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香蕉助排便、緩解便祕?吃錯更嚴重!這些蔬果也會塞腸胃 正確吃法曝
排便不順、便祕時,很多人會吃香蕉,或多吃蔬菜補充膳食纖維;不過,專家提醒,香蕉若吃錯可能反而可能加重便祕;而腸胃蠕動功能較差的人,若補充蔬菜纖維質的方式不當,也會讓便祕變得更嚴重!正確吃蔬果才能有效緩解便祕。
敏盛綜合醫院微創手術中心執行長、外科醫師陳榮堅表示,許多人認為香蕉有助排便,因此當便祕時就直覺性地多吃香蕉,卻發現症狀不但沒改善,反而更加嚴重。
看更多:昆布海帶不能跟香蕉一起吃?香蕉破壞海帶營養?吃香蕉注意1件事
空心菜纖維豐富但很長 也會阻塞腸道加重便祕
臨床上也發現,如果是胃下垂或大腸無力症的患者,若攝取了大量蔬菜,尤其是像空心菜這種纖維很長的蔬菜,結果雖然補充了很多纖維,但由於腸胃蠕動功能較差,這些蔬菜在腸胃裡吸水膨脹,也會使得便祕變得更嚴重。陳榮堅表示,建議這類患者把蔬菜切成小段再食用,以減少腸胃道阻塞及消化不良的情況發生。
便祕時,怎麼補充蔬果才能幫助排便順暢?陳榮堅表示,常見的奇異果、柑橘、熟透的黃色香蕉,這些水果有助於促進排便;但是像蘋果、芭樂,以及成熟度還不夠的綠色香蕉,因為含有「鞣質」,如果水分補充不足,鞣質會吸收腸道的水分,反而會加重便祕的問題。
看更多:5月當季水果:枇杷止咳、火龍果解便祕 5水果營養功效和禁忌
綠香蕉鞣質、抗性澱粉高 在腸道難消化
營養師李婉萍也表示,許多人認為,吃香蕉可以幫助排便,但其實這個功效與香蕉「熟度」有關。她說明,未熟的綠皮香蕉含有較多的鞣質(又稱鞣酸、單寧酸),會在腸胃道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易消化的塊狀物,抑制腸胃蠕動,導致便祕惡化。這對於原本腸胃蠕動較差的族群,例如幼兒或老年人,影響尤為明顯。
除了鞣質,綠香蕉中還富含果膠和抗性澱粉。李婉萍說明,果膠具有吸水性,容易在腸道內膨脹,加上抗性澱粉不易被腸道分解,這些因素導致便祕更嚴重。除了香蕉,像柿子、芭樂、山楂等水果,也含有不少鞣質,若攝取過量,再加上飲水不足,便祕症狀將更加嚴重。
熟香蕉果膠、果糖轉化 才能幫助排便
想靠香蕉順利排便,陳榮堅建議記得一定要選擇「熟透」的香蕉。李婉萍也說明,黃色香蕉經熟成後,果膠結構改變,變得容易消化,水溶性膳食纖維增加;香蕉的糖分也會轉化,果寡糖和山梨醇比例較高,這些成分有助於腸道吸水、軟化糞便,腸道通順。
看更多:香瓜功效:降血壓、抗老化?5大營養好處與禁忌 削不削皮?1招判斷
預防便祕生活飲食妙方4招
除了挑對水果與熟度,陳榮堅表示,改善便祕最重要的還是整體飲食與生活習慣。他建議以下生活飲食妙方:
蔬菜切小段:避免太長的纖維質造成腸胃阻塞。
補充水分:足量飲水可軟化糞便,使排便順暢。
補充益生菌:適度補充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叢,維持腸道健康。
保持運動習慣:活動可刺激腸胃蠕動,減少便祕發生。
木瓜、奇異果、火龍果等水果也可幫助排便
李婉萍也提醒,除了熟香蕉,富含水分的水果如木瓜、奇異果、火龍果、香瓜、柑橘等,也有助於腸道蠕動,幫助排便順暢。不過也要注意適量,過量反而可能造成腹瀉。
看更多:變天就腹瀉、便祕?醫解密為何腸胃像氣象台 飲食3元素穩定腸道機能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諮詢專家/陳榮堅醫師.李婉萍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酪梨變黑還能吃嗎?酪梨肉有黑點、黑絲是壞了?營養學碩士教1關鍵判斷
這種油狂瘦同時穩血糖!每天一匙「燃脂神油」穩血糖超有感
日本人三餐白飯照吃,卻很少糖尿病?醫揭:他們多做2件事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壯世代女性被「秋燥」纏身?喝1茶緩喉癢、久咳 緩解皮乾癢快吃2食物
秋燥來襲,「肺」是燥邪最易攻擊的目標,尤其是「氣陰兩虛」體質的壯世代女性,常會出現咳不停、皮膚癢、便祕、氣色差等困擾。面對秋燥困擾,中醫師教你善用簡單茶飲、食療與穴位按摩來潤肺養陰,配合專業調理,從根
健康2.0 ・ 1 天前
鄭智化坐輪椅「連滾帶爬」上機!怒轟冷眼看沒人性 深圳機場道歉了
