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別光喝牛奶!8種食物才是真正高CP值補鈣王 加2招更有效
補鈣選高鈣食物最好?其實補鈣還得看吸收率,兩者兼顧才是高CP值補鈣食物。營養師楊婷貽整理出「補鈣高CP值清單」,讓素食者輕鬆吃對補鈣食物。
補鈣高CP值清單
素食者怎麼吃才聰明補鈣?楊婷貽強調,重點是選對「高鈣 × 高吸收率」的食材,實際能被人體吸收的鈣量,計算公式為鈣含量(毫克) × 吸收率(%)。
1.小方豆乾
每100克小方豆乾的鈣含量,高達685毫克,雖吸收率約為31%,但仍能實際補進約212毫克的鈣,約3片的分量,是補鈣CP值中的冠軍選手。
看更多:喝牛奶補鈣?這些高鈣神物才是存骨本高手!補鈣再多吃4食物留住鈣質效果好
2.羽衣甘藍
根據美國農業部數據,每100克羽衣甘藍的鈣含量是254毫克,吸收率約41%,實際吸收104毫克,甚至比牛奶還高出約1.27倍,建議可打成綠拿鐵飲用,補鈣又清爽。
看更多:蔡英文喝綠拿鐵大讚很好喝!超好喝黃金比例公開 這樣做菜腥味全消
3.芥蘭
每100克芥蘭的鈣含量為181毫克,吸收率達40%,可補進72毫克的鈣,適合日常炒菜入菜。
4.小白菜
小白菜的鈣含量雖只有104毫克,但吸收率高達54%,能實際吸收56毫克的鈣。由於煮熟後體積縮小,大約半碗就能吃到100克,補鈣相當方便。
5.青江菜
青江菜的吸收率也很不錯,實際可吸收約54毫克的鈣,是家常蔬菜中表現亮眼的成員。
6.芝麻
芝麻是高鈣食材中的隱藏冠軍,只要攝取20克(約8茶匙),就能吸收52毫克鈣,非常適合撒在飯菜或加入飲品中補鈣。
7.板豆腐
板豆腐也是補鈣好幫手,一盒豆腐約350至400克,只要吃1/4盒,就能吸收到約50毫克的鈣,實用又百搭。
8.起司
每片起司(約20克)只可吸收39毫克鈣,但作為乳製品中的代表,仍是多數人日常攝取鈣質的來源之一。
3種菜不容易補鈣
楊婷貽提到,在選擇補鈣食材時,也要特別留意「補鈣陷阱」。舉例來說,青花菜雖然吸收率高,鈣含量不高,每100克實際僅能吸收約18毫克的鈣,補鈣效果相當有限。
另外,像是莧菜、菠菜等看似高鈣的蔬菜,因含有較多草酸與植酸,會影響鈣的吸收率,即使鈣含量再高,也吸收不了多少,不容易真正補到鈣。
楊婷貽提醒,補鈣的關鍵在於「高鈣含量加上高吸收率」,兩者缺一不可。除此之外,適度曬太陽、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也能幫助身體更有效率地吸收與利用鈣質,提升整體補鈣效益。
看更多:不只補鈣!骨鬆竟與這種維生素有關 防骨鬆這樣吃最有效
◎ 本文摘自/好食課
◎ 撰文/楊婷貽營養師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更多健康2.0報導
炎亞綸熱銷「梨花酥」爆食安疑慮!工廠有多項缺失 衛生局祭重罰
漢方保養新風潮 林志玲親揭凍齡方程式:由內而外養出好氣色
「油甘果」是抗發炎寶藏聖果!能調節血糖、血脂 保護腎臟膀胱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平民蔬菜王」是天然瘦瘦針!越吃越瘦 還能穩血糖、護肝
近年來「瘦瘦針」廣受討論,但價格昂貴,其實想成功減重,關鍵仍在於吃對食物。營養師高敏敏提到,地瓜葉是天然的瘦身幫手,其中的綠原酸能啟動GLP-1的減重機制,如同瘦瘦針,幫助調節血糖與控制食慾,同時攝取到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益菌生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長榮空姐猝逝》為什麼過勞在美國幾乎不會發生?華裔CEO揭5大關鍵
日前,台灣長榮航空一名空服員抱病值勤,返台就醫住院後病情快速惡化,短短16天不幸病逝,此事件也引發公眾對長榮排班、出缺勤制度問題的質疑。《優活健康網》特摘以熙國際共同創辦人鄭宇庭(Madeleine Cheng)分享美國與亞洲職場制度的差別,健康與安全應是每個職場最基本的保障。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晾窗外貼身衣物遭竊急喝止 下樓查看見陌生男「拿著衣物要歸還」
新北市汐止區一名范姓女子24日10時許,發現晾在窗外的內、衣褲遭人用曬衣桿拿取,趕緊出聲喝止,但衣物仍掉落一樓。范女下樓查看時,驚見陳姓男子手持其貼身衣物,作勢歸還。熱心民眾得知後,在網路上PO文,提醒網友們多加注意。警方網路巡邏時,發現此事,主動介入調查,昨通知被害人製作筆錄後,今已通知陳男到案說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川普抵達日本!今拜會天皇、明會晤高市早苗 警視廳啟動最高層級戒備
美國總統川普今(27)日台灣時間下午16點左右,抵達本次亞洲行第二站日本,綜合《NHK》等日媒報導,日本方面已全面進入最高層級戒備。川普將展開為期三天的訪問行程,今天預計與天皇會面,並於明(28)日與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18 小時前
80歲男虛弱需人攙扶「自認最後一次回診了」醫囑每天吃5顆水煮蛋竟不藥而癒
80多歲老人常覺虛弱無力,走路一定要有人攙扶,還跟醫師說「這次應該是我最後一次來回診了」,醫師只給他一個處方箋:「每天吃5個蛋」,沒想到兩個月後回診,他不但行走完全不用人攙扶,而且體力恢復、元氣十足!
