳出諾華將以每股72美元現金收購,較該股上週五收盤溢價46%,對價對準高成長生技資產,激發盤面併購想像。Avidity過去名為Prosensa Holding B.V.;諾華表示,本案股權價值約120億美元,考量Avidity預計在交易完成時持有約10億美元現金,推估企業價值約110億美元,為諾華近十年最大手筆之一。交易時程方面,雙方預期於2026年上半年完成,仍須滿足包含分拆事項在內的前提條件與監管核准。市場人士表示,大藥廠透過現金要約整合新興平台,有助強化罕病與新機制研發版圖。市場人士表示,溢價收購凸顯大藥廠以資本支撐創新標的的趨勢,對同類RNA與罕病開發公司估值具比價效應;同時也反映資金回流管線確定性較高、里程碑明確的資產。
財訊快報 ・ 17 小時前
股市漲到散戶也怕了?股票投資信心重挫拖累10月CCI,學者點出主要原因
美中貿易爭端漸露和緩曙光,帶動全球股市持續衝高,台股今(27)日跳空飛越28000點大關改寫歷史紀錄,但同日出爐的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卻回落,主要是受到股票投資信心指標拖累,反映散戶居高思危轉趨保守。 散戶居高思危 「未來半年投資股票時機」重挫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公布10月CCI為63.96點,比起上月減少0.73點,觀察其中6項分項指標,包......
風傳媒 ・ 1 天前美中談判暖風+高通暴漲,美股氣盛創高,那指、費半跳升1.9%和2.7%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中貿易談判進展與聯準會(Fed)降息預期加溫的同時,高通切入AI數據中心,劍指AMD與輝達護城河,股價一度暴衝超過兩成,為牛市注入強心針,美股五大股指週一齊步破頂;道瓊工業指數追高約337點或0.71%。標普、那指、費半和羅素2000指數依序漲1.23%、1.86%、2.74%和0.28%。科技七雄齊漲,特斯拉抽高4.31%最旺,蘋果和谷歌追高2.28%和3.6%再創新猷。美國財長貝森特週一表示,美中元首明年將互訪,川普很可能在農曆新年前訪問中國,時間點落在2026年2月中旬之前;與此同時,中方釋出訊息顯示,雙方已就對等解決當前緊迫經貿議題達成框架共識,高層互動步調趨於明確。市場人士表示,川普若於春節前成行,將為暫緩關稅升級與稀土等關鍵礦產管制提供政治背書,增強企業對供應鏈與資本支出的能見度。紐約股市27日收盤時,道瓊工業指數收高337.47點或0.71%,報47,544.59點;標普收高83.47點或1.23%,報6,875.16點;那指追高432.59點或1.86%,報23,637.46點;羅素2000指數小漲6.97點或0.28%,報2,520.44點。晶片
財訊快報 ・ 17 小時前
聚會喝酒開車上路撞死孝子 肇事羅男訊後1萬交保
嘉義縣 / 綜合報導 嘉義有一名48歲的何姓男子,每天下班後,都會騎車從民雄到新港探望年邁父親,沒想到25日在最熟悉的路段遇上死亡車禍,魂斷輪下。根據了解,肇事的69歲的羅姓駕駛當晚參加聚會,幾杯黃湯下肚後開車上路釀意外,訊後一萬元交保。救護員說:「蹲著壓,頸圈先上,你等我喔,等一下我們一起上喔。」救護車十萬火急趕到車禍現場,只見騎士一動也不動,道路上還有滿地鮮血,看到這一幕就知道情況危急,一行人和死神搶時間。25日晚間9點多,48歲的何姓男子騎車行經164線,準備左轉西庄村時,遭汽車高速衝撞,更波及對向車輛,騎士當場倒地不起,送醫搶救還是宣告不治,何姓騎士母親VS.記者說:「撞到2、30公尺外,都沒有剎車痕跡,他的機車都支離破碎,支離破碎。」車禍現場,汽車車頭扭曲變形,被撞的機車支離破碎,由此可見當時撞擊力有多麼猛烈,民雄分局交安小隊長陳彥東說:「何姓男子之頭部、胸部等處受創,羅姓老翁及許姓男子均未受傷,肇事車輛受損嚴重。」警方調查後發現,整起車禍又是酒駕釀禍,監視器拍下當天何姓騎士騎車外出吃飯,這也成為他最後身影。因為晚餐後像往常一樣,從民雄要到新港探望年邁父親,結果卻碰上參加聚會又喝了酒的羅姓男子,雙方發生碰撞,釀一死悲劇,何姓騎士太太VS.記者說:「(做)業務的工作所以他個性也都很熱心,平常都會回去陪,陪爸爸媽媽,吃飯這樣子,他都很規律回到家最快,就6點半就到家了。」孝順的何姓男子魂斷最熟悉的道路上,白髮人送黑髮人,現在肇事駕駛訊後以1萬元交保,家屬根本無法接受。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美股》盼中美協議+高通飆 費半史高;稀土股挫