創作歌手鄭智化以經典歌曲《水手》、《星星點燈》聞名的,25日發文,痛批深圳機場對身障旅客「極度缺乏人性」,他因小兒麻痹需仰賴輪椅代步,當天搭乘班機準備登機時,升降車與機門地板之間竟有約25公分落差,導致輪椅根本無法推入機艙、雙腿也難以跨進機門。他更指控現場司機態度冷漠、不願協助,被迫「連滾帶爬」才進入機艙。對此,深圳機場深夜道歉了,表示將立刻改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青花菜並非花椰菜!農糧署1圖解釋「營養差異」
青花菜和花椰菜雖然外觀相似,但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蔬菜。農糧署說明,花椰菜主要食用未分化的花原體,富含維生素C與葉酸,口感細膩;而青花菜則由莖頂和已分化的花蕾組成,含有維生素C、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口感爽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入秋乾癬易復發!中醫治療乾癬 調整體質「養肺潤燥」
聖元中醫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乾癬的成因複雜,除了遺傳因素,工作壓力大、經常晚睡,再加上應酬飲酒、嗜吃蝦蟹等飲食不節,種種因素都可能導致五臟六腑的代謝失去平衡,體內垃圾無法由正常管道排出,改從皮膚表面找出口,就可能形成濕疹、蕁麻疹、汗皰疹,或是治療較麻煩的乾癬。
NOW健康 ・ 10 小時前
隔夜菜吃多會致癌?醫分析:做到「1件事」就能安心吃 錯了恐吃出癌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珍惜食物、別浪費」,前晚吃剩的飯菜,常被放到隔天繼續加熱吃。然而,節儉的習慣若忽略了保存方式,恐怕反而害健康「吃出問題」。愈來愈多研究指出,長期食用未冷藏的隔夜菜,可能與消化道癌症有關。肝膽腸胃科醫師陳炳諴就分享,他曾遇過一名長期吃隔夜菜的婦人,最後竟被診斷出胃癌,甚至癌細胞還轉移到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大致癌物質隨處可見…薯條、咖啡入列! 醫師提醒:盡可能避開
飲食習慣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近日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就分享,生活中無形的存在著很多健康威脅,有不少食物內會含有確定致癌物,因盡可能地避開,其中一項正是丙烯醯胺,會出現在炸薯條、餅乾、烤麵包與咖啡等高溫烹調的食物當中。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快訊/質詢一半突停電!藍議員:沒繳電費?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台北市議員張斯綱今(27)日在質詢民政局長陳永德時,竟突然停電長達2分鐘,讓張斯綱開玩笑表示,「是不是要重啟核電?還是我們議會沒有繳電費?有沒有緊急用電?還是老共打來了...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不只十字花科蔬菜!醫師認證「這4種」食物有效防癌:每天吃,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風險都降低了
吃對食物才能有效防癌!但你知道吃什麼才是對的嗎?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醫師列出「四類防癌食物」,除了眾所皆知十字花科蔬菜之外,菇類、 薑黃、Omega-3等不只能有效幫助身體排毒,更可以強化免疫系統、抑制癌細胞,而且不只是「偶而吃」,要將其融入日常飲食「天天吃」,才是能夠預防癌症的關鍵。
幸福熟齡 ・ 1 天前
10天就轉院到天堂!醫曝A流病毒很致命 去醫院「別做1事」