健康2.0 ・ 22 小時前
炒麻油錯一步變毒油!吃麻油降膽固醇、穩血糖?研究這幾招有效
三杯雞、麻油雞香氣撲鼻,但你是否也聽過「麻油會上火、不健康」的說法?麻油究竟算不算好油?麻油推薦哪一種?以下醫師帶你拆解麻油的營養成分,破解迷思,讓你吃得香,也吃得安心。 麻油主要成分與營養價值
健康2.0 ・ 22 小時前
「神聖之果」全身都是寶!火龍果這時間吃最好 能減肥、降膽固醇
火龍果正值產季,營養價值之高,被譽為「神聖之果」,能通便、減肥、抗發炎、抗老化、降膽固醇,不僅果肉好吃,全身也都是寶,尤其花蓮玉里產出的雙色火龍果,風味更是特殊。 「神聖之果」火龍果 火龍果原
健康2.0 ・ 22 小時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4 小時前
咖啡護肝效果佳?醫點名「這3種喝法」反而更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別再搞混!青花菜「不是綠色花椰菜」 農糧署教你分辨+營養差異一次看
長得像但並非同類?農糧署近日科普,青花菜(broccoli)與花椰菜(cauliflower)雖然都屬於十字花科蔬菜,但青花菜是花椰菜演化的中間產物,食用部分為花蕾球;花椰菜是為肉質花球,但二者皆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骨骼與腸道健康。
鏡報 ・ 1 天前
公費疫苗第二階段11月起開打!50歲以上就可接種 全聯、家樂福將成疫苗施打站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8)日表示,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將於11月1日開放第二階段接種,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等公費對...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這水果」超油卻不讓人胖!每天1顆能護心、防糖尿病
眾多研究發現,酪梨營養密度極高。醫師江守山表示,研究發現,酪梨雖然熱量很高,卻不會使人發胖,且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俗稱壞的膽固醇),進而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及癌症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22歲女腹瀉、血便2年!長庚醫院揪元凶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年約22歲的女性罹患潰瘍性結腸炎,出現劇烈腹痛、頻繁腹瀉與血便困擾約2年,使用多種藥物皆無明顯改善,甚至要留職停薪、長期困在家中。醫師提到,當時懷疑個案合併「困難梭菌」感...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燕麥片原來真的能降體脂與降血脂,燕麥片好處及壞處一次看!
燕麥片是現代人的健康選擇之一,燕麥有什麼好處?燕麥片有哪些營養價值?燕麥可能的壞處有哪些?每天吃多少燕麥才有保健的效果?...
Heho健康網 ・ 1 天前
鈣含量比牛奶高!醫大讚「1常見蔬菜」:身體更容易吸收
很多人想到補鈣,就直覺要多喝牛奶,但其實也可以從綠色蔬菜攝取到好鈣。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點名「羽衣甘藍」,看起來皺皺的不起眼,但其裡面的鈣含量,竟然比牛奶還要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5歲巡佐主動脈剝離猝逝!醫曝「7大前兆」:高血壓小心了
高雄一名55歲陳姓巡佐,2天前在家休假疑「主動脈剝離」身體不適,緊急送醫仍不治。醫師表示,主動脈是人體內最大條的血管,一旦剝離就會可能造成大出血,死亡率以每小時1%的速率增加,48小時內致死率高達50%!主動脈剝離有7大前兆,包括突發性嚴重胸痛、背部疼痛、呼吸困難、心悸、頭暈、噁心、嘔吐等,而長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危險因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天然瘦身幫手就在菜市場!營養師曝「瘦瘦菜」超有感 控糖又飽足
近年來「瘦瘦針」掀起瘦身熱潮,許多人藉此控制食慾、穩定體重。不過,營養師高敏敏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想要達到類似效果不必挨針、花大錢,其實日常餐桌上的地瓜葉,就是天然又平價的「瘦瘦菜」。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