MoneyDJ新聞 2025-10-28 07:03:21 郭妍希 發佈投資人期待中美敲定貿易協議,並對本週的重量級科技財報和聯準會(Fed)降息抱持樂觀態度,激勵美國四大指數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同登歷史收盤新高。 道瓊工業平均指數10月27日終場上漲0.71%(337.47點)、收47,544.59點,創歷史收盤新高。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86%(432.59點)、收23,637.46點,創歷史收盤新高。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1.23%(83.47點)、收6,875.16點,創歷史收盤新高。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2.74%(191.04點)、收7,167.98點,創歷史收盤新高。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預定本週四(10月30日)在南韓舉行面對面領袖峰會,針對一份貿易框架敲定協議,屆時美國有望暫緩對中國加徵更為高昂的關稅,而中國也預料會延遲稀土出口管制行動。 中美經貿談判團隊在馬來西亞進行為期兩天的貿易協商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日(26日)接受CBC節目《Face the Nation》訪問時表示,中國會將範圍擴大的稀土出口授
Moneydj理財網 ・ 19 小時前
115年全民運動會桃園籌備處正式成立(1) (圖)
115年全民運動會籌備處27日在桃園市設立,設有行政部、競賽部、活動部、後勤部及行銷宣傳部等5部,下設31組工作組別,共計78個單位加入籌備行列。
中央社 ・ 1 天前信義區豪宅男女雙屍命案 白色粉末驗出疑為K他命
台北市信義區永吉路豪宅前晚發生男女雙屍命案,37歲陳姓創投富少與25歲曾姓女子被發現陳屍客廳沙發旁,茶几上有不明白色粉末及一包藥錠,警方初步驗出,該粉末疑為K他命成分,但究竟是否真為毒品,仍待鑑識中心的化驗報告出爐。發現者是死者父親陳男,曾是知名台商控股公司董事長,他因連絡不到兒子,才上門查看,未料
自由時報 ・ 1 天前亞青運/王誠宇3000公尺摘金 田徑單日進帳4獎牌
巴林亞洲青年運動會再傳捷報,中華田徑隊「沒有心臟的男子」王誠宇在男子3000公尺一路領先,跑出代表團第4面金牌,也帶出田徑隊26日賽程單日進帳1金2銀1銅好成績。 被隊友形容「沒有心臟」的王誠宇...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首宗指定產業地上權 心橋得標
財政部國產署配合長照產業推出指定產業(長照)招標設定地上權,終於成功標出第一宗。高雄市左營區國有土地27日決標給心橋股份有限公司,權利金6,660萬餘元,心橋須在90天內和國產署簽約,並於一年內取得籌設許可。
工商時報 ・ 22 小時前
新興交通工具盛行事故頻傳 消基會籲建立完善法規並確實執法