流感疫情進入流行期,容易併發重症,致死率也更高。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內科醫師姜冠宇提醒,現在A流發生機率高,若病況穩定一定要儘早出院,尤其是超過7、80歲的老人,一旦染病非常致命,「中A流對脆弱老人很可怕,那些都是不到10天之內就帶你轉院到天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名醫、營養師建議這樣選豬肉 吃得健康少負擔
豬五花是很多人的心頭好,有大陸醫師透過視頻指出豬有3部位是地雷食物,其中就包括豬五花,其他還有豬頸肉和腰子,最誇梅花肉、後腿肉和里肌是好肉。這番說法在台灣專家聽來,卻不這麼認為。只要把握黃金3原則,吃
健康2.0 ・ 1 天前
曲棍球教練涉性騷遭撤照 爆換地點繼續教學
高雄一名知名曲棍球教練,先前爆出性騷擾學員案件,遭撤銷教練證照,並被列為終身不得擔任學校教師,但近日有民眾爆料,該名教練疑似轉移陣地,私下持續教課。該教練喊冤表示,只是去看看孩子也不行嗎?認為行為不該
台視新聞網 ・ 2 小時前
不用靠打針!營養師激推「平民瘦瘦菜」控血糖幫助減重
高敏敏指出,地瓜葉含有豐富的植化素與綠原酸,能自然啟動人體內GLP-1機制。GLP-1是一種與血糖與食慾調節有關的重要激素,有助於刺激胰島素分泌、延緩胃部排空、增加飽足感。過去多數人認為,只有透過GLP-1類似激素的注射,也就是俗稱的「瘦瘦針」,才能達到此作用,但其實地...
CTWANT ・ 15 小時前
別以為瘦就安全!素食者也可能膽固醇超標 醫揭「降壞膽固醇」關鍵與治療新趨勢
膽固醇過高的人,不一定都是肥胖體型,高膽固醇與飲食、運動、遺傳關係密切。通常40歲後新陳代謝降低,比較容易出現高膽固醇,也有患者長期茹素、體型偏瘦仍然驗出膽固醇過高。 控制LDL對高血脂很重要一名診間的患者張先生不到40歲就心肌梗塞,檢查後發現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即使吃藥治療LDL仍大於135 mg/dL,因此建議患者自費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治療兩年當中可將LDL控制小於55 mg/dL,後因個人經濟因素未持續施打,不料,發生第二次心肌梗塞。日後健保署通過用藥,患者持續治療後,膽固醇降低到跟正常人一樣,未曾再因心肌梗塞或者心絞痛住院。 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柏霖提醒,三高、家族史、吸菸、愛吃重鹹,若出現異常體力衰退、胸悶喘不過氣,要趕緊就醫進行靜態或運動心電圖等功能性檢查,確認血管健康狀態。除了可以驗LDL之外,頸動脈超音波、心臟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分析或動脈粥樣硬化進展分析,也能提早了解是否有動脈粥狀硬化及其風險程度。若檢查出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別只是消極什麼都不做,而是積極透過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或是藥物控制,來降低LDL的數值,並穩定動脈粥狀硬化斑塊。 史他汀類藥物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專家研究橙皮素可減輕「小紅莓」心臟毒性 救命免傷心
俗稱「小紅莓」的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是治療乳癌、淋巴癌、血癌、卵巢癌的常見用藥,臨床已使用超過五十年,但其心臟毒性卻也是無法完全解決的難題,讓病人對抗癌症時卻得承受心臟功能衰竭的風險。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8 小時前
不是老化!研究:「常吃1類食物」傷腦神經 失智風險增44%
當記憶力變差時,不只是老化徵兆,可能是吃錯食物。營養師薛曉晶提到,研究發現,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恐加速腦力提早衰退,因為高糖、高油、高鹽及人工添加物會在無形中傷害腦神經,反之,若以天然原型食物替代,失智風險明顯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1 天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