近年來台灣道路上除了傳統的汽機車,也有許多新型態交通工具如電動輔助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滑板車,甚至寵物電動車都能見到,然而消基會指出,雖符合綠色運輸理念,卻也因現行法規落後及配套不足,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時,責任往往由駕駛人獨自承擔,呼籲政府完善相關法規,並跨部會合作宣導,而第一線警方也應確實取締,保障全民安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折返救人1舉動被開單! 外送員喊「下次還是會救」感動全網
台中市豐原區一名外送員昨日(26)在送餐途中見義勇為,折返救起一名昏倒路邊的男子,成功讓患者恢復呼吸。而他因救人延誤約10分鐘送餐時間,趕路時一時心急誤騎上人行道,被警方依法開單。事後他在臉書分享經過,坦然受罰並強調「下次還是會救人」,貼文感動上萬網友,不少人紛紛喊要幫他繳罰單。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全球最老國家元首 92歲畢亞再度連任喀麥隆總統 預計掌權到百歲 民眾痛批受夠了
中非國家喀麥隆總統大選結果出爐,高齡92歲的現任總統畢亞(Paul Biya),以53.66%的得票率勝選,在掌權43年之際,繼續將總統生涯推升至第八任期,可再執政7年,可望掌權至近百歲。選舉結果10月27日由憲法法庭正式宣布。 然而,畢亞的連任在計票結果陸續出爐之際,多地民眾走上街頭,表達不滿;主要競選對手貝克瑞(Issa Tchiroma Bakary)住家門外更傳出槍響,據報導有兩人死亡。喀麥隆最大城市杜阿拉(Douala),反對派支持者在街道焚燒輪胎、推倒攤位,企圖封鎖道路,警方則回以催淚瓦斯,不少人表示已經「受夠畢亞」,國家需要改變。 畢亞是全球在位最久、年齡最大的領導人,自1982年以來一直統治著喀麥隆,並在2008年取消總統任期限制。其27歲的女兒布倫達(Brenda Biya)選前甚至在TikTok發布影片,呼籲選民不要投給她的父親。 根據「透明國際」(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資料,畢亞政府被列為全球最腐敗的政權之一。擁有3000萬人口的喀麥隆,世界銀行資料指出,每人每日生活費不到5美元(約新台幣160元),人均GDP甚至比1986年經濟高峰時還要低。 路透表示,非洲是全球最年輕的地區,多數國家卻被一群最年長的領導人統治,喀麥隆平均年齡為19歲,也正在進行大選的象牙海岸平均年齡為18.3歲,總統烏阿塔哈(Alassane Ouattara)為83歲,預估也會贏得第四任期。路透分析,這也引發年輕族群「Z世代」對改革與政府負責的強烈訴求。
Yahoo奇摩(國際通) ・ 10 小時前
台啤永豐雲豹首節灌38分輕取中信特攻 高錦瑋迎生涯千分里程碑
台啤永豐雲豹昨(26)日於客場與新北中信特攻交手,靠著米勒、克羅馬、高錦瑋三人合力攻下67分,且團隊在防守端迫使對手發生25次失誤,終場以104比80獲勝,終結特攻三連勝,雲豹也奪開季二連勝。 雲豹開局進攻大爆發,米勒、克羅馬、高錦瑋三人第一節聯手攻下27分,助球隊首節海灌38分,建立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房市明顯降溫! 9月建築貸款餘額負成長「近9年首見」
台股最近頻創新高,但有「經濟櫥窗」之稱的房地產市場卻冷颼颼。不但9月房貸年增率連12降,下滑到5.43%,創22個月新低;建築貸款餘額也連3月下滑,年增率是-0.37%,創下2016年11月、近9年以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捷運土城樹林線CQ880B決標 新北:全面動工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28日電)新北捷運局表示,土城樹林線最後的區段標CQ880B今天決標,接續完成簽約後,最快年底前就能開工,土城樹林線全面動工,努力朝2031年完工目標邁進。
中央社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